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天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铸天朝-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了大秦帝国支援的兵器和甲具,光明教也在大梁帝国和大纪帝国边境区域秘密组建起来护教军,在光明教中,护教军的称呼是圣军。

    实际上光明教在大梁帝国境内组建军队还是比较早的,特别是滨州和蔡州,在那些完全被光明教掌控的偏远村落里,几乎每个村落都有护卫队,人数在几十人不等,他们都是青壮,没有统一的制服,手中的武器也只是自己制造的木矛。

    没有正规的甲具和兵器,这些护卫队进行再好的训练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军队,只能是民兵。

    现在大秦帝国支援的兵器和甲具到了,光明教就能组建起来真正的军队,等到光明教实力足够的那一天,或者是光明教被发现的那一天,光明教凭借护教军就能在大梁帝国境内立足。

第383章 光明教在大梁(五)() 
【前两章有一点小数据问题,已改】

    自大梁帝国对大纪帝国征战失败后,大梁帝国内以张、郑、于、孔、颜五大世家为首的贵族阶级趁势而起,想要从帝君段弘手中获取更多的权力。

    在神州大地上任何一个国家中,帝君和世家都是两个对立的阶层,有时候帝君能够压制世家,有时候帝君也会成为世家的傀儡,两者不休止的争斗下去,光是现在,大唐帝国内帝君与世家的争斗仍未停止。

    段弘也是一位有魄力的君主,在见到自己与世家的争斗没完没了,征战大纪帝国失败的影响还没有处理好,段弘直接放弃自身一小部分权力,平息双方之间无休止的争斗。

    秦历开元八年夏,大梁帝国帝君段弘和大梁帝国内世家的争斗暂时告一段落,双方都知道,只有有机会,下一次争斗又会继续开始,帝君想要让所有世家彻底臣服,而世家想要将帝君变成傀儡,或者让自己取而代之。

    争斗停止后,段弘开始处理那场战争后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

    段弘从内库中拿出大笔金钱,给予那些战争中战死的士卒(的家庭)或因伤致残的士卒,军队是大梁帝国的根基,也是段弘的根本力量,一旦连军队都对段弘没有忠诚了,那段弘这个帝君也就当到头了。

    处理战死和残疾的士卒外,因为纪罗赵联军侵袭的大梁帝国东北部的滨州和蔡州也是段弘重视的重点。

    正好,因为纪罗赵联军的侵袭,滨州和蔡州境内的世家势力损失惨重,段弘可以趁机将滨州和蔡州彻底掌控到手中。

    然而在段弘具体了解滨州和蔡州境内的情况时,段弘看着“光明教”这个字眼,脑海中似乎想到了什么。

    “光明教,光明教,想起来,是那个引得大黎帝国灭国的光明教。”

    虽说大黎帝国与大梁帝国直接隔着一个大唐帝国,大梁帝国对大黎帝国不重视,但是不代表大梁帝国真的对大黎帝国境内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特别是导致大黎帝国灭国的光明教,段弘也是多有注意,没想到光明教在大梁帝国境内出现了。

    要知道当初大黎帝国总体实力甚至要超出大梁帝国。

    段弘心中一片不安。

    从下面人传上来的资料显示,自滨州和蔡州被纪罗赵联军侵袭后,光明教突然出现,几年时间,光明教已经成为滨州和蔡州境内最强大的势力,信徒超过一百万。

    看到这里,段弘心里咯噔一声。

    “坏了,一百万信徒,光明教起码能拉起来一支二十万大军,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将光明教灭掉。”

    段弘当即召见臣子进宫,商议此事。

    在段弘将事情经过简单说了一下后,段弘的臣子纷纷赞成出兵围剿光明教。

    不过也有臣子向段弘进言,应该与其他世家合作,光明教是世家是死敌,一旦光明教壮大,世家也要完蛋。

    段弘思考一下,便同意与世家合作的事情,派出臣子与以张、郑、于、孔、颜五大世家为首的大梁世家们联系。

    得知光明教的事情后,之前还争斗不止的帝君派和世家派转眼间为了对付光明教就联合起来。

    上一次对大纪帝国的征战中,大梁帝国的军队损失不少,为了围剿盘踞在滨州和蔡州的光明教,大梁帝国开始新一轮募兵,准备招募三十万新兵,再调集二十万老兵,集结五十万大军,以如此实力,应该足以将盘踞在滨州和蔡州的光明教围剿掉。

    大梁帝国大规模募兵这件事自然被光明教看在眼底,光明教来到大梁帝国已经十年时间了,散步在各处的眼线不少,即使是天目和寻风加在一起,收集情报的能力也远远比不上光明教。

    袁畅了解到大梁帝国帝君和世家之间的争斗已经停止,再加上这突然大规模募兵,袁畅猜测,这很有可能是大梁帝国发现滨州和蔡州的情况,欲对滨州和蔡州动兵,将圣教围剿掉。

    不是绝对,也有至少七成把握,袁畅决定早做准备。

    光明教几乎控制滨州和蔡州境内除了滨州城和蔡州城等少数几座城池外所有区域,经过一年时间的训练,光明教已经拥有六万护教军,这六万护教军可是装备板甲和百炼钢兵器的精锐军队。

    面对可能受到的大梁帝国的围剿,袁畅决定扩大护教军的规模,等护教军的规模达到二十万的时候,直接拿下滨州和蔡州境内剩余的城池,将滨州和蔡州完全占领。

    其实拿下那些城池对光明教来说也很简单,只不过目标太大,所以光明教一直没有下手。

    袁畅的扩军命令下达后,位于滨州和蔡州境内各个村落中的护卫队迅速朝着一个个地点集结,他们脱下身上或破烂或普通的衣衫,穿上制式军服,他们放下手中粗糙的木矛,拿起精致的百炼钢兵器,从今天起,他们不再是护卫队的一员,而是护教军的一员,他们已经从民兵转变城正规军。

    不过他们才刚刚开始,想要彻底从民兵转变成正规军,他们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训练,学会听从上级指挥,学会配合。

    不单单是滨州和蔡州境内的光明教行动起来,连大梁帝国内其他十州内的光明教人员也行动起来,各州只留下一些执事负责事物,先天宗师级别的长老们带着其他执事和弟子们返回滨州和蔡州,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争。

    十年时间,光明教的武力也有了长足进步,先天宗师也由十二人增加到十九人,境界最高的已经达到先天七阶,袁畅和另一人达到先天六阶。

    虽然光明教的先天宗师数量与大梁帝国总体相比相差甚远,不过在在战争中,武者不是绝对,即使是先天宗师也能够被军队围杀。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梁帝国和光明教都在准备着,大战一触即发,不知道最终胜利的又是哪一方。

第384章 大秦军队改制与扩军() 
大梁帝国局势的变化被云逸看在眼里,虽说光明教与大梁帝国之间实力差距很大,不过大梁帝国还有外敌在,不可能倾尽全力去围剿光明教,而以光明教的行事风格,也不可能被大梁帝国轻松围剿掉,甚至在战争爆发后,光明教会发展的更加快速。

    大梁帝国那边战事将起,而大秦帝国立国已经到了第九年,之前关内多年战乱的影响几乎已经消散,大秦帝国国力日益增加,按照云逸的计划,等到大秦帝国立国十年后,就会开始对外界征战,这是云逸的计划,也是大秦帝国上层的共识。

    无论哪个国家拥有强大的实力都不会只维持现有的局面,而是不断扩张国家的版图,大秦帝国也不例外。

    云逸打算开元十年之后起兵对外征战,现在已经是开元九年,一些准备也应该开始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军队的改制与扩军。

    大秦帝国正规军有三种编制,步兵师、骑兵师、炮兵师,一个步兵师在一万三千五百人左右,一个骑兵师在五千人左右,一个炮兵师在七千五百人左右。

    在大秦帝国建国时,云逸计划组建十七个步兵师、三个炮兵师、三个骑兵师,共计二十七万人。

    即秦帝国有一都城(核心区域)、十二州、两大天关,都城驻守一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炮兵师,十二州各驻守一个步兵师,两大天关分别驻守两个步兵师和一个炮兵师,另有两个骑兵师,一个驻扎在临州,一个驻扎在衡州。

    在开元五年结束时,大秦帝国。军队终于满编,不过大秦帝国的扩军并没有就此结束,几乎每一年,大秦帝国都会增编一个师,截止开元九年,大秦帝国。军队又增加两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炮兵师,使得大秦帝国。军队总兵力达到三十一万人。

    才三十一万兵力,可以说,大秦帝国是神州大地上所有国家中兵力最少的国家(排除北方百国),即使最弱小的安国和楚国,常备军也在三十五万以上,要知道,无论是安国还是楚国,其国家总人口只在一千万人左右,而现在大秦帝国总人口突破四千五百万,重新成为神州大地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三十一万兵力对一个四千五百万人口的国家来说是非常少,防守尚可,进攻不足。

    所以云逸决定对大秦帝国。军队进行扩军,另外在扩军前,云逸要对大秦帝国。军队进行改制。

    大秦帝国。军队改制并不是改变军队的编制,而是将现有的大秦帝国。军队划成两部分,成立陆军和海军。

    陆军不必多说,成立海军势在必行,今后轮船必须向民间开放,为了防止别有用心的势力组建船队做出违反帝国律法的事情,就需要海军来进行阻拦。

    海军要有专门的军舰,也要有属于海军的军队,海军初建,不需要太大规模,云逸决定将两个步兵师(主要是驻扎在海外岛屿上)和一个炮兵师(战舰开炮)划给海军,海军统帅为暂时由右将军云青担任,由于初期海军规模比较小,所以海军阶位要低于陆军一等,大秦帝国还是以陆军为主。

    除了海军外,大秦帝国实际上还有不算空军的空军,飞艇、飞机这种东西以大秦帝国的工业实力还无法制造出来,不过热气球还是能够制造出来的,战场上,只要人乘坐热气球上天,再使用望远镜,就能看到很远的距离,能够清楚观察敌军方位布置。

    只是现在空军比海军还不如,远远不到成军的时候,除非飞艇、飞机诞生。

    陆军在将两个炮兵师和一个炮兵师划给即将建立的海军后,还剩下十七个步兵师、三个炮兵师、四个骑兵师。

    云逸打算今后每一年组建新五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炮兵师,总计将近八万人。

    每一年新增七个师八万兵马对大秦帝国来说并不多,大秦帝国除了正规军外,还有庞大的民兵部队,总人数在一百五十万左右。

    民兵部队也是大秦帝国的预备役军队,凡是达到一定年龄的男子(以农民为主),每年都要抽出两个月时间进行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期间,大秦帝国每月给予二十银薪酬,管吃管住,民兵在军事训练期间死亡或因伤残疾,按照大秦帝国正规军士卒进行补偿。

    云逸将大秦帝国。军队大致的改制和扩军计划列好,便召集以兵部尚书石敏才、大将军王朔、骠骑将军林哲、车骑将军云豪、卫将军云魁、前将军云卓、后将军常继春、左将军云景、右将军云青等军方只要高层进行商议。

    云逸将自己的写的简单计划拿出来后,众将军都确定一件事情,不久的将来,大秦帝国就会对外征战,这让众将军的心境久久难以平静下来。

    身为军人,自然向着打仗的事情,一年年下来,大秦帝国却没有任何战事,让众将军感觉到枯燥乏味,众将军知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之前关内战乱使得关内各方面遭受到重创,大秦帝国建立后,需要长时间休养生息,不过今天帝君拿出军队改制和扩军计划,众将军知道要不了多久,战争就会到来,在强大的军队下,大秦帝国的版图会迅速扩张。

    云逸与众将军商讨一下,最后将这份军队改制和扩军计划交由众将军完善。

    三天后,军队改制和扩军计划完善,交由云逸作最后的审核,云逸看完后,正式下发诏令对大秦帝国。军队进行改制和扩军,该计划由兵部主导,大秦帝国其他部门协助处理。

    一边,大秦帝国。军队的改制在进行中,另一边,大秦帝国各地区的募兵点外张贴告示,看到告示的人们迅速将消息传散开,许多希望参军的成年男子纷纷聚集到募兵点外,想要参军成为大秦帝国士卒的一员。

第385章 先天之后的境界(上)() 
大秦帝国。军队的改制很快完成,不过军队的扩编才刚刚开始,今后每一年大秦帝国都会新组建五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炮兵师,总计将近八万人,大秦帝国的战争机器在有序开动着。

    关内的正魔大战愈演愈烈,正道宗门和魔道宗门互相攻伐,惨烈程度非同小可,几乎没一旬都有正道宗门或者魔道宗门被灭门。

    有时候正道宗门的武者和魔道宗门的武者在城池中相遇,二者也会大打出手,路过的平民很容易被误伤。

    为了防止正魔大战牵连到无辜,云逸向大秦帝国境内所有正道宗门和魔道宗门下达诏令,不允许任何正道宗门武者和魔道宗门武者在城池中非决斗场区域打斗,更不能牵连到普通人,违者杀无赦。

    云逸的诏令下达后,正魔各大宗门虽然没有向大秦帝国低头,但是也严加约束自家宗门的弟子,不允许他们在城池内动手。

    虽然正道宗门和魔道宗门激烈交战,不过双方也知道大秦帝国的帝君是一个狠角色,直接以造反的名义将关内九个顶级世家剿灭。

    顶级世家的高端武力不及顶级宗门,但是顶级世家的高端武力最起码也是大型宗门那一个级别的,大秦帝国能够一下子覆灭九个大型宗门,其实力不同小可,一旦大秦帝国也加入到正魔大战中,无论加入哪一方,都会使得局势发生巨变,而且无论是正道宗门还是魔道宗门都不愿意与国家势力有多少牵连。

    自云逸的诏令发出后,因为正魔大战而死或受伤的平民少了许多,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