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迟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湖迟暮-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掌柜的往众人中间一站,毫无惧色,甚至还有点飘。

    众人顿时,目光聚焦在掌柜身上,个个面目狰狞,横眉冷对。

    那掌柜纵然胆大,可是这感觉……就像一群狼在身边,顿时冷汗就下来了。

    “你……们……你们别闹事,否则有你们好看。”那掌柜的鼓着劲儿拿出最后的勇气,一边说道一边偷偷给小二使了个眼色。

    小二很是机灵,知道掌柜的意思,赶紧飞身跑开,搬救兵去了。

    “掌柜,实在是不好意思了,放心,我等皆是江湖中人,自然知道江湖规矩。”孟清冲着常龙一笑,转身对掌柜说道。

    “我看也是,各位快坐,难不成我澜沧县的酒不入各位的喉?”掌柜松了口气,见孟清这是给自己台下,赶紧顺坡下驴。

    众人见这一唱一和,也不好多事,便悻悻坐下了。

    “你还是这样的聪明。”常龙兀自一笑,走下楼梯。

    “拜常大人所赐。”孟清冷冷道。

    常龙自顾自的走到桌前,坐下。

    沐春和知秋赶紧往一起凑了凑。

    “上次喝酒,还是在泾州。”常龙倒了一杯酒,忽然说道。

    “我记得大人还摆的很丰盛。”孟清笑道。

    “只是可惜了。”常龙端起酒杯。

    孟清也不扭捏,干干脆脆的碰了一杯酒。

    “不可惜,大人可知道,如今王母山上,已经红梅含苞了……”孟清幽幽道,他动身的时候,王母山上已经落了雪,梅树枝头,已经含苞待放了。

    “是吗……改日,老夫也去看看……”常龙忽然低落道。

    孟清察觉常龙语气的变化。

    “哦?大人是看梅花啊还是看泾州城?”孟清突然有些猜不透常龙到底是怎么了,竟然和往日的那个霸道威武的常龙有些不一样了,印象中的常龙哪里有今天这般失落的样子,从来都是趾高气昂,十分狡诈的。

    “再说吧,也不知道孟老弟把泾州城搞成什么样子了。”常龙忽然恢复原样,喃喃自语道。

    “也不知道常大人把长安城搞成了什么样子?”孟清也不知怎么了,语气一沉。

    两人一对视,都有些黯然,默不作声,端起酒来,一饮而尽。

    沐春知秋不明所以,不敢吱声,悄悄离开,回了房间休息。

    两人沉默良久。

    “大人平日种花吗?”孟清忽然问道。

    “哦……种吧,书房养了一盆青松。”常龙幽幽道,也不觉得奇怪,两人竟然像多年未见的挚友一般,聊起家常……

    “我也种,试了好多回,在泾州城里种了些水仙花。”孟清看着常龙,这个曾经对自己穷追猛打,痛下杀手的对手,此刻,也是逃不过的岁月悠悠。

    常龙也看了一眼孟清,这个曾经让自己在苦寒之地进退两难的人,自己视作眼中钉的人,如今,竟然和自己相对饮酒。

    “看来……老弟也是清闲的很。”常龙不由自嘲笑道。

    “我既然答应你只要泾州,自然不会失言。”孟清不由笑道,这老家伙还是这么多疑。

    “看来,以后得多学学老弟,没事种种花……”常龙夹口菜,边吃边幽幽说道。

    孟清一愣,看了看。

    “大人知道吗?清,曾许诺,要在长安城种满水仙花。”孟清忽然放下筷子,深沉道。

    常龙听后眉头一皱,细细一想,立马明白了,也不知道说什么,愣了半天,忽然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孟清也跟着起身。

    两人四目相对。

    那掌柜的一看,哎哟这俩人真是不让人消停……心中那是一个气啊,又敢怒不敢言。

    ……

    “那不知以后,在下可否有幸一赏满城花开?”一个黑衣人走了进来,正好听见二人说话。

    这时,躲在那人身后的小二赶紧跑到掌柜跟前。

    常龙和孟清纷纷寻声看去。

    只见那人遮的严实,看不清面目。

    “阁下……”孟清正要问问这人姓甚名谁,只见那人轻轻拨开了斗篷,露出一小块腰带。

    孟清察觉,不明所以,细细看去,突然看见那腰带上,竟然绣着一朵小小的水仙花!孟清顿时惊的睁圆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那黑衣人。

    黑衣人匆匆放下斗篷,盖住。然后转身离去。

    “站住!”常龙不乐意了,哪有这么随便来随便走的,话不说明白可以,不懂江湖礼数,那可不行。

    那黑衣人闻言停步。

    “报上姓名来!”常龙喝到,全然没有察觉到孟清诧异的表情和异样的目光。

    那黑衣人也不答话,常龙脾气又来了,拔出剑来,直对那人。

    只见那人轻轻拍了拍手。

    ……

    一时酒肆中所有人拿刀提剑,围了常龙和孟清,门口也进来一人,年纪轻轻,冷冷拔出剑来,指着孟清。

    孟清又是一惊,更加神奇的看着那黑衣人,心中十分不安,脑中一片混乱。

    常龙也吓了一跳,用余光一看,暗道不好……

    一时,两人陷入困境……

    ……

    “盟主……算了吧,小店也不容易……”那老板赶紧上前,想要化解此事,正好,也还孟清一个人情。

    那黑衣人想了一会儿,一拍手。

    “樊仕,我们走。”

    酒肆瞬间恢复平常,那年轻人收了剑,狠狠瞪了一眼,跟着黑衣人走了。

    掌柜的浑身一酸,赶紧扶住门框,喘口气。

    常龙也悻悻收了剑,暗道今天真是不顺,晦气!兀自一坐,直接举坛痛饮。

    孟清望着门外,一动不动,像魔怔了一般。

    ……

    “你想种水仙,老夫想种梅花,各凭本事吧!”常龙把酒坛子往桌上一墩,喃喃道,转身上楼去了。

第九十一章 一壶浊酒敬往事() 
澜沧县客栈里,孟清站在窗前,看着热闹的街市……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个黑衣人腰间的那朵水仙花……为什么?为什么他要给我看?他似乎知道些什么……

    脑中若狂风骤雨一般,乱的心慌,孟清叹口气……眼神竟有些呆滞,不觉思绪纷飞,往事历历在目……

    窗前桌上摆着一盆兰花,一副茶具……

    窗边落了两只麻雀……探头探脑。

    ……

    ……

    ……

    多年前,前朝西境,鲜戎,蒙胡进攻安西四镇,大食人的骑兵已经跨过了葱岭,一路无阻,如入无人之境,吐蕃人也在昆仑一带蠢蠢欲动……整个西境,已然如砧板上的鱼肉一般,待人宰割……朝廷深陷内乱泥潭,无暇西顾,却又不忍放弃河西之地,便派了一员年轻将领来坐镇西境,此人,便是时任甘凉道大总管的白飞羽。

    他临危受命,带着一家老小,来到长安,那时,长安兵马不足三万,主力被围困在安西四镇,已经损失惨重,白飞羽既要救援安西四镇,又要防备吐蕃大食……可谓是两难之境。

    就在白飞羽在长安城中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一支义军忽然名声大噪,先是在昆仑山击退了意欲偷袭进犯的吐蕃军队,又转战安西四镇,大战大食骑兵,连战连捷……

    白飞羽得知这件事,心中是又喜又惊,便派人联络这支义军,希望能招安他们。就在白飞羽的信使快马出城的那天,吐蕃人越过了昆仑,一路东进,直指西境腹地,而南诏,三万大军入蜀……这一件件坏消息先后摆到了白飞羽的将军府。

    白飞羽一面派兵迎战吐蕃人,一面派人向朝廷求援。很快,奏报送到了洛阳皇宫,皇帝当庭震怒,指派刚刚从燕幽道凯旋归来的常龙,领本部大军,增援西境。

    常龙当日,便点兵出征,一路杀奔西境,沿途又招兵买马,补购粮草,等到长安的时候,所部已经有八万大军了,白飞羽等来了援军,亲自出城相迎。

    而那天,义军也从安西四镇赶了过来,增援迎战吐蕃的那三万人马。

    常龙也是雷霆手段,一刻也不歇息,当即击鼓聚将,分派任务,八万大军分四路,一路北上夏城,进击蒙胡,鲜戎。一路进敦煌,进攻楼兰,龟兹。一路驰援安西四镇。最后一路,与白飞羽所部三万人马汇合,迎战吐蕃军队。

    安排完,常龙便提剑,率军出征了……

    白飞羽本想给他搞个接风宴,结果也没弄成,常龙说,等着和庆功宴一起办。

    常龙前脚刚走,后脚,那义军的首领就到了长安城。

    那时候,孟清站在熟悉的长安城外,不禁唏嘘感慨一番,眼前这座雄伟的长安城,是自己最后的归宿了,这里,有着他最美好的记忆,有亲人,有回忆,还有……她!

    记得那天,白飞羽隆重的款待了孟清,孟清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进了将军府,他之前都是夜深人静,偷偷翻墙进来。

    席间,孟清与白飞羽相谈甚欢,很是投机。当然,更让他兴奋的是,白嫣然恰好端了茶水进来,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大光明的相见!

    敏锐的白飞羽很快察觉了那一抹隐秘的情愫,当然,他没有说什么,只是,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有了些不一样的想法。

    自从西境战乱,孟清招兵买马护国安民起,就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过白嫣然了,每每在军中,他常常想起,天寒地冻,又或者浴血奋战,只要一想到她,再多的苦难,孟清也都忍得住。

    白嫣然知道哥哥那天要见的人是谁,特地穿了一身雪白的羽纱,化了淡淡的妆,唇似烈火,眼如春水。孟清竟然足足看了好一会儿,要不然白飞羽咳嗽两声提醒,他还真的不知道搞出点啥事来……

    白飞羽和孟清谈了关于招安的事,孟清满口答应,哪里再有心思说这些事情,全然都在白嫣然身上,白飞羽无奈,见孟清如此痴迷,也不勉强,索性,让他俩正儿八经谈谈。白飞羽找来了白嫣然,本想好好介绍一下孟清,想要把孟清那些个英雄事迹讲一遍的时候,白嫣然告诉他,其实,她们早就相识了……白飞羽大吃一惊,这才明白,原来人家已经私定终身了,自己这个亲哥哥居然一点儿信都没有,不觉好气又无奈。

    最后他一想,总不能来个棒打鸳鸯,不如成人之美,便答应,等西境一平,就为孟清和妹妹操办婚事。

    孟清当即感动的哑口无言,表示一定助白飞羽平定西境。

    于是,皆大欢喜,孟清有了动力,更是干劲十足,当天夜里,便孤身前往昆仑前线。

    临别之际……

    ……

    长安西城门。

    ……

    “清哥,等你回来,娶我!”白嫣然柔声道,轻轻抱住,依偎在孟清怀里。

    孟清怜爱的摸了摸她的长发,

    “待我凯旋归来,娶你为妻可好?”孟清笑得很甜。

    “好!”白嫣然激动道,

    两人相拥很紧。

    “你最爱水仙花,到时候,我在长安城里种满水仙花。”孟清紧紧抱着白嫣然,许诺道。

    “哈哈……你傻呀,水仙花哪里有那么好养的。”白嫣然轻轻笑道,若黄莺啼唱,动听悦耳。

    远处战火纷飞,城前别意正浓。

    ……

    想到此处,孟清不禁一哆嗦,惊醒!

    啪嗒一声,忽然泪如雨下!

    他伸手赶走了麻雀,关起窗子,卧床蒙头大睡去了……

第九十二章 风云会(含光剑——孟清)() 
这几日,比武依旧进行着,只是颇为平淡无奇,每每场中之人都无法支撑一个时辰,所以轮换更替,直到当日结束,也无人胜出。所以,那之前替常龙坐镇的秦城也是一个人守在西亭,颇为无聊,许多看客也是十分无趣……

    这天,日出东方,天气晴好,客栈的鸡鸣,打破了整座澜沧县城的寂静……紧跟着,便有吆喝声,接连而至。

    孟清站在客栈门外,稍稍整理了一下衣服,冲着沐春和知秋道:“走吧。”

    沐春紧紧抱着剑,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知秋则静静跟在孟清身后,说实话,她也有些担心,昨日劝了半天,可是不知怎的了,门主忽然就是要去际会群雄,怎么说都拦不住。

    ……

    镜花湖渐渐也开始有了些许寒意,路边的野菊花满是霜露。孟清一个人走着……偶尔望望天边,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昆仑山……心事重重。

    路上的行人不多,因为这个点,许多人还在用早饭。

    “门主,你怎么了?”沐春偷偷瞥见孟清凝重的表情,不由担心道。

    “唔……没事没事。”孟清支支吾吾,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强笑着答道。

    沐春本想追问,知秋瞪了她一眼,便把话吞了回去,乖乖跟在孟清身后,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似的。

    孟清背手慢行,时而抬头仰望天空,时而远望群山,又或者看看湖面,低下头静静走着……不觉,霜露湿衣……

    从县城出来,越过两三个村庄,绕湖而走,大约半个时辰,便能到南亭……

    一路无言,孟清三人来到了原来南亭的位置。

    小书童打着呵欠,睡眼惺忪,见有人来,将就着打起精神。

    孟清见自己来的早了些,便走到湖边板桥,临水而立,一个人发着呆……

    晨风起涟漪,饿禽点清波。岸桥边,芦苇丛生,水草摇曳……

    阵阵水香扑面而来……

    孟清不禁有些着迷…一瞬间,往事涌上心头。

    犹记当年昆仑战吐蕃,一马平川,两军对阵,旌旗漫野,兵戈蔽日……五万官军和自己的三万义军,对阵八万吐蕃军,兵力旗鼓相当,可是官军装备精良,又有常龙从燕幽战场带回来的善战之师,所以,当时人人都是满怀信心,热血沸腾……

    可是,唯一没有人注意到的是,战场!

    地势颇高的昆仑平原,空气稀薄,哪里是寻常人能适应的,所以,两军交战不久,这个问题便一下子暴露出来,己方士兵冲锋途中纷纷倒下……有的,差一步,就冲进敌阵了,就那样硬生生倒在了敌人的面前……

    那场战事,结果不言而喻,十分惨烈,若不是义军和常龙所部苦苦断后,恐怕八万大军,就要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