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子既然说子虚乌有,可敢与事主当堂对质?”俞姓御史寸步不让的说道。

    “俞御史这话的意思可是有人要告御状?”李承乾扭头问道。

    “这……”俞姓御史言词一滞。

    御状这事儿好说,但决不好告,没上殿之前便要先打上百板子,没个好身板这活儿还真就干不来。

    “俞御史为何吞吞吐吐,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李承乾追问道。

    俞姓御史没想到年仅9岁的李承乾如此难缠,一十八条罪证竟然没有吓倒他,反而毫不避讳的往御状上扯。这要是真让他如了意,只是王家又是一条人命要交到他手里。

    当下,不再提事主与人证之事,反而言道:“敢问殿下,那王文昭所犯何罪,因何致死?”

    “不知俞御史何时又成了宗正寺卿了?”李承乾不屑的问道。

    “我……”俞姓御史再次一滞,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对李承乾的难缠更是深有体会。

    然而李承乾却不想放过他,见他不说话,便冷笑着说道:“俞御史,本宫可不是你能审得了的,莫要忘了御史之责是什么,再有下次,小心本宫弹劾你‘大不敬’之罪。”

    “臣,谢过殿下。”俞姓御史缩了缩脖子,违心的说道。暗地里,一个叫李承乾的小人早就被他在心里踩的体无完肤。

    “太子殿下休要巧言词令,既然事主就在殿外为何不敢一见,可是真的作过什么亏心事不成。”又一位御史跳了出来,厉声喝道。

    “只要宗正寺一日没有认定本宫有罪,本宫便是国之储君,你一个御史,当殿出言侮辱本宫,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么?”李承乾寸步不让,反唇相讥道。

    “嘭”李二的专用石头砚台砸在桌案之上,老李一脸怒容:“好了!都闭嘴,俞御史,你说的事主是何人?”

    揣着明白装糊涂说的就是老李这样的,明明知道外面是谁,却非要人再说一次。

    “陛下,是王家下任家主王舜。”对李二,俞御史立刻恭顺了许多,必竟是当朝皇帝,不恭顺些,脑袋掉了都没地方捡去。

    “即是王家下任家主,这板子就权且记下,让他上殿来吧。”李二大度的摆摆手,示意免了杀威棒。

    而且事情总要有个解决,不让那王舜上殿像是显的老李怕了他一般,这是李二忍不了的。

    “小民参见陛下。”王舜在内侍的带领下从殿外进来,弯腰对李承就是一礼。

    只是那一双血红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大殿之上年龄最小的李承乾一眨不眨,似有择人而噬之态。

    “平身。”李二淡淡的说了一句,顺便瞟了李承乾一眼。王舜择人而噬的状态让李二有些担心自家大小子能不能受得了,莫要在大殿上怂了那可是丢人丢大发了。

    李承乾却没有觉得这王舜的状态有多可怕,当初在地府里牛头马面,黑白无常都见过,一个小小的王舜还真是惊不动他。

    “王舜,刚刚俞御史弹劾太子草菅人命一十八条罪证,并言说你是事主,到底事情如何,你且说来。”李承乾的表现让老李很满意,不管事情对错,至少能面对就是好样的。

    “陛下,太子殿下无故杀我孩儿文昭,请陛下为小民申冤做主。”老李话音方落,王舜直接就是双膝跪倒,声泪俱下的哭诉道。

    “太子,你有何话说。”老李眉头紧皱对李承乾问道。

    “父皇,那王文昭非是儿臣所杀,且亦非无辜之人,一切言语尽是此人信口雌黄罢了。”瞥了一眼跪伏于地的王舜,李承乾淡淡说道。

    “陛下,太子身份高贵,小民如何敢胡乱攀咬?陛下为小民做主。”王舜以头抢地,不断哭诉王文昭死的如何凄惨,简直是闻者落泪。

    “太子,王文昭到底是如何死的?”李二狠狠一拍桌案,瞪着李承乾说道,只是样子假了些。

    “父皇,那王文昭鱼肉乡里,横行无忌,多次辱及儿臣,最终被忠耿之臣崔冉所杀。只是可惜崔冉亦因为伤势过重,为国捐躯!”李承乾说及崔冉,语气沉重,言语颇有些惋惜之意。

    “陛下,那王文昭实乃谦谦君子,怎么可能辱及国之储君,这分明就是太子片面之词,陛下不可轻信呐。”这一次不等李二说话,刚刚力挺俞御史的另一位御史便直接插了进来。

    感谢各位书友推荐!

    喜欢本书的朋友别忘记推荐、收藏一下!^_^

    (本章完)

第149章 御前(下)() 
李二的目光在说话的御史身上停了一会,再一次转向李承乾。

    “你说是君子便是君子,你说片面之词就是片面之词,你当自己是谁?当今圣上?”李承乾亦将目光看向那御史讥讽道。

    那御史脸色一变,沉声说道:“本官实话实说,太子休要污蔑!”

    “你算什么东西,也配让本宫污蔑,太高看自己了吧!”小小的五品御史李承乾若一直与他争论对错没的失了身份,也真好落入他的圈套。

    所以李承乾干脆直接以势压人,那身份说事,用身份的高低来证明说话的可信度,一句话将那位御史逼的讷讷不知所言,当然,更多是气的。

    “太子殿下,所谓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便您身份高贵,只怕亦难渡天下悠悠众人之口。”这次出来的却是一位隶属卢氏的官员。

    李承乾用疑惑的目光向房玄龄的方向看来一眼,结果换来的是一个无辜的眼神,老房示意与他无关。

    “尔等口口声声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知本宫所犯何罪,人证物证可在?”一个两个不断有人跳出来横加指责,李承乾就是耐性再好也有些气往上冲。

    “这位王舜便是人证,那王文昭的尸体便是人证。”接连两位级别高的官员站出来,俞御史似乎找到了主心骨一般,说话瞬间就硬气了许多。

    “真是笑话,这天下一天死的人多了,难道随随便便跑出来一个阿猫阿狗,就能指责是本宫杀人?”李承乾着着跪在地上的王舜说道。

    “那王文昭自几日之前无辜被殿下带入左卫率后再未现身,而且尸体亦下殿下身边之人送到家中,这还不能证明人是殿下派人所杀么?”第二位出来的御史上前一步,挡位李承乾看着王舜的目光,沉声说道。

    “本宫纠正你一点,那王文昭是因为对本宫出言不敬,甚至暴起想要行剌本宫才被本宫带走,此两件人证俱在,由不得你信口胡柴。”李承乾当场反驳道。

    “即便如此,亦应将人押往大理寺,殿下却因何将人带入左卫率?”那御史步步进逼,仿佛要将李承乾杀掉王文昭的事情坐实。

    “那是因为本宫念及皇家与世家之情份,需知那王文昭之言行足以当得上‘谋逆’,送入大理寺……这位御史,是想直接给王家带上一顶谋‘谋逆’的冒子么?此等手段可是令人齿冷呢。”

    李承乾也不是什么老实孩子,随便找了个空子就反手扣了一顶冒子给那御史带上。

    “你……”

    “殿下,年轻人脾性难定,言语之间难免有什么误会,但您因为这一点误会就杀了王文昭,未免让天下人寒心。”卢家的官员不紧不慢,第二次缓缓说道。

    “本宫曾经说过,那王文昭出言不敬,崔冉看不过去,义愤出手将之格杀。你却口口声声说是本宫杀人,到底意欲何为?”李承乾死死的盯着卢家这位官员,眼睛眨都不眨。

    “殿下说是崔冉将王文昭格杀,可王文昭身中十五刀,崔冉一介文官这刀又是从何而来?”卢家官员逼问道。

    “自然是从护卫身上抢的。”李承乾满不在乎的答道。

    “殿下的护卫身手高绝,如何能被一介文官抢了兵刃?”俞御史似乎抓到了破绽,上前说道。

    “你们口中的那个谦谦君子污言秽语不断于口,本宫和小伙伴都惊呆了,被人抢了兵器有何不可?”既然王家想要玩欲加之罪,李承乾干脆就来个胡搅蛮缠。

    原本指望着杜淹那老货能守信用,关键时候跳出来挡挡风,可没想到,那老货今天压根就没来。

    李承乾到底是年龄太小,加之根基不固,想要那些军方大佬出头帮忙抗下五姓七望,无异于痴人说梦。

    况且军方目前为止尚无一人出头落井下石,这就已经算是给足李承乾的面子了。

    “那为何崔冉没有被惊呆?”俞御史问了一个笨笨的问题。

    “崔冉及忠耿之臣,有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之稳重,自然不会惊呆。”李承乾用一种看****的眼神看了俞御史一阵才说道。

    “那崔冉分明就是一个嘴尖皮厚的墙头草,如何能当得忠耿之臣。”那个不知道名字的御史分明就是王家的死忠,或者压根就是王家本家之人,听李承乾说到忠耿之臣时,当即反驳道。

    “王文昭都是谦谦君子,崔冉为什么不能是忠耿之臣?”李承乾脸上挂着一丝嘲讽,撇撇嘴说道。

    “那崔冉在万年县作县令之时,朝臣有目共睹,如何能与王文昭相比。”不知名御史急声说道。

    “既然你我双方各执一词,不若遍访民间,看看那王文昭品性到底如何,怎么样?”李承乾扬了扬下巴,戏谑的说道。

    “这……”

    遍访民间的事情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做的,真的访下来,那王文昭白死不说,只怕还要牵连家中长辈,即便是殿中跪着的王舜只怕都逃不过唐律的制裁。

    “请陛下明鉴,请陛下为臣等做主。”眼见说是说不过了,三人对视一眼,由那位卢氏官员打头,直接跪伏于地,耍起无赖。

    “请陛下明鉴,请陛下为臣等做主。”随着大殿之上三位官员这一跪,朝堂之上竟然呼啦啦走出一大半的人,齐齐在跪伏与地,分明就是眼见不能达到目的,玩起了逼宫的把戏。

    李二呼吸急促,眯着眼睛,目光如刀,自这些官员身上一一扫过。

    每一个被盯住的人都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但心中虽然惊惧,却依旧跪伏于地不肯起来。

    所有人都抱着法不责众的态度,认为老李不会拿他们怎么样,必竟这天下还要靠他们来治理,真要把他们都杀了或者流放了,这大唐只怕也就乱了。

    而老李现在的确是不能把这些人如何,刚刚登基不及一年,他的力量全部都在军方,文官一系的控制力比较起军方一系差的不可以道理计。

    “好,来人”最终,思虑良久的李二咬着牙几乎一字一顿的说道:“将太子索拿宗正寺,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宗正寺半步!”

    感谢各位书友推荐!

    喜欢本书的朋友别忘记推荐、收藏一下!^_^

    (本章完)

第150章 蹲大狱=‘保护’() 
宗正寺中,李承乾抱着一杯茶坐在椅子上静静的发呆。

    今天的结果他有过估计,但可能性不足十之一二,可这一切却偏偏发生了。

    这让李承乾第一次正视世家这个庞然大物。

    朝堂之上衮衮诸公,连带舅舅长孙无忌在内竟无一人站出来为自己说话,由此可见世家的淫威到底如何强大。

    当然,这也和李承乾付出的代价有关。

    如果世家真要把李承乾搞下太子之位的话,长孙无忌等人也是必然会出头的。

    像现在这样被关进宗正寺这样的结果,的确不值得动用军方的老人渣。

    “怎么样啊小子,知道厉害了吧!”一个爽朗的声音打断了李承乾的思绪,却是李孝恭大步从外面走了进来。

    “承乾见过河间王叔。”将茶碗放下,李承乾从椅子上跳下来,老老实实的给李孝恭见礼。

    没招,老头子说了,没有他的旨意不能出宗正寺一步,今后的日子只怕要在李孝恭的地盘上混很久才行,不提前拜拜码头李承乾自己都不放心。

    “行了行了,坐着吧,到了王叔这里别那么假模假式的,拿出你睚眦必报的本色来。”李孝恭大咧咧的摆摆手,往自己‘办公室’的‘老板台’后面一坐对李承乾说道。

    话说这老货也是得瑟的紧,大唐平定江山之后,在驻里闲着没事干,就自己修了个石头城,然后把家搬进去,再搞些兵卒来回巡逻,用以怀念当年的杀场生涯。

    结果一不小心,这老小子就被人给告了,说他谋反。老货被李渊从驻地给招回来,查了个底掉,发现没什么谋反的倾向,索性就把军职一撸到底,放到宗正寺作了寺卿。

    等到老李继位之后,再想提拔这老货,发现没位置了。

    朝堂之上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都被安排的满满的,确实没办法让他上来把别人挤下去。

    无奈之弄了个礼部尚书让他先干着,顺便监管一下宗正寺,又顺带着改了封号,变成河间郡王。

    “河间王叔言重了,带您面前哪有承乾报字号的余地。”李承乾笑着说道。

    “少给老子扯犊子,说你胖你还喘上了,在装出一副怂样子,小心老夫揍你。”老货眼珠子一瞪,到真有些架势。

    “别别别,河间王叔,小侄错了还不成么!”李孝恭的态度让李承乾有些摸不着头脑,一时间只好顺着他的意思来。

    “这还差不多。”李孝恭满意的点点头,搓着胡子说道:“老夫这地方你就放心住着,虽然不如你自己的地方舒服,但胜在清净。”

    李承乾被李孝恭说的一时语塞,一时间竟不知怎么接茬。心说这又不是什么好地方,谁特么好人没事能跑监狱放心住着,如果不是老头子不让出去,小爷现在拔腿就走。

    “小子,你还别不爱听,就依着你这么折腾下去,早晚不等,你就得上这常住来!”看着李承乾一脸吃了屎一样的表情,李孝恭哈哈大笑着说道。

    “河间王叔,承乾有没有的罪过您,干嘛咒我啊!”李承乾臭着一张脸,撇撇嘴说道。

    “你若是得罪我,最多挨顿揍也就完事了,二郎绝不会把你放到这个地方保护起来。”李孝恭说到这里顿了一顿,看李承乾若有所思的样子,也没急着往下说,只是端起茶碗喝起茶来。

    “王叔的意思是我父皇是在保护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