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3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大唐的将军们已经老了,再不出征只能等着老死榻前。没人喜欢这样,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是所有将军的梦想,虽然有些人已经实现这个梦想了,但将军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若是没有战争,都回家种地去好了。

    所以武将们很喜欢那句‘纵九死亦无悔’,自然而然的,这些人便站到了李承乾的一方,与文官一系壁垒分明,形成对峙的局面。

    一句话说白了,李承乾说得再好听,到最后还是离不开利益两个字,只不过表现的并不那么明显,而且说的好听了许多。一切的一切离不开一句话:团结大多数,拉拢少数,坚决打击极少数!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孔颖达……这些老家伙则是有些发懵,不就是争论要不要出兵高句丽么?怎么就上升到不死不休的地步了?这不是‘扬沙子’么,这么搞下去这‘天’可就要被聊死了。

    所以,有鉴于李承乾的疯魔,几个老家伙很明智的闭上了嘴,不去招惹这个疯子。

    “怎么?为何不说话?一个个人摸狗样的装神弄鬼,当着异族的面显尽你们的本事,也不想想大唐的今天是怎么来的,真当这一切都是你们用嘴皮子换来的?”

    “若是你们真有这个能力,干嘛不去高句丽把那百万将士的遗骨给要回来?百万将士战死他乡,至今忠魂不得返乡,数百万被掳掠的中原百姓还在高句丽望眼欲穿,而你们却在这里唠叨这样那样的困难,大唐的米就养出你们这些废物么?!”

    李承乾说着说着是真有些急眼了,原因无他,只是想到后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生在中原大地上的悲惨记忆。

    后世‘太宗’说过: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是什么?一个是科技上的落后,生产力上的落后,更重要的就是思想上的落后,总是躺在功劳簿上面想着吃老本,想吃坐吃山空,在这样的思想下,即便是有着强大的科技,也无法避免挨打的结果。

    辫子皇朝的北洋水师落后么?并不落后!可为什么倭国却敢于向其发出挑战?还不是因为懈怠,还不是因为不思进取,若当时的朝廷真的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朝廷,北洋水师又怎么可能没了上进的动力?

    想到这些,再看看眼前这些一个劲提着各种困难,却不想着如何去解决的混蛋,李承乾知道,哪怕不是为了这次东征,自己也要和他们‘不死不休’,趁着老头子还在皇位之上,借着老头子的手把这些已经堕落的家伙赶出朝堂。

    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情况下,这帮家伙很有可能带坏了整个大唐的风气,到时候落到自己手里的大唐将会变成一个腐坏的大唐,再想要整治怕是就要伤筋动骨。

    “臣等有罪!臣等惶恐!”长孙无忌带着,一众朝臣再次拜倒。

    没办法,李承乾已经把道德标准抬到民族仇恨的位置上,此时再要弹劾他,便是等于站在中华民族的对立面,这可是能让人身败名裂的事情,一群人不得不慎之又慎,暂时服软。

    至于说东征高句丽的事情……,日子还长着呢,大不了不表态好了,否则被带上民族败类的帽子,这辈子就完犊子了,不光将来自己抬不起头来,子女后代什么的也会跟着受牵连。

    而且以李承乾那小子的性格,如果不落井下石,玩一把痛打落水狗,日头都特么能从西面升起来。

    “好了,都起来吧,时间不早了,散了吧!”不动声色的看着下面众臣,心里怎么想的没人知道,皇帝嘛,总要有些高深莫测的样子,否则谁都知道你想的是什么,那这天下将来是谁的可真就不好说了。

    不胜不败,不,应该说是略胜一筹,至少李承乾已经把那些唠唠叨叨的小喽啰给堵回去了,在短时间内,或者没有想出新的办法之前,他们是不会再出来阻碍东征的事情。

    现在要做的就是说服那些大佬,比如房、杜,比如魏征。

    这些人是真的在为大唐考虑,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很关键,并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甚至有些根本就是人力无法解决的。

    甘露殿老李书房中,李承乾坐在一边,左右看看,李靖、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魏征、柴绍……大唐贞观年间的能人基本上齐集一堂,突然间,一道后世家常菜的名子闪过他的脑海——群英荟萃!

    (本章完)

第881章 弃如敝履() 
高句丽是一个统一的政权,不管是从统一调度来讲,还是从地理情况上来看,都和西域诸国有着天壤之别,这也正是房玄龄等人所担心的问题,有着六十万常备军的高句丽,和只有几千上万人的西域孰强孰弱不问可知。

    但即便是这样也不能改变李二东征的信念,前一次那份写着‘免谈’的国书一直摆在他的案头,时刻提醒他高句丽的可恶与无礼,同时也在提醒着他不要放松与懈怠。

    “陛下,亲征高句丽的事情,臣以为尚需认真考虑,不能意气用事!”魏征可不是一个惯皇帝毛病的人,直接点明李二的真实意图。

    意气用事分明就是指老头子嫉妒李承乾打下大半个西域的功绩,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非要发起东征的行为。

    李承乾默默注视着几个大佬的反应,心中对老魏那是佩服万份。

    这种直接戳皇帝心窝子的话可不是谁都敢说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人不管是谁,和李二的关系都要比他魏黑子要近得多,但是这种话却无论如何也不敢说出来,也只有魏黑子这个傻大胆才有这样的气魄。

    当然,戳李二心窝子的工作老魏实际上也不想干,这特么就像是站在悬崖边上跳舞,一个不好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可是老魏也没有办法,谁让他当初给李二留下的印像就是一个耿直的谏臣形象呢,若是现在再来拍老李的马屁,弄不好一个没拍好,反而会把自己拍进去,还不如就这样一直耿直下去,让李二对他没有办法来的好。

    “你们也认为朕是在意气用事么?”李二并没有被魏黑子的指责所影响,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他现在需要知道的是这几个自己倚重的臣子真实的想法。

    “陛下,现在征高句丽的确不是最好的时机,不是咱们打过他,而是就算打下来了,也没办法去治理,到最后只能便宜新罗与百济两国。”房玄龄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我们大唐只有这几百万户人口,现在河套地区与西域都需要开发,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哪里还有人去管理高句丽?”

    “是啊陛下,我们总不能消耗国力,只为了取回前朝将士遗骨啊,那样完全就是得不偿失,根本没有必要的事情,远不如等将来河套地区和西域都稳定了,然后再彻底拿下高句丽来的直接。”杜如晦也在一边趁机发言,很明显他也并不赞同现在去征高句丽。

    不过此时这些说法才是征讨高句丽的需要面对的真正困难,并不是像朝堂上说的那样,为能不能打得过而争论。

    “承乾,你怎么说。”李二似乎铁了心要征伐高句丽,任凭房、杜二人怎么劲说,依旧不为所动,反而把目光转向了李承乾。

    “父皇,儿臣认为可以采用土地置换的方式来开发高句丽,但现在的问题是高句丽的那些本地人怎么办,他们并不会那么老实,如何解决他们与大唐百姓相处的问题才是关键。”李承乾想起自己好像不知道从哪本书上看到过土地置换这样的说法,所以自然而然的便说了出来。

    “土地置换?殿下的意思是迁民入辽东?”房玄龄几乎是在瞬间便领悟了李承乾的意思,连声追问道。

    能到老头子书房里参与会议的,没有哪一个是傻子,也没有谁的反应会比别人慢,房玄龄能领悟的事情,其他人自然也都能想到。

    所以在短短的一瞬间,十余双眼睛全都盯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是的,迁民入辽东,我们可以采用一比二或者一比三的比例来置换土地,二十亩大唐的田产可以换取六十亩辽东的田产,另外还会赠送耕牛、种子等物,若是可以的话,我们还可以免几年的赋税,这样一来估计会有很多百姓会迁居到辽东那边。”李承乾缓缓的说着,一边说一边想,慢慢的理出了一条思路来。

    老头子赞许的对李承乾点点头,对自己把这个混小子从宗正寺放出来的举动感到十分满意::“不错,这个办法不错,看来朕还是有些识人之明的。玄龄、克明,你们好好商量一下这个问题的细节,过几天给朕递个折子上来。”

    敢情老李的赞许并不是因为李承乾的主意好,而是赞许自己的主意好,如果不是自己把他放出来,这小子怎么可能有机会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

    而李承乾又能说什么呢?老头子已经把话说到这里了,他总不能跑出去拆老头子的台,非说是自己的主意妙吧,只能希望公道在人心,盼着长孙无忌等人心里能够有个公正的评价吧。

    但事实证明,李承乾明显是想多了,有了解决事情的办法之后,一群老头子哪里还会管他一个小年轻,早就凑到一起研究起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来理会他。

    李承乾再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弃如敝履’,很受伤的从老头子书房被赶出来之后,晃悠着去往老妈的居所,一是去看看许久未见的老妈,二是打算去寻找一些安慰。

    “乾儿,为何没有去你父皇那里议事,却跑到本宫这里?”见过礼,打过招呼,李承乾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长孙来了一个二次伤害。

    “母后,父皇他们商量的是军国大事,哪里有儿臣插嘴的余地,与其在那里捣乱,还不如到母后这里来尽尽孝心呢。”李承乾先是抱起走路摇摇晃晃的小公主李明达,也就是小名兕子人晋阳公主,十分违心的说道。

    “是被赶出来了吧?”长孙皇后抿嘴一笑,虽手就在李承乾的头上戳了一指头:“别捏你妹妹脸,以后会流口水的!”

    “哦!”李承乾答应着,松开了捏着兕子粉嫩小脸的手。

    “哥哥哥哥……”一连串的‘哥’字被兕子机关枪一样的吐出来,很显然,这小丫头还控制不好自己的舌头。

    看着小丫头可爱的样子,李承乾再一次情不自禁的捏了她带着婴儿肥的小脸一把,然后便被长孙皇后一把掌抽在后脖子上:“喜欢孩子就自己生一个去,别在这里拿你妹妹摆弄着玩。”

    (本章完)

第882章 终于成年了(上)() 
自己生一个,好尴尬的问题,刚刚获得自由还没到十二个时辰的李承乾,脑中不由闪过林晓晓的影子,不过很快这个事情就被他抛之脑后。才十五岁啊,想什么呢,要生娃怎么也得二十以后吧。

    稀里糊涂的又和长孙皇后聊了一会儿,结果被老妈告知,回去好好准备准备,还有两个月左右就加元服,到时候就是正式成亲迎娶太子妃的日子,可别再一天到晚乱七八糟的瞎折腾了。

    这就要迎娶太子妃?那不是宫里马上就要热闹了么?现在只有一个林晓晓,到时候那可就是苏玫、孔雯、程琳再加一个林晓晓四个丫头。

    想到这里李承乾顿时又是头大如斗,虽然他也很想有很多老婆,可是想到这几个丫头见面之后的场面,瞬间又没了刚开始的兴致,吞吞吐吐的说道:“母后,太子妃的事情咱能往后拖一拖么?父皇明年还打算亲征高句丽,儿臣也要帮忙的……”。

    结果话未说完便被长孙皇后打断:“不行,你父皇亲征的事情别说现在还没定下来,便是定下来了,你这婚也要接,正好用来冲冲喜!”

    “可是……”李承乾试图挣扎一下。

    “没什么可是的,你回去准备吧,这段时间好好把礼仪课补一补,不要到时候出了岔子,丢了皇家脸面,去吧。”李承乾的挣扎再一次被打断,长孙皇后狠狠瞪了他一眼,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脆弱的心灵再一次被伤害,李承乾一副了无生趣的表情离开了老妈的居所,骑着长乐的那台破自行车,晃悠着往东宫走。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长乐的自行车对于他来说明显有些小了,骑在上面显得多少有些滑稽。

    等回到东宫,自然少不得又是一翻嘘寒问暖,只不过林晓晓那丫头昨天晚上被折腾的狠了,到现在一直没有起床,嘘寒问暖的是李承乾对这个丫头而已。

    “殿下要大婚了吧?”林晓晓强忍着身体上的疲惫与酥软,从炕上爬起来,换好衣服与李承乾坐下闲聊,结果第一句问的便是这个。

    可怜的丫头与一个身高七尺,体重一百三、四十斤的汉子癫狂了一夜,浑身上下早就已经像是快要散架了一样。但宫里也有宫里的规矩,李承乾出去了或许她可以偷一会儿懒,躲在炕上赖一会儿,但是现在东宫之主回来了,怎么她也要起来,否则就是大不敬。

    当然,若然林晓晓有太子妃的身份在的话,也可以仗着身份赖在炕上,不过可惜的是她没有,而且那个有的人马上就要进来了。

    李承乾再次被勾起心事,只能无奈的点点头,看着林晓晓的眼神里面带着一丝愧疚。这是身为一个后世穿越者的通病,每少有现代人在面对第一个与自己发生关系的女人时,提到另一个女人会有兴致勃勃的表现。

    “殿下,这东宫空了这么多年,也应该有它的女主人了,至于妾身您完全不用担心。”林晓晓与李承乾接触的多了,多多少少明白一些他的心思。

    作为一个女人,她当然并不喜欢有人来与她抢男人,可是作为大唐太子的女人,林晓晓知道,不管她喜不喜欢,自己都无力改变什么,一切只能听天由命,只希望将来的东宫女主人人会和善一些才好。

    “放心吧,我不会让人欺负你的。”李承乾叹了口气,自椅子上站起来,走到林晓晓身边将她揽在怀中,轻声安慰。

    而事实上,在他的心里,未必没有一丝窃喜的成份在内。作为一个后世的宅男,谁还没有过妻妾成群的梦想呢,现在这个梦想即将实现,若说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