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6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接着前太子主动放下架子上门道歉,却又遭到如此冷遇……。

    一连串的事情发展下来,长安城不炸庙都出鬼了。

    这一份大唐旬报也不知道是出自何人之手,写的是声情并茂,看的让人潸然泪下。

    曾经的大唐太子为大唐上过战场,也曾为大唐流过流,流过汗。

    想想冬季的反季节蔬菜,想想日行千里的火车,想想农场里那些感恩戴德的伤残老兵,想想百姓家中日益增加的收入……。

    这些都是太子殿下这几年为大唐,为百姓做出的贡献。

    眼下只是一个士兵荣归,虽然与世家、士族的一些理念不合,但是谁家没有儿女,谁家没有兄弟,那些将士为国战死,让他们荣归故里又有何错?

    难道出身不好就不是人了?当兵的就不是人了?礼教的事情是上千年前圣人传下来的不假,但是时代在变,人也在变,如果一切都照老规矩来,干脆现在大家都回到穿兽皮的时代好了。

    洋洋洒洒千余字,所占的篇幅并不多,但煽动性却极强。

    大唐世家虽然势力不小,但这个国家大多数人还是百姓,这些朴实无华的人们最是知道感恩,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

    所以就在当天的下午,卢家的大宅里面便多了许多死猫死狗烂石头,而卢家的产业更是在一天之内生意一落千丈,份属卢家的酒楼、衣店、珠宝店等等几乎门可罗雀。

    至于说卢家的工坊,工人们更是集体辞工,宁可这个月的工钱全不要,也非要离开不可,就算工钱翻倍也不行。

    仅仅一天时间,李承乾刻意营造出来的弱势便赢得了百姓的同情,卢家的声望几乎跌到谷底,甚至就连与其交好的几大世家也纷纷忙着与他们划清界限。

    ……

    “高明,你这一招实在是高啊!”研究署署衙,唐善识醉眼乜斜的看着正在慢慢喝着茶水的李承乾,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

    “少拍马屁,老子的炮呢,别告诉我还没有弄出来,我可是把大话都说出去了,如果你造不出来,这辈子你就准备打一辈子光棍吧。”李承乾放下手里的茶杯,没好气的说道。

    小李同志眼下身无分文,又不能总是赖着松赞干布,所以便借着视查的名义跑到唐善识这里来混饭吃。

    结果没想到消息竟然传的这么快,一个晚上的时间,竟然连封闭的研究署都已经传偏了他亲自到卢家‘负荆请罪’的事情。

    “嘶,对了,你不说我还忘了,高明,你以前可是说过要帮我跟我爹说我的婚事来着。”唐善识虽然有些醉了,但并不糊涂,听到打一辈子光棍立刻酒就醒了一半。

    “我是说过,可是你的任务完成了么?”李承乾撇嘴。

    “当然完成了!我唐善识一诺千金,说到做到!”小唐感受到了李承乾的鄙视,梗着脖子说道:“不信一会儿你跟我去看看,保证让你大吃一惊。”

    “哦?”唐善识的话让李承乾来的精神,拍拍屁股从椅子上站起来:“走,现在就带我去看,老子道要看看,你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吃惊,也让我看看你小子到底用什么办法解决铜与钢的结合问题。”

    早在数月之前,李承乾曾经对唐善识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让他试着制作一批钢包铜的炮管。

    毕竟大唐现在使用的贞观炮都是铸铁的,其缺点就是太脆,受不了发射炮弹时巨大的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铸炮时不得不将炮管铸的异常厚重,用来解决炸膛的问题。

    可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首先一点就是贞观炮很重,异常的重,不管是运输还是使用都十分麻烦,另外一点就是会浪费大量的铁。

    正是因为这样,李承乾才会想到了钢包铜的主意,也就是说在制出一根钢的炮管,在里面弄上一层铜,这样既可以增加炮管内部的延展性,又可以增加炮管的强度,从而使炮管能够承受更大的膛压。

    这种办法说起来其实并不是李承乾想到的,而是他利用后世的知识在取巧。

    因为在一八六零年以前,也就是克劳伯火炮出现之现,根本就没有炮钢工艺存在,所以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炮的外面加上一道铁箍,用来防止炸膛。

    正是因为这样,李承乾才想到用钢把铜包起来的做法,至于这种作法是否合理,能不能现实,这一点他并没有考虑过。

    所以当唐善识说问题已经解决了之后,让他十分惊讶,不由好奇小唐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毕竟他提的工艺要求可是相当于后世覆铜钢,并不是把铜管装进钢管就完事。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是铜芯?难道铜也能做炮管?

    事实上这里说的铜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黄铜(当然,黄铜也不是不行,只是需要将炮管弄的厚一些),而是铜与锡的合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铜。

    言归正转,且说吃饱喝足的李承乾跟着小唐出了研究署,骑着马直接去了城外,时间不大已经到了城外属于研究署的工坊之中。

    而刚一进去,李承乾就听到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搞的他不由皱了皱眉头,用疑惑的目光看了看唐善识。

    “殿下不必担心,这是工人们在制作炮管,看来我们也是来的巧了,省得还要特地布置。”工坊之中人多眼杂,唐善识自觉的恢复了‘殿下’的称呼,没有再用李承乾字来称呼他。

    (本章完)

第1421章 鬼憎人厌李承乾() 
    李承乾钢包铜的想法对于研究署的匠人来说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可是当时考虑到他太子的身份,这些匠人也不敢拒绝,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但答应容易做事难,回到工坊之后匠人们一个头两个大,看着由将作监送来的一大堆铜管和钢管,全都有些束手。

    因为不管是覆铜钢还是覆钢铜,在后世其实都是用压力机来实现的,而且还是一个平面。

    可在大唐却根本无法用这样的方法,一是因为的压力机压力根本不够,另外就是这特么是两根管子,现有的压力机根本就没办法压。

    其间有些人也想过用胶一类的东西将两根管子粘到一起,可最后试过才发现根本不现实,不说开炮时那种震动让所有胶质全部失去作用,单说两根管子没有严密结合就引发了炸膛的事故。

    所以用胶粘的办法便被否决了,研究工作就此陷入瘫痪。

    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就在所有人都无计可施的时候,谋一个匠人脑子不知怎么转的,竟然想到了一个奇葩的办法——用火药。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火药既然能将炮管炸碎那就说明是因为膛压过大,超过了炮管的承受能力。

    但是如果把炮管埋进土里呢?还能炸开么?

    爆炸的力量同样是压力的一种,而根据相对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如果把炮管埋进土里,同时往炮管里面加入更多的火药,那么点燃之后会发生什么?

    大唐的匠人们没有理论知识,但可以琢磨出一些土办法与笨道理。

    就这样,爆破变成了爆压,敢想敢做的匠人们立刻行动起来,把两根套在一起的管子垂直埋进了进里,然后又在里面放进了火药……,然后,大唐第一根通过爆压制做的炮管就这么狗血的出现了。

    李承乾一边听着唐善识的解释,一边哭笑不得的看着匠人们抬过来的炮管,想吐槽说些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怎么样,殿下答应过我的条件应该兑现了吧?”唐善识嘿嘿怪笑,借着刚刚的酒劲挤眉弄眼的说道。

    “试过了没有?能打多远?”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瞪了小唐一眼,正色问道。

    “四十五度角,两千步以上。”小唐自豪的拍着脆弱的胸口,信誓旦旦的说道。

    两千步?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李承乾的预期,小李同志直到此时脸上才露出一丝笑容:“不错,真的不错,回头给想到办法的那个匠人发两百贯的奖金,其余参与的匠人每人十贯作为奖励。”

    “啥?两百贯?”小唐的自豪凝固在脸上,嘴巴张成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

    “两百贯怎么了,如果有人能够给老子研究出炮钢合金,老子给他两千贯,两万贯都行!”李承乾对小唐的吃惊不屑一顾,翻着白眼说道。

    “不是,那是两百贯啊,只是放了一炮就给这么多钱?”唐善识还是无法理解李承乾的想法。

    在他看来这钱给的太多了,那匠人很可能拿着钱就此消失,从此以后再也不干匠人这一行。

    可李承乾的看法却与他不同,闻言之后神色一正,沉声说道:“放一炮并不值钱,值钱的是这一炮怎么放。如果不是他想出的办法,现在你只能做梦娶老婆,如果不是他想出的这个办法,咱们的炮还只能打出七百步,现在你还认为这一炮放的不值钱?”

    “不是,那也不能给这么多啊,你给这么多钱,谁还继续当匠人啊,钱到手之后还不立刻就跑了?”唐善识急赤白脸的说着,无论如何他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李承乾会这么大方。

    “跑了就跑了,钱你只管给,别的不用你管。”这一次李承乾并不是在商量,语气中带着不容质疑。

    他要千金买马骨,就必须要拿出大价钱,没有重赏,何来匹夫!

    “得,钱都是你搞回来的,你说给那就给,我还懒得操这份心呢。”唐善识见无法改变李承乾,撇撇嘴牢骚着。

    “敢紧把钱发下去,老子还有事,先走了,回头别忘了把这些钢包铜的炮管都送将作监那边去,另外把制作的办法也告诉他们。你们是搞研究的,不是搞生产的,真是!一天天不务正业!”对于唐善识的牢骚,李承乾像是没有听到,嘱咐了一些事情便带着杨雨馨她们用最快的速度离开了。

    而直到他离开的马蹄声渐渐消失,唐善识才猛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啪’的在脑袋上拍了一记:“该死,竟然忘了让这家伙帮我跟老头子说成亲的事了!”

    ……

    “呼,总算是跑出来了,慢点吧。”相比于唐善识的懊悔,李承乾却是一身的轻松,离开了研究署工坊的范围之后,缓缓将马速慢了下来。

    “殿下,一会儿我们去哪里?”杨雨馨等人一直跟在李承乾的后面,见他的速度慢下来了,便赶上去问道。

    “还能去哪,当然是回宫了,难道你们几个还没睡够地板?”李承乾的心情不错,拿杨雨馨她们几个打趣道。

    杨雨馨并不在乎这种打趣,只是犹豫了一下,便小心的问道:“可是,可是我们不是被赶出来了么?”

    “赶出来怕什么,我们又不回东宫。”李承乾浑不在意的摆摆手,意示杨雨馨不必这么小心。

    太子的位置虽然没了,但人也轻松了,再也用去伪装成一个另个自己,虽然心中有些失落但与眼下的自由相比,没了就没了吧。

    想想在宫里的时候每天都要按时回宫,吃饭、说话都要举止有度的生活,李承乾感觉现在这样似乎也不错。

    甚至李承乾觉得这次没了太子的位置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考验一下以前的那些手下,看看哪些人是真的忠诚于自己,哪些人是敷衍自己。

    脑子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李承乾带着杨雨馨她们几个回到了城中。可还没走多远,就被一声惊叫吓了一跳,待到抬头看时,只见到三个模糊的影子消失在远方的街角。

    “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了?”凭借敏锐的第六感,李承乾觉得那三个比兔子还快的影子应该是与自己有关。

    “是王家的公子,不知道为什么见到殿下之后,立刻就跑了。”小白的责任是保镖,自然时刻注意周围的动静,李承乾一问她便回答道。

    “王家的人?王家人看到我跑什么?真是奇怪!”疑惑的抓抓后脑,李承乾咕哝着。

    “臣,臣不知道。”小白看着装糊涂的李承乾,嘴角抽了抽。

    眼下这个情况就算是傻子都知道,跑了的那几个根本就在拿李承乾当瘟神,根本不想与他有任何一丝的接触。

    卢家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两个被打断了腿的家伙已经在城里转了整整一天,如果这个时候还有人敢惹他那纯粹就是自己在找死。

    李承乾见小白没有戳穿他,习惯性的耸耸肩:“不知道就算了,我们接着走。”

    不管怎么说,小李同志恶少的愿望终于还是实现了,偌大长安城,有头有脸的少爷公子只要见到他立刻就会像是见了鬼一样飞逃。

    鬼憎人厌,这个词就是对李承乾最好的写照,甚至有一次李承乾还亲眼看到某少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主动躺下口吐白沫装死。

    见到以前满长安晃的纨绔们如此行径,李承乾这货竟然在路过东市的时候特地进去转了一圈,将东市搅的鸡飞狗跳之后,才哈哈大笑着催马离开。

    对于某人这种恶趣味,杨雨馨和小白等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跟在某人身后俏脸通红,但某人却像是根本没有看到,依旧乐此不疲的到处招摇,吓的满长安的纨绔鸡飞狗跳墙。

    ……

    太极宫,两仪殿,李二陛下书房。

    “父皇,儿臣回来了!”在外面闹腾够了的李承乾像是一个乖宝宝,老老实实的站在老李跟前。

    “你还知道回来?知不知道你母后前天夜里哭了一夜!”李二陛下怒瞪着儿子。

    总的来说,废了李承乾太子之位老李还是心中有愧的,毕竟他这一次并没有什么错,完全是一时大意,被老李这个当爹的给坑了。

    而坑了儿子之后,老李心里也不是那么舒服,知道李承乾什么也没拿净身离开东宫之后,也曾派了影卫去跟着,怕他出事。

    但是后来又发生了卢家的那一场闹剧,这让老李又有些羞恼。

    李承乾再怎么说也是他李二的儿子,代表着他老李的脸面。

    可这小子竟然会去给一个世家的X代‘负荆请罪’,这简直就是把老李的脸放到别人的脚底下让人踩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