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5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物用处现在还不好说,如果能找到一个病患试试才是最好。”孙思邈犹豫了一下,并没有对听诊器的作用下最后的结论。

    “这有什么难的,医学院那边现在还有不少的病人,道长完全可以拿回去试验。”李承乾既然把东西送给了孙思邈,就不会不让他带走,既然能带走,医学院那边试验的对像自然有很多。

    然而李承乾却不知道,正是因为这句话,医学院从此多了一条规矩——所有来看看病的人,除了妇人,全部都要用听诊器过一遍筛子。

    基本上从不在医学院前院现身的孙神医几乎成了坐诊医生,不管病人情况如何,只要是被他听出有毛病的,一概收容。

    所谓收容其实就是抓起来,关到后院独立的病房,每天重点监护,家属可以探望,但却不能带人走,如果不是医学院诊病全都是免费的,估计会有不少人闹上长安、万年两县。

    当然,即便这样还是有些百姓找到了县衙,但是找到了也没用,老孙的地位太高了,如果他不点头,别说县衙,就算是告到东宫都没用,人还是不会放。

    毕竟老孙是有名的神医,这年头人吃五谷杂粮,谁敢保证自己没有病,所以只要不是万不得一,根本没人去得罪老孙。

    再说人只是被关在医学院里,每天都是好吃好喝的供着,除了不让出去,然后按时吃药之外并没有受什么苦,官府也没什么理由强制要求老孙放人。

    在大唐可没有后世那么多的人权,物权,人身自由之类的说法,只要不出人命,往往县官老爷一句话就能定了治下百姓的命运,否则也不会出现父母官这样的说法。

    所以当,长安、万年两县官员尽皆不管此事之后,长安的百姓也没招了,只能听之任之,任由孙思邈这个院长瞎折腾。

    而孙思邈呢?这老道士说起来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行医数十年若说老道士圣手仁心这话其实也没什么不对,但是不要忘了,好医术全都是用病患练出来的。

    这事儿就像后世的修车师傅一样,没修过见过那么多车,怎么可能有很高的修理技术?对吧?

    老孙也是一样,神医的名号其实是用了不知道多少病患的命换来的,这些病患有些死了,有些活了,最后成就了老孙神医的美名。

    甚至可以说孙思邈虽然活人无数,但其本身其实并不怎么在乎人命,或者说人命在他眼中和那些木料在木匠眼中没什么区别。

    只要能够提高医术,什么病患的想法,什么家属的想法,这些都不要重,在这个人命贱如草的时代,有人给看病就不错了,还能有什么更高的要求,更何况现在还是不要钱的。

    “三麻子,今天感觉怎么样?”医学院住院部的隔离病房,一个身穿白大褂的年轻人站在门口,对里面的病人打着招呼。

    “咳咳……是葛医生啊,咳咳……又劳烦您跟孙神医来看望,实在过意不去!”病房中一个年龄在四十许的中年人一边咳嗽一边回答,听上去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一样。

    “你要是真的过意不去就好好配合院长,院长也是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给你诊病。”年轻人嘴上带着厚厚的口罩,语气中满是不耐。

    三麻子是一个肺痨病人,每天最大的事情就是咳个不停。

    按说这样的人医学院是不收的,毕竟这是属于传染病,而且得上之后很难痊愈,在古代得了这个病基本上就算是被阎王收走了半条命一样。

    所以年轻人并不喜欢与这个咳的快要死了的家伙交流,如果不是孙思邈就在他身后,估计他连这间病房五十步之内都不会进入。

    “劳烦孙神医了,咳咳。”三麻子也知道自己这个病不招人待见,但是对于孙思邈他还是很客气,毕竟老孙也是有名的神医,万一能把他给治好也说不定。

    “把衣服解开。”孙思邈并没有如同年轻的葛医生一样带着大口罩,脸上也没有什么厌恶之情,将手中一个精致的小盒子放到病房中的桌子上之后,和颜悦色的对三麻子说道。

    “哎,咳咳,好好!”三麻子好奇的看了一眼那个精致的盒子,缓缓解开了身上的衣服,露出瘦骨嶙峋的上身。

    而孙思邈则是虔诚的将小盒子打开,露出里面的东西。

    如果李承乾在这里,一定会认出,那里面竟然就是他送给老孙的听诊器,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老孙会如此珍惜的将其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当成宝贝一样守着。

    这样的情况若是被后世的人看到,估计就算大牙不会笑掉,也会当成趣谈。

    要知道,老孙在大唐医学界的地位可并不比后世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差上多少,现在竟然对一个听诊器如此珍视,就在差使用之前焚香祷告了。

    这样的情况怎么能不让人觉得怪异!

    (本章完)

第1271章 孙思邈的新‘法宝’(下)() 
    “嘶啦,嘶拉……”怪异的声音通过小小的铁管传入孙思邈的耳中,让他陷入沉思。

    这是肺痨病人呼吸时特有的声音,他听过已经不止一次,不过这一次声音似乎有些许不同,听上去似乎少了一些杂音。

    “这几天你一直在坚持吃贫道给你的药?”好半晌之后,孙思邈小心的收起听诊器,看着名叫三麻子的中年人问道。

    “是,是的!”三麻子努力的压制自己咳嗽的欲望,说话时也是把脸转向一边,似乎不想将病传染给孙思邈。

    “继续吃吧,回头我再给你开几副其它的药,这段时间你就安心在这里住着,你这病有了些的变化,或许有机会好起来说不准。”孙思邈收好听诊器,郑而重之的将小盒子重新提在手中,对三麻子嘱咐道。

    “能,能好起来?”三麻子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润,原本被强压下的咳嗽再也压制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

    不管是在后世还是在大唐,四十岁左右的男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他们的身上,三麻子也不能例外。

    他真的无法想象如果自己死了,家里老老少少十几口子要怎么办,说不得这个家就会因此而散掉都有可能。

    所以在听到孙思邈说他还有机会好起来之后,三麻子就像是抓住了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眼中满是期望,死死盯着这个给他承诺的老道士,像是要在确定一下。

    孙思邈并没有因为三麻子剧烈地咳嗽而表示出任何一点厌恶情趣,一只手提着精致的盒子,另一只手在三麻子的肩膀上轻轻地拍了拍,安慰着说道:“只是有可能会好,不过你需要在这段时间里配合治疗,明白吗?”

    “明白,小人明白,一定配合治疗,请神医放心。”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三麻子那里还会关心孙思邈说得是可能还是一定,他现在只想等着家里的婆娘快点来,好吧这个好消息告诉她。

    “好了,你安心养病吧,我们走了。”该说的都已经说过了,孙思邈也不打算继续留在这里,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总不能一直陪着一个肺痨病人。

    “院长,这肺痨真的能治好?”离开病房之后,姓葛的年轻医生摘下口罩,好奇的问道。

    “若是以前,贫道不敢保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东西老道有七成把握。”孙思邈将手里的小盒子举到眼前,盯着看了半天之后缓缓说道:“我们行医讲的是望、闻、问、切,现在有了这东西,在闻之一道上等于又打开了一扇门,很多东西都不一样啦。”

    “真的有这么厉害?”葛姓青年有些不太确定,刚刚他也见过合子里的东西,虽然不知道那根软软的管子是什么,但这东西在他看来并不怎么复杂,似乎并没有孙思邈说的那么神秘。

    “现在的工艺还不行啊,前几天我在太子殿下那里拿回此物的时候,殿下还说过,这东西并不值钱,但就是工艺不过关,制作一个太过麻烦。”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贫道倒是想给我大唐所有医者都发上一个这东西,到时候很多病症怕是都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孙思邈的声音中带着一股子苍凉的味道,像是有遗憾,又像是满足,总之是他身边年轻人理解不了的一种状态。

    不过年轻人通常都心大,想不通的事情索性也就放到一边,看着孙思邈问道“院长,我们还要去看看其他病人么?”

    “先回办公室把,把三麻子的事情处理好再说。”孙思邈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刚刚在病房里面他已经想到了一些东西,所以现在他必须快一点回去,把那些东西记下来。

    一路无话,年轻人跟着孙思邈出了住院部,在楼下看着老道士迅速离开之后独自返回了楼里,而孙思邈则是带着他的小箱子直奔办公楼。

    办公楼里很安静,大多数人都是行色匆匆,在这里大多数都是些有名望的医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并不像后世的那些机关单位,到处都是闲杂人等。

    孙思邈一边与人点头打着招呼,一边拎着他的小箱子走向自己的办公室,不想却在半路遇到了到处找他的副院长贺老头。

    “我说院长大人,您这到底是闹得哪一出儿啊,我老贺见过把病人往外推的,可却没见过非要拉着人看病的,咱们这里可是医学院,不是衙门,那些病人如果再不放估计家属非告到宫里不可!”

    贺老头虽然主管外科,但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在处理医学院的行政事务,孙思邈强行扣人的行为已经引起了一些病人家属的不满,找到他那里的人是越来越多,把这个老头子逼得苦不堪言。

    “这件事你可以告诉他们是殿下的意思,其他的你就让他们去告吧。”孙思邈的回答显得底气十足。

    前几天他可是刚刚从宫里出来,扣人的事情甚至还是李承乾出的主意,现在没理由那些人告到宫里,那位殿下不把事情扛起来。

    “行,我听你的!”贺老头很清楚自己拿孙思邈没有任何办法,在东宫那位的眼中,自己的地位比眼前这老道士要差上好多。所以老孙既然说了让那些家属随便告,他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不过这老头子奸滑似鬼,询问扣人之事只是他来找孙思邈的一个引起,谈过之后贺老头儿就把目标转到了老孙手里的盒子上:“我说院长,你的这个盒子里到底是什么?我这段时间一直看您天天拿着他从不离手,难道是什么宝贝不成?”

    “宝贝?”孙思邈看了看贺老头,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东西其实还直就是一件宝贝,对于我们医者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天赐奇宝,只是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啊,不能弄出太多,若是将来时机成熟,有了机会贫道一定会向太子殿下建议,将此物列为大唐医者行医必备之器物。”

    (本章完)

第1272章 来自松赞干布的指点(上)() 
    孙思邈是一个执着的,有远大志向的人,意识到听诊器的优点之后,几乎是一天趟的派人往东宫跑,每天都在催促李承乾要多弄一些听诊器出来。

    可是就目前来说,橡胶管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虽然能够弄出来,但却不是想象中那么好弄,三天弄出一根甚至都是属于速度快的。

    毕竟目前橡胶管还是属于试验室搞出来的小规模产品,就算是想要提高产量都不行。

    “殿下,孙神医刚刚又派人来了,说是……”丽正殿中,李承乾正在和老婆们下棋,杨雨馨从外面走进来,一脸无奈的说道。

    “这老孙……”李承乾被孙老头儿一天一次的询问逼的也是没招儿,如果不是看在这老头儿还有大用的份上,真想……。

    “殿下,您看要怎么处理?要不然就跟试验室那边说一下,每个月提供几个吧,否则长期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杨雨馨委婉的建议道。

    “试验室那边也有任务,为了几管橡胶管,耽误半个月时间不值得。”李承乾摇头否定了杨雨馨的建议。

    听诊器只不过是他一时突发奇想,打算听听自己娃在老婆肚子里的声音搞出来的,在李承乾看来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完全没有必要把它看得过于重要。

    至于说老孙的催促,只能先不管了,让那老头子慢慢等吧,反正他手里有一个能用的就好,其他人有没有无所谓。

    以大唐现在的情况来看,就算是每一个大夫都发一个听诊器,估计他们也不会用。

    所以还是等老孙把正确的用法研究出来之后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棋局继续,从上午到中午,李承乾陪着老婆们玩了近一个半时辰,总算是把老婆们都‘伺候’满意了,这才叫上在外面等了半天的松赞干布晃悠着离开东宫。

    研究署那边的工程进度有了公输家的参与加快了不少,小李同志决定带着松赞过去看看。

    在李承乾的计划中,如果有可能的话,开着火车去接老头子回京那才叫牛逼,到时候吓死那帮老兵痞、老杀才。谁让他们不给自己投资,说好的每家二十万贯到现在还没有送来,真是不拿太子当干粮么。

    从东宫出来,宫中特制的马车安静的行驶在路上,与其它路上的马车行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管是声音还是灵活性,都完美的让人无法想象。

    “松赞,这段时间过的还算舒心?”马车中,李承乾有一搭无一搭的与松赞干布扯着闲篇儿。

    “舒心谈不上,总是有点事情作罢了。”松赞干布略有些失神的看着窗外,透明的玻璃将车外的景致印入他的眼帘,带着异族风情的眸子里透着深邃。

    “你啊,有些事情还是太过较真,总是把‘你’和‘我’区分的太过清楚,这一点如果你想不通,我觉得你早晚会得抑郁症。”李承乾笑着拿松赞干布打趣。

    “抑郁症?那是什么?”松赞干布转回头。

    “就是像个怨妇一样,天天抱怨这,抱怨那,总觉得这个世界对不起你,最后想不开然后跑去自杀。”李承乾胡乱解释着,他主要目的还是逗松赞干布,并不是给他进行科普。

    在大唐这地方生活的越久,李承乾就放的越开,逗逼的性格也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