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迟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湖迟暮-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士兵们便押着那几个商人下了旗舰。

第二百四十七章 故人长绝风波里() 
    悠悠济水天地间,淼淼风波动两岸。

    红日当空无心睡,故土安宁自在眠。

    雁鸣鱼跃莲蓬动,桨快帆满老身残。

    楼船长驱贼寇日,细数白发只等闲。

    ……

    卫锦躺在摇晃不停船舱里,半睡半醒,他知道,这是去平叛的路,也知道,这是一条未知的路。

    应穹走了进来。

    “卫叔,您感觉怎么样?船上难免不舒服,您忍忍,马上就到江州了。”应穹走到卫锦身旁,看着迷迷糊糊的卫锦,轻声问道。

    “公子,老夫怕是到不了了……”卫锦缓缓睁大眼睛,一脸悲怆的说到,他已经感觉到自己大限已至。

    “不会的不会的,卫叔你要好好的,咱们还没回到扬州呢。”应穹喃喃说道,此刻,他心中的感觉,就像父亲临终时的那种感觉,可是,竟然比那时候更加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在冲击着他。

    “公子不要难过,生老病死,人生无常,老夫也只是个普通人,既然命数到此,欣然接受便是了……”卫锦说着说着,就带出了哭腔,可以听得出,他其实还是有诸多不舍的。

    “卫叔……”应穹的泪水,在眼角结成珠子,打着转,滚落了下来,看着风烛残年,苍老不已的卫锦,他终于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一时伤感之情,在船舱里弥漫。

    卫锦老泪纵横,不能言语。

    应穹泪光闪闪,不知所言。

    良久。

    “公子,老臣膝下无子,收樊川为徒,亦视其为己出,此子生性聪慧,机敏过人,只是身体较弱,少不更事,还需多加历练。申炎此人,一向谨慎,恪尽职守,是个稳重之人,若是诸事不决,可问申炎,以做决断,若对事无策,可问樊川,小子鬼灵精怪,常出奇招。老臣走后,总管一职,申炎可以当之,申炎之后,樊川可以继之,此二人,必能助公子,一展心中宏图……至于韩楚飞,公子慎用之……”卫锦一句一句的交待起了身后之事。话语中,包藏着对应穹的深深不舍,他可是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其中感情,不言而喻。

    “为何慎用……韩楚飞?”应穹忍着心中悲痛,缓缓跪在了卫锦身边,轻声问道。

    卫锦知道应穹会这么问,也知道是时候告诉他韩楚飞的身世了,便轻轻叹了一声,都是造化弄人。

    “韩楚飞,他是前朝剑南节度使,韩步玄将军的儿子,当年韩将军在蜀地大战来犯之敌,力战而死,死后连尸骨都未找到,时值朝廷动荡,老帅便命人在剑阁为他建了一座衣冠冢,以悼念忠烈,而他唯一的儿子,那时还在襁褓之中,为保护忠烈之后,老帅瞒着朝廷还有所有人将他们带回了扬州,安置在寻常百姓家,才有了今日的韩楚飞。老帅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他此生能平平安安的,不再有什么大风大浪,只是可惜了……他终究逃不过将门之后的宿命啊……还是自己闯了进来。”卫锦感叹不已,本以为他能就此有自己新的生活,却不想他还是知道了前朝那些令人唏嘘不已的心酸旧事。

    “等等,为何要瞒着朝廷和所有人?”应穹抓住了重点,心中疑惑不已,难道忠烈之后不该被朝廷保护吗?

    卫锦突然沉默,脸上抽搐起来,这个问题,显然问到了他的痛处。

    应穹也有所察觉,这其中,必然有隐情,前朝旧事,不知为何,明明相隔不远,对他来说,乃至对于他们这一辈来说,都十分陌生,许多事,书册上都没有详细记载,老一辈也很少说起,久而久之,就这么过来了,可是突然提起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奇怪。

    “都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公子记住,步玄大将军,只有韩楚飞这么一个儿子,如果有个闪失,韩家的香火就断了……”卫锦正色道,十分严肃的看着应穹说道。

    “我记住了,卫叔。”应穹点头答应道。

    “还有一件事,我想也到了该告诉你的时候,你哥哥,他还活着。老帅和老夫查了这么多年,茫茫人海,也只查到当初有人在纷乱之中,带走了他。”卫锦平静道。

    这下,应穹可不平静了,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这么多年了,他以为父亲口中未曾谋面的哥哥早已不在人世了,却不想,竟然还活着,是该高兴呢还是……此刻,应穹的心情有些复杂。他缓缓低下头去,想着什么。

    卫锦知道应穹的心思,长叹一声。

    “只要知道他还活着,愿不愿意找到他,就是公子的事情了。无论怎么做,老帅还有老臣都不会怪公子的。毕竟就算找到了他,他也什么都记不得了。”卫锦苦笑道。

    应穹抬头看了看卫锦,皱着眉头,心事重重,没想到临终嘱托,竟然如此沉重,压的应穹一时有些喘不过气来。

    “这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啊……”卫锦缓缓闭上了眼,又是一声长长的哀叹。

    “快了,快了……”应穹紧接着就答到,果断而又坚定。

    卫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自己是看不到了,不过,四府割据纷争这么久,也该到了归一的时候吧。

    船舱里通透,清风徐徐,吹得人十分清爽。

    卫锦静静躺在一片毯子上,后事都已经交待完了,剩下的时间,大概就是回顾自己这一生了吧。

    闭着眼,漆黑的世界里,忽然有了画面……伊阙关外,他和应天扬并肩喝退常龙五万大军……柳城……战火废墟中伤痕累累的柳乘风孤独的一声怒吼……代城之战,裴总管的绝望表情……宫城之内,关于韩步玄的流言蜚语……

    一幕幕回忆涌上心头,在这波涛之上,颠簸起了悲怆的过去和如今的凄凉,先去的故人们啊,我卫锦马上就要来陪你们了,到时候,我们再共饮一场,谈笑胡虏,指点山河,九泉之下,也要来个一醉方休。

    ……

    许久许久,只有船只划过水面的声音。

    风过船舱,卫锦的白发被吹动。

    ……

    在无限的回忆中,卫锦渐渐觉得累了,他想要休息了,连回忆都回忆不动了……

    在眼前的一片漆黑中,卫锦开始意识模糊,呼吸渐弱……

    扑通~扑通~扑通~~~

    那颗苍老却依旧火热的心,最后的热量,终究还是散去了。

    应穹见卫锦没了动静,仰面痛苦不已,就像失去亲人的孩子一般,两行清泪,滚滚直下。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安府历六月初二,晌午。

    在长驱江州逐贼寇的楼船中,在济水滚滚的波涛上,扬州府大总管,副都督,卫锦,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岁。

    当各船上的扬州士兵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先是震惊,随之,便是泪雨如下。

    在卫锦弥留之际,交待应穹将自己葬在扬州的大江大河里。

    应穹忍着悲痛,在水面上,为卫锦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火葬。

    一个临时制作的巨大木筏,载着卫锦的遗体,四周摆满了干柴,上面摆满了从岸边采来的花。

    木筏在水面上飘荡,所有的兵船慢慢驶在后面。

    樊川也从后队的船只上,乘着小舟赶了过来。

    此刻,应穹,申炎,樊川三人现在船头,看着渐渐飘去的木筏,心口隐隐作痛。

    樊川没有忍住,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嘴里不停喊着师父,可是,没有人会回答他了。

    申炎看的心里难过,将樊川搂在了怀里安慰起来。

    应穹伸手,一旁的士兵递来了弓箭,箭头上燃烧着一团火焰。

    拉弓搭箭,对准木筏。

    应穹一边流泪,一边射了出去。

    木筏上,干柴烈火,顷刻间,便燃起了熊熊火焰。

    所有的士兵们纷纷静立注目,一个个通红的眼眶里,是对老总管无限的哀思。有些老兵,甚至失声痛哭,不能自已。

    水面上的火光,照耀着每一个扬州士兵。

    “老总管,一路走好!”应穹喃喃道。

    “师父!!我还没有跟你学本事,还没有给父亲昭雪,还没有给你敬拜师酒,你怎么就这么匆匆离去了?”樊川挣脱申炎的怀抱,趴在船舷上,喊的撕心裂肺。平日里,一直老头老头的喊,却一直没有正儿八经喊过他一声师父,如今想喊,却已为时已晚。

    伴随着水面上一片唏嘘,忽然传来一阵歌声,渐渐的,歌声越来越雄浑,是许多人的合唱。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长歌一曲,众将士齐声引吭,悲情处,泪水涟涟。

    应穹闻声,愈发心痛,孤独,是无比的孤独,自幼,看着自己长大的人,都已经不再,从此,这世上,他除了那个未曾谋面不知所踪的哥哥之外,再无亲人。

    就这样,扬州将士,在征途中,用这样的方式匆匆送别了他们敬重的老总管。

    卫锦,便带着他未见天下安定的遗憾,化为了天地间的一粒尘埃,最终,随波而去。

    突遭这样的变故,扬州军变得沉重,带着无限的悲痛,他们看向江州的眼神,更加的坚定和凌厉。

    船头风大,樊川还在望着已经沉入水下,消失不见的木筏。

    “你师父的遗憾就是天下安定,还有你说的什么为父亲昭雪,难道你要用眼泪去完成吗?”应穹红着眼睛,严厉的对樊川说道,望着樊川一副孩子性情,应穹突然明白了卫锦的良苦用心,忽然心中一软,眼神变得柔和,伸出手,轻轻摸了摸樊川的头。

    “好了,别哭了,对老总管最好的缅怀,就是完成他的心愿,眼下,就是消灭赵成势力,平定内乱。何况,扬州城可是老总管的家,你能眼睁睁看着赵成去祸乱吗?”应穹耐心的开导着樊川,就像一个大哥哥一般。

    樊川擦了擦眼泪,看着应穹,眼神晃动中,重重点了点头。

    “申炎,传令全军,绝不许叛军祸乱老总管的扬州城!此战,务必活捉赵成!”应穹狠狠说道。

    “属下遵命!”申炎果断回答道。

    很快,整个扬州军船队,满帆全桨的朝着江州加速前进。

    两岸青山无心看,岸芷汀兰也匆匆。

    赤膊上阵飞樯橹,哀兵齐杀扬州城。

    ……

    六月初五,扬州军抵近江州,在码头登陆之后,樊川所部五千人迅速的拿下了毫无守备的江州城。在江州百姓惊奇的眼神中,三万五千大军来不及休息,又开始向扬州奔袭。

    应穹也急急忙忙的派了人马不停蹄的向扬州加急报信。同时,他还抽身去了一趟江州的一处青楼,待了大约一柱香的功夫,便离开了。

    扬州大军气势汹汹的在官道上飞奔,吓得往来行人纷纷避让,沿途许多村庄百姓以为是叛军来袭,纷纷关门闭窗,不敢探视。

    ……

    ……

    大约在距离扬州城还有一日脚程的地方,赵成正和他的五千人马躲在树荫下乘凉休息,此刻,他们还不知道扬州大军已经在他们身后疾驰而来。

    赵成坐在一颗树下,正大口大口吃着门客们从附近村子里搞来的酒肉,津津有味。

    “公子,是不是该出发了?”卢浮小心问道,他害怕打扰了赵成吃东西被臭骂一顿。

    “急什么?我料那应穹一时半会还反应不过来呢,这会儿,说不定还在吴郡的红叶河边望着越郡叹气呢,哈哈哈。”赵成满嘴油腻的说道,还不时舔了舔指头。

    远处独自乘凉的李先生听到了这话,轻蔑一笑,摇摇头,没有理会,只是心中在算计着,这会儿,应穹的大军会到什么地方,还有多久会赶到扬州城。

    天真的赵成,以为自己的计划应穹是反应不过来的,这会儿心里正沾沾自喜,做着一雪前耻的美梦。

    门客们也是一番奉承,说的是赵成喜笑颜开,更加自信。

    “兄弟们,好好休息,明天赶到扬州城,一举给我拿下,到时候城门一关,吃香的喝辣的,任他应穹来攻城!”赵成忽然对着四周的士兵大声喊道,说完不禁哈哈大笑。

    那些士兵们看着赵成手中的肉,不约而同的砸吧砸吧嘴,又看看手中的干粮,不禁没有了应和的心情。

    “李先生,为何不过来吃点东西?”赵成瞥见独自乘凉的李先生,挥动手里的酒肉喊话道。

    “不了,公子赶紧吃,说不定明天可就没得吃了。”李先生笑道。

    “哈哈哈,先生真会开玩笑。”赵成大笑。

    李先生没有作答。

    谁和你开玩笑了?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二百四十九章 月夜奔忙明日事() 
    深夜里,一匹快马,在去往扬州的小路上飞驰,大约是后半夜的时候,抵达了扬州城下。

    ……

    扬州应府。

    在应天阁里,已经能下床的韩楚飞见到了应穹派来的信使。

    面对眼前这个汗如雨下,已经几乎快要昏厥过去的士兵,韩楚飞意识到,一定是事态严重了。

    稍作喘息,那小卒终于开口了。

    “禀都督,赵成领着五千叛军正朝扬州城杀来,恐怕明日便到,府帅有令,在大军到来之前,想办法拖住他们。”士兵说罢,就累瘫在了地上。

    韩楚飞大惊失色,竟然冲着扬州城来了,这赵成胆子可真够大的,可是现在,扬州城里只有巡城校尉手下的一百来人衙役,这如何拖的住五千大军……韩楚飞的大脑飞速的转动起来,怎么办?

    “来人,去都督府召集所有衙役待命。”韩楚飞虽然还没有想出好办法,但眼下事不宜迟,得赶紧动起来才是,他顾不得有伤在身,转身穿了件衣服,就急匆匆的往阁楼下走去。

    正欲下楼,却迎面碰见了听到动静的香妃,睡眼惺忪的香妃见韩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