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神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泱泱神明-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明远突然想让朱由校看看特版世界地图,他给天启帝也送了一份过去,便说道:“陛下,臣有一份世界舆图比西洋传教士带来的要精细得多,原打算明日朝见时奉上这就让人去行邸拿过来。”

    “好,好,好,那南极大岛一定能找到吧?”

    “当然,南明大岛地域辽阔,四季温暖,比大明疆域还要大些。那里沙漠占得比例很高,种出来的粮食也没中土的好吃,只是沙漠之中埋有巨量的铁矿石。实在是个宝岛啊!”

    “那南明有多少汉民,占了蛮族疆域就不打仗?”

    “估计南明诸岛有五百万汉民,但蛮族土著不足汉民十分之一,都是衣不蔽体不懂耕种的人,不要太过为难土著又岂会打将起来。”

    “哦?那他们造这么多火铳炮舰又为了哪些般?”

    “海上贸易,他们想垄断大明的对外贸易唉,臣杨元也不敢太过得罪南明!”

    朱由检很想能跟德国发展军火贸易,听到这句话便有些为难,问道:“德王,那你觉得朕以何策御之?”

    “整饬史治,收复万民之心,大明则无以可摧!”

    “朕治下的官员难道都是贪官?”

    “陛下,您知道大明有多少人口?据臣杨元所知,大明各地的户籍册上,连永乐年间的先人都还再册,大明立国二百七年,怎么户数人口增加这么有限”

    “你说每年统计的户籍”

    “抄的,勤快一些的稍作增改。估计现在的人口接近二亿,去掉年幼少儿也应该过亿。逃税避税的耕地不计其数,堂堂大明怎么会打不过那十余万金狗?”

    “”朱由检听了呼吸便重了起来,叹道,“历年来这些都会如此?”

    “他们以为这江山社稷都是陛下你的,包括宗室藩王。唉不说也罢!臣是不敢回中原的,看着这些人模狗样、贪得无厌,又迂腐无知了官僚就讨厌。”说来说去还是做皇帝的无能,朱由校比木匠皇帝朱由校还不如。

    朱由校听着心里气愤,他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但觉得自己治下没有杨明远说得这般严重。沉默了吃了许久,深吸了口气问道:“那德王治下又如何呢?”

    “臣不知,臣重没管过国中之事”

    “哦,那此次援明抗金,朝臣们就没有官员劝谏?”

    “啊,朝堂啊?为臣倒真没时间去坐”说到朝堂之事,杨明远倒是想教教这位耍小聪明而亡国的皇帝,哈哈一笑道,“朝堂就像是个戏台,要把戏演好就缺不得一两个名角,名角都要花时间花力气去教养提拔”

    “哦,有趣,有趣”朱由检第一次听到这比喻,但觉得跟自己的朝堂很相像,觉得朝中就缺一位得力的良辅。问道:“那具体说说这事是怎么定下来的?”

    杨明远说道:“为了移民援明之事臣已想了多年,也让官员们作了多年的准备,戏台上毕竟不是只有名角嘛。让跑龙套的先去办事,筹备钱粮又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好,至于出不出兵那是另外回事。准备的差不多了,就把这剧本丢给某位喜欢唱的名角,让他拿到戏台上去扯皮排演。臣只要给他定个时间,至于如何齐头并进动别的名角配合,那就看他有没有把戏排好的能力了。五般这些名角都有十年以上的历练,最后终能让异党份子配合着把这戏演好当然,实在反对激烈的几个,臣就出面帮他一把,暂时把另几个名角支走”

    “德王是说党争?”朱由检听着脸色逐渐温暖起来,感觉杨明远这些话就是说自己治下这个朝堂,乱哄哄地都不知听哪个唱个唱戏。

    “不,是说陛下”杨明远说道,“陛下应该是名看戏者,而不该上台去唱戏。事情都需臣子们去做,您管得太多臣子们就无法做事情了。历朝历代都有忠臣与奸佞,也有党派争斗。如何让他们演好对办好事,全在旁边看戏的观众,观众想看什么他们自然会怎么去演,不然演得戏没人看,他们还有必要演下去吗?天启年间这戏文唱得不是还可以吗?魏忠贤再怎么专权,可都是为了熹宗办事,也是为了大明社稷。陛下您勤政爱民,可对底下之事不能做到全知全晓,去戏台上唱主角朝臣们如何能配合好呢?您在御坐上看着,听着,下朝后再细细想着,哪些会唱戏,哪些是媚上,哪些是在耍小聪明,陛下心里自然有杆秤了”

    “比如主和与主战”崇祯原来可是想主和的,这是他无知的决策。

    此时就两人,崇祯还能放下脸面,杨明远也不客气地说道:“今些年的情况跟靖康之耻很相似,当时宋廷选错了合作对象,就像大明当时应该与日趋式微的蒙古结盟。此时时机已过,与虎狼言和还行吗?大明立朝多年积弊良多,文官贪财、武将惜命,建州奴首看得比陛下还清楚,怎么可能与大明言和?再则,和谈皆是因时之需,建州缺少汉民耕种,又遇荒灾连年,就算签了和约仍然作不得数。他们把大明视作一棵大树,所以经常过来砍伐,认为时久必能砍倒大明入主中原还有连年不止的匪患!”

    朱由检听着这些话,直感觉浑身冰冷,身子一阵阵地抖嗦,眼泪都快流下来了,颤声问道:“杨爱卿,大明还有救么?”

    “有,陛下。立国之本在于民心,当年高祖杀这么贪官勋臣,他们还不是乖乖就戮?当然,现在不能太多杀戮,收复了民心,这些庸臣慢慢也就可用了。”

    “可哪有钱粮赈济灾民?”

    “抓耗子、惩贪!等打完这一仗,为臣再与陛下密议。”

    朱由校听到这里心情稍有感观,坐着拱拱手谢道:“德王忠言虽逆耳,朕在这里谢过了只不知这次如何对付这建奴兵?”

    “以杀止杀,杀痛他、杀怕他,让他今后不敢来犯!”杨明远想着拱手道,“不管杀掉多少,臣若令其大败而归,还望陛下增赐德国十二万百姓作移民!”

    崇祯微微笑道:“呵呵,好说,好说。sxhn各迁十五万灾民,免了他们受冻挨饿之苦!”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是让杨明远扩大赈灾人口。
77987 。
77987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