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5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昨天晚上李承乾是在她的寝宫睡的,所以发生了什么程琳一无所知,反道是苏玫和孔雯她们两个昨天晚上无所事事,多少了解到了一些东宫发生的事情。

    “没什么,回去记得告诉你身边的人小心自己的嘴巴就好,这段时间能不要说话就不说话,最好以后也是这样。”李承乾不知道应该怎么说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敷衍一句之后再次琢磨起‘小女孩儿’玩具的事情。

    一个平凡的下午,一个让人心惊胆颤的下午,无数宫人被带走询问,无数宫人走了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整个太极宫都显得风声鹤唳。

    老头子发飙了,严查宫内泄密事件,这是李承乾在晚上得到的消息,不过他现在很忙,根本没有时间来理会这件事情。

    左右不过是老头子觉得丢了脸,借着有关李承乾的谣言来发泄而已,关不关心都无所谓。

    “殿下,您说的这个魔方能再给臣说一说么?臣,臣根本没听说过这东西。”被李承乾叫进宫里的匠人满头大汗的解释着,毕竟这是太子爷指定三天之内要拿出来的东西,万一搞不定他可不想全家发配岭南。

    “魔方呢……嗯,这么说吧,它就是一个大方块,上下左右前后,每一个方向它都是有九个小方块组成,你需要作的就是把这些小的方块组合到一起,让它可以转动。”

    李承乾纠结了一个下午,总算是被他想到了一个适合的玩具魔方。

    这东西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也不简单,关键的问题在于那些匠人并不能理解这东西的运作方式,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制作出来。

    不过好在李承乾小的时候拆解过,大概的样子还能记得一些,在草纸上连说带画,多少让匠人领悟到了一些东西。

    在浪费了小半个晚上的时间之后,总算是拿着草图走了,承诺三天之后拿出成品。

    (本章完)

第1189章 以夷治夷() 
匠人离开之后,李承乾回到自己的书房,拿起放在一旁的铅笔,咬牙切齿的开始准备明天上朝用的计划书,也就是老头子说的方案。

    可是当李承乾真的准备动笔的时候却发现,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计划,所有的东西这段时间搞出来的事情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要串联起来,怕是没有三五天根本就不可能。

    于是乎,小李同志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在自己明天用的奏折上写下了四个标题,标题的名子分别是:一,二,三,四。

    搞定收工!

    看着四个‘银勾铁划’的大字,李承乾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带着这份笑容,丫理直气壮的进入了梦乡,去与周公相会。

    翌日一早,照例是杨雨馨将李承乾从书房的床上唤醒,一番洗漱之后,在苏玫的目送下大步流星的赶往太极宫。

    而事实上苏玫是不用在这个时候来送他的,但是出于一个妻子的责任,她认为还是这样子比较好一点,所以只要李承乾不是睡在其他几个小老婆那里,每天早上苏玫都会前来送他去上朝。

    不得不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承乾的确有些感动,只是……为什么总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感觉呢!

    “早朝开始,有事早奏,无事退朝!”执事太监尖细的声音响彻大殿,在太极殿上空萦绕,力求每一个字都会被人清楚的听到。

    “父皇,儿臣有事要奏!”当老头子第四次将愤怒的目光瞪过来之后,李承乾硬着头皮,抱着自己的奏折站了出来。

    “哦,太子有事要奏,那就说说吧。”李二陛下假意嗯了一声,装出一副很高兴的样子,如果不是知道今天这件事是出于他的安排,还真被他给唬住了。

    “父皇,关于土地置换的方案,儿臣有几点看法,想要奏请父皇批准。”

    “吾家的千里驹一向见识非凡,既然有想法那就说说吧,今日正好诸位爱卿都在,大家也都议一议。”

    千里驹?李承乾尴尬的咂咂嘴,搞不懂为啥一晚上的时间,自己就变成牲口了,难道就不能说成栋梁之材?或者是国之大贤什么的?

    带着一肚子的抱怨,李承乾吭哧瘪肚的对老头子继续说道:“父皇,土地置换是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儿臣有四点想法……”。

    “朕知道,朕正在等着你说。”老头子瞪了一眼磨磨叽叽的李承乾说道。

    然而伟大的皇帝陛下并不清楚,李承乾手里的那个破本子上除了一二三四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字,时下说的全部东西都是现编的。

    “父皇,儿臣觉得吧。”

    “你已经觉了好几次了,有什么话就说,别在那里废话。”老头子终于还是发火了。

    “喏!”李承乾索了索脖子:“父皇,儿臣觉……,额,第一就是土地置换的位置;第二就是土地置换的规模;第三东北和西域的管理税收问题;第四平民等级的问题;第五……”

    “嗯?还有第五?”老头子疑惑的看了李承乾一眼,刚刚明明说四条,怎么这又出了‘第五’。

    “额,不是第五,没第五,就四条。”李承乾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竟然会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尴尬的摆了摆手,示意只是说走嘴了。

    “既然没有第五,那就说说你的四条吧,给大家解释一下。”

    “喏!”李承乾再次答应一声,清了清嗓子转身面对御阶下面的一群老家伙说道:“相信大家都知道,西域和高句丽目前已经完全被我大唐所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管理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而管理一个地方,最重要的自然是人的管理,所以我们从第四条平民等级说起。”

    “太子殿下,老臣认为不应为平民划分等级,既然大唐已经全完掌控两地,就应该一视同仁。”于志宁这老头子可能是这段时间闲的久了太无聊,竟然第一个跳出来抗议,搞的李承乾差点以为这老货是高句丽派来的探子。

    好在这个时候老头子开口替他解了围:“于卿,且听听太子后面怎么说如何?若他说的有错,朕自然会驳斥于他。”

    有了老头子的解围,于老头哼哼着退了下去,不过很明显的是,这老家伙分明就是贼心不死,等着继续找麻烦。

    “本宫之所以说要将平民划分等级,主要是基于人性来考虑,诸位可以想想,不管是西域人还是高句丽人,他们是否真的会喜欢自己的国家覆灭?是否会真的接受大唐的管理?”

    “相信大家在心里都有一个答案了吧?这就像有人侵略我大唐是一个道理,那些异族之人在大唐的控制之下必然不会安心,一视同仁只会让他们团结起来与我们对抗。”

    “所以我们要分化他们,怎么分化?还有什么比把这些人分成三六九等更简单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不用我说,大家也都明白,当把那些异族分成等级的时候,他们就会在自己的族群内部产生矛盾。”

    “而这种矛盾正是我们需要的,利用他们这种矛盾来统治他们,让他们没有精力来对抗我们,转而开始内斗,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李承乾结束了自己的长篇大论,不过一群老家伙们却看着他默不做声,就连老头子也陷入沉思。

    老祖宗虽然说过以夷治夷,但却从未有人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汉人对那些异族也好,或者是异族对汉人也罢,更多的操作是杀光,因为‘治’太麻烦,杀光远比‘治’要省时省力。

    “高,实在是高,俺老程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主意真不错,民分三六九等是不是就可以……”程妖精打破了大殿中的寂静,破锣一样的声音在太极殿上空回荡。

    他的话只说了一半,可所有人都知道他下面想说的是什么,像老程这样的杀才嘴里绝对不会有好话,如果没有猜错,奴隶这两个字应该是他最想说的。

    (本章完)

第1190章 免税与阶梯税制() 
一声轻咳,李承乾打断了下面的窃窃私语:“诸位,我知道各位对特区实行等级制度有想法,但我希望你们能回去认真考虑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明天一早交意见书上来,现在我们讨论第二点,税收!”

    税收关系到方方面面很多问题,一群老家伙很想知道在这两个刚刚被征服的地方会有什么样的政策,毕竟如果参与到土地置换的话,这与他们将来的收入息息相关。

    “就目前来说,本宫的计划是三年内免税,五年半税,八年之后其税制与大唐接轨。当然,这里面还有各个不同等级的人交税比例不同的问题,需要将来慢慢商量,眼下这个计划也只是本宫初步制定的,最后是否执行也需要父皇的同意。”

    小李说到最后,对老头子涎着脸笑了笑,极尽马屁之能。

    不过三年免税,五年半税已经是很大的优惠政策了,就算是老头子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手笔,所以尽管李承乾努力想要拍好老头子的马屁,但最后还是被瞪了一眼。

    “殿下可否说说土地置换的问题?位置和比例到底如何?”有老货着急的在下面问道。

    这一点才是今天的重点,毕竟这事儿全部由李承乾来主导,他的意见十分重要,只要是没有太大的弊端,老李根本不会参与。

    李承乾并没有拖沓的意思,老货们问了,他也没有隐瞒:“还是以前的比例,高句丽一比二,西域一比三,诸位如果有想法可要抓紧了,毕竟机会难得,将来很可能还会出台土地购置计划,到时候赶不上这趟车,事后后悔可就晚了!”

    一比二与一比三的比例,这在众人看来还算是比较合理,去掉那些自留地(老辈留下来的祖产),剩余的土地算起来应该可以置换出很大一片土地,再加上三年免税,五年半税的政策,不管怎么说似乎都很划算。

    不过老家伙们满意了,老头子却在心疼,这可是好多的地啊,如此简单被李承乾几句话送了出去,这特么得多败家啊。

    “父皇,这不是儿臣败家,您想想,那么多的地咱们也种不完,交给他们种不是很好么?而且等级后推行阶梯税制,他们还是会把地还回来的。”散了朝之后,老头子的书房中,李承乾如是说道。

    “阶梯税制?那又是什么?”老李对那些时不时蹦出来的新鲜词汇已经开始免疫,只是随口反问了一句,并没有过多的惊讶。

    “就是免税,以我大唐现在的田亩制度来推算,在规定之内的免税,超出部分要交税,超的越多交的越多。而且自己的田地必须要耕种,若是不耕种,就算是在免税的范围内,也要交税,而且还要交双倍。”李承乾抱着属于他的专用茶缸,美美的吸溜了一口,好整以暇的说道。

    “啥?承乾,你,你这是要把所有人都往死里得罪么?”坐在一边的长孙无忌猛的从椅子上跳起来。

    现在大唐谁不知道这些世家与勋贵家里的土地严重超标?土地置换之后可以说超的更多,若是到时候提出阶梯税制,估计这些人当时就能‘造反’。

    “舅舅稍安勿躁。”李承乾稳稳的坐在椅子上,看着坐立不安的长孙无忌说道:“承乾想问舅舅一句,您现在还靠地里的收征过活么?土里刨出来的东西能有多少?”

    “这不是有多少收益的问题,那是产业,产业懂么?”长孙无忌已经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李承乾这种‘大刀阔斧’的折腾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不是他能理解的。

    “我知道产业,不就是将来留给子孙后代的么,可是舅舅您就不想想,地里那点东西能干什么?就算是留给子孙后代又有什么用处?若是族中子弟不争气,真的沦落到种地为生的那一天,您认为那些土地还能剩下多少?”

    “所以我认为以土地当成产业根本不靠谱,远不如留下另外一份其他的产业。”李承乾对长孙无忌这种死抱着土地不撒手的作法很不理解,在他看来在这个工业化没有兴起的时代,将大量土地留在手里完全就是一种浪费。

    理念上的差异让李承乾总是很难理解,为什么唐朝人对土地那么执着,那些土地明明对他们就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地里的收成多数都会分给佃户,留下的连交税都不够。

    可不管是勋贵还是世家却都死死抱着这些地不肯放手,就连长孙无忌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亲国戚也不能免俗。

    李二看着前面舅甥俩在不断的争论,不知道应该做出何等判断,理智让他认为如果按照李承乾的想法去搞将来必然会出大乱子,可是不知为什么,他却很想尝试一下。

    “不管怎么说,老夫不支持这种阶梯税制,高明,我不知道你想达到什么目的,但是舅舅劝你一句,不要玩火。”长孙无忌明显意识到自己无法与李承乾沟通,压下所有不满,沉声做了最后的总结。

    “承乾,你舅舅是为了你好,朕也建议你好好考虑一下。”老头子在这个时候突然发话了,在长孙无忌看不到的位置向李承乾挤了一下眼睛。

    “喏!儿臣明白。”李承乾得到老头子的示意,理智的闭上了嘴。但是心中却依旧在盘算着如何将土地全部从那些世家与勋贵手中弄出来。

    这不是李承乾想搞事情,也不是他想折腾。

    事实上如果不将这些大唐‘精英’的思想转变过来,让他们改变那种从土地里要财富的思想,大唐将很难实现工业化。只有让这些‘精英’意识到土地只是附属,经济才是命脉,大唐才会实现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在数百年后的大宋朝,土地并没有剩下多少,可为什么依旧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难道南方的土地真的可以出产那么多的财富?

    很明显,并不是这样,大宋的繁华是建立在工商业基础上的,与土地并无什么太大的关系,李承乾很想大唐能够拥有这样强大的经济实力,但在这之前,他必须说服一群老家伙,让老家伙们认同他的观点。

第1191章 擅改军制() 
关于土地与税制的讨论进行到一半便进行不下去了,老家伙们极力否决阶梯税制的作法让李承乾很是为难,在老头子的镇压下闭嘴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