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迟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湖迟暮-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想法一下子在他心中炸裂。

    “哪里,只是平生第一次见,从前都是听长辈们说起神秘的青州府,这不是好奇嘛,阁下不要见怪,权当例行公事,例行公事,哈哈哈。”樊川说着,把文书小心翼翼的还给了年轻人,眼珠子滴溜两转,此人绝非青州府寻常人,有必要给府帅汇报一下。

    “罢了,小将军既然如此不放心,那便带在下去见一见你家府帅如何?”年轻人低头看着樊川说道。

    “啊?你凭什么?”樊川暗暗心惊,这人好生厉害,竟然看破了自己的心思。

    “去了你就知道了,带不带我去,全看小将军。”年轻人的白马许是个急性子,跺了跺蹄子,甩了甩头。

    樊川顿时为难,竟然被人家给拿住了软肋,这人还真的厉害,本以为自己嘴巴厉害,不想人外有人,不带他去万一这人是个重要人物呢,带他去万一是另有所图呢?

    一阵思索,樊川不时看一看年轻人,只见他泰然自若,气定神闲,俨然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樊川权衡一二,觉得还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带他去见应穹。

    “可以,你总得告诉我你叫什么吧?”樊川皱着眉头严肃问道。

    “在下名唤镜台。”

    镜台轻声道,显然,樊川从未听说过他的名号,只是眨了眨眼睛,将信将疑的转身,在前面引路。

    ……

    应府里,应穹正在应天阁的最高层里,书写着什么,准备应对各地来的官吏。

    正在埋头之际,听得一阵脚步。

    “启禀府帅,樊统领求见。”

    “见。”

    不一会儿,樊川急匆匆走了进来。

    “府帅,有个自称从青州府来的人,实在可疑被我在城内截住,结果他说他要见一见您……”樊川越说心越虚。

    “哦?青州府?”应穹惊叹道,急忙从书案前起身,走到了樊川面前。

    “正是,青州府,我还查看了他的文书,的确是盖着青州府的大印,看来不假,此人自称名叫镜台。”樊川说道。

    “那就见一见,快,带他进来。”应穹有些激动的说到,瞬间,就对这个镜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青州府的人在这个节骨眼上跑到扬州来,还要见自己,一定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樊川转身,将镜台从门外引了进来。

    “见过应府帅。”镜台声音明朗洪亮,不卑不亢的对着应穹说道。

    应穹先是打量了这人一番,从头到脚,衣着得体,倒不像个风尘仆仆的行客,长的也是十分英俊,脸上完全没有久经风霜的痕迹,倒像是娇生惯养的贵公子。只是他手中的禅杖十分惹眼,怎么会拿个禅杖呢?文人士子皆以佩剑为美,他却偏偏拿个禅杖,莫非是与佛门有什么关系?

    “客气了,阁下远道而来,应某招待不周,实在是惭愧。”应穹一边说,一边邀请应穹入座。

    阁中常年摆着红泥小火炉,上面很少煮酒,基本上都是扬州自产的茶。应穹和镜台对面而坐,镜台也是丝毫没有拘束,率性的坐了下来。

    “哪里招待不周,应府帅一杯茶,又岂是寻常人能喝的到的?”镜台说话时一直面带笑容,怎么看,都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哈哈,镜台兄果然气度非凡,既是如此,应某就爽快些,敢问阁下此行扬州,是所为何事?”应穹见镜台好说话,又不像是个喜欢拐弯抹角假客气的人,于是直言不讳道。

    “在下来此,是为了一个人。”镜台也没有隐瞒,他本就是为了调查那个沈无岸口中的神秘人,李先生。

    “哦?是何人?”应穹追问到,他感觉能让青州府的人特地来调查的人,应该都是厉害角色,话说回来,既然他是来调查一个人的,这么说……他是青州官府的人咯……

    “我只知道此人被唤作李先生,这段时间,在扬州府境内出没,而且还参加了丰州赵成的幕府,想来应该也参与筹划了扬州惨案,所以我才一路赶来,看能不能在扬州打听到一些消息。”镜台直言相告,他也在想,如果这个人参与了扬州惨案,那么或许应穹知道些什么,亦或者能在扬州城里寻到一些线索,这么活生生一个人,不可能不留痕迹。

    “李先生……?应某还真是没听说过这号人物,对于赵成的手下也是知之甚少,当时只想着平叛了,怎么?这个人可是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应穹问道。

    “自然,应府帅也许不知道,此人与泰州李石,越郡沈无岸皆有来往,而且据我所知,沈无岸的家人也被此人劫走,并且还逼迫沈无岸出兵。”镜台见应穹似乎对这个人一无所知,甚至都不知道有这号人物,不禁暗暗感叹,堂堂扬州府,尽然如此消息闭塞,怪不得赵成能偷袭扬州城得手,看看人家洛阳府,神策使遍布各地,消息灵通,最厉害的时候,差点还渗透进青州府。

    “什么?阁下的意思是……”应穹惊呼道,顿时心一沉,若有所思。

    “没错,或许,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他看似是赵成的幕僚,却实际上一直主导着扬州事态的发展。”镜台推断道。

    应穹眉头紧锁,心事重重,不知怎地,突然想起在前往泰州的路上遇袭的事情,不禁手伸向了怀中,摸到了从刺客身上搜出的那块残玉。他犹豫了一下,在想到底要不要拿出来给这个镜台看一看,说不定他知道些什么,看他的样子,应该追查这个李先生很久了,应该知道很多。

    “府帅是不是有东西要给在下看?”镜台看着应穹那犹犹豫豫的手和眼神,笑道。

    “啊……正是,这块玉,是在前来刺杀我的刺客身上搜来的,不知镜台兄可否知道关于它的二三事?”

    说话间,应穹掏出了怀中那块残玉,递给镜台看。

    镜台看到那块玉的时候,顿时脸色大变,无比惊奇的看着应穹。

    “这……当真是从刺客身上搜来的?”镜台忙问道。

    应穹大喜,他果然知道。

    “正是。”应穹道。

    “这……”镜台一时语塞,十分激动,却又眼神复杂。

第二百五十九章 心怀壮志无一用() 
镜台手里拿着应穹递来的残玉,在眼前翻来覆去的看着,这个玉佩,他曾经是多么熟悉,而今,却是别样的陌生。

    犹记当年,宫主笑靥初开,王母宫上,青松常在,芍药成海,鹅石小径上,人影成双,笑语盈盈,登阙楼深处,看小城春色,且互诉衷肠。

    镜台的眼睛,此时深如大海,里面看得出,装着许多不堪回首的往事。

    应穹嘴巴动了动,终究是没有打断镜台的思绪,静静等待着他从回忆中醒来。

    良久,小火炉上茶水滚开。

    应穹倒了两杯茶,一杯轻轻的推到了镜台面前。

    镜台忽然回过神来,发觉自己走神,有些抱歉的笑着点点头。

    “这块玉,在下认识,很熟悉,这辈子都忘不了。”镜台将那残玉轻轻放在了应穹面前,深情道。

    “其中详细,镜台兄可否告知?”应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这背后的故事,听起来,像是一段十分有趣的事情。

    “这块玉,是王母宫,花镜宫主随身佩戴的玉佩。王母宫早年已经惨遭毒手,满门被屠,这残玉突然出现在刺客手中,着实有些蹊跷,若不是那些刺客与当年泾州惨案有关,那便是有人故意为之,细想,刺客怎么会随身携带如此明显的物件。”镜台一边说,一边推测道,看来,沉寂已久的泾州惨案,要有人翻出来了,不过也好,这也是自己一直所想要查明的,当年因为太过遥远,自己身在青州,泾州惨案传到的时候,已经过去一月有余,何况泾州还是常龙的地盘,想要查,也是十分棘手,再加上青州府事物繁忙,所以就这么一直耽搁。本以为长安府会还天下一个真相,没想到过去这么久,对于泾州惨案,常龙是只字未提,按自己的想法,泾州惨案,或许与常龙有关。

    “竟然是花镜宫主的遗物,这么说来,应当还有其他几块残玉,看样子,应该还有三块,不知现在散落何处。只是这么一来,似乎又和丰州叛乱扯上了关系,我是在率军赶往泰州平叛的路上遭遇了刺杀……”应穹喃喃道,这么想来,这件事不禁变得复杂起来,所有的事情,似乎是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在串联着,连已经过去许久的泾州惨案都被牵扯出来,这到底是怎样一个看不见的阴谋……令人想来,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嗯……所言不错,既然如此,那跟那位李先生,十有也有关系了……”镜台说了半天,口干舌燥,端起眼前的茶杯,浅尝一口。

    “总感觉自己被拉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这感觉可不太好啊……”应穹感慨道。

    “当务之急,是查明这个李先生到底何许人也,还有,就是剩下的三块残玉现在何人手中。”镜台迅速的说出了现在要着手处理的事情,只有做好这两件事,才能看清这个巨大的漩涡的真面目。这对应穹来说十分重要,对青州府来说,也是非同小可的事情。从扬州发生的事情来看,这个李先生是个能搅动风云的人物,他的势力,一定不小,也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留着这样一个人,实在是太危险,因为他极有可能,打破现在四府的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那接下来,整个中原,就将陷入新的战火。不过常龙,洛风,包括应穹,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什么,暗地里都在做着准备。

    “没错,本帅尽快派人去查。言归正传,听阁下刚才一番言论,想必不是寻常人物,还请阁下告知真实身份。”应穹话锋一转,直指镜台。

    “哈哈,也罢,在下乃青州府大将军,代理知府之职。”镜台既然来见应穹,自然是没有打算隐瞒,所以直言相告。

    这话,让门外候着的樊川惊的浑身一颤,什么?竟然是青州府的大将军……还代理知府?怪不得他的文书上盖着大将军的印,敢情是用自己的东西不嫌麻烦啊。好家伙,幸亏带他来见府帅了,要不是,自己十个脑袋怕是也担不起这罪责,差点误了大事。要知道,青州府寻常一个百姓出现在别的地方都是稀奇事,更何况青州府的大将军……这简直就像天神下凡的感觉。樊川偷偷趴在门框上瞄了一眼镜台,这是再看,突然发现那是一个气宇轩昂,英姿飒爽,大将军的英气更是在无形中散发。

    同样吃惊的,当然还有应穹。他心中其实早有百般猜测,可能这人是官府的官吏,或者是青州府哪个大族的子弟,可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竟然是青州府的大将军,如今还是代理知府之职,相当于青州府的一把手。

    素来神秘的青州府,竟然以这样一个方式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如何让应穹不感到惊愕。

    “啊……没想到阁下竟然是……难以置信,难以置信……”应穹脸上震惊的表情久久不能散去,他又惊又喜的感慨道。青州府的大将军竟然如此年轻,早就听说青州府的新任知府年轻有为,使本来羸弱的青州府短短几年,就迅速崛起,成为了一方霸主,以至于四海之内,有识之士,贤达之人,纷纷投效青州幕府,后来还实行边禁政策,使得青州府基本算是与世隔绝,外人不知其内况。

    “哈哈,这么冒昧的前来拜见应府帅,恕在下唐突了。”镜台笑道。

    “哪里哪里,您大驾光临,我扬州府自然是蓬荜生辉,没有唐突,没有唐突。”应穹急忙客气道,他心中想的是,既然和青州府交好的机会送上门来,那自己可不能错过。

    “那就好,一路行来,扬州府的富庶,当真是一点儿不假。”镜台忽然想说些什么,但是想了想,觉得还是先用这句话,来开个头。

    “说来话长,富庶皆是父辈之功劳,我不过新任不久,如今已是焦头烂额。”应穹苦笑道,富庶不过是表面罢了,他其实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哦?怎么会?应府帅只需要秉承父辈的治理之策不就可以了吗?又怎会有焦头烂额之说?”镜台故作不解的问道。

    “唉,镜台大将军就不要明知故问了,您在扬州游历许久,想必有些事早已经看清了。”应穹自嘲道,以眼前这位大将军的眼力和头脑,扬州的病,他恐怕早已经洞察。

    “哈哈哈,应府帅心中可是有一统天下的大志?”镜台看着应穹的眼睛问道。

    应穹沉默了。

    风过堂,茶香迷醉。

    鸟卧枝,帘卷飞花。

    镜台等待着应穹的回答,在他扑朔的眼神中,镜台看到了一丝犹豫,也看到了强烈的。

    “四府割据已久,如此下去,我堂堂炎黄子孙,华夏大地,就要真的被分裂了……总该有人打破这一切,让普天之下,尽归王土,让四海之内,皆是王臣。如此,我中原才能屹立在寰宇之内,雄霸一方,不至于戎胡作乱,六诏窥伺。”应穹想了许久,还是对眼前这个人说出了自己心中那个鲜有人知的理想抱负。虽然他不知道眼前这个人值不值得信赖,他总有一种感觉,他觉得这个人能懂他的志向。

    “应府帅不怕我青州府成为你的第一个对手吗?”镜台微笑着说道。

    “那只有决一死战了,纵然不能胜,也总得有人迈出这天下一统的第一步吧。拿我扬州府来说,百姓麻木,已无家国天下之概念,农人只想着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商人只想着日日纸醉金迷极尽奢华的活着,青壮数十万,有识之士竟不过千,血性尚存者更是寥寥无几。五千叛军,满城青壮奋起反抗者,竟不过城门最后的几十壮士。每每想到此处,我不禁感慨万千,再想想其他州府,恐怕与我扬州城之境况,并无差异。如此长久下去,有朝一日,四夷大军压境之时,恐怕要再演一出,四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了吧。”应穹句句肺腑,感人至深,说到激动处,不禁起身,临窗远望,万里层云东流水,无言只把明月生。

    “唉……看来应府帅已看到这病症之所在,也先天下而忧,不过,想要实现,可谓是难上加难,如今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