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华安同样也不反对李承乾的作法,被舒天追了一年,他心里同样憋着一股火没地方发泄。

    一年前他只是追着一个神秘人影背后到的马家,结果刚刚追到那里就遇到了捕快舒天,如果说这里没有人算计他,真是鬼的不信。

    所以李承乾这一安排,正好遂了他的心思,让他能够名声言顺的参与到调查当中。

    “小白,这案子你有兴趣没有?如果有,就跟他们走一趟。”李承乾似乎在有意识的将他们三人绑在一起,这让白月宁有些迷惑,不过还是点点头,表示听从安排。

    “走,回宫!”待三人离开之后,李承乾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看着拿被二十七拿在手中的长匣,嘴角扯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高明少爷慢走!”“少爷慢走!”迎宾楼伙计一连串的恭送声中,李承乾带着大萝莉和二十七缓缓走出迎宾楼正门。

    自从上一次装逼,把上任迎宾楼的掌柜弄去管厕所之后,李高明同志在这里的地位空前高涨,达到无人可及的地步。

    有专属包厢,就餐免费不说,吃饭的时候还有专门的歌舞表演,奈何现在是冬天,歌妓穿的都比较多,所以李承乾暂时对这一项目没什么感觉。

    不过就在刚刚奇葩三人组来之前李承乾已经吩咐过了,包厢里要立上一根一寸粗细的铁柱,至于用处……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路无话,小半个时辰之后,李承乾带着两个跟班回到‘兰若寺’,进了书房之后,迫不急待的就让二十七打开盒子。

    名动千古的《兰亭集序》终于要面世了,自唐代贞观之后,想看看《兰亭集序》真品的何止数十亿。

    今天,他这个‘代表性人物’将代表那数十亿人,鉴赏一下这著名的王右军代表作。

    学着李二和长孙的样子,洗手、净面,然后从打开的匣子里拿出卷轴,怀着一颗忐忑的心,缓缓将卷轴推开。

    然后,李承乾愕然发现,这上面写的东西,他有一大半都不认识。

    这特么好尴尬啊,本以为搞到《兰亭集序》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情,可到了最后发现,这《兰亭集序》到底是真是假自己都搞不清楚。

    怎么办?对于鉴定《兰亭集序》,李承乾很有自知之明,连字都识不全的他,根本就鉴定不了这份无价之宝。

    在大唐如果说能鉴定,并且有这个资格的,按李承乾估计,不会超过二十人。

    尴尬啊,真的好尴尬啊。李承乾搓着手在屋子里来回的转圈,诸遂良、孔颖达、萧禹、王珪、闫立本、颜师古、于志宁一个个老夫子的名子在他的脑子里转来转去。

    可是不行啊,这些人都是老头子的人,让他们来鉴定,一个不好漏了口风,这《兰亭集序》可就保不住了,非被老头子没收了不可。

    “太子殿下,何事发愁啊。”就在李承乾抓耳闹挠腮想办法的时候,一个苍老声音传入耳中,抬头看去,发现竟是老李纲拿着一本他编写的数学教才从外面走了进来。

    “承乾见过老师!”李承乾自从第一堂课被李纲一语点醒,就对这哆哆嗦嗦的白胡子老头十分敬重,所以虽然李纲是太子少师,但在礼数上,李承乾基本是以太师之礼相见。

    (本章完)

第372章 风流公子李承乾(上)() 
老李纲时下已经七、八十岁,早已经过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对李承乾以太师之礼待他只是随意的笑笑,摆摆手示意不用多礼。

    不过这小老头儿虽然不在乎,但李承乾不能不在乎啊,七、八十岁的人了,一旦在自己这里有个好歹,这事儿说不清楚不是。

    所以施礼之后连忙上前扶住这小老头,来到桌案后面,扶着老头子坐好,然后才恭声问道:“老师日幕至此,可是有什么事情?”

    “唔,没什么大事,就是看你这书觉得有些疑问,实在耐不住性子等明天,所以……”李纲将手中手册对李承乾比了比,就说此行的目的,结果说到一边,目光就被桌案上的《兰亭集序》所吸引,不由自由的收住了声音,人也缓缓站了起来。

    “这……这是……,兰……兰兰兰……”老李纲起身之后,只是看了一眼,立刻整个人就僵在那里,结巴着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老师!老师!”李承乾被李纲的状态吓了一跳,连忙上前,又是顺气又是搓背好一通忙活,才算让老头子缓过一口气来。

    “《兰亭集序》,真的是《兰亭集序》。”李纲虽然气缓过来了,不过整个人依然处在一种癫狂的状态,身体颤抖,双手弯如鸡爪伸在半空,想摸又不敢摸,似乎很怕自己是在幻觉之中。

    李承乾站在老头子一边,看老李纲似乎不会突然挂掉,这才试探着问道:“老师,这《兰亭集序》是真品?”

    “废话,除了王右军,还有谁能写出如此千古佳作!”激动的老李纲目不转睛的盯着眼前的《兰亭集序》,像是生怕它从眼前飞走了一般。

    李承乾被喝斥了,不过从李纲处得知《兰亭集序》确为真品之后,他也不在太乎这种喝斥,没文化又喜欢附庸风雅,受点委屈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忍忍就好了。

    “老师,水已经打来了,请您净手。”从李二那里知道看古卷要净手的习惯之后,李承乾很理解为什么李纲不去碰那幅字的原因,所以命侍女打来清水,给李纲预备着。

    不料,李纲作为一个正统文人,其行为远比李二要讲究许多。

    触碰字画之前不单单要洗手,而且还要焚香,并且平心静气的跪坐到一炷香燃尽之后,这才缓缓起身,认真的欣赏起来。

    尔后一连三天,老李纲留宿东宫没有离开,吃住都在崇文馆中,就连除夕夜也只是往家里送了个口信,说是在人在皇宫,让家人无须担心。

    而这三日时间,一幅《兰亭集序》被老头子不知临摹了多少遍,最后看的李承乾都快要吐了方才罢手,长叹一声说道:“太子殿下,这幅字,好好珍藏吧,今后怕是再也不会出现与之比肩的了。”

    “老师既然喜欢,何不将它带回家中好好欣赏……”李承乾有些纠结的问道。

    李纲的状态让人很不放心,七、八十岁的老家伙,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其余时间都在临摹,李承乾很担心老头子就此累死了。

    所以除夕那天的时候曾经试图让老李纲带着《兰亭集序》回家去看,只要一个月之内拿回来便好。

    可是这李纲却死活不答应,不知是怕弄坏了还是怕弄丢了,总之这白胡子小老头很执着的留在崇文院里,一直都没有离开。

    “罢了,我老头子一个快入土的人,能见此贴已经足慰平生!”李纲惋惜的看了一眼《兰亭集序》,不知心中在想些什么,良久之后再次长叹一声:“好了,老夫已经在此停留日久,今日便要回去了。”

    李纲脸上的失落李承乾看的很清楚,不过他又能说什么呢,总不能把《兰亭集序》送给老头子。

    如果送了,那也只是在坑这个小老头,这样的一幅字留在家里,弄不好就是个家破人亡的下场,所以在大唐这个侠以武犯禁的时代,《兰亭集序》只有放在皇宫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当然,如果放在李二那里更安全,因为他会把这东西一起带走。

    接下来的日子再次恢复了平静,除夕到上元之间这十来天,让人闲的骨头发酥。

    将军们依旧在北面没有回来,李靖、李绩、李道宗、柴绍、薛万彻还有卫甑生六路大军已经将颉利的活动空间压缩到了极至。

    而且就在除夕夜的时候,李承乾听说颉利那家伙好像打算求饶,派出的使者执失思力已经过了灵州,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抵达长安。

    熟悉这段历史的李承乾知道,颉利那家伙怕是快要完犊子了,李靖那条老狐狸决不会给他喘息的机会。

    “哥,你又走神啦。”正在考虑北边战事的李承乾被突然出现的一张小脸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却是长乐那个小丫头。

    “怎么了长乐?”扫了一眼车厢里的几个小丫头,李承乾迷惑的说道。

    “哥,明天你的马车借给我们好不好?”李承乾的豪华四轮两驱大马车中,长乐、小武等几个小丫头坐在一起,可怜兮兮的盯着他。

    马车现在经过李承乾不断的改进,已经和这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各种齿轮和铁制车轴的应用让车辆有了类似于差速器的装置,转弯的时候再也不会出现打滑的现像。

    而且四个车轮的外面都用熬制好的耗牛筋包裹,除了不能充气之外,基本上和后世的橡胶轮胎没有什么区别。

    有一这样的改造,再配合车架下面的钢板减震弹簧,使得马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车里基本上感觉不到什么震动。

    所以李承乾这辆马车一直就是李泰、李恪还有李丽质这些个弟弟、妹妹们惦记的对像,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想办法从他手中把车借出来使使。

    “可以,但是不要跑的太远。”李承乾点点头,对这几个妹妹,他是没什么抵抗力的,基本上有求必应。

    反正这帮小丫头们将来都要嫁人,到时候可就没有现在这样舒服了,所以能宠着她们就宠着她们吧。

    “谢谢哥哥!”李丽质甜甜一笑,缩回了一群小丫头中间,几个人凑到一起嘀嘀咕咕的商量起来,看上去似乎真的有什么机密的事情一般。

    (本章完)

第373章 风流公子李承乾(中)() 
李承乾并不关妹妹们到底要作什么,有老头子和老妈在,这不是他应该关心的事情,所以没必要有去听她们之间的对话,反正有老头子安排的护卫在,想必她们出去了也不至于吃亏。

    而且小丫头们年龄大了,开始有自己的密秘,很多时候并不喜欢李承乾过多的插手她们之间的事情。

    移动中马车很快在一阵喧嚣声中停了下来,二十七特有的中性声音传进车厢:“几位殿下,路堵死了。”

    “好啦,小丫头们,有什么事情回头再研究吧,现在我们要去逛灯市了。”李承乾对二十七点了下头,拍拍手,朝车里讨论的热火朝天的几个萝莉说道。

    “这么快就到了啊?”小丫头们先是发出一声惊讶,然后就是一阵欢呼:“快走吧,今年的灯市听说很热闹,我们下去看。”

    然后还不等李承乾反应过来,一群小丫头就叽里咕噜的打开车厢的车门,在一阵突然剧烈起来的嘈杂声中窜了出去,哪一还有一点点皇家贵女的样子。

    “哥,快点下来啊!”车外的喧嚣声中,李恪的声音也同时传了进来。

    因为李承乾的马车没有太多的位置,所以他和李泰两个是各自坐着自己的马车来的,此时马车停下,自然下来的比较快些。

    “看好妹妹,别让她们乱跑。”李承乾先是嘱咐了一声,然后打才打开另一面的车门,从里面跳下来。

    人都说正月十五闹花灯,李承乾虽然在大唐生活了将近四年,却一直无缘得见长安的灯市,概因每一次的上元节,他不是在关在宗正寺里,就是在外面放风。所以这一次,相比于几位弟、妹,他才是真正的‘新手’。

    “哥,我们先去哪里啊?”下了马车的李承乾还没来得及打量周围的环境,心急的李恪和李泰就急急的转过车马赶了过来。

    “别急,先等等护卫们!”李承乾四下扫了一眼之后,发现老头子派来的十余护卫少了一半,猜测可能是人多给挤散了,当下便也不着急离开,出言安抚一下两个心急的弟弟之后,便重新抬头四下打量。

    却见他们大街两侧火树银花,灯明如昼,一棵棵高大的灯树立在道边围墙之下,将周围照的纤毫毕现。原本宽敞的街道已经被如织的人流和马车填满,乍一看去几乎让人以为全长安的人都集中到了这里。

    而在两侧的人流中,则时不时可以看到一些挑着各式花灯的商贩,这些商贩混在人群之中,向一些没有自己准备花灯的人们推销自己的商品。

    大唐一年之中唯有三天不宵禁、不闭门、不禁灯,而这三天便是上元节的三天,是以每年的这个时候,长安城的百姓、官员都会与家人或朋友结伴上街,赏灯、放灯、吟诗作赋不一而足。

    同时,上元在唐代也是情人节的像征,常年幽闭家中的年轻女性都会在这几天的晚上走上街头,一是赏灯,二是看看是否能遇到自己的意中人。

    虽然就算遇到也不一定有情人终成眷属,但至少会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一些。当然,碰巧遇到门当户对,男女之间又彼此郎情妾意,最终共结连理、鸾凤和鸣的也有不少。

    是以李承乾此时眼中所见,文人士子很多,但仕女佳人同样数不胜数,一时间看的他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此时新年已过,李承乾已经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并且十二岁的身体里面装的是一个接近三十岁的灵魂。

    所以李承乾和李恪、李泰不同,十来岁的小丫头已经不能满足他心中的渴望,那些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子才是他的主要目标,只可惜,现在还是冬天,如果是夏天……。

    李承乾带着无限的遐想,一双贼眼在周围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死死的盯着那走来走去的‘小兔子’们。

    是不是应该考虑弄个罩罩啥的呢?要不然满大街‘小兔子’乱跳显的很过份啊。

    李承乾擦了一把快要流出来的口水,心中暗自琢磨着,却没想过,他一个大唐太子如果搞一个胸罩出来,会不会被老妈长孙皇后打死在‘兰若寺’中。

    不过就在李承乾扫视无数兔子的同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眼前一闪而过——孔雯?!

    看着大萝莉带着一个丫鬟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李承乾嘴角扯出一丝坏笑,给二十七打了一个眼之后,三两下推开李恪、李泰两人,向着孔家小丫头迎了上去。

    “这位小娘,小生有礼了。”一把折扇横在孔雯主仆二人身前,将两个女孩子吓了一跳,待定了定神之后才发现,竟然是熟人。

    纯白公子服,身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