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7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到了老二,嗯,也就是长孙皇后的第二个儿子李泰的时候,老李想着就想宠着点。

    毕竟皇位不给传给他,给点父爱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万万没想到,等李泰长大以后,老头子发现事情好像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完美,这个嫡亲二儿子好像被宠坏了,而改还不知悔改。

    于是乎历史上的老头子就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李治的身上,又把李泰给抛弃了。

    也就是说李泰不管是开始还是最后,继承皇位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在李二的考虑范围之中。

    ……

    书归正传。

    却说李泰得知遥领倭国的是小武之后整个人都惊呆了,万万没想到刚刚万无一失的理论竟然没有被老头子采纳。

    可既然老头子不想采纳又为什么大声叫好呢?李泰不能理解。

    ……

    散朝之后,长孙无忌看着李泰离去的背影长长叹了口气。

    虽然说鸡蛋不能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李泰这小子实在太不争气了,竟然当着老李的面就想把李承乾这一国太子给支出去,也不知道他到底长没长脑子。

    所以还是放弃这小子吧,如果有精力不如再培养一下李治,那小子似乎也到了现在也十多岁了,应该了解一些事情了。

    ……

    李恪,一位被老头子赞誉有‘英果类我’,但却与皇位无缘的三皇子。

    这位三皇子在听到宫中传出的关于李泰之言后笑着摇了摇头,举起桌上的酒杯对正坐在对面的李承乾说道:“大哥,此事虽然四弟做的有些过了,不过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他那性格就是这样。”

    “唉……”李承乾叹了口气,苦笑说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现在算是知道啥意思了!”

    李恪闻歌知雅意,立时知道李承乾在李泰的问题根本不想多谈,于是遥敬一杯,笑着说道:“大哥心胸豪迈,恪佩服!”

    “偏生就是你机灵。”李承乾哈哈大笑,端起酒杯回应李恪,而后一饮而尽,待放下杯子之后,这才神色一正说道:“恪弟,关于运输行业这一块这段时候作的可还顺心?”

    李恪往口中夹了一口菜,将酒气压了压,然后说道:“大哥,你还真别说,运输什么这一块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如果不是臣弟切身处地的跑过几回还真是搞不明白。”

    “那就说来听听。”李承乾说道。

    “不说别的,咱就先拿物价来说吧。”李恪伸出一根手指,卖着关子说道:“明明是一样的麦子,山东产的就是比咱们京畿的便宜,你知道为什么?”

    对于李恪孩童般的行为,李承乾淡淡一笑,十分配合的问道:“为什么?”

    “就是在这运输上面。从山东运过来的麦子,因为现在走的是铁路,从青州装车直发长安,中间除了运输和装卸、储存的费用,再无其它;而我们京畿的麦子则不是然,首先是陆运,很过一地必然要交一份过境税,一城一交,一站一交,再加上雇佣人手之类的费用,综合算下来竟然比走铁路的山东麦子还要贵。”

    李恪很好的秉承了中庸的传统,好好一句话,说一半留一半,不过李承乾又不是傻子如何能听不出来他是在告李泰的状。

    什么京畿地区运输费用贵,这特么都是扯蛋。

    李泰现在身兼雍州牧之职,而雍州本身就指的京兆,也就是说那李青雀是整个长安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就如同现代的帝都市长),也就说京兆地区所有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全都是由他一手制定。

    这样一联系,大家也就应该能明白李恪是什么意思了吧?

    这可真是墙倒众人推啊,李青雀这小子平时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只是在老头子面前失了口,便立刻有人上来给他加码,最后竟然连李恪都出手了,李承乾有些感慨的叹了口气。

    不过这件事情他却不想参与进去,不是因为他不生气李泰在背后给他使绊子,而是因为他现在根本没办法出手。

    身为大哥,又是大唐太子,李承乾所受的限制很多。

    现在他已经明白了很多东西,不在觉得这样子有什么不公平,正所谓有得便有失。

    既然身为太子,享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光,那么行动上受些限制在情理之中。

    想通了这些东西,李承乾对李恪所说之事只是报以淡淡一笑,哦了一声没有接话,给自己再次倒上一杯酒之后才缓缓说道:“和漠北的生意怎么样?现在与漠北的公路应该已经连通了吧?”

    李恪见李承乾岔开话题,便知道他是不想插手李泰的事情,于是便也没多说什么,就着他的问题叹了口气说道:“路连通了,只是那铁勒九姓的老家伙有些过于贪婪了,每次都要大量的好处,否则咱们需要的东西便过不来。”

    “是么?”李承乾皱了皱眉,当初他可是亲自于那铁勒九姓的话事人谈过,按理说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才对。

    不过不等他细问,李恪便已经解释道:“那帮老家伙来过一次大唐,结果发现他们这些年存下来的钱竟然只够在长乐的珍品阁买两身衣服,于是这些老家伙觉得上当了,所以每次我们的人过去收购羊毛什么的,他们便会借机索要一些东西,若是不给,东西便运不出来。”

    “那你给他们不就是了!”

    对于李恪的这种吐槽,李承乾有些无语。

    想那长乐珍品阁的东西别人不知道,他又如何能不知道,上万贯的东西,很可能成本连两贯都不到,使这种东西去草原上忽悠那些老家伙应该问题不大啊。

    但让李承乾有些意外的是,李恪说到这里竟然笑的更苦,长长叹了口说道:“我的大哥啊,你是不知道长乐那丫头有多黑,我这个三哥去她那里拿货都可是一点折都不打,哪次不是十万几十万贯的往死里坑我。”

    本章完

第1729章 倒泰行动(上)() 
李承乾怎么可能不知道李丽质那丫头财迷的性格。

    不过话说回来,李家人似乎都这样,哪个不是见钱眼开?上至老头子,下至李小象,就没有一个不爱钱的。

    所以李承乾对于李恪的吐槽置若罔闻,就好像根本没有听到过一样,淡淡一笑接着说道:“漠北的事情你看着处理,不用考虑是否留手的问题,只要不闹出人命契苾何力如果有任何不满可以让他来找我。”

    “嗯,有大哥你这句话我也就可以放手干了。”李恪点点头。

    他以前其实也是有些担心的,毕竟当初是李承乾与铁勒九姓达成的协议,谁也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猫腻,如果贸然动手,伤了这位大唐太子的利益,有些不好交待,这让李恪不得不小心应对。

    聊完了这些正事儿之后,兄弟两个又闲扯了一会儿长安城这段时间的见闻,等酒至半酣方才结伴离开。

    ……

    魏王府,打从朝堂上回来之后,李泰便是一脸的阴霾,让人一看就知道此时这位殿下的心情十分不好。

    可是没有办法,他现在的真的是有力无处使,没有老头子这次竟然没有支持他,没有顺着他的意,让李泰有些意外的同时,也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危机。

    这一次的他突然变的聪明了许多,意识到如果没有老头子的支持,自己还真就是屁都不是,想起老头子在早朝上一句话说完,自己所有支持全都退到一边时的场面,李泰的脸上闪过一抹狠辣之色。

    ……

    吴王府,李恪醉眼乜斜的从车上下来,在下人的搀扶下摇摇晃晃进了自己的书房,当书房门关上的一刻,那醉态已经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双满是阴郁的双眼。

    李承乾不上当,对他所说的事情无动于衷,这让李恪很失望。

    原本他以为可以挑起李承乾的报复心,由那位大唐太子出头,联合一些势力把李泰打落尘埃,为此他甚至找了好多理由。

    可是没想到,李承乾竟然连第一招都没接,这让他后面的理由全都没了说出口的机会,最后只能随意说了些东西,掩饰自己的尴尬和真实目的。

    不过眼下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了李承乾这个有力的拳头,他的计划虽然不再完美,但成功的可能性依旧很高。

    ……

    东宫,李承乾坐在书房里,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李恪、李泰两个人的名字被他写到纸上,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脑子里转动着无数的念头。

    李泰的目的简单,这货就是想当皇帝,而李恪的目的就让人搞不懂了。

    首先,对于他来说,无论如何都没有继承皇位的机会,甚至就连李家直系都死绝了都没有可能;其实,李泰对于他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威胁性,他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对李四胖子出手;最后李恪到底想要干什么!

    对于李泰想当皇帝这件事,据李承乾所知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不过这家伙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一直没有强有力的支持者来为他出力,几大世家当初也是在利用他,发现其扶不起来之后也都一个个将他放弃。

    这样的李泰就算是再怎么折腾,对自己也构不成任何的威胁,所以完全可以不用理会。

    而对于目的不明的李恪,李承乾就不得不上心了。

    眼下当年的少年已经全部成年,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李恪这小子从小就是很有想法,大一些之后更是被老头子赞为‘英果类我’。

    难道李恪这小子是因为老头子的这句话有了不该有的想法?应该不会吧?

    李承乾琢磨不定。

    ……

    时间一晃到了三日之后,早朝之上伟大的皇帝陛下高居龙案之后,看着下面乌泱泱一大片人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有殿上值事太监甩响了净鞭,尖细的嗓音绕梁不绝。

    “皇上,臣有本奏。”房遗直,也就是房玄龄的大儿子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讲来!”

    “喏!陛下,臣要弹劾魏王殿下搜刮民财,强抢民女,玩忽职守……等十一条罪状。”房遗直侃侃而谈,却不知自己的行为已经吓坏了站在文官之首的老头子。

    只见房玄龄这老头儿在听到弹劾二字的时候就已经气的胡子直抖,等听到最后的时候已经开始浑身哆嗦。不过就算如此又能如何,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收是收不回来了,老房头儿就是再生气也只能看着。

    而就在此时,御阶之上的李二开口了:“小房爱卿,你所言奏之事可有证据?要知道无凭无据弹劾一位皇子可是要受罚的。”

    “陛下,臣有证据。”房遗直把脖子一梗,从官服的袖子里拿出几张纸片:“陛下,这是臣赶着一辆马车,装上五石粮,走了一趟蓝田县的收获,足足十二张路条,被收去的路桥费竟有六十文之多。陛下,这还只是从长安到蓝田,若是在京畿走上一趟您知道会有多少么?据臣所知,竟会不下两百文。”

    这下,老头子的脸色变了,皱着眉头说道:“呈上来!”

    “喏!”十来张不大的纸片被内侍接过来,放到了李二的案头,老李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张纸上都盖着京兆府的官印。

    “魏王,这是怎么回事?为何从长安到蓝田便有如许多的收费明目?入城税也就算了,其他项目都是干什么的?”

    “父皇,这,这事件儿臣……,儿臣……。”李泰头上的冷汗此时已经冒出来了,脑子飞速转动,努力的想着解释的办法。

    一直以来他看着别人弹劾那位高高在上的大哥都很爽,可是轮到他自己的时候,这位李四胖子才知道有多难受。

    “说!这些收费的项目是怎么回事儿!”李二见李泰吞吞吐吐的样子,心中怒意更甚。

    李泰眼珠乱转,看到靠在一边昏昏欲睡的李承乾,计上心来:“儿臣,儿臣只是想为,为父皇分忧,反正那些商人有很多钱,多交一些,国库也充裕一些。”

    本章完

第1730章 倒泰行动(下)() 
可怜的李泰,他并不知道老头子真正生气是什么,一直抱着半本论语治天下这个念头的他过于书生意气,以至于让老头子对他很是失望。

    作为老李最宠的一个儿子,李泰每年得到的赏赐不计其数,金钱,美女,房产可以说应有尽有。

    但这家伙依旧不满足,还是每天不断的折腾,现在竟然打起百姓的主意,巧立名目的开始搜刮百姓。

    可他说谎的时候就不想想,大唐现在已经不比往年,每年光税收就不下千万之巨,这么大的国库会在乎他收上来的那一点点路桥费?

    再有一点就是,李泰竟然只是被人这么一弹劾就怂了,根本没有一点皇子应有的气度,这让李二觉得自己很丢脸。

    想当年李承乾上朝的时候只有八岁,可面对弹劾却能侃侃而谈,就算当时很多东西都是歪理邪说,但至少当时没怂,敢和下面的臣子对着干。

    通俗一点说呢,就是当时的李承乾知道狗仗人势,认为自己的老爹比别人强,不管自己怎么折腾都能保住自己,这对于李二来说,是儿子对自己的信任。

    可是换到李泰这里,还没怎么样就自己先怂了,换句话说这也代表了对李二的不信任,认为老头子不如别人,很可能保不住自己。

    两相比较之下,一个儿子对自己信心满满,而另一个儿子却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李二会喜欢哪一个,会对哪一个心生不满可想而知。

    所以李泰不出意外的再次悲剧了,被老头子禁足半年不说,甚至还被扣了三年的俸禄。

    这样的结果与李承乾当年坑了别人几十万贯的结果想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要知道,当年的李承乾充其量算是被老头子骂了一顿,连第二天出宫都没有影响,而李泰只拦路收了几千贯,结果却被禁足了半年。

    当然,因为有了这样的结果,让李恪准备的一些后手也无法施展了,毕竟他也没有想到老头子会对李泰有这么严重的处罚,若是再继续落井下石,只怕会适得其反,所以他也只能偃旗息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