《江湖迟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湖迟暮-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常丹这才大步流星的往郡府走去,李药师则带着众将回了军营。

    ………………

    郡府。

    常丹在房中换了身衣服,给腿伤换了药,正坐在火盆旁,煮了一壶茶,准备好好休息一番。

    “报,少主,有信到。”一个卫兵在门外轻声说道。

    “什么信?”常丹不禁奇怪。

    “说是公子要的药方,是个郎中送来的。”

    “拿进来吧。”

    卫兵把信送了进来。

    常丹拿着信,眉头紧锁着,迅速拆开信件,读了起来。

    书曰李弼部成功接应肃州营冷无双部后率军返回西平城,武威郡现由冷无双领肃州营一千人驻守,蒙胡主力动向不明,鲜戎人从云州出兵,进军肃州,不日可达鹿岭,望早作准备。

    常丹看完,是有喜有忧,一时心中竟不是滋味。堂堂能征善战的肃州营,如今仅剩一千残兵,唉,可悲可叹啊。鲜戎人也终于是应了常丹的猜测,开始动作,肃州尽失,鲜戎如入无人之境,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蒙胡主力动向不明,更是让人心中不安,而且是越来越强烈。

    常丹将信塞入火盆。

    “来人,叫李将军和王副将来。”

    “是!”

    ………………

    屋内。

    常丹亲自给匆匆赶来的二人倒了热茶。

    “少主,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李药师敏锐的问道。

    常丹面露忧色。

    “唉,鲜戎人从云州出兵了。”常丹慢慢坐下,惆怅到。

    “这……要真是这样,那可真是雪上加霜,一旦他们和蒙胡联军,兵力恐怕不下十万啊……”李药师听到这个消息,脸色瞬间沉了下去,这次虎头山一战,虽然战绩斐然,可是,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甘州营的伤亡也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况且对手是蒙胡人,这一战,死伤达到三千余,几乎是整个甘州营的三分之一了。

    “是啊……这样一来,就算长安的援军到了,我们总兵力也才不过七八万。”王副将也是同样的表情。

    “蒙胡主力也不知去向了……”常丹接着,又来了一条更让人心惊的消息,让李药师和王副将直接站了起来。

    “什么??!”两人异口同声道。

    常丹无奈的看了二人一眼,摆摆手。

    两人缓缓坐下。

    “当务之急,必须要搞清楚蒙戈去哪儿了……我等会就写信催促长安出兵。你们回去,赶紧抚恤士卒,做好战备,我知道,这次我们伤亡不小,可是,这里是我们的土地,不要想着去靠别人。”常丹看着火盆中化为一团灰烬的信,轻轻说道。

    李药师看了看常丹,想着他的最后一句话,总觉得有些别的意思。

    “末将明白了!这就告退。”王副将起身行礼,急匆匆出门往军营去了。

    李药师坐了好一会儿,这才慢慢起身,拿起桌上的头盔,边往外走,边看着坐在地上的常丹。

    “那……老夫告退了。”李药师本以为常丹会说点什么,可是走到门口,见常丹一动不动,便开口道。

    “老将军,你知道当年我父亲和吐蕃之战吗?”常丹忽然开口道。

    李药师不明白他问这个做什么,但还是想了想。

    “老夫知道,当时老夫在北路军,当时兵分四路,南路对付吐蕃进犯,结果一战失利,退守泾州,了。”李药师仔细回想着当年的旧事。

    “那老将军还记得白总管怎么殉国的吗?”常丹又问。

    李药师一听,顿时心中来了气,可是想了想,又看了看常丹的样子,还是忍住了。

    “吐蕃人绕道偷袭长安,当时大军在外,长安空虚,毫无防备,白总管据城死守,不断像常龙……府帅求援……”李药师不小心失言,赶紧改口,看了看常丹,见没什么反应,才放下心来。

    “总管坚守近月,终城破殉国,随后常府帅收复长安,击退吐蕃,平定西境。”李药师强忍着怒火说完。

    常丹缓缓起身……背对着李药师。

    “都说往事不可追也。”常丹自嘲笑道。

    李药师见常丹异样,有些紧张。

    “老夫也没有别的意思,公子要问,老夫便回答。”李药师平静说道。

    “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常丹忽然转身,紧接着李药师的话高声道,似乎是有些生气。

    李药师愕然。

    “少主息怒。”李药师颔首道。

    “邙山千里兮长风浩荡,戈矛如林兮赴我国殇,秉生民之哀怨兮斯夜茫茫,承王命之临危兮日月昭彰。”常丹吟诵着,在堂中来回踱步。

    李药师不解其意,一脸疑惑。

    “李将军,送你一句话。”常丹扭头冲着李药师严肃道。

    “公子请讲!”李药师不明所以,拱手答到。

    “雨过飞虹如一梦,且自开怀趁春风。”常丹笑了笑,说完,便慢悠悠的转进了里屋。

    李药师愣了半晌,忽然哈哈大笑,出门扬长而去。

    。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雄对策池塘边() 
    长安城。

    古道悠长,雪花也睡醒了,偷偷从枝头,城头,屋檐上溜了下来,没了踪影。

    躲躲闪闪的太阳,总算是冲破了云障,羞涩的露出了半边脸。

    ……

    常龙府上。

    后院。

    洛风正在鱼塘边,撩起袖子喂着鱼,时不时打个口哨,一身清闲。

    北风跟在洛风身后,也看着池中的游鱼,悠然自得。

    清风一脸皇上不急太监急的表情,站在两人身后,是无可奈何,他自己叨叨了半天了,两人愣是没理他。

    “我说二位哟……看到了吗看到了吗,蒙胡主力不见啦!不见啦~”清风急得直蹦。

    洛风和北风就跟没听见似的,只顾着看鱼。

    清风是气的无话可说,一使性子,蹲在了地上,像个置气的孩子一般。

    北风偏头看了他一眼。

    “你呀,急什么……我又不是不知道,你是不是还想说,鲜戎也出兵了,蒙胡主力又不见了,敌人要打到家门口了,你们还有心思在这喂鱼!对不对?”北风夹着嗓子模仿着清风刚才的样子。

    洛风在一旁听得是哈哈大笑。

    清风没好气的白了北风一眼。

    “你就放心吧,仗有你打的。”北风走上前,拍了拍清风的肩膀,郑重其事的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你,燕司马,和洛府帅都胸有成竹,可是您二位倒是告诉我一声啊,害得我在这里干着急。”清风拍着手,叫苦道。

    “该告诉你,就告诉你。”洛风把手中的鱼食一把撒入池塘,起身看着清风说道。

    清风看见洛风面无表情的脸,一时不敢再多说,只好缓缓点点头。

    ……

    “几位原来在这里。”常龙匆匆走来。

    “常大人!”三人行礼问候道。

    “好了好了,我说,还不出兵吗?再不出兵可就什么都晚了。”常龙焦急说道。

    “这……恐怕再等几日为好,大军尚且准备不足。”北风笑眯眯的回答道。

    常龙一听这话,更是来气,什么叫准备不足,自从你们到了长安,我是又给粮草又给被服,这倒好,你们还赖在我长安城了,想拿钱不办事,没门!

    “燕司马!你一拖再拖,是何居心?莫非你是和蒙胡人串通好了?!”常龙大怒,放声骂道。

    “常大人,既然您这么说,那在下不妨交个底,想必大人也已经知道,蒙胡主力不见了,鲜戎人也下了肃州。”燕北风走了两步,略微一思索,悠悠说道。

    “当然知道,不然我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你。”常龙气的一背手,冷冷道。

    “那常大人,请问,敌军去了哪里要干什么?”

    “这老夫怎么知道?”

    燕北风忽然冷冷一笑,绕着常龙走了一圈。

    “敌军不攻西平,就是不下金城,也就谈不上西平是什么必经之路了。”

    “你什么意思?!”常龙听到这话,大概是似懂非懂了,心中是大惊失色。

    “常大人还记得当年与吐蕃一战吗?”燕北风忽然压低了声音,站在常龙的身边,看着远处,说到。

    常龙眼珠一动,看了看燕北风。

    “记得。”常龙说道。

    “如果把常大人比做白总管……”北风幽幽道来。

    此话一出,清风愕然,常龙目瞪口呆,嘴角不自觉的抽了起来。背在后面的手,紧紧握着,甚至都捏的手指没了血色。

    洛风倒是很平静,看来,他已事先听北风说过了。

    一阵沉默!

    只有洛风打着口哨的声音。

    池中的游鱼摆尾,轻轻浮上水面,瞅准机会,一口吞掉鱼食,又飞速的游到池底。

    假山上的滴水,啪嗒啪嗒,仿佛与心跳在合奏。

    ……

    燕北风直勾勾盯着常龙,看的常龙有些发毛,一股压迫感迎面而来。他不禁暗暗惊叹,怎么从未感到这小子有如此气场……

    “你是说……蒙胡人会绕道奔袭长安?”常龙终于稳住心神,缓缓开口说道。

    一旁的清风惊讶不已,什么?敌军竟然想直接偷袭长安?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敌军首领莫不是个傻子……

    北风面庞上的冰冷,像初春的雪,瞬间消融。

    “弯刀,不止有吐蕃人有,蒙胡人,一样有。”北风转过身去,望着池中自由自在的鱼儿,如释重负般的叹了口气,说到。

    “可是……蒙胡人出了武威郡后,就得折道向西,先入鲜戎的领地,一路沿古长城行军,然后在夏城附近南下,这样一来,岂不是路程大大增加,他们哪里来的粮草……”常龙皱着眉头,自己越说越觉得害怕,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可真是直捣黄龙啊,若是没有防备,后果恐怕是不堪设想。

    “没错,大人问粮草,在下之前也想不明白,可是现在明白了,如果有人提前给他们准备好了呢?”北风神秘的笑着说到。

    常龙心中咯噔一下,有人提前准备好??

    “你是说……”常龙猛地反应过来,进了几步,惊讶说道。

    “没错,如果鲜戎人和夏城提前备好了粮草的话……”北风话说了一半,扭头看了看正在喂鱼的洛风,便没有再说下去。

    常龙终于反应过来事情的严重性,他也终于明白了洛风为什么这次不自己统筹军事,而是交给眼前这个黄毛小子,他不禁心中啧啧称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气氛变得异常,清风是被搞得下意识往边上退了退,看着三人。

    洛风只管喂鱼,看上去漫不经心,可是谁都知道,他心里,此刻应该是百般滋味。

    “那燕司马以为当下该如何?”常龙叹了口气,还是硬着头皮开口。

    “我想问问常大人,对夏城之事怎么看?”燕北风直切要害,一针见血。

    常龙心中一震,这是要把他架在火上啊……

    “老夫以为,那四位将军都是洛阳府的老臣,再怎么样,也不会通敌吧……”常龙讪讪一笑,说道。

    这时,洛风起身了。

    “那要是他们通了敌呢?”洛风这一问,仿佛像一把刀架在了常龙脖子上一样。

    “那自然是全凭洛府帅决断。”常龙抚须,毫不犹豫的说到。

    “那怎么敢?他们既然在常大人的地盘上,自然是常大人安排好了。”洛风走到常龙面前,慢悠悠说道。

    一股火药味,顿时弥漫开来。

    常龙有些尴尬。

    “那洛府帅以为当如何?”常龙硬着头皮问道。

    洛风退开,看了一眼燕北风。

    “我家府帅的意思,是让常大人下令,命他们在夏城,截击敌军。”燕北风说道,

    常龙顿时脸上难堪不已。

第一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言是夏城() 
常龙书房。

    朱漆红木案,雕纹檀木椅,常龙正肘头凝思,夏城两个字在他脑子中不停的盘旋。事到如今这般难堪的地步,实在是非他所愿,洛风果然不是一心来替他抵御外敌的……还想要清理门户啊……真是一招致命的棋,让他如今骑虎难下。

    不禁一声叹息,眉眼失神。

    一阵响动,书房的门吱呀一声,关了起来。

    “你来了……”常龙头也不抬便开口道。

    “大人还是这般敏锐。”那黑衣人缓缓走了进来,笑道。

    “快说吧,有什么消息?但愿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常龙扶着额头心力交瘁的说道。

    “不知大人想听什么?”黑衣人幽幽道。

    常龙抬头看了黑衣人一眼,眼珠一转。

    “你可知道蒙胡主力的动向?”常龙问道。

    “大人明知故问。”黑衣人紧接话茬。

    常龙冷笑一声。

    “我在问你。”

    “那就回大人,属下刚刚从南边回来,确实不知道。”

    “让你查的事情都查的怎么样了?”

    “都在这上面。”说着,黑衣人将一封信放到了桌上。

    常龙看了看黑衣人,又看了看桌上的信。

    “你辛苦了,在外奔波着实不容易。”常龙站了起来,感叹一番,语中满是恳切之情。

    黑衣人一愣。

    “大人还是一如往常啊。”

    “哈哈哈,哪里哪里,你也是。”

    常龙把信收了起来,走到黑衣人面前。

    “现在都大致什么情况?”

    “回大人,洛阳府有封刀,英纪坐镇,一切如常,只是神策军一部抵在了洛,扬交界的芜湖一带,另一部在梁县。扬州府有虽卫锦坐镇,只是因为樊州一事,扬州世族如今不断闹事,卫锦被迫点了宣州的驻屯兵马进行维持。”黑衣人娓娓道来。

    “芜湖……”常龙听完,一阵沉吟。

    “据我所知,扬州世族似乎给洛阳府送了银子。”黑衣人低声道。

    常龙恍然大悟,好哇好哇,洛风,好一个洛风,燕北风,还有一个清风……洛阳三风好大的本事!

    “梁县怎么回事?”

    “属下也不知。”

    “也罢,皇城怎么样?”

    “袁志病重,恐时日无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