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传动部分你们要抓紧时间搞定,但是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留下安全隐患,不要车子上路不到数个时辰就出现断轴之类的事情。”考虑到刚刚在路上遇到的事情,李承乾提醒道。

    “是!我们其实有过几套方案,但是最后都是因为安全运行的问题被搁置了,否则现在我们的火车已经可以动起来了。”唐善识眼中有一丝灼热的光,似乎对火车的运行并没有任何的疑惑。

    作为事情的参与者,小唐的火车的信心十足,与那些老家伙们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

    不管怎么说,这火车都是他从无到有一手打造的,若说大唐除了李承乾谁对火车最有信心,那还真是非小唐莫属。

    “到了,殿下您看。”又聊了一些关于车头组装的问题之后,一座庞然大物出现在众人眼前,有小唐正一脸骄傲的看着它,那份目光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

    “这,这么大?!”李承乾还没有开口,跟在他身边的李佑已经吃惊的张大的嘴巴,像是嘴里突然间被塞进了一个鸡蛋。

    “是啊,怎么会这么大?你确定这里面没有问题么?”李承乾同样吃惊于大唐第一辆火车车头的庞大,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颜色黝黑的巨大车头像是一座小山,其大小足有后世车头的两到三个那么大,而且样子看上去也是十分奇怪,并不是后世的样子,若是让李承乾形容的话,他只能说有些蒸汽朋克的味道在里面。

    这完全脱离了李承乾的认知,让他有一种事情有些失控制的感觉。

    “殿下,这已经是缩小之后的样子了。”一直守在车场的公输仑正好刚刚走到李承乾等人的身边,听到他的问题之后说道:“其实这里面大部分都是传动机构,还有一部分是管道。”

    “殿下,我们现在的钢铁根本就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所以只尽量造的大一些,厚一些……”专业人士的解答果然比唐善识清晰不少,尽管李佑依旧听的迷迷糊糊,但李承乾却已经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其实说白了,之所以车头会那么大只有一个原因:质不够,量来凑。

    气缸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容易,把缸壁加厚就好;传动曲轴总是会断?容易,加粗一些就好;管道漏气?简单,外面再套一层就好。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这加一点,那加一点,慢慢就把好好一台蒸汽机改的不伦不类。

    对于这种情况李承乾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只是学化学的,并不是为材料学的,后世的各种钢制材料他最多也就是知道的个名子,具体的配方完全一无所知。

    而且火车头具体的结构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同样不清楚,除了知道蒸汽机是车头的主要部件,火车头的大概外型,其他的完全就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所以在面对公输仑渴望的眼神时,李承乾无奈的摇了摇头:“我可以给你们钱,你们出去找人,向全国征集特殊钢材。”

    唐善识作为研究署的负责人在听到李承乾的建议之后,一张老脸臊的通红,梗着脖子说道:“啥?高明,你没说错吧?还向全国征集?咱研究署里的匠人几乎就是大唐最顶尖的了,外面那里还有什么人会有办法?”

    这关系到研究署的名誉问题,激动中的小唐忘了刚刚被李承乾骂的狗血淋头,也忘了他面对的是大唐太子,而不是他的纨绔兄弟。

    “喊什么!”李承乾当然能够理解他的心情,瞪了他一眼之后说道:“你是顶尖的匠人多,但是顶尖的匠人未定就能造出最好的材料。材料这东西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一时侥幸发现的,并不是你有经验就一定可行。”

    “那,那也不能……”唐善识觉得很委屈,千万百计的想要阻止李承乾。

    “没什么能不能的,大不了有人拿出好材料我允许你将人招进研究署,这总行了吧,到最后东西还算是你研究署搞出来的!”

    (本章完)

第1208章 广招人才() 
唐善识在被李承乾提醒之后,整个人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脸上的难堪之色转为惊喜,豪迈的咧开大嘴嘿嘿笑挑起大姆指:“高,实在是高!”

    “滚,少在这里卖弄,一会儿我回宫之后会和表哥打个招呼,你在这边起草一份征集钢材配方的书,回头给他送过去。到时候在大唐旬报上一刊登,想必一定会有人来应征,到时候你们负责检验就好。”

    李承乾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最后嘱咐道:“不要心疼钱,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这次征集钢材配方可以用悬赏的方式来进行,只要配方被采用,赏金百贯!”

    “百,百贯?”唐善识还没有说什么,公输仑已经在一边吃惊的叫了起来:“殿下,太,太多了吧?”

    “不多,只要配方好,一百贯一点不多。”李承乾摇摇头,他现在想要的一是配方,另一个就是千金买马骨。

    就像刚刚说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人都是有侥幸心里的,为了一百贯相信很多铁匠都会进行一番尝试,希望能有机会得到这一大笔钱,而只要他们去尝试,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幸运儿会试出一点东西来。

    一百贯对于某个幸运儿来说或许是一大笔钱,毕竟大唐此时的钱还是很实惠的,但是对于李承乾来说,一百贯并不算多,就算是一年能出十个配方……能用一千贯雇佣全国的铁匠来进行一个试验,不管怎么看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而且以现在大唐的影响力来说,估计等这条悬赏流传出去之后,想要成为幸运儿的很有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国家的人,而只要这些家伙敢来领赏,李承乾就有把握让他们不想回去!

    大唐的工业太薄弱了,当然,这是李承乾拿后世对比的情况下才有的论点。可不管怎么说,弱就是弱,李承乾现在想要做的就是提高大唐的工业能力,用金钱来刺激整个大唐,让那些不被重视的匠人可以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老头子在离开之前,已经将一份封赏公输老头儿荣誉伯爵的诏书交给了他,此例一开李承乾心中便有了更大的把握,一个更大的计划在他心里逐渐形成。

    既然大唐已经有了医学院,还有正在准备中的军事学院,那么再来一所科学院又有何不可!

    若这三大学院真的全部建立起来,李承乾可以肯定的说,大唐已经走上了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未来的大唐前途不可限量。

    “殿下,可就算这样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火车不等人,咱总不能所有工程都停下来,等着新材料,新配方吧?”公输仑比较认死理儿,他现在只想快点把火车完工,让它跑起来,如果能在家里老祖到长安之前完成才是最好。

    这样他就可以理直气壮的站在老祖面前,骄傲的宣誓自己的存在。

    “谁让你们停下来等了?火车的进度必须加快,你们这段时间不要想着休息了,给你们两个月时间,今天的除夕本宫就要火车跑起来。”

    李承乾的话正中公输仑的下怀,原本还有些忐忑的他眼中闪过一次精芒:“殿下放心,臣就是不睡觉,不吃饭,也要在除夕之前让它动起来!”

    “本宫记住你的话了,只要你能让他动起来,亲自去太极宫给你讲赏!”李承乾对公输仑的表现很满意,这让他想起了后世的那个‘铁人王进喜’。

    对于这样的人,李承乾不介意去为他请功,哪怕是被老头子再数落几顿也没有问题,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大唐的脊梁,没有这些人的执着,没有这些人的不懈努力,大唐绝对不可能可大起来。

    或许大唐有出色的军事实力,但军事强只能强极一时;或许大唐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但经济只是泡沫,战乱一起再强大的经济实力也是过眼云烟;又或许大唐有璀璨的化传承……,但总的来说,科技才是振兴一个国家的根本。

    只有有了强大的科技力量,大唐才能武装起自己的士兵;只有有了强大的科技力量,大唐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用来提高自己国家的经济;也只有了强大的科技力量,大唐的明才能更加璀璨!

    想到了这些,大唐太子的心开始变得火热。

    说到底,他李承乾其实也是科技型的人物,后世化工学出身的他在大唐完全可以挥出超乎寻常的力量。

    或许真的到了可以一展手身手时候了吧,李承乾如是想着。

    “哥,你想什么呢?刚刚为什么你要下去抬那些木头,你知不知道刚刚的情况有多危险,万一有什么人来行刺怎么办?你要是真的出了问题怎么办?”回宫的路上,李佑一脸不满的吐槽。

    此时已经是日幕时分,繁忙的工地上,人群变得稀少起来,大量参加运输工作的车辆已经提前离开,来时的喧嚣已经不复存在。

    “行刺的事情你可以放心,在大唐目前来说不会有这样的人存在,百姓的要求是简单的,只要他们能够活下去,有一点微薄的收入,他们就不会想着去反抗,这一次你可以从以往的史书中总结出来。”

    “至于说出问题?”李承乾说到这里顿了顿:“我们不出去才会真的出问题,现在我们出去了,问题就不是我们的了。”

    “什,什么意思?”李佑听的一头雾水。

    “父皇在《政体论》中说过:‘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道理咱不说,按常理来考虑,想要在水上行舟,是不是必须要识水性呢?若不识水性你怎么才能知道水下是急流还是险滩?”

    “我们今天下去,或许会有一些危险,但同样,我们也是在了解、熟悉水性,只有我们熟悉水性了,才不会被水淹没、倾覆。”

    李承乾轻轻的给李佑解释着,大道理说的那叫一个顺溜。

    然后这位大唐太子的心中真实想法却是:这特么戏演的,是真累,而且也太危险了!

第1209章 武家兄弟的变化() 
志不在从政的李佑嗯嗯啊啊的点着头,表现出认真听讲的样子,实际是心中对李承乾说得东西完全就是不以为然。

    李承乾这些让老头子听了一定会大加赞赏的说辞,在李佑听来并不比学堂中先生教的那些东西强上多少。

    而李承乾其实也就是那么一说,并没有指望李佑能够真的听进去,简单说了一下之后脸色一正:“小佑,既然你想接手征地的差事,那么大哥不得不说一句,你可以选择听或者不听,我会根据你的态度决定是不是要把这份差事交给你。”

    “啊?不是,刚刚不是说好的……”听到李承乾如此说,李佑当时就急了。

    “先听我说完。”李承乾打断李佑的争辩:“我不管是谁给你出的主意,也不管你接手这份差事的目的,但是有一条你必须记住,不得强制拆迁,所有的一切必须有礼有节,你能不能做到?”

    “这……,大哥,你的意思是让我对那些贱民有礼有节?这……”李佑的脸色十分难看,他万万没想到李承乾会提出这样的一个建议,一时间也不知道是不是要答应。

    “小佑,你必须给我一个保证,这不是大哥不近人情,而是大哥必须这样做,否则就不配当这个大唐太子!”李承乾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但其决然的语气却在告诉李佑,自己态度的坚决。

    “嗯,我明白了!”李佑只是性格有缺陷,但这并不代表他傻,李承乾的态度让他明白了事情的重要性:“我会照着您的意思办,出了问题唯我是问便可!”

    “好,这才是我李承乾的兄弟。”李承乾在李佑的肩膀上用力一拍:“好男儿一言九鼎,这份差事哥就交给你了,给哥办的漂亮点!”

    “嘿嘿!”李佑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事实上,抢这份差事并不是他的本意,主要还是有人蛊惑,而这个人大家也都十分熟悉,那就是小武的哥哥——武元庆!

    那家伙当初选择留在长安,这段时间不知怎么就和李佑混到一起去了,然后这货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修建铁路的事情,也就在李佑的身边蛊惑他,然他把征地的差事揽下来,将来做出点样子也好在李承乾这个太子跟前表现一下。

    所以这才是李佑前来找李承乾的原因,至于说武元庆到底是怎么想的,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

    而就在李承乾兄弟两个慢悠悠走在回宫的路上时,工部尚书武士彟的家中也进行着另外的一场对话。

    “二妹,你为什么一定要让我去找齐王啊?这征不征地和咱有啥关系?”武元庆坐在武媚的下首,谦卑的样子看得让人‘心疼’。

    “给你找个差事不好么?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这次泰山封禅都没有参加,你觉得父亲还能照顾这个家几年?”小武一身大唐公主的打扮,身后站着两个从宫里带出来的侍女,把武元庆教训的像是孙子一样。

    她是李二陛下的义女,是大唐的新阳公主,就这个身份来说教训武元庆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

    “这家里不是还有二妹你么,只要有你在谁还敢欺负咱家!”武元庆支支吾吾的说着,怂包一样的表现看的小武直皱眉头。

    “武家的家业还需要有人来继承,我不管怎么说终究会嫁人,若是你不想担起这个责任,我可以让太子哥哥把二哥调回来。”

    有了李承乾这个穿越众,大唐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本该被武元庆、武元爽欺压的杨氏以及武家三姐妹因为小武身份的关系,变得完全逆转。

    再加上武元爽这家伙自从去了西域之后便再无音讯,这让武元庆这个花花公子总觉得头上有一把利剑,随时都会斩在自己的头上,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在想着找杨氏的麻烦。

    而在看小武,因为武士彟职务的变动,武家从利州迁到了长安,小武自然也不可能继续留在宫里。

    但是因为李承乾的关系,小武在宫里的和纨绔中的名声可不小,寻常的纨绔见了小武就是再不愿意,也要弯下腰尊一声:新阳公主!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才造成了现如今的局面,武元庆这个大哥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