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说李承乾这个太子的身份给了他很大的便利,只要不高喊:‘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等类似的词句,其他诗词没什么不可以抄的。

    身份在很多时候可以帮人解决很多问题,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好学生、坏学生都在上课的时候睡着了,老师发现在之后对坏学生的评论是:你看看你,笨的像猪一样,拿起书就睡觉;对好学生的评论就是:看看人家,睡觉都拿着书。

    这就是身份带来的好处,也是现实,李承乾正是看明白这一点才敢肆无忌惮的抄袭一些诗词,一切只因为他太子的身份,让人不会主动往坏处想,或者说大多数主流思想不会往另一个方面去想。

    战舰上,愿本众人高涨的兴致被李承乾一段小令搞得意兴阑珊,所有人都在默默的思索小令中最后一句的含义。

    李承乾则是无所谓的耸耸肩,漫步走向船头,张开双臂做出一个拥抱的动作,像是在拥抱这大唐的壮丽河山。

    《潼关怀古》火了,再一次火遍长安城,随着于家兄弟将这首小令与众同窗吟诵之后,李承乾的名字再次在长安城的街头巷尾流传。

    而且只三两天的功夫,便已经是尽人皆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李二呆坐在甘露殿书房中,一次次不断的重复着,眼中迷茫之色渐浓。

    “二哥,不要想了,乾儿那孩子说的话只要听听就好,若是真要追根究底怕是要想破头呢!”长孙皇后轻轻的为李二揉着微微发酸的脖颈,低声的劝着。

    自家老头子自从听到《潼关怀古》之后就变的疯魔了一般,让长孙皇后十分不放心,她以前可从没见过李二有这样的表现,生怕李二出了什么问题。

    “观音婢,看来承乾这次出去人长大了不少,否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体悟啊。”李二抬起头,透过窗子看向窗外:“可是我大唐有多少官员会有这样的觉悟?有谁真的知道百姓的苦处?”

    “二哥……”长孙皇后不知道应该怎么评论这件事情。

    她的儿子一首小令,道尽皇朝更迭给百姓带来的伤害,理论上说当爹妈的应该高兴,必竟李承乾身为太子能有这样的觉悟是大唐之福。

    可是想到其中的内容,又让人乐不起来,大唐是建立在前隋的基础上的,而隋、唐交替,朝代更迭到底有多少百姓死于战火?又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本章完)

第681章 ‘仙家法宝’() 
就在大唐满朝文官为一首小令心生感怀的时候,李承乾却带着双胞胎兄弟、夜魅、苏猛等一群杀手直奔鸿胪寺的驿馆。

    这群混蛋敢打长乐的主意,而且求婚不成之后,竟然还敢在长安呆着,如果不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教训,李承乾这个哥哥只怕也没脸再当下去了。

    时间不大,驿馆已经遥遥在望,不过驿馆前面的情景却让李承乾有些意外。

    原本应该门可罗雀的驿馆门前竟然十分热闹,两伙人正在吵吵嚷嚷争论着什么,因为距离太远,李承乾他们听不清楚。不过看听着含糊不清的大唐官话,应该双方都是异族之人。

    待走的近了,众人才发现其中一伙人应该是突厥人,看样子应该是属于执思失力的部下。

    因为现在医学院已经彻底完工,当初抓回来的那些战俘已经被李二遵循诺言安排给了执思失力,成为大唐境内的第一支外籍兵团。这批人装备的大唐的装备,但是打扮上却略有不同,尤其是那一头乱发更是明显的再明显不过。

    而与突厥人对峙着,却干脆就是一些异族,从其脸上干涸的泥巴上可以看出来,这帮家伙就是李承乾他们要找的目标——吐蕃人。

    “公子,怎么弄?”苏猛性子急,属于一言不合,掏刀就干那种,所以在看到吐蕃人之后,眼珠子立刻就开始发红,恨不得马上冲上去。

    李承乾乜了苏猛一眼,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向突厥人的方向呶呶嘴:“过去看!”

    突厥人的一方只有三个人,与人多势众的吐蕃人相比明显不在一个级数上,由此可见应该不是突厥人搞事在先,这引起了李承乾极大的好奇心。

    “这里怎么回事?都在吵吵什么?”等走到两伙人跟前,苏猛站出来沉声问道。

    一个敞着皮袄的吐蕃人横了苏猛一眼,不屑的说道:“汉狗,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驿馆门前禁止通行,违者按刺探吐蕃机密论处。”

    卧槽……,这吐蕃番子好霸气啊。

    李承乾一行被那吐蕃汉子一句话骂的愣了半天,这还是第一次在大唐的地盘上听到有人让他们滚开,一时间多少有些接受不了。

    “我等要是非要打这里走一走呢?”苏猛有些不信邪的问道。

    “杀无赦!”这一次那吐蕃人看都没看苏猛一眼。

    苏猛被说的有些傻眼,忍不住回头看看李承乾,感觉世界观都被颠覆了。什么时候异族可以在大唐称王称霸了?鸿胪寺难道就不知道管管?

    “问问他们,是怎么回事。”李承乾指指那三个突厥人。

    此时他已经回过神来,阴阴的瞥了那个说话的吐蕃人一眼,一股暴厌的情绪开始在心底涌动,不过被他强自压了下去,这几个吐蕃人已经被他列入必死的名单,就算天王老子来了怕也就不了他们。

    只是现在还是满足好奇心为要,那些打打杀杀的事情都放到一会儿再说。

    “你们不用问,他们几个和你们这些汉狗一样,想要从驿馆前面过去,不过他们走的比你们远一些,所以他们的命已经属于老子了,至于你们……,敢再往前走三步,你们的命老子也收了。”敞着皮袄的吐蕃汉子狂傲的说道,脸上全是满不在乎的神情。

    这些高原上下来的汉子生存环境恶劣,不得不时时与天地争命,所以也养成了他们桀骜的性子。

    不过狂归狂,如果他们平时这样也就算了,他们有使者的身份,一般人遇到他们这样的忍忍也就过去了,不一般的人也懒得与他们计较这些东西,见他们装犊子,也不和他们扯淡,省得丢了面子。

    必竟他们是外使,大唐又有不杀使者的传统,事情闹得大了,谁的面子都不好看。

    可是这些吐蕃人学问不好,忘了大唐有一句老话,那就是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前亡,淹死会水的,打死犟嘴的,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

    “你敢不敢再说一句汉狗?”李承乾按照那吐蕃汉子说的,向前走了三步,然后从腰间抽出一直没有用过的手铳,拿在手中掂量着。

    那吐蕃汉子看到只有十多岁的李承乾走出来,不由咧开大嘴笑了,露出一口发黄的牙齿:“还真有胆子大的,成你既然喜欢听,老子就多说几次让你听听:汉……”。

    “嘭……”一声大的吓人的臣响,将吐蕃人后面的话全部压了下去。

    “呃,呃,你……”过响过后,刚刚还在笑的吐蕃汉子脸容僵硬在了脸上,眼中带着恐惧的目光,艰难的抬起一只手,指着李承乾,口中喃喃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吐蕃汉子的胸口已经被手铳中的铁沙轰的血肉模糊,看不出一块完整的皮肤,血不停的从胸口处向外涌着,短短一瞬间就已经染红了地面。

    “噗通”一声,那吐蕃汉子最终还是没有把想要说的话说出来,整个人已经瘫软了下去,倒在地上出气多进气少,眼见是不活了。

    这是火铳第一次在大唐发威,直接轰死了一个在吐蕃战功赫赫的勇士,也轰碎了吐蕃人那颗傲慢的心。

    “你……”剩于的七八个吐蕃人艰难的咽着唾沫,看着李承乾半晌无法说出一个字来。

    “谁想第二个?”从腰里抽出另一支火铳,李承乾目光阴冷的扫过前面站着的一群吐蕃人。

    没有人说话,不但吐蕃人不敢说话,甚至就连那三个突厥人,以及跟着李承乾一起过来的苏猛等人也都紧紧的闭上了嘴。

    没见过手铳的大唐土鳖们,看着手铳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仙家法宝?再看李承乾,不由自主的就想起当初神仙弟子的传言。

    疯了,真特么疯了,老子竟然真的跟了一个神仙弟子啊!苏猛如是想着。

    当然,震惊的人中不包括杨雨馨和夜魅,她们两个早就见过李承乾用这东西打草靶,知道那东西叫‘手铳’,和手弩的性质差不多,不过比手弩要小上不少。

    可是她们两个知道,别人不知道啊,由其是那些被封建迷信洗了脑的吐蕃和突厥人,这两帮人现在两条腿哆嗦着,就差没跪下大喊佛祖显灵了。

    (本章完)

第682章 大唐太子的霸道() 
“去个人,你们的吐蕃正使叫出来!”看到吐蕃人怂了,李承乾嘴角挑起一丝弧度,冷冷的说着。

    反正已经弄死一个了,如果这些吐蕃人敢从牙缝里嘣出半个不字,李承乾不介意再开枪轰死一个,然后让夜魅等人出手,把余下的几个吐蕃人杀掉。

    这里是大唐的土地,任何时候都绝不允许异族在这里撒野。

    至于什么没子不面子的……,李承乾并不在乎,反正说说而已,身上又不会少块肉,只要不是当着他的面说就好。反正他现在已经恶名在外,‘睚眦必报’都算是比较含蓄的外号,再多些也无所谓了。

    可是,李承乾明显是低估了手铳对吐蕃人造成的‘伤害’,尽管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还是有人站了出来:“不,不行,你,你是恶魔,你会杀了正使的。”

    是啊,那仙家宝贝不用准备,抬手就打,如果正使出来了,被这家伙一下子干死了,那可咋办!得到提醒的吐蕃几乎是瞬间统一了思想,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李承乾弄巧成拙。

    李承乾摇了摇头,不知道是不是在后悔刚刚的举动:“叫他出来,我不杀他,同时我可以给你们使团另外留下九个名额,至于你……不用回去了。”

    “轰”又是一声震耳轰鸣,刚刚说李承乾是恶魔的吐蕃人惨叫着倒了下去,血再一次染红地面。

    眨眼间被连杀两人,吐蕃人的脸色全都变了,不约而同生出同仇敌忾之心,手开始向腰间伸去,看样子是准备和李承乾拼了,不过很明显,他们忽略了跟着李承乾一起来的夜魅等人。

    “吐蕃正使,难道你打算一直缩在里面?如果这样的话我不介意让你住在里面一辈子。”李承乾看也不看那些吐蕃人的动作,只是将目光投向驿馆大门。刚刚门口人影闪过,分显就是有人隐身在驿馆大门后面偷听。

    而那些吐蕃的如果敢动,李承承乾相信,夜魅等人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永久的记忆。

    “大唐太子,杀伐果断,盛名之下果无虚士。”一口地道的长安腔从驿馆大门中传了出来,接着便是一个年龄接近三十的吐蕃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见过正使!”几个吐蕃人听到身后的动静,转身打完招呼之后便将其挡在身后,看着李承乾,脸上全是戒备之色。

    “你竟然认识本宫,看来是早有准备啊!”李承乾撇撇嘴,连吐蕃正使的名子都懒得问,他今天是来找麻烦的,不是来拉关系的,问不问名字根本没什么意义。

    “太子殿下如此作为,难道不怕本使上殿弹劾么?”吐蕃使者话中带刺,既有威胁又也有妥协。

    威胁不用说,自然是指找李二去告李承乾的状;而妥协的意思则是如果李承乾就此放手,转身离开,他可以既往不咎,不去李二那里告状。

    可是吐蕃使者却是失算了。

    李承乾只是淡淡的隔着人墙看了他一眼,便将两只‘法宝’收了起来:“五天之内,带上九个人,你可以安全离开长安,多耽搁一天就多留下一个人,十五天之后如果你还没有离开长安,那就永远不用走了。”

    某人并不是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孩子,对‘找家长’这种事情十分敏感害怕。连后世带大唐一共三十来年的生命,怎么可能怕对方一句:你敢打我,我就去告诉你爸爸。

    不过某人不怕吐蕃人的威胁,不等于吐蕃人就不怕他的威胁。

    对于这个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大唐太子,吐蕃使者还真不敢赌他是否会说到做到。

    而且只有十个名额啊,留谁不留谁呢?看今天李承乾的行为就知道,留下就是死。

    吐蕃勇士的确不怕死,但也不想死的一点价值都没有,如果吐蕃使者真的选人带走的话,弄不好他自己就要先死在自己人手中。

    之所以他被李二拒绝之后还一直流连大唐不肯离开,实际上就是想见见那个传说中‘睚眦必报’,性格乖张的太子殿下,

    现在见到人了,但却没有想到此人性格竟然会乖张到这种程度,一下子就把他逼进绝境,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早点离开,何必留下等这个杀星回来。

    “太子殿下何必如此咄咄逼人,我们只是来求亲的,并无恶意,我吐蕃国主……”吐蕃使者想要争取一下,如果李承乾能答应不杀人的话,他甚至同意马上起程走人。

    “八个。”李承乾打断了吐蕃使者的挣扎,面无表情的说道。

    “什么?”吐蕃使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由反问道。

    “七个。”

    “……”吐蕃使者闭上了嘴巴,将所有的问题都咽回了肚子里。

    眼前的杀星这是在数可以带走的人数,多说一句话就少带走一个人,这要是再说几句,怕是连他自己都走不出长安城了。

    “求亲失败却不离开,你是在等本宫吧?现在你见到了,满意了吧?”李承乾面无表情的说着,根本不在乎吐蕃使者回不回答。

    当然,如果吐蕃使者回答了,他会再减少一个可以离开的人数。

    “本宫早就说过,大唐公主不和亲,你们竟然还敢来,那么就要有付出代价的准备。”

    “另外本宫可不是我父皇,父皇仁德,但本宫可不一样,想娶本宫的妹妹,就先试试本宫的刀利不利。”

    “最后,还是那句话,告诉你们国主,本宫等着他,让他尽可放马过来一战,看本宫惧他不惧。”

    霸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