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6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他的小聪明还是被人识破了,程处默大嘴一咧:“切,李小二,你少来这套,你聪明别人也不傻,别想找机会跑到老头子那里去讨好处。”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老子就不是那样的人,一定是你这样想的所以才诬陷我。”被戳穿心事的李思文恼羞成怒,竟然忘了武力上根本不是程处默的对手,一句话直接把大老程给惹毛了。

    于是一场由大老程挑头,众纨绔参与的群殴就此展开,等到执法队过来将众人分开的时候,已经全都鼻青脸肿不成人形了。

    这下子回城献俘的事情所有纨绔全都没份参与了,一是因为形象,二是因为犯了军律屁股被打的开花,根本爬不起来,所以众纨绔集体错过了这次进城献俘。

    ……

    五日之后,朝阳升起,低沉的号角声自长安城南面的明德门响起,一路向朱雀门传了过去。

    整个长安万人空巷,无数百姓聚集在朱雀大街两侧,等待着远征的战士入城。

    辽东军团前身是太子六率,而太子六率中几乎所有人都是在长安周边选出来的子弟,现在他们回来了,如何能不牵动整个长安人的心。

    所以天还未亮,朱雀大街两侧站满了身份各异的人,他们中有商人,有官吏,也有普通百姓,不过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但此刻却有同一个目的,那就是想要从归来的大军中找到自己的亲人。

    低沉的号角声不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阵沉闷的脚步声却隐隐盖过了号角声,随后站在城门口的百姓惊讶的发现,第一批出现的士兵竟然全都带着白绫,而他们手中的旗帜也只是展开了一半。

    这是怎么回事?大军归来怎么可以如此?站在城门口准备唱礼的礼官瞬间就懵了。

    可是此时根本没有人在乎他,甚至如果不在站在他身边的随从机灵将他拉开,很有可能他会因为阻路成为第一个人被归来大军踩死的人。

    “哗哗哗……”整齐的脚步声持续,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入城,可是这些入城的士兵却是四人一组,每组都抬着一个架子,在架子上面摆满了一个个灰色的罐子,而在每一个罐子上面都贴着一张纸,纸上写着并不大的字。

    明白了,所有还在惊讶的人一瞬间全都明白了,那罐子里装的应该就是战死沙场那些军人的骨灰。

    准备好的欢呼变成了啜泣,随着一队队士兵的进入,越来越多的罐子被随着他们的脚步进入长安城,这些战士已经战死沙场,但他们的英魂却得以回归故里。

    “我的儿啊……”一位老妇人从某一个罐子上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一声哀怨的呼唤,人便瘫软了下去。

    而就在此时,一阵低沉而雄壮的战吼震动了半个长安长:“保家卫国,战死沙场,英灵未远,魂兮归来!”

    (本章完)

第1413章 阅兵?献俘?装备展览!() 
    十万大军慨然出征,历时两年能够再次踏上这片他们熟悉的土地者不足六万。

    四万余大唐好男儿血洒疆场,暗血染长空,今日魂归故里展开一半的旗帜代表着殊荣,长街两侧跪到尘埃的百姓代表着尊敬,一声声低沉的吼声代表着无数人对他们的思念。

    五十个罐子放在一个架子上,两个架子排成一行,连绵不断的从城外进入城中,一行,两行,三行……不知过了多久当太阳全部升起的时候,才等到了最后一排将士的骨灰进入城中。

    朱雀大街两侧百姓尽皆单膝拜倒,城上、城下守城的官兵无一人站立,只有前来唱礼的那官员傻傻的突兀站在原地。

    不过此时已经没有人再理会他,似乎他根就不存在一样。

    ……

    朱雀门城楼上,李二陛下双眉紧锁,听着山呼海啸般的‘魂兮归来’整个人不断的颤抖,一排排架子从他城楼下经过,好似看到了当初这些年轻的将士出征时的模样。

    而就在李世民心怀伤感之时,数位御史突然站了出来。

    “陛下,臣弹劾任城王李道宗……”。

    “陛下,臣弹劾太子殿下……”。

    士农工商兵,当兵的在古代属地位连商人都不如,可眼下不知是出于谁的安排,竟然是死去的军卒先入城,而且整个辽东军竟然还下了半旗,这让很多人有些接受不了,出来弹劾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可是这样的弹劾毕竟太过突兀,虽然李承乾在策划这件事情的时候与老头子打过招呼,但他认为就算是有弹劾应该也是在献俘之后,完全没有料到这帮家伙会直接在献俘仪式上直接发难。

    不过好在老头子早就有所准备,背着身子连看都没有看身后那些心怀叵测的家伙,只漫不经心的挥了挥手:“尔等退下,此事回头再说。”

    “陛下……”

    “退下!”“哗啦……”不等那些御史言官再说,李二陛下和李承乾的忠实护法秦琼秦二爷和尉迟恭便站到了老李身后,横刀斜指,双目尽赤,似两头欲择人而噬的猛虎。

    “退下!”随着秦琼跟尉迟恭的行动,两侧的金吾卫出祭出了手中长枪。

    不管是秦琼还是尉迟,甚至是那些金吾卫,这些人都是上过战场打过仗的老兵,无论如何他们也要让这场祭奠逝去袍泽的仪式进行下去。

    那两声‘退下’便是他们发自心底的呐喊,杀机自身体里面狂涌,令人心悸的眸子散发着阵阵寒芒,死死的盯在几个站出来打算阻止这场仪式的‘士’。

    退还是不退?退便是生,不退便是死。

    几个弹劾的家伙彼此对视一眼,又向不远处人群中的几个人影望去,最后在长枪与横刀的威慑下不得不退了开去。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真的能够我自横刀向天笑的人太少了,钢刀之下选择明择保身才是大多数人会做出的选择。

    ……

    一场闹剧发生的突兀,结束的仓促,就在几个御史刚刚退下去的一瞬,朱雀大街上响起的震耳欲聋的欢呼,激烈的战鼓声乍起。

    原来,就在刚刚闹剧结束的时候,下面那些护送战死将士荣归的队伍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再次出现在长安百姓面前的,是无数骑着战马的骑士!

    闪着寒光的骑枪、遍布划痕武装到牙齿的全覆式铠甲,背上的钢弩已经上弦,三棱破甲箭随时可以夺人性命。

    六人一排的骑士腰背笔直,身体随着战马的前行上下起伏,但站在朱雀门城楼上向下看去就会发起,那起伏竟然是一个整体,整个骑兵队伍竟然没有一丝的错乱,就连战马的步伐都是一样的。

    精锐,这就是大唐的精锐骑兵,全覆铠甲、骑枪、钢制强弩、三棱破甲箭、横刀、军刺,所有的装备都可以在这些战士身上找到。

    而且那战甲上无数的划痕证明,他们就是一支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队伍,那些全覆式铠甲已经经过实战检验。

    “好,好啊!”李二陛下的情绪从刚刚的悲伤中恢复,看着下面的骑士,整个人身上爆发出蓬勃的战意。

    “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骑兵军阵在经过朱雀门时,暴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呐喊,骑枪高举向伟大的大唐皇帝致敬。

    “大唐!万胜!众将士!万胜!”李二陛下强行压制着心中那份熊熊战意,举起右手向下面的骑兵致意。

    卑路斯、新罗女王、各国使者站在距离李二颇远的地方,每个人的头上都在冒着冷汗,仅仅是一支骑兵就已经吓的他们几乎破了胆子。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支队伍的整齐。

    装备强不可怕,大不了用人来堆,总能把对方给堆死,但是如果对方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整体,一个数千人如一人的整体时,那么这支军队就是不可力敌的。

    军队之所以可以战胜乌合之众,就是因为它的训练有素,而如果将一支军队训练成一个整体,那么这支军队就是最强大的。

    而且这还只是骑兵,跟在骑兵后面的是一辆辆由四匹战马拉着的投石车,可投石车上竟然只坐了两个人,只有两个人。

    两个人便可以操控的投石车有没有人见过?

    没有,所有的异族番邦从来没有人见过,不说他们的国内有没有投石车这东西,单就操作来说,能够十个人操作的都应该算是最先进的。

    可是大唐的这些投石车竟然只要两个人就可以操作,这简直就是在打脸,而且还是拍拍的打脸。

    不要认为这一切都是假的,两个人操作投石车并不是什么困难,卑路斯亲眼看着那投石车竟然是在行进中一点点的被挂上弦,虽然投石的篮子是空的,但只用一个人来挂弦算怎么回事,大力神么?

    又或者大唐的投石车真的已经先进到一个人一只手就可以挂上弦,而且还可以在行进中发射?如果真是这样,四百两银子一架似乎真的很划算。

    投石车,床弩,壕车,所有大唐的现役装备一件件的展现,李二陛下看的眉开眼笑,番邦异族看的心惊肉跳,而那些大唐的将军们则是不断的皱眉。

    “太子殿下,这太招摇了吧?你这样不是把我们的老底都露光了?”候君集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李承乾的身边,手扶着栏杆语气中满是不快。

    “怕什么,这些东西用不了两年就全都要淘汰,如果不给他们找到买家,你就不觉得可惜?”李承乾毫不掩饰这次献俘阅兵的真实用意,嘴角含笑一边跟着老头子的动作对下面的将士挥手致意,一边小声咕哝道。

    “什么?又换装?”候君集的语气与前段时间老头子的语气一样充满了不可思议。

    “当然要换装。”李承乾瞥了一眼候君集,重点在他腰上看了一看:“现在手铳已经配发到校尉一级了,这还是考虑到训练的问题,火铳已经快要堆满仓库,再不配发就要堆在露天了,不换装还等什么?”

    “可是那些都是轻装备,你现在弄的都是重装备……”候君集虽然心中震惊,但还是强词夺理的继续埋怨着。

    李承乾不以为意的笑笑:“重装备?什么重装备?候尚书是指这些床弩和投石车?”

    “当然。”

    “唉,候叔叔,不是我说你,如果现在让你去打仗,你还用这些东西么?有火箭和贞观炮你不用,反过来用这种发射速度,攻击强度都差到离谱的东西?”

    “呃……”候君集突然发现,似乎李承乾说的是对的,他们现在已经有了更多更好的武器,根本没有必要再用这些相对落后的‘破烂’。

    虽然说那些重武器相对于异族来说已经是先进到了极点的装备,对于五年前的大唐来说同样也是先进到了极点。

    可是与火器相比,它们真的很落后,落后到白送给他候君集,他都觉得这东西太糙,根本不耐烧,除了用来生火做饭派不上别的用场。

    ……

    摆平了候君集,李承乾再次把注意力放到了下面的献俘的队伍上。

    此时阅兵基本上已经进行完了,重步兵陌刀队已经走过了朱雀门,轻步兵正在陆续经过,再后面已经可以看到衣衫褴褛的战俘。

    那些战俘似乎已经认命了,一个个垂头丧气,拖着长长的铁链蹒跚的行走在朱雀大街上,对四周或仇恨,或鄙夷,或戏谑的目光视而不见。

    不过在这些战俘的中间,却有着几辆庞大的马车,马车里面坐着几个衣着华丽的人,面对着周围大唐百姓的指指点点,一个个脸色涨的通红。

    “下面过来的可是高句丽的宝藏王?看上去很年轻嘛。”李二陛下经过了刚刚的兴奋,此时平静了许多,与身边的长孙无忌等人调侃似的聊着天。

    “一个替罪羊,傀儡而已,那泉盖苏文必竟不好直接上位,拿他当个挡箭牌罢了,说来也满可怜的。”长孙无忌的语气中带着蔑视,根本就没有把那个宝藏王放在眼中。

    “那就封他个辽东郡王吧,朕有些乏了。”

    对于一无是处的傀儡,伟大的李二陛下连羞辱他的兴趣都没有,当然,如果换成是荣留王的话,或许他还能有点兴趣!

    (本章完)

第1414章 巨变(上)() 
    太极宫,两仪殿。

    李二陛下略有些疲惫的坐在宽敞的沙发里面,看着坐在另一侧的李承乾久久不语。

    他是一个有节制的人,沙发这种东西一般来说他是不会坐的,因为老头子认为过于舒适会让自己懈怠。

    但是这一次不知为什么,他竟然坐到了沙发里面,而且还拉着李承乾一起坐。

    “你这一次惹了大一个天大的麻烦,希望明天你能有一个好的解释来应付弹劾。”许久之后,沙发中间茶几上的茶已经变的没有一丝温度,李二陛下才终于开口了。

    “父皇,这是必然要走的一步,大唐最终还是要靠那些士兵来守护,如果没有他们大唐什么都不是,所以我们必须给他们一个交代,不能让他们死的没有名堂。”

    李承乾已经不是第一次与老头子进行这样的讨论,早在这次献俘之前他已经不止一次的找过老头子,正是有了老李的默许,才有了今天的战死将士荣归。

    可正是因为这次的荣归,暴露了李承乾的最终目的,挑起了他与士族之间理念上的战火。

    “你的勇气可嘉,朕承认,朕没有这份勇气。”老头子的表情没有任何一丝的变化,看着儿子的目光没有一丝波动。

    “父皇,您不是不想管我了吧?”感受老头子语气中的无奈,李承乾龇牙咧嘴的说道。

    “不,是我根本管不了,这一次朕只能旁观,否则朕一旦参与进去,后果绝对不是你想要看到的。”李二陛下难得的没有因为搞怪的表情训斥李承乾,但这同样也说明了他现在是真的没有办法。

    “我在城楼上已经帮了你一次,将弹劾压到下一次早朝,可这次的事情总要解决,你要有心理准备。”看着年轻的儿子,看着这个让自己十分满意的继承人,李二陛下艰难的说着,随后摆了摆手,示意李承乾可以离开。

    要有心理准备?什么样的心理准备?李承乾的心情有些沉重。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