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天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铸天朝-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九月初三,残存的两万余唐军向林哲大军投降,冯烨自裁。

    九月初五,苏沈蒙李胡五大世家向王朔投诚。

    衡州战场和惠州战场的大战已经结束,终极之战即将到来。

第341章 终极之战(一)兵聚临州() 
【第三更送到】

    临州,大黎帝国的核心区域,也是关内人口最多最富饶的一个州。

    自关内各大世家拥兵自重互相征伐以来,临州这片区域被各大世家集体略过,世家联盟没有进占临州,北王南云也没有进占临州。

    目前关内的形式是,北方王氏,占据宿州、钦州、信州、袁州、惠州以及潼州北部区域,南方云氏,占据泽州、莱州、贺州、衡州以及潼州南部区域,云氏占领区域要比王氏少一个州,不过这与终极之战的胜负并没有太大关联。

    无一例外,云逸和王朔都将临州当作终极之战最后的战场。

    云府大门外,上官玉玲、沈梦心、上官希莹、袁欣、方璇五女双眼含着泪为云逸送行。

    袁州城王府,王朔的妻子慕容钰为王朔系上披风后,王朔大步迈出王府。

    北方,王朔大军正在向临州聚集。

    南方,云逸大军同样在向临州聚集。

    虽然大战还没有开始,但是临州境内已经是一片慌乱的迹象,任谁都知道临州即将成为北王南云的战场。

    帝宫中,方旭停止享乐,心中莫名生出一丝悲哀。

    今年是天成五年,意味着今年是方旭成为大黎帝国帝君的第五个年头,无论方旭再怎么不思朝政,当了这么久帝君,方旭还想继续坐着帝君的宝座。

    然而方旭也知道,今后没有天成六年了,今年或许就是自己的死期。

    方旭心中有些怨恨自己的祖辈们,为什么会让方氏落得这么个地步。

    方旭也不好好想想,要不是方氏落得这么个地步,方旭怎么可能有机会成为大黎帝国的帝君。

    新平城依旧是在忠君派大臣的掌控中,然而面对现在这种局势,忠君派大部分大臣也是一脸的颓废,无论是王氏还是云氏,都不是朝廷能够抵抗的。

    不过也有少部分忠君派大臣心中还隐藏着一丝小小的希望,他们希望王氏和云氏能够两败俱伤,然后朝廷将王氏和云氏都消灭掉,最终重新一统关内。

    当初那些争夺帝君之位的帝子帝孙们,如今在新平城中已经见不到身影了,自从他们看清现实后,就各自寻找出路。

    那些投靠帝子帝孙的小势力在看清现实后,纷纷远离这些帝子帝孙,甚至将他们当成麻烦。

    缺少手下的帝子帝孙们,已经不被任何人重视,一部分帝子帝孙隐姓埋名做个富家翁,几个帝子帝孙带着忠心的手下离开大黎帝国,还有几个帝子帝孙竟然死于他人之手。

    可悲可叹。

    说起来也是好笑,在世家联盟、王氏、云氏都没有进占的临州,堪称是关内最混乱的地区。

    临州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都落到当地世家手中,一些心中有想法的小世家互相攻伐,几千人最多不过万人的战斗也是打得有声有色。

    不过大半世家都已经选择投靠王朔,也有世家选择投靠云逸,只是云逸的条件他们无法接受。

    云逸的条件是什么?

    没有封地,不能拥有私兵,所有武者必须登记注册,世家子弟违法与庶民同罪,等等。

    云逸这些严苛的条件他们如何能够接受,要是接受,他们还能称之为世家吗?

    云逸无所谓有没有世家来投靠他,云逸也不需要别的世家来投靠,无论是大黎帝国还是神州大地上的其他国家都让云逸看清一个事实,除了自家,就不能允许其他世家存在,当然,不能存在的世家是指那种有封地有私兵的世家。

    至于没有封地也没有私兵的世家,想要削弱他们对国家的影响力,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将云氏教育体系在关内全面推广就好,让寒门子弟和世家子弟同台竞争,优者进,劣者退。

    临州境内投靠王朔的那些世家现在也是非常担心,要是云氏打败王氏,他们该怎么办?

    云氏打败大唐帝国几十万大军的事情已经传遍关内,不会再有人认为王氏绝对比云氏强,反而有不少人认为云氏比王氏强。

    但是在云逸开出的条件下,他们只能选择王氏,他们希望王氏获得胜利,他们愿意帮助王氏获得胜利。

    各个世家聚在一起商量一下,最后他们决定集结各个世家的兵力,协助王氏打败云氏。

    没想到这一聚兵,居然集结出一支兵力高达十六万的“大军”。

    这就是十六万战斗力极低的杂牌军,云逸没有放在眼中,王朔也没有放在眼中。

    从九月中旬开始,在云氏治下各地的云家军纷纷向着临州南部集结,在王氏治下各地的王氏军队也在向着临州北部集结。

    九月末,总计六万五千人的云家军在临州南部完成集结,在临州北部,三十二万王氏大军也完成集结。

    在临州境内还有其他两股主要势力,一个是朝廷军队,人数低于五万,一个是临州世家联军,兵力达到十六万。

    云家军并不止六万五千人,在泽州境内还有两个新编练的步兵师,云逸并没有调动这两个还没有编练完成的步兵师,有六万五千云家军在手,就是敌方有五十万大军,云逸也敢率领云家军战一战。

    云逸已经来到临州,王朔也来到临州,终极之战即将开始,双方都在进行着最后的准备,不约而同的,双方都将战场选择在新平城东边那处平原上。

    “出发!”

    ……

    冯巍现在可真是有些手忙脚乱了,在冯巍没有计划出征关内之前,在大唐帝国内,冯巍完全能够压制住国内的世家们。

    有着黄氏的投靠,冯巍原本以为派遣几十万大军就能够征服混乱不堪的关内,那时候国内的世家们更是会被冯巍死死压制住。

    谁又能想到,军神冯烨在关内折戟沉沙,几十万大军也都死在关内,大唐帝国国内的世家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出手”,使用各种办法收买那些忠于冯巍的官员,削减冯巍的实力,为了应对国内的世家们,冯巍都快忙昏了头。

    在百忙之中,冯巍下旨将投靠他的黄氏一族满门抄斩,黄氏虽然提前得到消息,但是最终只逃出三个先天宗师,一个嫡系子弟,另外黄氏还有一些分支和族人在外。

第342章 终极之战(二)武者在行动() 
在临州东部有一个县名叫昭文县,昭文县总人口四万有余,其中昭文县城居民近六千人。

    昭文县也算是运气好,在光明军祸乱临州的那一年,光明军从昭文县擦肩而过,昭文县中各大家族得以幸免。

    在之后的战乱年代里,昭文县也一直被该县官府管辖着。

    昭文县县令名为刘锦,出身当地排在前三位的大户人家刘氏,也是刘氏当代的家主,在刘锦成为昭文县县令后,刘氏发展速度加快,一举成为昭文县第一家族,即便昭文县的第二家族和第三家族联手对抗刘氏,多数时候也是处于下风。

    随着战乱继续,朝廷实力大损,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弱,不说临州之外的地域,就是对临州境内大多数区域也脱离朝廷的掌控。

    没过多久,刘氏在刘锦的这个县令的带领下一举镇压昭文县第二家族和第三家族,彻底掌控昭文县。

    刘锦也算是有些才华的人,在刘氏彻底掌控后昭文县后,刘锦又带着麾下人马将昭文县周边两个曾经被光明军肆虐过的县收入手中,使得刘氏掌控范围达到三个县。

    要知道临州共有一城(新平城)十一郡一百三十五县,刘氏能够掌控三个县,在临州境内也算是一股不大不小的势力。

    不过刘氏再往周边扩展是不可能了,周边各县都已经被大大各大家族控制住,想要夺取周边各县,战争是必不可免的,其他家族也不弱,即使刘氏能够夺下一县,自身也会损失惨重。

    见不能继续扩展下去,刘氏在刘锦的带领下专心经营治下三县。

    随着时间的刘氏,关内格局变成北王、南云、世家联盟三大势力,刘锦有自知之明,刘氏没有实力和这三大势力争夺关内统治权,就是临州境内实力比刘氏强大的家族也不在少数。

    既然无法与三大势力竞争,刘氏要想在这场竞争中获取一定利益,那只能寻找一个势力投靠,而且必须是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势力。

    世家联盟被刘锦第一个排除掉,世家联盟虽是联盟,但是谁都知道世家联盟中的各大世家不可能心齐,世家联盟的兵马比北王南云都多,不过真正实力却要比北王南云都弱,世家联盟取得最终胜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世家联盟取得胜利,之后关内恐怕会更加混乱。

    排除世家联盟,剩下的保德王氏和云华云氏刘锦一时难以决定投靠哪一家,于是刘锦派出两路使者分别前往王氏和云氏,等两路使者回来后,刘锦再作决定。

    几个月后,两路使者回来,将王氏和云氏的条件告诉刘锦,两者一对比,刘锦自然能够看出来云氏的条件更加严苛,要是投靠云氏,刘氏只能成为云氏治下一个安分守己的小家族,几乎无法获取多少利益。

    最终刘锦决定投靠王氏。

    其实刘氏这种小家族投靠不投靠王氏对王朔并没有多大作用,不过要是刘氏投靠敌人那里去,那就有些不好了,所以王朔接受刘氏的投靠。

    很快关内的终极之战即将到来,在之前的各种局势变化中,刘锦突然感觉貌似云氏要比王氏强一些,进入关内的几十万大唐帝国的军队都被云氏消灭掉,要是将云氏换成王氏,王氏能行吗?

    这可不行,要是云氏成为关内霸主,那投靠王氏的刘氏该怎么办?

    史上没有后悔药,世人更看不起背主之徒,既然无法转投云氏,那就要帮助王氏打败云氏。

    刘锦这个想法跟临州境内众多投靠王氏的家族不谋而合,最终他们坐在一起讨论,决定集结各个家族的兵力,一起帮助王氏打败云氏,云氏大军再厉害,十倍兵力,也能堆死。

    临州各个家族你拼我凑,最后竟然凑出来一股多达十六万人马的大军,在各个家族确定出兵人数后,立刻返回各自地盘抽调人马,准备集结。

    刘氏这一次出兵五千人马,在联军中属于中上,刘锦返回昭文县后迅速集结人马,只等人马集结完毕,就开赴联军集结地点。

    然而这个时候,一支十五名武者组成的武者小队秘密潜入昭文县城中。

    这个武者小队名为曲风小队,队长曲风,实力高达后天九阶,手中一柄万锻钢级别的宝剑,在后天九阶中也算是高手。

    曲风小队中实力最弱的也是后天五阶,因为曲风小队的招人标准比较高,随意曲风小队的人数没有达到二十人满人。

    曲风小队秘密潜入昭文县城后,经过一天时间的调查,终于确定行动目标——昭文县掌控者刘氏家族的所有高层,包括刘锦在内一共三人,最主要目标是没有任何武力的刘锦,只要杀了他,曲风小队就算是完成任务,获得二千积分,要是能够将刘氏家族所有高层都杀了,曲风小队就能得到三千五百积分。

    最重要的是刘氏一族中并没有先天宗师坐镇,实力最高的仅是刘氏一族中三个高层之一刚刚进阶后天九阶的刘谦。

    在确定任务目标后,第二天夜里,曲风小队兵分三路分开行动。

    半个时辰后,曲风小队完成任务在昭文县城外面汇合,刘氏一族三个高层的头颅也被曲风小队当作完成任务的凭证带走。

    完成这一个轻松的任务后,曲风小队向着下一个任务目标前进。

    曲风小队走后,刘氏一族却因为三个高层都被人杀死而大乱,刘氏治下对刘氏一族打压的厉害的其他家族纷纷对刘氏出手,几天后,那曾经掌控三县之地的刘氏烟消云散。

    不止是刘氏,在临州还有许多家族被武者公会的武者小队光顾,大部分家族在武者小队光顾后,家族高层全部死去,整个家族乱作一团,少部分家族或许会很快镇定下来选出新的高层,但是大部分家族都已经乱得不成样子,更有被治下其他家族成火打劫的。

    一股后悔的心情浮现在许多人心头,真是悔不当初呀。

第343章 终极之战(三)武者在行动(续)() 


第344章 终极之战(四)话不多说先打一仗() 
十月初四

    两股庞大到一眼看不到头尾的洪流缓缓接近。

    北方是王朔的王氏大军,南方是云逸的云氏大军,两大阵营近四十万人马聚集在这处战场上,战场上压抑的气氛让不少士卒快要喘不上气,仿佛心头压着一块大石头一般。

    银盔银甲,银白披风,手持一柄双耳方天亮银戟,胯下银骓马,这就是王朔,顶天立地霸气无边的王朔,关内北方的统治者王朔,护佑在王朔周围的是三十二万王氏大军。

    黑盔黑甲,黑色镶金边披风,手持一柄点钢枪,胯下千里马踏雪,这是云逸,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云逸,关内南方的统治者云逸,护佑在云逸周围的是六万五千云氏大军。

    在世人眼中,王朔和云逸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

    王朔是战神,王氏大军在王朔的带领下打败一个又一个敌人,王朔每每冲锋在前,每一次战争中都是杀敌最多的人,有王朔在,王氏大军士气倍增,以少胜多也是常态。

    云逸在外界出现的次数较少,亲自统兵作战的次数更少,世人对云逸的评价多是知人善用,对云逸武力这方面的评价很少很少,要是他们直到云逸已经是先天六阶武道宗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两大阵营在接近,在双方相距四百丈的时候,云氏大军率先停下脚步展开阵形,火铳兵在最前方排成三列,在火铳兵后面依次是盾兵、长枪兵、朴刀兵,火炮阵地放在云氏大军的两翼,两翼火炮阵地后面,各有一个骑兵师。

    对于云氏大军率先停下脚步,对面的王氏大军并没有感觉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