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儿臣认为现在不是出兵的最好时机。”李承乾犹豫了一下,沉吟着说道。

    “说来听听。”李二的看了若有所思的杜如晦等人一眼,决定听听李承乾的想法。

    “儿臣的想法很简单,现在他们还没有真的打起来,如果我们现在出兵等于在替别人顶雷。”李承乾说道。

    “顶雷……”李二反复念叨着顶雷两个字,缓缓陷入沉思,直到半晌之后才说道:“那依你的意思是不出兵?”

    “不,儿臣只是说现在时机不对,并不是说不出兵,该有的姿态我们还是要摆出来的。”李承乾摇摇头,否认了李二的说法。

    “太子殿下能否仔细说说。”房玄龄接过李承乾的话头问道。

    这老家伙最善长的就是谋划,所以他很想听听李承乾是怎么谋划这件事情的。

    “很简单,向太原增兵,做出一个随时准备出兵的姿态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既能给那个突利壮胆,又能挑动颉利那根不太强大的神经,甚至操作的好还能让******从内部乱起来。”李承乾眯着眼睛说道。

    “哦?内部乱起来?”李二眼睛一亮,闪过一丝感兴趣的神色。

    “对,突厥人都大大咧咧,脑子不大好用,管理国家也多是以强权为主,所以儿臣认为******内部必然是矛盾重重。”李承乾越说越有把握,一份简单的计划在心中慢慢搭出了一个框架。

    “分划之策?”杜如晦蹙眉问道。

    “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去年的时候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就已经开始反叛******了吧?为什么我们不联系一下他们,许以重利,让他们先内斗起来呢?”看着有些消瘦的老杜,李承乾思绪有些飘乎的说着。

    现在是贞观二年,等到了四年的时候,这个老头子怕是就要撒手人寰,再想和他讨论事情怕是只能去阴曹地府了。

    “殿下对‘利’之一字的操控老臣佩服,但不知殿下打算许下什么样的重利?”杜如晦神情严肃,探询着问道。

    “不用太重,一个被大唐承认的可汗之位足以!”李承乾洒然一笑,对老杜的慎重有些不以为然。

    “仅仅一个可汗的位置?”杜如晦有些愕然。

    “当然,薛延陀原本是铁勒诸部之一,前隋时还是一个独立的部族,现在被******统治,心中定然不甘。如果我们派人秘密与之联系,承诺剿灭******之后,许他们一个可汗的位置,估计薛延陀必反。”

    李承乾眼睛几乎眯成一条缝隙,一丝寒光自其中透出,看的与其对视的老杜一阵心悸。

    “你们两个行了吧,不要把我们当成空气。”李承乾和杜如晦讨论的热闹,不成想冷落了久坐一旁的皇帝陛下。

    “陛下,老臣认为太子之法可行。”被李二惊动的杜如晦从头到尾的想了一下李承乾的计划,恭声说道。

    “你们呢?”李二略一点头,将目光投向长孙无忌等人。

    “臣等无异议。”最善决断的杜如晦都认为可行,其他人还有什么理由认为不可行的。

    再说这个计划里面,除了李二的诏书,好像大唐并没有真的付出什么。

    “既然都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定了。周范调往太原驻守,严关注突利和颉利两军的动向,另外,着唐俭出使******。”李二戎马一生,渭水之盟被其视为毕生之耻,现在有机会一举将之屠灭,自然心急如焚。

    “陛下,此事还是莫要急在一时,当慎重考虑为要。”房玄龄虽然相信杜如晦的决断,但还是觉得李二的决定太仓促了些。

    “是啊父皇,儿臣也认为再细致考虑一下为好。”李承乾十分赞同房玄龄的意见。

    “也罢,那就明日朝堂再议一下。”连番的劝解,终于让李二冷静了一些,放弃了自己的坚持。

    灭突厥虽然重要,但准备也同样重要,仓促间作下的决定到了后期往往需要更多代价来弥补,这是李二不想看到的结果。

    (本章完)

第258章 战争的前兆(二)() 
从武德九年八月末至今,显德殿前每日皆有士卒在练习射击,骑射、步射,不一而足。

    李二也会经常去亲身教导那些对于射箭并不熟悉的士兵,有表现好的,还会赏赐弓箭之类的东西。

    长孙无忌等人数次劝谏,说兵刃至御前是为不祥,希望李二不要再这么任性,要多为江山考虑,生怕这兵军卒哪一次没有控制好,走火把老李给弄死,到时候大唐可就要塌天了,结果却每一次都被李二否决,

    就这样,大唐历代君王,唯中贞观年间,见皇帝可以带兵刃,上朝同样可以带刀剑。这也是吴辰为什么可以带着满身的刀,行走于内宫的原因。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着一个问题:老李恨极了突厥,恨极了颉利。

    所以,对出兵剿灭颉利一事,朝堂上无论文武,口径完全一致,就是两个字‘搞他’,至于怎么搞……有那么多的军方将领在,其他人也就不费那个心思了。

    李承乾因为前段时间署理过将作监,所以这一次也没跑了,整顿军备就是他的新任务。

    或者说他就是一个有实无名的后勤部长也可以,军备要他来搞,打仗需要用的粮食同样需要他来搞,运输更不用说了,漕运的事情正好归都水监管辖。

    “殿下,夜了,回宫吧。”将作监治铁坊,王成虎第四次来催李承乾。

    “回个屁,没看到关键时候了么?”李承乾一身厚布衣衫,死死的盯着眼前的炼钢炉,连汗水流入眼睛都顾不上去擦。

    “殿下,这样真的能成么?”李承乾身边的柳敏有些紧张的问着,对王成虎的催促报以白眼。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一把撸掉脸上的汗珠,李承乾对柳敏说道:“如果你对这坩埚有把握,那就一定能成,如果没把握……那就听天由命。”

    “臣,臣不能保证。”柳敏摇了摇头,再次把注意力放到眼前被李承乾称为坩埚的东西上面。

    坩埚炼钢法,耐火模具在将作监广泛应用之后,李承乾想到的唯一能快速提高钢铁产量的方法。

    灌钢法虽然简单,但产量却并不怎么高,所以李承乾考虑了很久之后决定弃之不用,直接上马坩埚炼钢。

    现在的时间已经是十月中旬,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经历过十余次失败,终于调制好了可以承受高温烧灼而不坏的材料。

    而现在正在炉中煅烧的,正是由那种材料制成的坩埚。

    时间点点过去,炉火中的坩埚却依旧坚挺,没有一丝变型或者碎裂的痕迹,而坩埚里面的那些铁矿石却已经在慢慢让融化。

    “殿下,殿下,成了,成了啊。”柳敏的神色十分激动,两只手不停的颤抖。

    “再等等,还没有完全化开,再等等看。”李承乾盯着炉火的双眼已经红肿不堪,眼泪一颗一颗不由自主的往外淌,但还是不肯将眼睛挪开。

    冶铁坊再一次陷入安静,除了工匠在坩埚中搅拌时发出的声音外,再就是焦炭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

    “殿下,休息一会儿吧,应该没什么问题了。”柳敏不经意的一扭头,注意到李承乾现在的状态,被吓了一跳。

    “真的没问题么?”李承乾只是知道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炼钢,但具体什么火候之类的完全就是一窍不通,甚至可以说连理论都不知道。

    “没问题的,煅烧这么长时间都没出现问题,就已经可以确定了。而且如果没有那个坩埚,选择直接煅烧的话,现在那些铁块只怕早就已经化成铁水了。”柳敏信心十足的说道。

    “那行,我去你的官署休息一下,事情有了结果,记得通知我。”李承乾确实有些顶不住了,眼睛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

    “殿下不回宫?!”柳敏有些惊讶的问道。

    “回个屁,这坩埚炼钢法如果成功,你知不知道大唐的钢铁产量会提高多少?这样的情况下你让本宫怎么可能安心回宫去睡觉。”李承乾不断的眨着眼睛,没好气的说道。

    “那好吧,臣陪殿下过去。”柳敏点点头,没有再劝,其实不光李承乾,他自己也是一个德性。

    现在如果有人让他回去睡觉,柳敏甚至有可能拔刀子拼命。

    李承乾用手指着柳敏所站的位置,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道:“本宫不用你陪,你就在这,哪也别去,就在这看着,只要成功了,立刻去告诉本宫,听到没!”

    看到柳敏点头答应之后,李承乾才放心的带着吴辰、王成虎还有程华安离开冶铁坊。

    十月的长安已经很冷了,但是在冶铁坊那种高温环境下待得久了,到了外面却只感觉到舒服。

    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再缓缓的吐出去,将快要烧起来的肺冷却一下,李承乾回头看了一眼冶铁坊,嘴角扬起一丝弧度,大唐这一次是真的要腾飞了,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

    “殿下,新的炼钢法真的可以提高数百倍的钢铁产量?”很少开口的程华安很难得的说了一句。

    “当然。”李承乾肯定的点点头。

    “殿下,那么多钢铁有什么用?”吴辰理解不了钢铁产量提高数百倍之后多余的钢铁要作什么用。

    “用处多了,至时候把饭碗都弄成铁的,筷子弄成铁的,桌子弄成铁的,椅子也弄成铁的……总之你能想到的,全是铁的。”李承乾兴奋的说道。

    “全是铁的?”吴辰抽着一脸问道。

    李承乾似乎不打算放过王成虎等人脆弱的神经,两手伸天向空,用一种狂热的状态说道:“整个大唐全都是铁的,钢铁将会改变整个大唐,世界将会匍匐在大唐的脚下,无数的蛮夷将在大唐面前颤抖、颤栗……!”

    吴辰有些呆滞的看着略有些癫狂的李承乾,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他知道李承乾的脑子和别人不一样,经常会有一些让人理解不了的想法,而且这些想法总会在不久之后变成现实。

    但是让整个世界匍匐在大唐的脚下,无数蛮夷在大唐面前颤栗,怎么听都像是一句梦话,太让人难以置信。

    很矛盾,很纠结,到底应不应该凭借以往的经验来相信这个快要疯了的太子呢?

    (本章完)

第259章 战争的前兆(三)() 
李承乾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过去的,只知道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

    蹙眉走出柳敏的官署,看看门口抱剑站在门旁的程华安,李承乾略带疑惑的问道:“柳敏他们那边怎么样了?为什么没来叫我?”

    “他们失败了,说是没脸见你,都在冶铁坊里面蹲着哭呢。”程华安的腰似乎从来不会弯曲,脸上好像也从来没有过笑容,冷冰冰的像一块石头。

    “失败了?这不可能?昨天不是还好好的……”李承乾面上的表情更加迷惑,想不通为什么会失败。

    “走,我们看看去。”思来想去没有结果,李承乾索性不想了,反正离得不远,亲自过去看看不就好了。

    “要不要吧吴辰和成虎叫来?”程华安看了看右侧的一间厢房问道。

    “让他们两个睡吧,这里又没什么风险。”李承乾摆摆手,示意不用管吴辰他们两个。

    冶铁坊里面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闷,十来个工匠愁眉苦脸的蹲在一起,看着地上上百把三尺左右长短的钢条发呆。

    “怎么了这是?谁来和本宫说说!”在一众工匠中扫视一圈,李承乾将目光定格在柳敏的身上。

    “殿下,我们失败了,炼出来的钢材根本就不能用。”柳敏抬头看着李承乾,苦涩的说道。

    “到底哪里失败了,你一次性的说清楚不行么?你特么还是不是个爷们儿,说话怎么那么费劲呢!”李承乾原本就是一头雾水,被柳敏一说就更加迷惑。

    十余天的努力,绝不是柳敏莫名其妙的一句‘失败了’就能抵消,李承乾无论如何都要问个清楚。

    “殿下请看。”柳敏黯然的从地上拿起一根钢条,将一头插进旁边石台的缝隙,然后缓缓用力……。

    原本笔直的钢条竟然慢慢弯曲,最后竟然弯成了一个很大的弧形,然后随着柳敏慢慢撤掉力气,才又缓缓恢复原状。

    “殿下,您也看到了,这钢太软,根本不能用来做刀,这么软的钢就是废品,没有一点用处……”柳敏看了一眼久久无语的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可李承乾接下来的表现彻底的把柳敏吓到了,甚至他都开始怀疑太子殿下是不是疯了。

    因为李承乾脸上的表情真是太精彩了,狂喜、惊讶、迷惑乱七八糟混在一起,同时还在语无伦次的指着柳敏笑骂:“柳敏,你真是特么有才,太特么有才了,我们发达了你知不知道,你特么就是一个天才,天才!现在就是赏你一个县男的爵位都不够你知道么。”

    所有人都呆住了,心在不断下沉,太子疯了,这下麻烦大了。

    “太子,你最好能把话说清楚,而且昨日夜宿宫外的事情你最好有一个能说过去的理由,否则……你就去宗正寺呆上一年吧。”李承乾凌乱的表达中,李二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臣等见过陛下。”

    “呃,儿臣见过父皇。”

    狂热中的李承乾稍稍恢复了一丝理智,看着满面怒容的老头子,略带尴尬的施礼问好。

    “快点说,别想蒙混过关。”狠狠瞪了李承乾一眼,李二怒声说道。

    这小子简直是太不像话了,夜宿宫外不说,早朝也没有去参加,甚至莫名其妙的在将作监大放厥词,许诺出县男的爵位。

    李二知道李承乾这段时间在忙活将作监的事情,但没想到丫竟然折腾到这个份上。

    李承乾没有被老头子的愤怒吓到,反而指着地上的一堆钢条说道:“父皇,您先看看这是什么!”

    “一堆刀坯而以,也值得炫耀么!”尉迟恭没等李二说话,就撇撇嘴说道,他曾经作过铁匠,自然认识地上的一堆铁料。

    “刀坯?”李承乾对老尉迟同样报以不屑,转过头对柳敏说道:“把你刚刚做的重新演示一下。”

    老柳被李承乾瞪了半天,最后不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