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甚至长孙也把目光投向李承乾,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准备听一个惊天的数字。

    “两万贯?”李二看着儿子伸出来的两根手指,轻轻点了点头。

    两万贯的投资,换取两百五十万,百倍收益,挺不错了。

    结果,李承乾摇了摇头,表现老头子猜的不对。

    “二十万贯?”长孙皇后追问一句。

    “不是,高了。”李承乾继续比着两根手指,犹豫了一下,和老李和长孙对视一眼:“两,两贯!”

    李二感觉李承乾已经疯了,又或者是自己已经疯了,两贯钱的东西,这个混小子竟然敢卖出两百五万贯的价格。

    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如此疯狂?以两贯钱的投资,换回一万两千五百倍的收益,真不知道这混小子脑子是怎么长的,为什么会有这样奇葩的想法?这特么可能实现么?

    长孙皇后已经没什么想法了,只感觉这个世界已经没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儿子继续折腾下去了。

    先是折腾‘兰若寺’,然后折腾东宫,接着是山东,再然后是整个大唐,到后来的倭国、突厥、吐蕃。

    现在,已经没什么地方是他没折腾到的了,混小子开始把目光投向更加广袤的世界,大秦、大食那些远在万里之外的番邦也没有逃出他的手心。

    想当年,李二带着她纵横中原大地,横刀立马,誓要斩尽天下豪杰,要让她成为中原大地上最尊贵的女人。

    现在看看,和儿子一比,老头子当初的志向好像小了些,眼光也狭隘了些。

    难道这就是青出于蓝?或者长江后浪推前浪?

    大唐有没有粮食酿酒的问题已经没人考虑了,两贯钱才能买多少粮?现在已经是贞观四年,粮价已经掉到四~五文钱一斗,按斤算的话,两贯钱能买六千多斤。

    大唐现在差六千多斤粮么?不差吧?每个月从南边运回来的稻米都不下百万斤呢。六千多斤粮算什么,就算是一坛都卖不出去,最多当成喂狗了,一点都不心疼。

    而且就凭李承乾那张破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根本就不存在卖不出去这回事儿。

    两百五十万贯,就算是一半,也有一百二十五万贯,这是多少钱啊?攒上几年就可以在龙首原另建一座大明宫了吧?

    还有,洛阳的九成宫也要修一修,钱也要从这里面出。

    一年一百二十五万贯,十年一千二百五十万,一百年……,不得不说,李二现在想的有些多。

    但是很快李二就想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为什么要分给李孝恭一半呢?那家伙只是投了二十五万贯而以,十分之一的钱,就想拿走一半的利润?天下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好的事情……

    (本章完)

第438章 都是钱闹的() 
李二想着想着,越想越觉得李承乾和李孝恭两个拿着那么多钱没什么用,不过李孝恭必竟是他弟弟,有些话没办法说的那么直接,思来想去老李就觉得这事儿的解决办法,还得落在儿子身上。

    想到此处,便轻咳了一声,有些语重心长的说道:“承乾啊!”

    “父皇,您说!”

    从来没听李二这么说过话,李承乾心里也隐隐有些发毛,不知道老头子到底想要干什么。

    长孙同样也有些意外,凤目不自觉得瞟向老李,意在询问发生了什么。

    “承乾,你是大唐的储君,应该知道,大唐现在刚刚打完仗,国库还很空虚,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李二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是没完没了的一顿诉苦,从连续三年的灾害说到远程突厥,又从远征突厥说到赎买百姓归唐。

    洋洋洒洒说了大概一刻钟,声情并貌,声泪俱下……,让听者落泪,闻者动容。

    一边的长孙早就明白了老头子的意思,自然而然的陪着抹上几滴泪水,李承乾无奈之下也陪着叹了几口气。

    不过纵然如此,李承乾还是打算继续糊涂下去,那钱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和用处,怎么可能被老头子一顿诉苦就全交了,这根本就不是他的性格。

    李二也看出李承乾这小子是打算油盐不进了,又说了几句之后,便闭口不言,只是将目光看向自己最贴心的老婆,意思是:我没招了,你上吧,最好把钱都给他掏出来。

    这样的情况长孙能说什么,且不说日后的影响会怎么样,单说李承乾手中握着如此巨大的一笔钱财,她也不是那么放心。

    于是乎,伟大的长孙皇后接过了李二的话头:“乾儿……”。

    “母后,儿臣知道该怎么做了,今后卖酒的钱款一定如数上交。”不等长孙皇后把话说完,李承乾就已经受不住劲了。

    长孙皇后不像李二,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沟通,这个厉害的老娘往往是没有道理的,如果李承乾不抓紧时间投降,后果很可能会很严重。

    第一长孙会哭,第二长孙会揪耳朵,第三长孙会一边哭一边揪耳朵,所以钱上交就上交了吧,反正这钱估计也不会是真金白银。

    异族最会作的生意就是拿东西换东西,比如拿成群的牛羊马来换战俘什么的,至于钱……好像周边异族没有钱的概念

    “好,乾儿小小年纪,便知道为父分忧,为国解难,好好好……”每年多出一百多万贯的收入,李二乐的有些合不拢嘴,两百五十贯一杯的高度酒一口一口往嘴里灌着,看的李承乾眼角直抽,生怕这老头子一会儿喝多了耍酒疯。

    “父皇,不如把税也调一调吧!”趁着老头子没有喝多之前,李承乾的坏主意又冒了出来。

    没理由他把钱全都捐了,然后让李孝恭那老货每年白赚钱吧,怎么也得从他那里坑也一笔钱来。

    “调税?为什么?”李二将手中酒杯放下,疑惑的问道。

    “父皇,我大唐在父皇励精图治之下,每日里都有新的变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也不为过,想必不用三年,必然会开创贞观盛世。”

    “而盛世之下,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大量的奢饰品必须也会涌现而出,这些东西往往都会有数十上百倍的收益,如此大的收益,却依旧用十税一的税率,父皇,这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这……”李二陷入犹豫,一时间有些想不明白这个问题,良久之后才对李承乾说道:“此事先放一放,待为父与你舅舅他们商量一下再说。”

    “喏!”老头不接李承乾的话题,让他觉得有些憋屈,有一种坑没有挖好的感觉。

    不过老头子这种有用处就是‘为父’,没用处就是‘朕’的自称,则更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接着,李承乾又在甘露殿陪着老头子和老妈吃了一顿晚膳,并且在老头子喝晕之前告辞离开,躲回自己的‘兰若寺’去舔‘伤口’,每年一百二十多万贯的钱财,只换来老头子一句‘为父’的自称,感觉真是糟糕透了。

    日子就这样一点点的混过去,时间很快就到了六月,大唐各路州府彻查之下,利用手中‘种子’成员的名单,一举将这个神秘的组织彻底破坏掉。

    遗憾的是终归有一些组织里的高层提前不知通知什么途径得到了消息,在抓捕之前就偷偷的藏了起来,以至于最后消失去茫茫人海,再也无处寻找。

    不过这已经并不重要了,宇文阐被干掉了,没了这个最大的‘种子’,神秘组织就等于没有了存在下去的意义,跑掉的人也应该不会再出现,所以关于‘种子’的一切,目前基本上可以划上一个句号,作为结束。

    而医学院,现在已经开始动工,位置选在东南角芙蓉园附近的一个坊,那里位置偏僻,在哪里居住的百姓并不多,稍微给一些钱,然后再其他坊给上一处宅子,简简单单便完成了动迁的工作。

    必竟大唐属于封建君主制,面对前来拆迁的官家人,平民百姓根本无力抵抗,加上李承乾给的补偿款并不少,所以整整一个坊的拆迁,竟然没有一个钉子户。

    二十五万贯,去掉补偿款已经所剩无所,但是好在新的建筑都是用的砖混结构,水泥与砖石都是从自家的产业里往外调,节省了大部分的材料款,这才使得工程能够继续下去。

    一幢试验楼,一幢教学楼,两幢教师宿舍,四幢学生宿舍,还有一间对外在门诊,这就目前正在动工的所有建筑。

    而施工的人员则是从人贩子手中罚没的战俘。

    左武候卫三千军卒的监督下,上万的突厥战俘分成三班,没日没夜的在工地上劳作。

    推平原有的建筑、平整场地、深挖地基、打混凝土基础等等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短短的个月的时间,上万的战俘已经成了合格的建筑工人,有一些能力强的,四个时辰时间甚至可以砌数千乃至块砖。

    (本章完)

第439章 突厥战俘的作用() 
孙思邈最近特别喜欢到工地上来,因为这里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伤患,比如:被砸了手脚的、被鞭子抽的皮开肉绽的、从架子上面掉下来摔伤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这么多的伤患,绝对是医者练手最好的地方,而且伤的都是些异族人,就算是治死了,也没有那么多的心理负担。

    而且老孙这人李承乾也琢磨过,这老头实际上手黑着呢,当医生的如果手不黑,怎么可能有那么高的医术?对吧?

    手破了,找一副外用药糊上,至于那药是什么,天知道,反正只要是毒不死人,老孙就敢往人的身上用。

    至于说医疗事故什么的……天啊,在古代,生病有医生看就不错了,还敢去追究是不是医疗事故?那胆子得多大啊,下一次还想不想看病了。

    于是乎,伫立在工地西北角的那顶帐篷成了战俘们又爱又恨的地方,受了伤,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就是那间帐篷,因为那里有医生。

    接着被抬进去之后就是无比的恐惧,各种各样叮叮当当的金属器具让人看着毛骨悚然,仿佛置身于屠宰场一般。

    散发着浓烈酒香的‘烈酒’不要钱一样倒在伤口上,让战俘们惨叫的同时,还不断的惋惜着,感觉这个医生就是在犯罪。

    然后,就是精致的缝衣针在皮肉上穿来穿去,疼的人苦不堪言,等治完了,基本上命也去了半条。

    但不得不说,那老医生虽然下手狠,但治疗的效果绝对没的说,五月的天气里面,竟然没有一个伤口发炎感染的,所有受了外伤的家伙们,都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活蹦乱跳的跑回来继续干活。

    战俘们现在已经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工地上的生活,每天四个时辰的工作,只要不偷懒,就不会挨鞭子。而且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干出超过工作量的活儿,还会有积分奖励。

    战俘们没有文化,不知道积分是干什么的,但已经有几个家伙因为每天都能超量完成任务,被提拔成了小组长,过上了每天能吃饱饭,还不用干活的日子,在草原上这样已经可以算是小贵族才有的待遇。

    生病有医生,干活好会被提拔,饭虽然吃不饱,但在草原上也不见得比这里强,吃不饱的日子也是大多数。

    最关键的是,在这里只要你认真干活,绝不会有人拿把刀无缘无故的就把你给杀了。

    战俘们满意,执失思力也挺满意,看着不远处场地中劳作的那些战俘,嘴角扬起一丝得意的笑容。

    在不远的将来,那些在地工上忙碌的汉子,都会是他的兵,他的直属部队。

    这是大唐皇帝亲口说的,不会有假,而且大唐皇帝还要给他赐婚,将九江公主许配给他。这可是大唐第一位嫁给异族的公主,对他执失思力来说,这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

    “执失将军,看出什么来了?”曾经的兵部尚书,现在的尚书仆射,杜如晦就站在执失思力的边上,他同样在看着远处劳作不休的地工。

    “下官愚钝,只能看出这些奴隶精神头还算不错。”执失思力对杜如晦微微弓身,以示尊敬。

    “他们不是奴隶。”杜如晦手捻额下胡须,顿了顿说道:“他们曾经是战士,那么就永远都是战士。只不过他们当初太散漫了,我们要教会他们纪律是什么,所以这样的劳作是必须的。”

    “纪律……”执失思力重了一遍,脑中闪过与他有过一次交手的‘獠牙’大队。

    当时,自己的部队作战的确勇敢,不管多么强大的敌人都敢冲上去与之决战,但这支部队却缺少配合,杀的性起往往就会忘了一切,跟狂战士一样只管自己猛打猛冲。

    所以,他们最后会被训练有素的‘獠牙’大队一个个的杀死。

    只是,这样的工作真的会起到作用么?能让这帮混蛋知道守纪律?执失思力对此表示怀疑。

    不过李承乾却不这样认为,七天之前,同样的位置,杜如晦曾经问过这个问题,当时得到的回答很简单:条件反射。

    李承乾的看法很简单,劳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协同的过程,半年时间的劳动足可以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协作习惯。

    砌砖的与递送砂石料的可以配合,搅拌混凝土的也可以配合,打桩的同样是在配合。这些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让这些战俘在不知不觉中理解配合的重要性。

    最终当工程完工的时候,这种配合就会慢慢融合到战俘的骨子里面,到时候由执失思力来接手这一批人,再按大唐标准进行军事训练,估计三年之后,一批合格的大唐突厥籍骑兵就会现世。

    当然,这些是李承乾对杜如晦说的,而且是当成一种推理来说,一切还要时间来考证,没人会保证事情一定会向最好的方向发展,说不定半路出了岔子,这批人都被老李砍了也说不准。

    在李承乾的心里,这些突厥人的的确确是有大用处的,将来要灭吐谷浑、灭吐蕃、灭羊同,甚至是远征西域,这些战场上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大唐的军卒留着保家卫国就好了,去外面打仗还是用雇佣军最实在,而且百年之内,死多少都不会心疼。

    李承乾有时候甚至想把薛仁贵踢出军队,让他去组建雇佣军,到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