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之忙完这一切,第二天的一早,惠日便通过鸿胪寺向李二递交辞程,带着合二为一的遗唐使队伍离开长安,踏上归途。

    大唐长安很快就要被天花所侵染,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座死城,这是惠日离开之前最后的想法。

    而在他的内心之中,也是想着如果自己身染天花的话,那就把这个毒带到大唐各处去,到时候就算自己真的死了,自己这一路所过之处应该也会死上不少人吧。

    从长安离开之后,惠日一路之上几乎是抱着必死的心态,直到大概过了半个月之后,老家伙才略显失望的放下心来,已经过了天花的发作期,看来是自己命大,这次应该是死不了了。

    而且这一次不光是惠日命大,就连和高向玄理接触最多的杨天和称心命也不小,两个人也全都没有得病,每天都活蹦乱跳的。

    这让惠日不得不感叹高向玄理在天有灵,竟然没让他的一双儿女也染上天花。

    “惠日叔叔,我们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回国啊?一个月时间够不够?”称心每天例行公事的去骚扰惠日,他现在的任务是监视惠日,不让他乱说话,也不让他胡思乱想。

    “馨子,还早呢,一个月时间我们还走不出大唐的边境,想要回国怎么也要三个月之后。”惠日和蔼可亲的说着,看向称心的目光里多少有些特别的味道。

    “还要那么长时间啊!”称心表现在的有些失望,不过很快似乎想到了什么,又兴奋的说道:“惠日叔叔,父亲说国内的富士山特别漂亮,不知道回国之后叔叔能不能带我去看看啊?”

    (本章完)

第621章 李承乾的弱点与铺垫() 
使者出行,每天的行程都是有规划的,一天走多少里,都有定数,就算有天大的事情也不能乱,所以惠日说的并没有什么错误,他们想要回国需要的时间的确要超过三个月之上。

    当然,这其中需要在大唐境内停留两个月左右,没办法,大唐太大了,大到让人绝望的地步。

    而在他们离开长安一个月之后,惠日见到了他这一生中最不想见到的人,一个他这一辈子做梦都不想梦到的人——大唐太子李承乾!

    “倭国使者惠日见过太子殿下!”一脸纠结的惠日从马上下来,恭恭敬敬的给李承乾施了一礼。

    “免了吧。”李承乾随意的一挥手,向遣唐使队伍中扫了一眼问道:“怎么不见正使,本宫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次遣唐使的队伍应该是高向玄理带队吧?”

    高向玄理的死是没办法瞒人的,所以惠日如实说道:“太子殿下,高向君身染恶疾,已经回归天照大神的怀抱。”

    “唉,天妒英才!”李承乾叹了口气,面露回忆之色:“本宫一上之前还与高向先生有过一番长谈,没想到那次一别竟是天人永隔,当真让人扼腕。”

    “外臣代高向君,以及其家人谢过殿下挂记。”这种事情惠日能说什么能,都是套话罢了。

    “哦?高向先生还有家人?不知现在何处?可在队伍之中?”李承乾的表现让外人看来像是与高向玄理十分熟悉,这让惠日感觉十分不舒服,不自觉得心中暗生嫉妒。

    但是李承乾既然问了,他自然不会不答,当初李承乾对他的一番折腾给他留下了太多的心理阴影,说谎这种事情是绝不敢做的。

    于是只能回头指指遣唐使队伍中间的位置:“高向君一双儿女尚在,此时就在队伍之中,不知殿下是否要见一见?”

    “既然高向先生有后人尚在,本宫自然要见上一见。若是他们有什么愿望,本宫也可略进绵薄之力。”李承乾顺着惠日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口十分随意的说着。

    虚伪,大唐皇室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惠日心中暗骂一着。

    整个遣唐使队伍中谁不知道李承乾对倭人没有好印象,现在竟然说什么略尽绵薄之力,这不是扯淡么,这话说的怕是连鬼都不会信。

    不过没办法啊,现在他们还在大唐的地盘上,而且面对的是大唐太子,容不得他们说不。

    所以李承乾如愿以偿的见到了杨天和称心,不过也正是这次见面,让惠日发现李承乾的一个弱点——女色!

    聘聘婷婷的高向馨子、气宇轩昂的高向天,按照惠日的吩咐来到队伍前面,恭恭敬敬的给李承乾施了一礼:“外臣高向玄理之子高向天(高向馨子),见过大唐太子!”

    只是和正常情况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等到李承乾那一句‘免礼平身’,尴尬的偷眼一看,却现发李承乾眼中正呈现一种迷醉之色,正灼灼的盯在高向馨子脸上,一寸也不肯离开。

    “殿下,太子殿下!”最后还是李承乾身后的杨雨馨看不过去,扯了扯他的衣袖,将他的魂儿叫了回来。

    “哦,平身,平身。”李承乾连声说着,同时伸手将高向馨子扶了起来,抓着她的胳膊安慰道:“馨子小姐节哀,令尊与本宫曾有过数面之缘,如今令尊仙去,着实令人痛惜。”

    “小女子谢过殿下关心,父亲常与我们提起太子,言说太子才华过人,实为人中龙凤……”化名高向馨子的称心被李承乾扶着,口中‘咔咔’一个劲的拍着马屁,听的某无良太子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不过没办法啊,演戏就要演全套,总不能演了一半不演了。所以李承乾只能耐着性子,脸上挂着色不迷人人自迷的笑容,咬牙硬撑。

    “殿下,时候不早了,再不赶路怕是要错过宿头了。”最后,总算是杨雨馨上来救场,才让李承乾免于当场出丑。

    “馨子小姐,本宫也正需往山东一行,不如馨子小姐……哦还有高向兄,不如馨子小姐与高向兄可愿和李某同行一程啊?”李承乾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对高向天的邀请显得十分勉强。

    “没问题,殿下既与高向兄妹相得,同行一路又有何妨。”不等伪装成兄妹的杨天和称心说话,惠日便在边连声说道。

    此时他心中正在琢磨是不是要把高向玄理的闺女送给李承乾,最好再把高向天也搭上,这样一来既可以换个人情,又可以少两个拖油瓶,何乐而不为呢。

    “这……”伪装成高向天的杨天面露为难之色,看着妹妹的目光中满是担心,不过伪装成高向馨子的称心却是并没有提出什么反对之言,只是轻轻一点头:“谨遵惠日叔叔之命。”

    “哈哈哈……,什么遵不遵命的,走走走,与某同行便是,只要你二人同意,与他惠日有何关系。”李承乾见高向馨子点头喜出望外,拖着她就走,一点面子都没有惠日留,一句话生生将一个倭国副使气的差点背过气去。

    等到队伍再次起程,称心和杨天已经坐到了李承乾的马车里面。

    “臣杨天(称心),见过太子殿下。”身边没了倭人,杨天与称心两人才正式以大唐礼节对李承乾施礼。

    “你们两个省省吧,好好坐着。”李承乾摆摆手,目光在他们两人身上打了个转,最后放在称心身上,沉声说道:“你小子下次要是再敢这样,当心本宫砍了你的爪子。”

    敢情刚刚不是李承乾拖着称心不撒手,而是称心抓着李承乾不撒手,难怪他能忍受那么长时间。

    称心先是低头认错,然后才接着说道:“殿下时常说要注意细节,所以臣以为演就要演的像一些,殿下要演一位为色所迷的太子,若是连接触都没有,会让人怀疑的。”

    “得得得,本宫不想和你们说这些。”李承乾有些没面子的打断称心,顿了顿才问道:“高向玄理的死那惠日没有怀疑吧?”

    (本章完)

第622章 山东的变化(上)() 
原本要取道幽州,然后通过边境进入高句丽再转道新罗的倭国遣唐使队伍生生被李承乾‘绑架’到了山东登州,不过好在从登州这里也可以走海路直进倭国,所以惠日也就没多说什么,这位大唐太子裹胁他们到了山东。

    当然,就算是惠日也说什么也没有办法说,因为他现在必竟是在大唐的地面上行动,大唐太子如果不想让他往北,只怕他连黄河都渡不过去。

    但是这一路行来,惠日也发现了,李承乾似乎是对高向玄理的闺女情有独钟,两人出则同出,入则同入,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一起。而高向玄理的闺女似乎也对这位大唐太子百依百顺,好的如同密里调油一般。

    至于高向玄理的儿子高向天……,他并不是那么重要,如果不是还有一个哥哥的身份在,估计早就被赶出李承乾的队伍了。

    惠日作为遣唐使副使,在正使挂了的情况下,他自然要承担起更使的责任,所以每日都会抽出时间陪李承乾聊上几句。不过时间长了,发现李承乾精力根本就不在他身上,慢慢的他也就不往前面凑了。

    反正他对李承乾有心理阴影,能离的远一些还是远一些的好,否则一旦哪句话说的不好,再被拖出去灌水,丢人事小,遭罪是真。

    就这样,两队人马一前一后,先是用了五天进入山东,然后用了十多天到了登州,半个月时间,走完了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走完的路程。

    这让惠日不得不感慨,这大唐太子还真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不过这一路上让惠日感悟最深的并不是大唐太子,因为自从进了山东境内之后,他就发现这里与大唐的其他地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不一样的就是路,大唐所有的路都是夯实的土路,但是在山东路却是由一块块平整的灰色方石铺成的。

    这些石头每一块都是一样大小,长约三丈,宽约一丈,而且每块之间都有继小的缝隙相隔,不知具体是因为什么。

    路很宽,如果估计的没错应该足有十丈左右,这不是因为惠日眼神好使,实在是因为地上的灰色石头是十块一行排列的。

    路的中间有一种叫‘隔离带’的树墙将路分成左右两个部分,所有车辆与行人都按照一定的规则,顺着前行,没有任何一个人会逆着走。

    而被‘隔离带’分开的路面上也画着一条条的白色线路,再一次将路分成不同的区块,其中中间的四条线是马车或者马匹在走。

    而最外侧的一条线隔开的地方则是行人在走,马车与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看上去秩序井然。

    目光离开路面向两边看去,会发现路的两侧种着由杨树和柳树构成的‘绿化带’。当然,惠日同样不明白‘绿化带’的用处,但这并不影响他觉得这很漂亮的事实。

    一路前行的过程中,路边会遇到村庄,而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村庄都很干净。

    村子里的路同样是用灰色石头铺成的,看上去十分整洁干净,而村中的房子样式却十分怪异,一个个有棱有角像是一个个堡垒,每一幢房子都有两层,高度应该有一丈半左右,样式基本相同,颜色基本也相同,让人一眼看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从进入山东一直到沿海的登州,惠日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样,他看到过人流如织的繁华商业街,也看到过浓烟滚滚的工业区,甚至还看到过有数万牲畜的养殖厂。

    山东境内十来天的旅程,惠日对这里做出一个总结,不多,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有钱!如果非要用三个字的话,那就是:真有钱!

    李承乾也十分满意山东现在的状态,这还是他自贞观二年离开之后,第一次踏上山东的土地,不过这四年时间并不影响他对这里的感情。

    想起当初在这里的半年时间,李承乾脸上不自觉的带出一丝笑容,摆弄着小武的头发问她:“媚儿,你还记得这里么?”

    小武趴在马车的窗子边上,任由李承乾摆弄着自己的头发,把手伸出窗外,指着不远处的一颗并不是很壮的槐树说道。“这里……好像是当初薛大哥带人等着我们的地方吧?我记得那颗树,它还是没有变……。”

    一路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回忆,有李承乾的,也有小武的,不过很多东西已经发生了改变,比如当初一起到山东来的那些人,现在只剩下他们两个。

    回忆是甜美的,也有伤感的,所以到了后来,李承乾和小武再也没有对着窗外说什么,只是沉默的想着自己的心事。

    登州,后来也叫蓬莱,也是传说中八仙过海的发源地,不过在大唐,八仙过海的传说还没有兴起,所以这里并不怎么出名。

    杜如晦家的老大杜构已经在这里待了两年,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原则,登州被这个有些木讷的年轻人治理的井井有条,看上去果然不负当初其远大的抱负。

    “大兄,怎么样,这两年在这里可还呆的习惯?”登州府门前,李承乾下了马车,笑着对出来迎接他的杜构调侃道。

    杜构讪笑应对道:“太子殿下,构谢过殿下当初指点。”

    在登州这两年他可是吃了不少的苦,也受了不少罪,很多次他都会写信给家里老爷子诉苦,痛陈当初自己不懂事,总是在老头子面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现在为官一方才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别的事情不说,单拿修路一事来说吧。

    原本修路是好事,可以方便交通,也可以把登州出产的一些特产用最快的速度运出去,按理这是为百姓造福,百姓应该理解,并且支持。

    可现实中的情况却是修路就要破坏田地,可田地却是百姓自己的,你破坏了,老百姓吃什么?

    好吧,作为地方州府可以给百姓补偿。

    可是补多少好呢?大唐百姓所占之田亩都是有定量的,多少永业田,多少口分田这是不可以改的。

    你把人家已经种熟了的地给占了,分了一块荒地,那么收成怎么算?总不能还按以前的收吧?可是不按以前的收,缺的谁来补?

    最要的是……这是补偿,老百姓不同意一比一的补偿,而老百姓不同意的话,总不能强干吧?

    一来二去的矛盾就这样产生了,原本的好事到最后却变成了一件十分尴尬的事,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杜构才知道,当初自己的某些想法是多么愚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