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天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铸天朝-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火车每时辰行一百里,一日一夜可行一千里,也就是说一日一夜可以从云华郡城到泽州城。

    火车的票价也非常便宜,每人每百里路十铜,从云华郡城到泽州城的花费也只有一银二十铜罢了,相对于火车的速度,这个票价不值一提,武者和商人们都愿意花费一点金钱乘坐火车。

    火车的出现可以说震惊天下,铁轨路人们不稀奇,毕竟圣武皇朝时期还有木轨路,只不过一个铁质的一个木质的,但是铁轨路上跑得钢铁怪物就引起各方势力的各种猜测。

    “这是墨家机关造物?听说云氏手下有一大批墨家弟子,该不会是他们制造出来的吧。”

    “火车速度这么快,不需要人力、畜力就能连续不停的跑,还能载那么多的东西,有火车在,云氏完全可以通过火车快速运兵,将云氏实力提升一大截。”

    “这云氏怎么弄出这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云家军装备的喷火暗器,还有这冒火喷烟的车,不知道接下来云氏还会拿出什么古怪的东西。”

    各方势力了解到火车的具体情报后,便能想到火车的巨大功用,云氏有火车在,实力大增,各方势力同样也想要拥有火车,只是如何得到火车技术是一个问题。

    有世家想,只要抢走一个火车,就能仿制出火车,很显然,这个想法不成立,不说火车那么大那么沉重,几名先天宗师都拿不走,就是制造火车,没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也是制造不出来的,更何况那是云氏的火车,谁敢冒着风险来抢夺。

    各大世家转变思路,大量招募墨家弟子为其效力,研究火车,也研究一下火器。

第301章 幸福之地,人口暴增() 
至于其他世家能研究出来什么东西未可知,火车这种大型机械无法研究出来,不过依靠手工还是能够制造出来比较原始的火铳,不要小看人的智慧,当然,就算制造出原始的火铳,对云家军也没有多少威胁,原始的火铳还没有弓箭好用。

    铁轨路建设只是云氏治下三地发展其中一项,另外铁轨路并不是完全建成后才开通的,在铁轨路建设完成一段路线后,该路线就会开放。

    在云氏治下三地泽州、云华郡、瀛州中,以种地为生的老百姓占据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农业发展非常重要。

    得益于云逸的《土地改革》,云氏治下的老百姓都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田地,不分男女,十五岁以上可得十亩田地,十五岁以下可得五亩田地,基层官员很好的将《土地改革》执行下去。

    依旧是只有瀛州的老百姓栽种番薯,泽州和云华郡的老百姓栽种五谷,在瀛州,随着开垦出来的田地增多,番薯栽种面积也节节攀升,每年光是瀛州出产的番薯就能是云氏治下三地所有人都填饱肚子还多出很多。

    番薯的高产量使得番薯价格迅速下降,不过以亩产价值来计算,种番薯的收益依旧要高于种植五谷。

    大量番薯从瀛州运到云华郡和泽州,鉴于番薯低廉的价格,普通老百姓们纷纷将自家收获的五谷卖出,转而购买番薯作为食物,老百姓在吃饱饭的同时,手中的钱财也越来越多,送自家孩子去小学堂读书只是最简单的一件事,除了在云氏钱庄存储一笔金钱以防不备之需外,剩下的金钱还会用来购买耕牛、驽马,修缮房屋,买布做新衣服、新鞋,等等。

    云氏治下三地老百姓的生活已经从温饱走向小康,“小康”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指比较安定的生活,人们在吃饱饭的同时,还能向上追求更好的生活。

    生活已经安定下来,有了吃都吃不完的粮食,手中还有不少金钱,有着传宗接代、开枝散叶思想的人们纷纷哺育下一代,一对夫妻生一个孩子都是少的,一部分夫妻是隔一年生一个孩子,“少”部分夫妻是每年都会有孩子出世。

    几年前波及整个泽州的光明教之乱,导致泽州青壮年锐减,也导致大量女人成为寡妇,女人总是需要有男人依靠的,大量寡妇带着孩子改嫁他人,泽州青壮年的性福生活由此开始,只要生活不差,大部分青壮年男子都会有两个到两个以上的妻子,一般是生活越好,妻子的数量越多,懒惰的人是不会有女人愿意嫁过去的。

    大略统计下,云氏治下三地人口出生率在百分之十左右。(出生率很高,但是夭折率也很高)

    云氏治下人口暴增。

    在其他世家治下的老百姓还在追求温饱生活的时候,云氏治下的老百姓已经步入小康生活,小康生活已经是老百姓梦想中的幸福生活,也是袁欣曾经幻想的美好世界中人们应该有的生活。

    即便云氏治下三地人口出生率很高,总人口快速增加,但是人口基数太少,云氏刚刚掌控泽州时,治下总人口仅一百九十余万,青壮年更是少得可怜。

    人口是底蕴,也是战争潜力,足够多的人口才能招募更多的军队。

    按照云逸的命令,天目和寻风纷纷派出人手在莱州南部、贺州西部将“泽州老百姓生活很幸福”、“泽州老百姓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之类的言论传散开。

    总而言之,在天目和寻风的宣传下,泽州成了幸福之地,希望之地,这样的宣传也没有造假,生活在泽州的老百姓也自认为泽州就是幸福之地,自己现在的生活非常幸福。

    一个人在说幸福之地,十个人在说幸福之地,无数人在说幸福之地,那泽州就真的成了幸福之地,一些居住距离泽州非常近区域的人们抱着幻想,拖家带口踏入泽州的土地,很快他们就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

    随后,越来越多莱州、贺州的老百姓向泽州迁移,不过莱贺二州五大世家也很快发现这个情况,五大世家同样了解人口的重要性,纷纷派出军队阻拦老百姓离开莱州、贺州。

    在士卒刀锋的威胁下,老百姓们只能返回自己的家中。

    虽然五大世家出手了,但是云逸的动作并没有停下,很快,武者公会发布“迁移人口”的任务,不管男女,凡是将一个十岁以上五十岁一下的人迁移到泽州,可得一积分,每迁移一个十岁一下、五十岁以上的人可得半个积分。

    此任务一经发布,武者公会的注册武者们纷纷闻风而动。

    自丁启依靠武者公会成为晋升成为先天宗师后,这几年以来,又有三名武者公会注册武者晋升成为先天宗师,毫无例外,这三人也拒绝彻底加入云氏,而是成为武者公会的长老,间接为云氏服务。

    接连有四个散人武者通过武者公会晋升先天,这一消息在大黎帝国的散人武者中犹如一道惊天霹雳,要知道散人武者能够晋升先天的可能非常小,恐怕十年都出不了一个,原因无它,缺少修炼资源,也就是缺少药材,缺少高年份药材。

    通过完成武者公会的任务获得积分却能够从武者公会兑换出高年份药材,大黎帝国各地的散人武者纷纷向泽州聚集,成为武者公会的注册武者,从武者公会接取任务收获积分。

    武者公会官方发布的大型任务是武者们大量收获积分的最好机会,显然这“迁移人口”就是这样一个任务,武者们纷纷闻风而动,组队进入莱州和贺州,寻找各种方法将莱州和贺州的老百姓迁移到泽州来。

    虽然莱贺二州五大世家派出大量军队阻拦老百姓迁移,不过莱泽边境和贺泽边境那么宽广,派出再多的军队也无法全部守住,武者们甚至可以通过各种小路带领老百姓进入泽州。

    看着大量人口流入泽州,莱贺二州五大世家心中异常愤怒,恨不得杀进泽州,但是五大世家谁都不敢,就算是联合起来也不敢,五大世家的实力在增加,云氏的实力也不可能停滞,两年前那一战还让五大世家心有余悸,五大世家只能尽量派出人手堵截往泽州迁移的老百姓,甚至还将边界地区的老百姓往内部迁移,如此做,还是有一些效果的。

    就这样,云氏治下的人口在快速增加中,截止天成四年冬天,云氏治下总人口已经超过二百三十万。

    注1:早在西周时候,小康一词即已出现。《诗经》上的《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在这里,小康是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

第302章 商业和工业() 
农业、工业、商业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云氏治下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因为土地改革,老百姓们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而且云氏治下的税收很少,使得云氏治下老百姓的生活已经从温饱走向小康走向富裕。

    老百姓手中有钱了,除了留下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外,剩下的钱财都会用来购买一些必须的东西,诸如(廉价)火柴、布、农具、耕牛等等。

    老百姓需要的东西自然是从商人手中购买,老百姓们汇聚到城镇中购买各种物品,或者一些小商贩将各种商品带到乡下去。

    随着老百姓手中的钱增多,进而商业得到快速发展。

    而商人手中大多商业产品都是从工厂中生产出来的,火柴、镜子、布、农具等各种商品,在工厂中大规模生产出来,商人们将这些商品贩运到各地卖给老百姓,老百姓需要的越多,工厂生产的就越多,工厂想要生产的越多,工厂就必须要扩大规模,进而使得整个工业体系规模的扩大。

    另外老百姓手中的粮食想要卖出去也需要商人,所以工农商三者是缺一不可,三者相辅相成,三者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不过在农业、工业、商业发展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云逸。

    在农业上,是云逸定下土地改革,让老百姓人人有其田,不需要再缴纳各种繁杂的赋税,使得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在商业上,云氏商行是主力,每一座城池中都有云氏商行的分号,将云华郡乃至瀛州各个工厂中生产出来的商品卖到各县,其次是云华系各个家族,云氏将一部分市场份额分给他们,销售一些利润稍低的商品,剩下的最后一部分市场份额才是其他商人的。

    这“其他”商人也分为中等商人和小商小贩,中等商人在镇子中开设店铺售卖各种商品,小商小贩将各种商品带到乡下去售卖。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商人做着跨州走私贸易,莱贺二州五大世家担心云氏来攻,派军队将边境线封锁,导致人们来往泽莱二州和泽贺二州变得麻烦许多,而商业贸易是影响最大的一项,不少不了解情况的商人从泽州购买大量商品想要运到莱州、贺州或者更远的地方去售卖,没想到却被莱贺二州的军队以各种名义扣押,最后商人是赔了货物又赔了钱财(用钱财“赎身”)。

    如此情况下,正常的跨州贸易变得万分困难,但是泽州的各种商品在外界大受欢迎,价格最低都是在泽州售价的两倍以上,于是便有商人开辟新的路线,将泽州的商品走私到莱贺二州,或者穿过莱贺二州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云逸知道有这种走私贸易,却没有阻止,毕竟这些商人在云氏治下是正常买卖,并没有任何违法行为。

    可以说,在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上,云氏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到了工业上,因为工业的重要性,完全是云氏在以一己之力发展工业。

    工业分轻工业和重工业,造纸厂、印刷厂、纺织厂、火柴厂、玻璃厂等等都属于轻工业范畴,钢铁厂、造船厂、机床厂、军工厂等等都属于重工业。

    属于轻工业范畴的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对象是任何人,随着产品需求量增加,产品的产量也在增加,若是达到工厂的生产极限还是供不应求,云氏就会扩建工厂或者开设新厂。

    无论是扩建工厂还是开设新厂,这里都涉及到人工的问题,要知道云氏治下是严重缺少青壮的。

    没有青壮男子可用,不过轻工业范畴的工厂可不止能用男工,还能用女工,特别是纺织厂,在精细活方面,女工比男工更好用。(一般情况下,一个工厂不能同时出现男工和女工,管理人员除外)

    这个世界虽然也有儒家,但是并不是儒家一家独大,而且儒家的思想还没有达到要在各方面严格限制女子的地步。

    云氏的工厂在开出月俸只有十银的情况下,就有大量妇女愿意进入工厂做工,女工的加入,使得轻工业范畴的工厂不再缺少人力,想要扩建工厂就扩建工厂,想要开设新厂就开设新厂。

    与轻工业相比,重工业的发展就要麻烦很多了,重工业范畴的工厂基本上只能用男工,青壮年男子的短缺,使得重工业发展速度要慢于轻工业,要使得重工业规模扩大,云逸只能在技术方面想办法,以提升技术等级,从而提升生产效率,这在钢铁厂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

    之前云氏的两座钢铁厂清山钢铁厂和睦山钢铁厂炼钢都是使用灌钢法,两座钢铁厂每日炼钢极限二百二十吨,很早之前云逸将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技术大致内容写出来,安排人去研究,历经四年时间,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技术终于成熟,并开始在清山钢铁厂和睦山钢铁厂炼钢应用,随后两座钢铁厂的钢产量暴增,从每日二百二十吨的一直增加到现在的二百九十余吨,并且还在继续增加中。

    有了足够的钢铁,其它重工业的发展就少了一个限制,至于人力资源的限制,每过去一年都会稍有缓解。

    钢铁工业、造船工业、军工业是重工业领域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造船工业方面,望海造船厂、滨海造船厂两大造船厂基本上每个月时间都会有一艘到两艘轮船下水。

    乾字级轮船已经不是造船厂能够建造出来的轮船最大的轮船,新一代轮船震字级轮船载重高达四千五百料(换算成排水量2250吨),满载燃料的震字级轮船能够在大海中行驶更远的距离,也能抵御更大的风浪向着大海更深处前进。

    随着大量轮船加入到云氏船政的序列中,云氏对大海的开拓也变得越来越快。

    注1:再一次说一下主角的金手指——前世的记忆,也就是主角从小到大看到过学到过的所有东西,基本上有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