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迟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湖迟暮-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雨太大,二人策马飞往洛阳。

    李稷把清风放在未央客栈,拨转马头,去了禁军府。

    禁军府

    “北风,北风!”李稷边喊边跑。

    “怎么了?”北风赶紧跑出去。

    “追月被人抓了。”李稷急忙道。

    “你怎么知道?”北风淡淡道。

    “我查看完长安军撤退情况,绕道东门,路过桃花亭,看见清风倒在那里。”李稷心想,这时候还不信我。

    “真的?不可能,谁会抓追月?”北风也疑惑,他们都想过了,只要洛风肯放手,还有谁会抓追月。

    “老高呢?”李稷看了看,也没见高仙。

    “哦,他在宫里,说今天大雨,他要多查看。”北风道。

    “清风在客栈,我们赶紧先过去吧。”李稷拉着北风赶紧往客栈跑。

    未央客栈。

    清风坐在地上,靠着桌子,大脑一片空白。

    北风匆匆进来。

    “清风……大哥,先起来,起来说。”北风看着清风狼狈的样子,有些同情。

    清风呆滞的看了看北风,硬撑着站了起来,坐在凳子上。

    “给我讲讲,当时什么情况?”李稷说道。

    清风一五一十的讲了经过。

    “哦……这样那就没事,他们还没拿到剑,所以暂时不会伤害追月姑娘。”北风沉思一会儿,拍拍清风的肩膀,认真说道。

    “你是说他们会拿追月威胁我交出剑?”清风幡然醒悟,也许那人一开始就没打算两样都要,只不过是想抓走追月,然后用来换剑。

    “没错,不论怎样,行走江湖之人,如果是为了追月,那何必等你在的时候动手,岂不是多了麻烦,所以,他们很可能就是冲着你的剑来的……不过……”北风推测道。

    “你是想问我的剑吗?”清风猜到了北风的疑惑。

    “同问?”李稷指了指桌上的剑。

    “我记得,和洛风打的时候,你还是剑未出鞘。”北风回忆道。

    “是。”清风说道。

    “那讲讲吧。”李稷坐下,洗耳恭听。

    清风想了想,也罢。

    “此剑,乃我少年时,云游到南境落狐山,偶遇一前辈,教我武功,还赠我此剑。”清风回忆当初,落狐山偶遇前辈,一晃,多年已过,想来,前辈也已仙逝了,顿觉哀伤。

    “落狐山在哪?”北风问道。

    “在长安府南境镜花湖和洛阳府南境水月湖之间,恰好是两府地界。”李稷解释道。

    “这剑叫什么?”北风看了看,剑鞘很普通。

    “名曰,棠溪。”清风看着宝剑,说道。

    (注:《吴越春秋》记载:”棠溪在西平,水淬刀剑,特锋利,为干将莫邪所从出,亦名川也。)

    “棠溪剑!”北风念道,这名字,当真好听。

    “好名字。”李稷说道。

    “前辈说,执此剑,爱恨分明,是非分明,家国分明。”清风还记得那老人对他的谆谆教诲。

    “这位前辈是……?”北风好奇道。

    “不知道,老前辈不肯说。我也曾打听过,那一带的人都见过,却不知其姓名。”清风道。

    “这么说知道这把剑的人也并不多。”北风想到了什么。

    “对,这么多年,时时带在身边,却还从未出鞘。”清风爱惜的抚摸着。

    “我觉得,我们还是以不变应万变。”李稷想了想,说道。

    “我同意,那些人自会找上门。”北风点点头。

    “好。”清风也点头赞同。

    “好了,你赶紧去换身衣服吧。”李稷看着清风浑身湿透。

    “这就去。”

    今日雨大,未央客栈又如以往那般热闹非凡。

    再加上长安军撤军,许多外逃的人也都陆陆续续返回了洛阳城。

    北风和李稷点了些酒菜,等清风下来。

    “燕兄!李兄!”

    北风回头看去,原来是高仙,一身黑色长袍。

    “今天怎么这副打扮,这是不用巡查宫城了?”李稷打趣道。

    “这不,听到你留的话,赶紧向陛下告假赶了过来。怎么样?有什么线索没有?”高仙坐了下来。

    “还没,不过那些人是看上了清风的宝剑,好在剑没被抢去,所以我们准备守株待兔。”北风吃着花生米,给高仙倒了一杯酒。

    “如今之计,也只能如此。”高仙叹口气。

    没多久,清风下了楼。

    台上,乐舞翩翩……

    外面风雨大作,电闪雷鸣。

    客栈内灯火通明,酒香四溢。

第四十五章 残阳硝烟一瞬间() 
前情概要:

    青州府历十月

    与洛阳府言和的长安军开始撤退。长安府割让南境镜花湖三十县。

    北风,李稷,清风,高仙四人因追月被绑架而滞留在洛阳城商量对策。同时也知晓了名剑棠溪。

    洛阳府因长安军撤退,逃难的百姓已经陆续回城,洛阳城恢复往日繁华,洛风则一方面着手调查前朝旧事,另一方面,则做着防备常龙回马枪的事宜,为此,也安排新任洛阳府内卫大将军,英纪,组建内卫新军,募兵告示一出,天下哗然。

    皇城,天子李温似乎沉迷于游戏,不问世事,常常在千秋殿闭门不出,袁志代替了告假的高仙,兼顾着宫城守卫。

    三清殿与墨问谷众人收到神秘来信,往镜花湖探查究竟。

    扬州府倒也安静。

    ……

    秋高气爽,风轻云淡。

    南飞燕,血染枫。

    洛阳府

    洛风翻阅着那些旧档,不时地按按眉心,看了些许天,却依然没有进展,似乎有些重要的军报缺失了。

    “府帅。”英纪站在门口。

    “哦,怎么了?”洛风问道。

    “参军者都快堵了东大营了。”英纪苦笑道。

    “哈哈哈,好事啊,这支新军,你可得好好用心,我不想以后,再遇到这种局面了……”洛风想了想这次,虽然有惊无险,但是他再也不能这样赌运气了。

    “明白,放心吧。”英纪郑重的点点头。

    “这些天啊,我看了这么多旧军报,感觉缺了点什么。”洛风起身,摇了摇手中的军报,无奈扔在桌上。

    “不应该啊,要不我再去皇城一趟?”英纪想了想,他明明带人连箱子带书架全搬了回来。

    “算了,我想,你现在去也不会找得到。”洛风说道。

    “这么说是有人也在查前朝旧事了?”英纪暗暗思索道。

    “嗯,直觉,当年三小将夜叩金门,豪情万丈,可是最后,都战死沙场,家眷也都全部被害或者失踪……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洛风忽然想到了将军陵。

    “府帅的意思是……”英纪惊讶道。

    洛风点点头,这其中,不知道还有什么隐情。

    “对了,你去给我查查,那天来府中的那个少年。”洛风精光一闪。

    “是。”英纪转身离去。

    洛风安排走英纪,松口气,叫了几名参将进来,安排起城防。

    ……

    ……

    黄河胡堡渡口

    几天前,长安水师已经奉命在此待机。

    长安大军正在乱哄哄的登船,准备撤退。

    常龙站在旗舰甲板上,手拄赤霄剑,战袍随风摇曳,南望洛都,神色忧郁,满目不甘。

    身后一众将领,静静凝视,多少人以为本可以在此一战功成,却不成想,就这样,遗憾归去……

    “府帅,让末将,一战吧!”一个年轻将军忍不住,请缨道。

    “府帅!”

    “府帅,末将愿往!”

    “末将也愿往!”

    众将军纷纷附和。

    常龙望着天边,心中惆怅,自己已近花甲,不知道,错过这次,还能不能有下次了,可恨,洛风小儿,竟然如此无能,竟然不能一统洛阳府兵马与老夫全力一战……

    天意……许是天意……

    “唉……”一声长叹,常龙转身。

    众将军群情激愤,战意高昂。

    “老夫,也曾和你们一样……”常龙想起少年从军时,兄弟情坚,一起驰骋疆场,一起奋勇杀敌……峥嵘岁月……到如今……几人成活……

    “何须惜力死国门,策马飞驰敌阵中。”一个将军,豪气冲天,放言道。

    众人纷纷点头。

    常龙一时无言,缓缓扫视这些年轻人,眼神复杂。

    “都先回去吧,带好本部人马,按令登船。”常龙摆摆手,说道。

    “……是。”众将军见常龙不愿再论,只好作罢,无奈离去。

    水面波光粼粼,日光清冷,长风起……

    “大人……起风了,回舱吧……”青莲轻轻走到常龙身边,说道。

    “此去……飞雪难做景,南望中原又一年……”常龙叹息万分,瞬间苍老许多。

    “饮罢秦酒少年味,守得梅花开一园。将军……”青莲不知道说什么,她没有看常龙,心中是一片波涛汹涌,难以言表,如今,重又站在这个人身边,她不知道对与错,不敢想结局如何……

    常龙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青莲……

第四十六章 四卫将军老臣心() 
滔滔黄河,奔流不息,残阳如血,染红水面……

    庞大的船队,缓缓前进。

    北岸,左武卫大将军周安民骑在马上,望着这支船队,目光炯炯。

    “在想什么?”右武卫大将军薛定国策马上前道。

    “就这么让这老家伙回去?这不是蛟龙入海了,搞不懂老姚,这么好的机会,白白浪费了。”周安民埋怨道。

    “老姚大概是不想做绝吧,常龙,咱们四个都曾经一起并肩作战过,可谓是生死之交了,洛风嘛,毕竟是老帅的亲儿子……”薛定国感慨到,其实他也不想做的太绝。

    “欲成大业,必有割舍,现在还顾什么儿女情长的。”周安民心想,要不是姚文君手下兵精将广,想要成事,还得依靠他的话,不然自己早就领兵干翻常龙了。

    “我知道你想什么呢,老姚是对的,一旦我们发动进攻,常龙和洛风一定会联手,一旦洛风进攻,常龙就会被迫和我们联手。无论哪种,必定两败俱伤。”薛定国给自己这个愣头兄弟解释了一下局面。

    周安民望水长叹,这下,算是彻底和洛风撕破脸了。

    薛定国看着洛阳的方向,莫名心中酸楚。兀自拨转马头,回营去了。

    ……

    ……

    左右武卫联军大营。

    “将军,姚将军和陆将军来了,正在大帐等候。”辕门口的卫兵见两位主将回来,赶紧通报道。

    周安民和薛定国对视一眼,赶紧往中军帐去了。

    ……

    中军帐

    “两位终于回来了。”姚文君说道。

    “姚将军有何要事,亲自赶来。”周安民没好气的说道,自顾自坐了下来。

    卫兵端来了茶水。

    薛定国解了披挂,坐下来,准备听听是坏消息还是好消息,眼前这位无冕之王眼下还得客气三分。

    “先前常龙答应我们除了割让长安府北境夏城十二郡外还有四万两白银。”姚文君踱步道。

    “屁话!夏城十二郡和鲜戎,蒙胡交界,历年来边患难除,老白当年不也是久治未克,如今常龙盘算的好,想让我们去替他当挡箭牌,他想的美!”周安民一拍椅子,破口大骂,他早就对这个结果不满意了。

    薛定国扯了扯周安民的袖子,让他冷静点。

    姚文君瞪了周安民一眼,周安民气不过,又不好撕破脸面,只好悻悻坐下。

    “周将军所言不假,可是,鲜戎,蒙胡盛产什么想必诸位也都心知肚明吧。”姚文君得意道。

    “你是说……战马!?”薛定国心中恍然大悟,不由大声道。

    “没错!”坐在边上的天机卫大将军陆镇疆点点头。

    “哼!你缺战马,我们可不需要!”周安民心想你手下骑兵数万,当然缺战马了,老子手下骑兵也才四五千,从汉中马场就能补给。

    “此言差矣!”姚文君厉声喝道。

    周安民怒目相对,帐内一时间火药味十足。

    “安民老弟且稍安勿躁,等文君把话说完嘛。”陆镇疆看气氛僵了起来,不得不硬着头皮化解尴尬,眼下,还不能让这两人翻脸,毕竟,周安民手下的铁甲营可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当年赤血之战中,周安民在四面重围中率领铁甲营强攻赤血山城,擒杀燕王。

    “诸位兄弟都知道,当年三镇节度使谋反,勾结突厥作乱,燕幽战事吃紧,从柳城之战,代城之战,到燕城大捷,最后赤血峰山城血战而胜,我军一路苦战,损兵折将,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我军机动性极差。所以,想要攻取中原,成霸业,有强大的精骑是必不可少的。”姚文君耐住性子,给几人好好讲了讲道理。

    周安民虽然想抬杠,但是想了想,说的也有道理,毕竟当年自己就是因为友军支援太慢,被四面重围,期间厉害,他最深有体会。

    薛定国和陆镇疆也是治军之人,自然想的通这道理。

    “所以,我们移军夏城十二郡,四万两白银我们平分充做军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组建精锐骑兵,时机一到,便可挥师中原。”姚文君盘算着。

    “我不去!”周安民严词拒绝。

    “哦?你想好,我听说洛风在组建新军,你若不去,那刚好就能拿来给洛风练兵了,哦对了,神策军的战力你我都清楚。”姚文君心想这蠢货。

    “那又怎样,我左武卫难不成是吃素的?老子的铁甲营威震四方,谁敢一战?”周安民两手抱胸,不屑道。

    姚文君无奈摇摇头,出了大帐。陆镇疆看了一眼薛定国,也跟着出去了。

    薛定国叹口气,转身离开。

    “永远别忘了,还有一个人,一支军队。”薛定国走到帐口,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

    周安民心中咯噔一下,呀!怎么把这茬忘了……若是只有两万神策军和新军,那的确不在话下,可是……那个人,那支军队……想到这,周安民慌了神,不行,不能留下,赶紧起身去追姚文君……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