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4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在李二的诏书发回长安的三天之后,长孙无忌终于还是耐不住性子,来到了李二休息的大帐。

    “无忌,你终于还是来了,我还以为你会再忍几天!”李二似乎早就料到长孙无忌会来,看着他的目光是里满是笑意。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憋在心中实在不吐不快!”长孙无忌坐到侍卫递上来的凳子上,嘬着牙花子,犹豫的说道。

    “为了承乾的事情?”李二直言不讳的问道,同时也对身边的那些侍卫摆了摆手命令道:“都出去吧,大帐周围三十丈内一只苍蝇也不准进来!”

    “喏!”一声整齐有力的回答之后,大帐中的侍卫退了出去,这些人可不是宫里的那些执金吾,而是地地道道的玄甲军,老李的亲军!

    “陛下……”。

    “无忌啊,无人的时候我们还是不要那么正式,放松一些!”李二打断了长孙无忌,亲手递给他一把折扇。

    此时的天气已经是六月,虽然辽东这地方苦寒,但夏天还是一样热的让人难受,像长孙无忌这样的胖子,更是热的汗流浃背。

    “二郎,让承乾过来接手真的好么?高句丽经此一役已经伤了元气,我们完全可以撤回去,待太上皇病情好转之后,再行攻伐之事。”长孙无忌接过李二递过来的扇子,打开之后轻轻扇着,脸上表情很是纠结。

    李承乾是他外甥,从平时的表现来看,除了没有同意长乐与长孙冲的婚事之外,对长孙家似乎并没有什么恶意,而且同长孙冲之间的关系也十分亲密,并没有因为长乐的事情有什么隔阂。

    这让长孙无忌对李承乾继承皇位充满了期待,毕竟一个对长孙家有好感的皇帝才更符合他的意愿。当然,换成李泰或者李治之类当皇帝也可以,但这样一来前期老长孙的感情投资却等于打了水飘,有些让他难以接受。

    而且李泰和李治也不是傻子,他现在就是想转移目标,拉拢这两个家伙,怕是这两人也不见得真就领他的这份情。

    所以长孙无忌十分不想让李承乾来辽东接受东征的这份差事,太子这个位置本就尴尬,若是再出来领兵,一个不好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无忌是在担心承乾的心会变吧?”李二与长孙无忌八九岁开始就混在一起,怎么可能不了解他这个人,加上两个现在的亲戚关系,私底下聊起天来自然也没什么顾忌和隐瞒,完全就是有啥说啥。

    “二郎,我不担心承乾的心会变,我是担心那些有心人的攻奸!”李二把话挑明了,长孙无忌也就不在隐瞒自己的想法:“承乾这孩子打小就聪惠过人,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他心里都清楚。”

    “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我对承乾有信心,但是二郎你能保证没有人来恶意诬告么?正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长孙无忌把自己的担心一点点的说出来,最后长长的呼出一口气,静静的看着李二,等着他的答复。

    两人之间如果抛开君臣关系,老长孙怎么说也是舅兄,李二这个当妹夫的面对他的问题,还是需要回答一下的。

    不过李二却并没有正面回答长孙无忌的问题,反而是淡淡的笑了一笑:“无忌,你说这天下是如何评价我的?”

    “这……”长孙无忌有些傻眼。

    他这个妹夫,杀兄、弑弟、囚父、夺天下,真要评论起来那简直就是千古第一暴君,可是这话他是真不敢说啊,哪怕是私底下聊天,他也不敢说。当然,如果他不想活了,想带着全家一起去死的话,这话说说也可以。

    好在李二并没有真的要长孙无忌回答,随口一问之后便接着说道:“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但是我现在过的如何?可否掉了一根汗毛?可否真的死了?”

    谁特么能和你比啊!如果谁都有这么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那国家还不大乱了?再说自己说的‘千夫所指,无疾而终’指的是诬告,是说一群人在背后瞎捅吐,搞阴谋陷害,并不是真的指着某人的鼻子说些什么。

    长孙无忌心中暗暗吐槽,对这个不要脸的妹夫简直就是无语了。

    不过,很快李二就收起了无赖的态度,脸色一正沉声说道:“承乾是朕的儿子,想要登上那个位置,这次东征就是朕给他最后的考验,若是区区‘千夫所指’都应付不了,他还是老老实实回去做太平王爷吧,朕会另选一个太子的!”

    啊?!这下长孙无忌彻底懵了,自己这个妹夫一家到底都是些什么样的奇葩啊。

    考验人有这么考验的么?李承乾现在势力已经不小了,手下军力不下十余万,若是再给他十万人,那么他的手里就掌握了大唐超过四分之一的人马。

    万一,对,就是万一,万一这小子真的把高句丽打下来,到时候不管名声还是势力,基本上就可以达到与李二比肩的程度。

    到了那个时候,这小子还会那么好控制么?还会真的听从摆布么?万一造反了怎么办?再次上演一出儿玄武门?

    这对父子什么时候能让自己这些臣子们省点心呢?不折腾不行么?好好发展大唐民计民生不行么?为毛天天要这么搞啊!

    以前长孙无忌总觉得李承乾能折腾,现在看来,似乎李二比他儿子还能折腾,大唐太子喜欢折腾的毛病根子总算是找到了!

    (本章完)

第974章 老崔的‘新功能’() 
第九七一章

    李二的想法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就连李承乾在收到老头子的诏书之后也有一种懵圈的感觉。

    急吼吼的找来孔颖达和苏檀,把诏书往桌上一拍:“您二位看看,父皇到底是啥意思,帮我参谋参谋?”

    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

    李承乾虽然自认聪明,但是官场上的事情他还是差了一些经验,所以在陷处懵圈的状态之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长孙无忌,不过那老货此时正跟着老头子混辽东呢,根本没办法问他,所以只能把自己的老丈人和老婆的爷爷找来。

    整个大唐,能帮他出主意,而且不能太过坑他的,算起来也就这两个人比较靠谱一点了,毕竟这两家老家伙就算是为了自己家的闺女考虑,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但是李承乾明显的高估了孔颖达和苏檀,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虽然不是真理,可是在很多时间却可以当成真理来用,孔、苏两人根本就没有达到那个位置,所以对这封诏的判读上,竟然比李承乾还要懵,竟然要给李二写奏折,建议不要让太子去辽东战场。

    这特么不是扯淡么?老头子诏书都下了,怎么可能不去,就算是现在立刻自己打折双腿,估计到了最后也得背个抗旨不遵的罪名。

    无奈之下李承乾将孔、苏二人打发走,一个在书房里面兜圈子,琢磨这件事情的利弊。

    若是不想去,现在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去找老老李,让重病之下的老李渊把他留在长安,这样的话李承乾就不用担上抗旨不遵的罪名。但同样,李承乾若真是这样做了,那么无疑会在老头子那里失分不少,弄不好后果比去辽东还要严重。

    可是若去辽东呢?

    凭心而论,李承乾的心里还是很想去辽东看看的,身为一个男人,怎么可能不向往那种金戈铁马、沙场扬威的生活。

    但是去了的后果他也很清楚,那与对自己早就已经心生不满的世家一定会在背后搞东搞西,弄不好就会给他扣上一个拥兵自重,阴谋造反的罪名。

    所以他手下的军事力量一定不会很大,最多也不可能超过十万之数,因为这是老头子留给他的。

    可是用十万人的军队去打高句丽……,这事儿可能么?就算是打下来的城池不用去驻守,光是战损也足以把这支军队拖垮。

    去或者不去,李承乾考虑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最后不经意间看向远处的‘兰若寺’脑中突然灵光一闪,狠狠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该死的,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给忘了!

    李纲,老李纲,这个曾经李承乾的老师,虽然这老家伙已经在前几年故去,但是在地府‘有人’的李承乾会在乎这一点点的困难?扯淡呢不是。

    老崔那可是地府的判官,想提个人出来又有什么难的,再说地府和阳间可是有时差的,李承乾可没有忘了上一次他昏迷半个月,地府过了才不到一天的事实。

    所以按这个来考虑的话,估计李纲那老头子应该是还没有投胎,找老崔把李纲好好照顾照顾,留他在地府多待上几年,这岂不是等于自己多了一个智囊?

    于是乎,可怜的崔钰崔判官不得不再一次利用职务之便,假公济私了一回,查了生死薄,将老李纲找了出来,并且安排人带到了他时常办公的大殿。

    “老师!可还记得承乾?”地府之中,老崔的公堂之上,李承乾看着被带进来的老李纲,笑着迎了上去。

    “太子殿下?!”李纲看到李承乾脸色瞬间大变,看上去似乎有一种天要塌了的感觉。

    本来听说崔判官要见自己,老李纲以为是要受审之类,结果没想到竟然在地府之中看到了绝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一个人。

    李承乾那可是大唐的继承人啊,此刻出现在地府之中,这说明了什么?大唐要变天了么?太子都特么挂了,大唐的未来还怎么办?

    “老师,老师您怎么了?”李承乾扯着李纲问东问西,完全没有想到李纲的表现就是被他给吓的。而且如果不是老人家已经死过一次,估计被他这么一整直接就得背过气去。

    过了好半晌,李纲缓过劲来,迟疑的问道:“殿下,大唐……,大唐发生什么事了么?”

    “没啥啊,我就是想您了,下来看看!”李承乾摇摇头。

    “想我了?下来看看?”李纲眉头皱了皱,脑门上有黑线浮现。

    “对啊。就是看看您,一会儿我还得回去呢!”李承乾接着说。

    “回去?你是说……,你能自由往来于……”李纲的脸色变的愈发古怪,伸手向上面指了指。

    “对啊!”李承乾一边答应着,一边扯着李纲来到一个角落:“老师,我这次来实际上是有些事情搞不定了,打算找您给出出主意。”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就这就李纲现在心中唯一的想法。

    不过老头子实在很喜欢自己最后收的这个弟子,所以尽管被他吓到了,最后想想还是原谅了李承乾,轻哼一声表示了一下自己的不满,然后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竟然让您费了这么大的心思来找为师?”

    “老师,事情是这样的……”李承乾尽量用最精炼的语言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说了一下,并且着重说了一下李二要调他去辽东的事情,最后问道:“老师,您认为弟子到底该不该去?”

    “承乾呐,想必你应该知道两害相较取其轻这句话吧?”李纲默默的听完李承乾的讲述之后,缓缓问道。

    “弟子知道。”李承乾尽管心中着急,恨不得老李纲马上给他拿个主意,然后好回去,但是最后他还是耐着性子认真的请教着。毕竟他自己的事情虽然重要,但是为了今后考虑,多陪陪这个小老头儿,还是很有必要的。

    “既然知道,为何还要问为师呢。”李纲反问道。

    “啊?”李承乾有些疑惑不解的说道:“老师的意思是……弟子回去装病?”

    结果,李纲把眼睛一瞪:“朽木不可雕也!对于一般人来说‘两害相较取其轻’,但你是大唐太子,你的标准和一般人能一样么?你就不想想,如果你不能表现出迎难而上的魄力,将来如何能让陛下将这大唐放心的交给你……”

    不知道老头子是不是很长时间没有说过话,总之李承乾在恢复自己意识的时候发现,外面的世界竟然已经过了两天!

    就连一直在大安宫伺候老老李的长孙皇后都被惊动了,放下李渊那边的事情,跑来了东宫!

    (本章完)

第975章 出征前的准备(上)() 
“乾儿,你这是咋了?可千万不要吓母后啊,你要是有什么事,母后可怎么办!”老老李病重,再加上儿子昏迷,让长孙皇后倍感压力,坐在李承乾边上轻抚着他的额头,低声的叨咕着。

    “母,母后,儿,儿臣没事,让母后担心了!”恢复意识之后的李承乾缓缓张开眼睛,看着憔悴的长孙皇后,略带愧疚的说道。

    这个女人不管怎么说都是他现在这具身体的母亲,骨肉相连的感觉让他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自从他到了大唐的那一刻起,虽然长孙皇后一直对他要求很严格,但李承乾也知道,这些都是为了他好,并不是在故意刁难他。

    后世的母亲这辈子估计他是再也见不到了,在大唐生活的九年时间,他已经开始习惯把长孙当成自己亲生母亲来看待,是以看到长孙皇后劳累过度,憔悴的样子之后,李承乾心里若说一点感觉都没有的话,那就太不是人了。

    “乾儿,你醒了?”李承乾的声音让引起了长孙皇后的注意,扭头看着他还带着眼屎的眼睛,急声问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没,没有啊!”李承乾摇了摇头,他可不敢说自己只是睡了两天,那样是会被老婆拨皮的。

    “怎么可能没有,你从小身子骨就弱!”长孙皇后叹了口气,心里想着儿子大了,懂事了,口中说道:“乾儿,不要太累了,你父皇的诏书母后也看了,这事儿母后替你做主,咱不去啊!等你父皇回来,母后亲自和他说,你就放心吧!”

    “啊?别,别啊!”一听老妈说不让去辽东,李承乾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母后,儿臣真的没事儿,不是被父皇的诏书吓的。”

    刚刚才和老李刚研究完对策,决定去辽东的李承乾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一觉竟然被老妈给误会了,认为他是被老李的诏书给吓晕的。

    不料长孙皇后一巴掌拍在了他的脑门上,沉声说道:“去什么去,不去!你们三个小子哪一个不是母后身上掉下来的肉,你父皇不心疼,母后还心疼呢。辽东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