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里的‘牙’指的就是牙行的意思,随着我国各朝代不同称呼也不同,唐、五代之时统称牙、牙侩、牙郎。而牙行这一词是从明代开始使用,是将中介人和店合到一起的称呼

    姓吴的‘油头粉面’见李承乾态度不似伪作,觉得有些意外,有些愕然道:“难道你小子确实有东西要买?”

    李承乾虽然年级小,但心智却是一个成年人,看着自称姓吴的年轻公子哥有些愕然的表情,不觉有些好笑,发现这小子好像和从前的自己是一样的中二。

    不过李承乾瞅着这小子中二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生意人,不由出言试探到:“既然你是作中介的,那么石炭这东西你一定能搞到吧?”

    真的说到生意,‘油头粉面’反道没词了,只是回头望向跟着他的一位老者。

    “不知这位少爷需要多少?我们店可是不作百两银子以下生意的。”‘油头粉面’身后老者有些傲然的答道,同时也证明了这吴姓公子的确是草包个。

    “万斤为单位,你们有多少,我就要多少!”李承乾根本不为老者傲气所动,整个大唐能让他这个太子动容的人虽然不少,但绝不会有这老者。

    “哦?有多少要多少?”老者也被李承乾的口气惊到了,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都说开馆子的不怕大肚汉,老丈难道吃不下这生意?”李承乾有些戏谑的问道。

    “这……,不瞒这位公子,这生意我们道是吃的下,只是……”老者说话间有些犹豫不决,似乎在琢磨话应该怎么说。

    此时牙店中的几人,包括那‘油头粉面’都以经从言谈间感觉到李承乾身份的不凡,必竟寻常人家的小孩子绝不可如他这般,平淡中带着咄咄逼人之势。

    “只是什么?老丈尽管说便来是。”正所谓钱是英雄胆,或者说钱壮怂人胆,身为大唐太子钱财方面自然不缺,所以李承乾谈及生意才会如此平淡。

    老者略微犹豫了一下,最终迟疑着开口问道:“不知……小兄弟是哪家公子?”

    听了老者的问题,李承乾不由哑然失笑,心道这老家伙原来是不放心,跑来探底来了,但就算担底他李承乾又有何惧,略一思索便说出两个让‘油头粉面’几人一哆嗦的字:“长孙!”

    感谢书友:道友请留步,打赏

    感谢各位书友推荐。

    喜欢本书的朋友别忘记推荐、收藏,或者打赏^_^

    (本章完)

第24章 纨绔初体验() 
“啪”的一声,听到李承乾自报家门,‘油头粉面’直接将手中圆扇甩了出去,目瞪口呆的瞅着这个只有8、9岁的孩子。

    老者也是猛地后退一步,有些结巴着说道:“祟,崇仁坊,长孙大人家?”

    “嗯!”李承乾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

    其实李承乾说自己是长孙家的人也没有什么错,必竟长孙无忌是他亲舅舅,他多多少少也可以算是长孙家半个亲戚。

    而且只报长孙家门已经吓的这几位两股颤颤,如果真的说出自己大唐太子的身份,李承乾真怕这几个惊惧之下起那杀人灭口之心。

    “这……”老者原本打自问出李承乾的家世背景,然后差人去打探一翻,看看这笔买卖是否做得,必竟这小娃娃太小了,就算是能作生意,也没办法以签契约。

    可偏偏李承乾报的是长孙无忌的名号,这立时就让老者傻了眼,他这牙店虽然幕后主人也是有些背景,但是如果要和长孙无忌比比……,结果也只能呵呵了。

    “看来老丈还是有些不放心,也罢,老丈只需明确是否接的下这生意,如果接得,便拿我信物去孙长家找周家管来一趟。”李承乾又不是傻子,看老者犹豫自然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年龄这问题一直就是他的硬伤。

    接过李承乾从腰件摘下的玉佩,老者眼珠子又开始‘哐哐’直跳,他可不像那个‘油头粉面’,玉佩一处手,立刻就知道此物不凡,很有可能是西域进贡来的贡品。

    拿着手中的玉佩,老者给‘油头粉面’打了一个眼色,示意他赶紧溜,然后安排人给李承乾上茶,最后才去安排人到长孙府通知周管家。

    像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能不吃外面的东西就不吃,这种事情不用人教李承乾。后世那么多小说必竟不是白看的,由其是水浒传里的大名鼎鼎的蒙汗药,让他记忆犹新。

    所以在小半个时辰里,桌上的茶水已经换几好多次,李承乾却没动过一口。只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和那不知名的老者聊天,直到店铺外面传来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

    那急促的脚步声有些凌乱,没等房间中人反应过来,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就冲了进来,看到李承乾就之后,一个大步就跨了过来,急切的说道:“少爷,您怎么一个人出来了,可吓死老奴了!”

    言辞间神色紧张,看都没看坐在一边的老者和王成虎。

    而直到周管家出现,一直手握横刀的王成虎也才稍稍松了口气,将手从刀柄上放了下来。

    紧接着,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响起,店铺里瞬间又冲进大概三十几名壮汉,个个膀大腰圆,手提木棒,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

    最后进来的才是店铺里去长孙家请周管家的那个小伙计,只不过丫是被抬进来的。

    正坐在一边喝茶陪李承乾聊天的老者已经被眼前的情况吓傻了,端着茶碗一个劲的哆嗦,心中却在暗自庆幸,刚刚把少爷给打发走了,要不然看这架式,打断第五条腿都是轻的。

    李承乾也被周管家的架式吓了一跳,如果不是知道他是自己人,还以为他要绑架呢。

    深深的吸了口气,才皱眉缓缓说道:“周叔,没必要搞这么大阵仗吧?”

    周管家分明感受到了李承乾的不快,连忙解释道:“少爷,这小子拿着您的玉佩跑到家里,说是您让他去家里找老奴,老奴也是怕您出了什么事,这才带着人赶过来。”

    “行了,留两个人,其他人就让他们先回去吧,这人一群马一伙的,不知道以为咱是响马呢。”李承乾瞅瞅周管家脑门子上的汗,知道这家伙是真怕他出事,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只是让周管家把人都打发回去。

    不过最后这句响马可真说到点子上了,他李家可不就是隋朝最大的响马么,而且是抢了隋朝江山的响马。

    “少爷,那您的安全……”自打进了这家店,看到李承乾开始,周管家的腰就没直起来过。

    刚开始还在和李承乾侃侃而谈的老者此时也终于搞清了状况,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垂手站在一边,长孙府大管家周静轩他还是认识的,能让他一直不敢直腰的人物,只怕不单单是长孙家的少爷这么简单。

    “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谁能把一个8岁的孩子怎么着?赶紧让人回去,别搞的惊天动地的,我这还有事儿找你办呢。”李承乾对周管家摆摆手,示意他快点。

    李承乾的吩咐周管家自然不敢不听,只不过他没敢让人回去,只是让他们分散在四周。必竟他知道李承乾身份,如果让这位爷在他身边出什么意外,只怕长孙无忌能杀他八百遍。

    “周叔,我打算和这位老先生做些石炭的生意,你帮我签份契约吧,价钱你看着办,数量上不封顶,就这样吧。”和老者聊过小半个时辰,李承乾也觉着自己不是个谈生意的料子,而且连特么石炭是个什么价钱都不知道,还谈个屁。

    “石炭?”周管家略一犹豫,扭头对一边站立的老者说道:“吴老四,既然是我家少爷的吩咐,那没得说,你开个价钱吧。”

    虽然不知道李承乾要干什么,但既然是这位爷发话了,哪怕是他要买回去填护城河,自己也管不着,只管帮着买就是了。

    被周管家叫成吴老四的老者也没了刚刚和李承乾聊天的镇静,结巴着说道:“万,万斤800文,您看成么?”

    按照以往,像吴老四这样的牙郎别说和周管家谈生意,就是见上一面都是难上加难,这次借着李承乾的东风,不担见到了,而且还有机会和周管家谈一场生意,怎么可能保持镇定。

    “800文……,成,就这么定了,去市署签契约吧。”

    万斤800文的价格已经到底了,作为一家牙店,这个价格不担把自己的利润抹去了,甚至连供货方的价格都被他主动压到最低,也正是因为这样,周管家才没有再多说其它,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

    感谢书友:道友请留步、…没存在感的影子打赏!

    感谢各位书友推荐!

    喜欢本书的朋友别忘记推荐、收藏,或者打赏一下!^_^

    (本章完)

第25章 工作量又增加了() 
从东市市署出来,李承乾看着拖油瓶一样的周管家,彻底没了逛街的兴致,只好无奈的打道回宫。

    而周管家则是一路恭送李承乾到了延喜门,看着他进了皇城走的没了影子,这才长长的舒了口气,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返回长孙府。

    可回宫之后的李承乾依旧没有其它地方可去,孙老头这段时间很忙,根本就没心思给他上课,只是一心准备自己的《五经注义》。

    其它几个兄弟那里李承乾更不喜欢去,都是些小屁孩,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长孙那里如果不想被说教,最好还是离的远一些;至于皇爷爷李渊那里……,想想老爷子那幽怨的眼神,李承乾觉得还是自己那个充满了‘哐哐’声的‘兰若寺’好些。

    可问题是‘兰若寺’的西池院门口停的三辆大车是什么回事?车上白白的是什么?

    李承乾呆呆的看着小院门前的三辆大车,足足用了一刻钟都没搞明白,这三车棉花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殿下,您回来啦?”忙碌中的春晓经过西池院小门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站在外面的李承乾,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跑了过来。

    “春晓,跟你家殿下说说,这些是什么?”李承乾指着整整三车棉花,有些无奈的对春晓说道。

    “是上午陛下派人送来的,说是棉被很好,要多制些。还说,还说只要都制成棉被,就不追究您私下将送给长乐公主棉被的事情了。”看着整整三大车棉花,春晓搓着衣角,用余光瞅瞅李承乾,像是犯了什么错误一样,讷讷的说着。

    出乎春晓预料的是,李承乾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默默的进了自己的小院子,似乎对李世民这种惩罚完全不感冒。

    “殿下,您没事吧?”春晓看着李承乾奇怪的表现,有些担心的问道。

    “呵呵,我能有什么事?”李承乾扭过头笑看呵呵的看着春晓反问。

    “可,可是,您……”春晓一时间被李承乾搞的不知说什么才好。

    “行啦,小丫头片子,知道你想的是什么,我父皇这是照顾我呢,真要说起来我还得去谢谢他老人家。”看着讷讷的春晓,李承乾悠然说道。

    “为什么啊?”春晓不明白李承乾的意思,而且大眼睛一眨眨的问道。

    “为什么?春晓,你说咱们院子里这两车白叠子,就算全都制成棉被够不够宫里的妃子们用的?”李承乾走到一棵树边上,将身体倚在树上,看着春晓问道。

    “应,应该是不够吧,现在已经用掉一车了,只制出7条被子呢。”

    “事情就是这样,不患寡而患不均,当初没有的时候也就算了,现在有了如果不能人人有份的话,你说,我是不是要被记恨?负责分配东西的母后是不是也要被记恨?”李承乾摆弄着一根折下来的树枝,轻声跟春晓解释着。

    “这……”。

    “所以父皇弄来这些白叠子是在帮我,并不是罚我,现在你明白了?”

    “嗯,婢子明白啦。”李承乾一翻指点,春晓总算是搞明白皇家这一对父子间的游戏到底是怎么玩的了。

    其实李承乾所说的后宫并不单单是指他老子李世民的后宫,还包括了他老子的老子,李渊的后宫,那老爷子现在天天无所事事,整天就造小人儿了。

    到现在弄了若大一个后宫,妃子无数不说,好像这段时间还要给大唐皇帝陛下添个弟弟或者妹妹啥的。

    大唐以孝为先,所以如果被子不够分配,让老李渊不满的话,长孙皇后和李承乾这母子俩的日子只怕不会好过,就算没有弹劾,也会有不少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这些其实也是李承乾在听到春晓说,这些东西是他皇帝老子送来的,而且是在罚他时,脑子里灵光一闪才想起到的,否则等他想起这些事情,还指不定猴年马月呢。

    “殿下,殿下,还有一件事呢。”放下心事的春晓总算有了些笑容,看李承乾继续向院子里走,连忙追上去,在后面说道。

    “还有事?那就说说,我父皇还说什么了。”李承乾止住脚步,扭头对春晓问道。

    “殿下,铁匠上午也来了,把您上一次要他制的东西全都送来了。”春晓知道李承乾很在乎铁匠送来的那些东西,而且这几天已经问过好多次,所以放下白叠子的事情之后,立刻想了起来。

    “炉子?你是说铁匠把炉子送来了?放到哪里了?”想到晚上终于可以不受冻,李承乾的兴致立刻高涨,恨不得亲自动手将炉子装上。

    “嗯,就放在那里了!”春晓说着还往院子的一个角落指了一下。

    “那还站着干什么,你快去通知赵老二过来,顺便让泥瓦匠也过来。老王,叫人开工,争取天黑之前搞定它。”兴奋起来的李承乾发挥了人来疯的本质,呼呼喝喝的将院子里所有人指使的团团转。

    跟着李承乾的太子六率三个多月来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自从跟着这个太子之后,好像就从来没消停过几天。

    原本就十分热闹了‘兰若寺’这一下子更热闹了,赵老二在修整窗子,让那些人头粗细的铁管子可以从窗子探出去,铁匠负责把炉子安装到指定位置,侍卫们负责将需要拆除的东西全都拆掉。

    至于那些泥瓦匠,他们要在李承乾的指导下负责盘炕,就是用泥土和石头构建一个带有通道的台子。

    棉被的赶制工作已经不得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