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天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铸天朝-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照寻风衡州分部的预测,黄氏最多还能抵挡光明军两个月,趁着这段时间,一定要快速将衡州南部的人口运走,按照计划,云逸期望在衡州完全被光明军占领前,云氏最少要转移五万人口。

    人口自然是越多越好。

    ……

    云府内,一股来自先天宗师的威压突然出现,感受到这股威压,正在后花园闲聊的四女纷纷停顿下来,视线转向云逸闭关的方位。

    四女都明白,刚才那股威压是云逸武道境界刚刚突破时无法完全掌控而泄漏出来,现在云逸已经是打通人体内二十五处大穴的先天三阶武者,在相同的年龄下,神州大地上没有谁的境界会比云逸还高。

    “夫君突破了。”上官玉玲欣喜的说道,沈梦心也为之高兴。

    上官玉玲和沈梦心两人都露出欣喜的笑容,上官希莹却是郁闷了。

    “这可恶的家伙先天三阶了,我什么时候才能打败他呀?真想狠狠的打他一顿,将他打个鼻青脸肿。”上官希莹恨恨的说道。

    在云逸面前,上官希莹就是一个小侍女,不时的还要被云逸欺负,上官希莹每每羞愤交加,咬牙切齿,恨不得将云逸生吞活剥,可惜上官希莹的实力不及云逸,只能不断被云逸欺负。

    千年灵药,再加上袁欣的诊治,一个月的时间,上官希莹的内伤已经治好了一多半,再经过半年的慢慢调养,上官希莹的内伤就会完全恢复。

    因为云逸,上官希莹从那个阳寿不到三年心已冰冷的人,变得笑容不断,能够继续活下去真好,上官希莹对云逸还是心存感激的,不过在云逸面前,上官希莹不会有笑容,只有羞愤,若是眼神能杀死人,云逸早已经死了千百遍。

    “唉。”看着欣喜的上官玉玲和沈梦心,还有郁闷的上官希莹,面着白纱的袁欣轻轻一叹。

    袁欣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叹气,只是忍不住的想要叹气。

    她和上官希莹一起住进云府,但是她却搞不懂自己在云府的身份到底是什么,是阶下囚,是客人,还是云逸的红颜知己,恐怕还是后者多一些吧。

    袁欣喜欢与云逸聊天,聊天下大事,也聊治国之策,袁欣将光明教的治国之策说出来与云逸进行探讨,云逸也将自己的治国之策说出来,最后二人的聊天变成辩论,辩论到底是哪一方的治国之策更好。

    袁欣原本以为光明教统治天下是对天下百姓最好的选择,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辩论中,袁欣脑海中的思想被云逸慢慢转变,或许云逸的治国之策才是对的,或许由云逸统治天下才是对天下百姓最好的选择。

    两人的关系变成知心好友,或者说是知己,不过这知己是另一个层面的知己,两人探讨的都是国家层次的事情,而不是个人的感情,一种说不出的怪异,袁欣却慢慢的了解云逸这个人。

    哪个少女不怀春,袁欣今年也才十八岁罢了,一个大龄少女,在袁欣眼中,云逸是一个完美的男人,是她人生另一半的最佳选择。

    但是两个人的关系止步于知己,想要再进一步非常难,因为她袁欣是光明教圣女,他云逸是云华云氏的家主,光明教和世家是死敌。

    一股惆怅油然而生。

    大约半个时辰后,已经巩固好境界的云逸睁开双目,一道精光闪过,仿佛一道利剑划破黑暗的天空。

    “他们也该突破了吧。”云逸喃喃道。

    年后,瀛州那边又向泽州这边送来四株千年人参、四株八百年份至九百年份不等的人参,分成四份,分别送至位于泽州各地的云魁、云青、石敏才、林哲四人手中,另外在泽州的云豪也获得一份。

    云豪、云魁、云青、石敏才、林哲五人皆是后天九阶,五人步入后天九阶已经快要两年时间,在这两年时间中,五人消耗掉大量高年份药材,虽然五人都已经三十多岁,但是武道进境极快,已经在进行晋升先天境界的累积,只要累积足够,五人就能晋升先天。

    为此,云逸特地从瀛州调集千年人参,帮助五人完成累积,早日晋升先天境界。

    云氏的先天宗师还是太少,加上云逸才五人,实力最高是云逸,才先天三阶,其他四个先天宗师的年龄都是四十岁往上,特别是云逸的三爷爷云哲彦,已经年过五十,对于武者来说,年龄越大,武道进境就会越慢,好在有大量高年份药材,才会使得众人的武道境界不断突破,预计今年,其他四人中就会有人迈入先天二阶。

    不说其他的世家,光是定襄上官氏,在光明教起事前上官氏只有两名先天宗师,等到光明教起事后,上官氏先天数量最多时达到十一人。

    虽然在大规模战斗中先天宗师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不算太大,但是在小规模接触中,例如,巷战,多一名先天宗师,那胜负基本上已经能够决定。

    装备大量火器的云家军在大规模战斗中是无敌的存在中,不过当敌人的武者渗透到云氏的统治区域内,很容易造成巨大破坏,这个时候只能武者对付武者,云氏也要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者部队,特别是先天宗师。

    云氏的底蕴还是差了一些,后天九阶只有云豪、云魁、云青、石敏才、林哲五人,后天八阶更少,只有三十一岁的云卓和三十三岁的常继春两人,等到云豪、云魁、云青、石敏才、林哲五人晋升先天后,起码一年时间内云氏的后天九阶武者和后天八阶武者只有云卓和常继春两人,有种青黄不接的感觉。

    好在后天七阶武者不少,有云睿(云家军旅帅)、云烈(地网首领)、高复(寻风首领)、张远方(云家军校尉)、洪曦(云家军校尉)、徐立峰(纯武者,无职务)等六人,后天六阶的就更多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二月末,云豪、云魁、云青、石敏才、林哲五人晋升先天的消息先后被送到云逸手中,云氏先天数量达到十人,这才有一点泽州王的样子。

第244章 史无前例的大战(上)() 
视线转向北方战场。

    去年十月,光明教教主袁昊在潼州集结十一万光明军,欲南下将莱州收归囊中,没想到,临州光明军在郭忧的平叛大军追击下已经难以在临州立足,只能向潼州撤退,得知消息的郭忧迅速率领平叛大军向潼州方向前进,欲一举将被光明教控制的潼州攻下。

    郭忧的平叛大军将至,袁昊欲南下莱州的计划破产,只能率领十一万光明军向潼州至临州的边境地区而来,阻挡郭忧的平叛大军。

    随后从临州撤退的光明军与袁昊率领的光明军汇合,使得袁昊手中兵力达到十三万六千,如此庞大的兵力已经是整个大黎帝国境内最大的一股光明军,要是放到其他州(无临州)去,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但是郭忧的平叛大军也不弱,甚至在兵力少比袁昊率领的光明军更多。

    郭忧的平叛大军刚刚组建时只有十万余人,数个月后,增加至十四万人,在郭忧率领平叛大军向潼州而去时,郭忧又从路过的郡县抽调官兵,使得平叛大军兵力达到十八万,对外号称三十万。

    而这十八万平叛大军只是临州官兵的一部分罢了,截止去年十月,在朝廷和临州世家的努力下,临州境内的官军总兵力已经临近四十万,临州各地城池少则一千五百守军,多则数千守军,守护新平城的官军又恢复到五万。

    这其实还不是临州官军的极限,要知道临州总人口接近六百五十万,极限募兵可超过一百万,这真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人口底蕴代表着战争潜力,所以云逸才想方设法增加治下的人口。

    一时之间,潼州和临州相接壤的地区聚集十三万六千光明军和十八万官军,敌对双方总兵力已经超过三十万,堪称是目前大黎帝国境内最大的战场。

    虽然平叛大军比光明教多出四万多兵力,但是双方的差距并不大,平叛大军中多新兵,光明军中新兵较少,且大部分士卒都见过血,再加上光明军的信仰武装,双方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当兵力达到某个数量时,许多计谋就不适用了,只能真刀真枪的硬拼,但是这样也会使得交战双方付出巨大损伤。

    袁昊不愿意看到光明军损失太大,要是损失太大,日后攻占大黎帝国其他州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郭忧同样不愿意看到平叛大军损失太大,郭忧是世家的一员(不是七姓十二氏的郭氏出身),不过郭忧的心也不完全向着世家,算是中立派,若非如此,郭忧也不会被已逝的方曜任命为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

    袁昊和郭忧两人的想法,使得光明军和平叛大军万人规模以上的战斗大大减少,多数都是千人规模的战斗,以至于在进入冬季最寒冷一个月前,双方兵力损失均不超过两万。

    不过为了取得这场至关重要的战争的胜利,即便付出不小的损伤,双方的兵力却都比战前还要多,光明军兵力已至十四万余人,平叛大军兵力已至二十一万,双方的兵力在快速拉大,战争的天平在向平叛大军一方倾斜,郭忧已经准备好,等年后就会向光明军发动总共。

    然而事情再一次发生转机,新年刚过,平叛大军还没有准备好向对面的光明军发动总攻,宿州的光明军却主动撤离宿州,撤离宿州的光明军总兵力高达九万五千余人,宿州光明军在离开宿州后兵分两路,一路约三万光明军由左副舵主张枫去往潼州北部,防备宿州的世家联军,另一路约六万五千人在舵主蒋舟的率领下直接从临州西北方向进入临州,短短五天时间里连破三城,包括一座郡城宝庆郡城。

    惊闻此事,郭忧大怒,直接命令苗达的天狼骑北上宝庆郡,又命杨林率领五万步兵紧随其后,一定要将这股进入临州的光明军消灭或者驱逐出临州,不过也因为这股侵入临州的光明军,郭忧想要向对面光明军发动总攻的计划暂时搁置。

    在宿州光明军撤离宿州的时候,莱州剩余的七万三千余光明军在舵主任建新的率领下向莱州世家联军封锁线的薄弱区域发动一次猛攻,随后七万光明军突破封锁线,进入到潼州。

    进入潼州后,来自莱州的七万光明军也兵分两路,一路约三万光明军由左副舵主王骏统率,坐镇潼州南部,防备莱州的世家联军,另一路约四万光明军由舵主任建新亲自统率,直向北方而去,最终与袁昊率领的十四万光明军汇合,使得袁昊手中兵力达到十八万,而袁昊对面的平叛大军在调走天狼骑和五万步兵后只剩下十五万人,在这片战场上,光明军的兵力还是第一次超过平叛大军。

    在来自莱州的光明军与袁昊率领的光明军刚刚汇合后,早已经准备多时的袁昊一声令下,麾下十八万光明军向对面的平叛大军发动总攻。

    “光明降世!”

    “圣光普照,驱散黑暗!”

    狂热的口号声响起,十八万悍不畏死的光明军士卒疯魔了一般向平叛大军的方向冲去。

    郭忧原本以为那侵入临州的光明军是对面的光明军悄悄分兵过去,己方兵力在正面战场依旧占据优势,光明军不可能发动大规模进攻,却没有想到那侵入临州的光明军根本不是对面的光明军分兵,对面光明军有增无减,兵力甚至比己方高出三万。

    郭忧匆忙传令平叛大军各部列阵迎敌。

    天空之,箭矢如雨下,地面上,双方上百架床弩互相发射出上百根手臂粗细的巨型弩箭。

    一根巨型弩箭射进敌人的阵列中,直接将盾兵的盾牌射穿,巨型弩箭没有停下继续前进,一连将七名士卒的身体洞穿。

    可怕的战争利器。

    双方不知道有多少士卒在箭矢、巨型弩箭、投石机投掷出去的石头下殒命,最终双方刀兵相接,厮杀在一起。

第245章 史无前例的大战(下)() 
无论是宿州的光明军撤离宿州还是莱州的光明军撤离莱州,都是袁昊的谋算。

    在潼州和临州交接区域的战场上,光明军已经显出劣势,而莱州和宿州境内的光明军在与世家联军的争斗中也处于劣势。

    要想改变莱州、宿州以及潼州的局势,三路光明军必须要做出转变,经过周密思考,袁昊直接向莱州光明军和宿州光明军发出命令,让两州光明军向潼州撤退,将莱州和宿州让给世家。

    这时,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出现:当莱州和宿州完全落入世家联军的掌控中时,世家联军会向潼州发动进攻吗?

    袁昊仔细思考一番,最终认定有七成以上的可能世家联军不会进攻潼州,世家大族从来都不是一条心,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为了自身思考,不会去做有损他们利益的事情,一旦两州的光明军撤走,两州中的世家联军很有可能止步不前,甚至是联盟破碎,他们出兵进攻潼州的几率很低很低。

    有七成的把握,袁昊感觉可以一试,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在光明军撤离莱州和宿州后,两州的世家联军的确是止步不前。

    在确定光明军已经撤走并和平叛大军交战后,莱州的两大世家博陵王氏和舂陵孙氏的联盟虽然还没有破碎,但是已经是貌合神离,只在莱州北部各留下三万军队,便开始抓紧时间巩固自己掌控的地域。

    宿州的局面就不似莱州这般“风平浪静”了,原本宿州只有刺桐沙氏、泌阳吕氏两大世家,现在却多了一个从潼州逃窜过来的郭氏,郭氏如今在宿州的地盘已经多达两个郡,而宿州总共只有九个郡,外来的郭氏分薄了刺桐沙氏和泌阳吕氏,两大世家有些不乐意,暗中频频接头,准备对实力比两家都弱的郭氏动手,瓜分郭氏掌控的地盘,以至于宿州的世家联军也没有向潼州发动进攻的打算。

    战乱已经持续快要到一年时间,初期光明教势大,让各大世家疲于应付,实际上莱州和宿州的世家都疲惫了,心中既有野心,就不能白白消耗自身的力量,只有向云华云氏这般抓紧时间休养生息,积蓄更多的力量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野心。

    莱州和宿州的世家联军止步不前,没有人能够阻拦潼州与临州边境区域的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