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隋崛起-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铁纵身一跃,落于马下,只是抱拳道:“领旨。”

    李靖如临大敌,只感觉此人身上的威势惊人,比起他那号称大隋第一斗将的舅舅韩擒虎更加恐怖。

    杨铁并没有理会任何人,快步朝着杨炎冲了过去,根本让人感觉不出来他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人。

    “秦王,请下马!”杨铁拽住了杨炎那匹枣红小马的疆绳,语气有些冰冷。

    “你是何人?”杨炎的马匹受了惊吓,前蹄高高抬起。

    “孽畜!”杨铁轻喝一声,一拳砸在了受惊马匹的侧脑,那马驹的脑袋传来骨碎的声音,应声倒下,而杨铁也顺势的抱住了杨炎。

    “杨铁受皇命前来教导殿下武艺,请殿下随某家奔跑一里。”杨铁放开杨炎,立马进入了老师的状态。

    杨炎回过身去,这才发现杨广坐在马上,正拔马回身。

    “殿下,请!”杨铁取出了腰间的马鞭,重重的甩了一下,目光凶恶。一点情面都不讲,完全是一副没把杨炎当王爷的态度。

    “伴君如伴虎,这都啥事啊。”杨炎摸了摸下巴,迈开了步子。跑步,有什么好怕的,他天早上都会晨跑一段,自然不把这杨铁的要求放在眼中。至此,杨炎就开启的苦逼的习武生涯。

第10章 杨炎习武() 
大业四年七月二十四日,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在曼头、赤水打败吐谷浑。举国欢庆,但是和杨炎没有半毛钱关系,他正被人撵在水中打拳。

    八月二十一日,皇上亲自祭祀恒岳,河北道的郡守全部聚集于恒岳。

    九月初一,征召全国的驯鹰师全部集中在东京,有万多人应征。

    十一日,下诏免收在长城服役的人一年租税。

    十六日,向全国颁布新的度量衡规格。

    大业五年(609)正月初八,改东京为东都。

    十五日,下诏令天下平均田地。

    二十日,杨广从东都回京城。杨炎照例跟随左右,而且他的两个弟弟也在齐列。

    回东都的这段时间,杨炎把李客师拉去给杨铁操练了一段时间,杨炎和李客师合力才把杨铁的视为珍宝的筑基之法给套出来。之后交待李客师细选了五百幼童,按着杨铁训练杨炎的办法加以操练。

    别小看这五百人,每个人每日所用来泡身的药材,食物,补汤,得花费半贯。一天下来杨炎就要支出两百五十贯,而且要这么花两年时间才能完成筑基。如今秦王府虽然富足,养这五百人也不是小事。这也是杨炎能培训的极限,他可不像杨广一样,手中有一千这样经过系统训练的皇家死士。

    “殿下,坚持住,大军就在前眼了。”杨铁骑着高头俊马,跟在杨炎身边。而在他们的身后,侧是李靖率令的一千府兵,同样是奔跑行军。

    “你个老贼,有种下来跟孤一起跑啊。”杨炎背着一面木盾,冲着杨铁大声吼叫。

    这样的苦,他吃过,当年他在组织里训练的时候比这苦十倍。

    杨炎咧着嘴,转身后,向后退。

    跟的最近的是李靖,他身后一千府卫不知道换了几轮,但凡是有点关系的,早就调走了,留下来的全都是些苦哈哈。经过这一年的磨合,互相之间已经形成了默契。杨广也是眨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千甲卫,他还不放在心上,随便杨炎等人怎么折腾。

    杨铁除了教杨炎武艺之外,不时还会指点一下李靖,用名药给他服用,用精心熬制的汤药浸泡,改变他的体质。受益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李德謇、李德奖。

    其中,李德謇已经十三了,稳稳的跟着李靖身后,不落下半分。李德奖才十一岁,因为错过了最佳的筑基年龄,体力又跟不上,所以混在大军当中,不时被人推上几把才能跟上大部队。

    “刘元,秦王这段时间表现如何?”已经有近二十天没有见过杨炎了,昨天晚上他听萧后念及,便问了一句。

    “卯时便出营奔跑,打拳。辰时扎马诵书、习字。大军行进之时,便领着府卫跟在最后步行。”杨炎的生活很简单,而且每日的安排都很固定,所以刘元很清楚杨炎每天都在干些什么事情,根本不用刻意打听。

    “炎郎习武已有一年,难得他能坚持的下来。”杨广近来军务、政务堆积如山,根本没有一刻闲过。

    “秦王府那边,是否还不停收容军伍遗孤?”除了御史台之外,杨广还有另外的消息渠道,不然若大的大隋江山,他岂不是被人蒙闭着双眼。

    “回陛下,年前各家出手,劫走了一批遗孤,殿下已经从民间收宫孤童,如今聚三万遗孤与洛阳秦王田庄。”刘元小心翼翼的回报着秦王府那边的举动,不敢有丝毫的隐瞒。

    “你说秦王这是蓄兵谋逆吗?”杨广压了手中的一份密报,然后抬头往向了营外。

    一万以内,杨广可以不加以关注,但是三万,那就是不是一个小问题了。

    “元不敢妄加揣测,但以秦王性情推之,断不会起这样的念想。”刘元太了解杨广了,他既然会这么问,自然是不会怀疑杨炎。

    那三万人,其中女童就占了两万之多,最大的不过十岁。即便将来杨炎成年,难不成还要靠着一群女人来起兵造反吗?

    而且杨炎只是把那些人养在田庄,只供温饱。并不像他养在王府的五千军中遗孤,教文认字,终日在马场奔跑健身。

    收留那些民间孤儿时,杨炎就上奏说:“他自幼无父无母,每每想及便痛哭流泪。他身在帝王家,衣食无忧。可那民间孤童,可曾吃的饱,穿的暧,可会被人欺负。他愿意用秦王府的一切,来收养那些可怜之人,为皇室宣扬仁德之心。”

    就是这么一份上疏堵住了所有大臣的嘴巴,让他们找不到任何攻击杨炎的言论。

    当初萧后听到了这份上疏之时,还落下了泪水,赐下了杨炎许多珍宝义助他的善举。

    “身在帝王家,哪来性情,只有无情。朕五岁时便知讨先皇欢心,秦王比朕当年更加聪颖早慧。朕不惧他惦记这个位子,惧的是他不懂隐藏獠牙。世家如狼,炎郎年幼,可有力气四面应敌?”杨广站了起来,解下腰间的佩剑,飞舞了几下。

    杨暕近来的表现让杨广越来越失望,已经彻底绝了立他为储君的念头。

    唯独这个杨炎符合他的心思,可是杨炎太过年幼了,羽翼不丰。

    这两年,他自己不停的冲着世家亮刀子,皇权与世家之间的争斗越来越激烈了。他能做的,就是将杨炎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别让世家把刀递到杨炎面前。

    可即便是这样,还是会有弹劾杨炎逾制的奏折递上来。

    刘元伏低了身子,瑟瑟发抖。

    杨广这些话,听不得啊,这是他心中的秘密。

    杨广似乎并没有发现刘元的反应,手中的利剑发出‘嗡嗡嗡’的声响。

    “刘元,传朕口谕,革去秦王左翊将军一职,迁李靖为左翊中郎将,统兵三千骑,革去秦王长史一职。命柳謇之接任秦王府长史一职。”杨广留下了一道口谕之后,才收回利剑,走出行宫。

    左翊中郎将,原是左卫中郎将,后来杨广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

    这个左翊中郎将,名义上是左翊将军的下属,也就是杨炎的下属。不过,杨炎出任左翊将军两年以来,都没有正式在军中出面,他的职能一直是左翊大将军宇文述代为处理。

    杨广这么做,就是真真正正的把秦王府的一枚钉子牢牢的钉在军中。

    李靖出任秦王府这么长时间,身上属于杨炎的印记不是那么容易洗清的,不管他是听命杨炎还是听命杨广,别人都知道他和杨炎关系匪浅。

    杨炎接到旨意时,并没有任何表现,李靖也轻轻松松前去接任左翊卫中郎将一职。

    接下去,杨炎知道李靖立功的机会就要来了,也许是杨广准备李靖捞一份军功,不然也不会如此安排。

    吐浴浑,已经被杨广视为盘中肉,他广调府兵,随圣驾西巡,可不是为了玩乐。

    五月初九,杨广会猎于拔延山,猎场方圆二千里。

    十三日,进入长宁谷。

    十五日,翻越星岭。

    十八日,在金山之上大宴群臣。

    吐谷浑王率兵守卫覆袁川,皇上分别命令内史元寿南屯金山,兵部尚书段文振北屯雪山,太仆卿杨义臣东屯琵琶峡,将军张寿西屯泥岭,从四面围困吐谷浑的军队。

    吐谷浑三军国主伏允带领几十名骑兵逃跑,派他的一个著名的王冒充伏允,据守车我真山。

    二十二日,杨广命令右屯卫大将张定和前去捉拿。

    张定和挺身挑战,被贼寇所杀。

    副将柳建武击败吐谷浑部,斩首数百级。

    二十四日,吐谷浑部仙头王被围,无路可走,率领男女十余万人投降。

    可是杨广面对这十余万人却有些犯难了,因为世家准备瓜分这些人口充作奴仆。

    人口,在古代可是一笔巨大的财产,特别是吐谷浑人擅长养马,这绝对是一笔大财,所有能说的上话的都眼红不已。

    就算是低调了一年多的杨炎也十分眼馋,也想从中分一杯羹。

    朝中各方角力,让杨广迟迟不能决定,最后他拍着桌子,让人把这些降部迁往武威圈养起来,一个月后再作决定。

    杨广震怒,差点让人将吐谷浑降部全杀了。

    杨炎借机挺身而出,请旨出战,震怒之下的杨广准许了杨炎的请求。

    因为杨炎虽被杨广革去了左翊卫将军一职,但是他手上还掌握着一千秦王府的侍卫,又贵为皇长孙,他请战有利平定军心。

    杨广下天便下旨,调拨了李靖和他率领的三千骑,粮草、辎重、民夫等,让杨炎随同卫尉卿刘权各领一军继续追击。

    这一战,虽然打下了吐谷浑,俘虏了十余万人,但是没有抓住吐谷浑王伏允,就意味着这不是一场完美的胜利。以杨广的性格,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杨炎得到调令之后,喜出望外,率领府卫和民夫朝着吐谷浑的王庭奔袭。

    至于李靖,他另有安排。

    别人或许不知道吐浴浑王伏允的去路,但是杨炎熟知隋史,知道伏允的逃蹿路线,便密令李靖率领三千骑前去拦截。

第11章 攻打吐谷浑() 
杨炎准备借这次机会,好好在杨广面前表现一番。借此机会,拿下举世闻名的山丹马场,为自己培养军马。

    至于吐谷浑国主慕容伏允杨炎记得,历史上卫尉卿刘权出伊吾道,追击吐谷浑至青海,俘虏千余人,乘胜攻吐谷浑首都伏俟城,伏允携近万吐谷浑百姓弃城逃奔党项。

    所以,他早就安排了李靖带兵绕到伏俟城与党项之间。李靖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只要他确定伏允会逃往党项方向,李靖就会布下天罗地网,等着伏允自己钻进去。

    而他自己,并没有去争那一份军功,而是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杨炎可清楚的记得历史上杨广这次西巡张掖,因为准备不足经过大斗拔谷时天寒地冻,冻死了近半士兵,就连杨广的杨丽华也死在这场寒冻之中。

    吐谷浑,本来地处高原,昼夜温差极大,吐谷浑人都会随身携带御寒衣物和青稞酒。杨炎此次求兵出战不是为了攻打吐谷浑,而是为了冬衣而来。

    除了他自己有所准备之外,临开拔之前还找到了自己其中一位便宜老丈人长孙晟,把自己的随行御医留在他身边之外,便是交待长孙晟前往临近的郡县购买冬衣。

    长孙晟,死于大业五年,具体什么时间杨炎并不清楚,历史上也没有记录。可是既然长孙晟此时跟随杨广左右,而且又没有重病的迹象,杨炎由此推测长孙晟可能是因为大斗拔谷的恶劣天气导致长孙晟的死亡。

    就连杨广的亲妹妹,杨炎的姑姑都被冻死,何况一个上了年纪的大臣?

    毕竟上了年龄的人都比较害怕天气突然骤降,在平常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冬天一直是老年人死亡的高峰期。

    杨炎的行军速度很慢,早就被一心争功的刘权甩在了身后。

    没办法,没有大量的农夫劳役,杨炎就无法搬运御寒衣物,何况他见到帐篷、牛羊统统都要收刮。

    马背上,杨炎的小脸被高原的寒风吹的发红,但是丝毫没有给他带来任何高原反应。

    “殿下,前路恐有伏兵,请殿下下马。”一位偏将打马上前,劝住了杨炎。

    此人名作韩远,他的父亲原是韩擒虎的亲卫,后来跟李靖的母亲陪嫁到了李家,算是李靖的曲部,颇有将才。

    杨炎翻身下马,其实不用韩远提醒,他也知道前方的小山谷是一处埋伏兵马的好地方。他之所以不吱声,是为了藏拙,也是为了给韩远一个出头的机会。

    “老韩,这一路下来我们获取了多少物资?”杨炎只管下命令,统计这种事自然不会亲自处理。

    “回殿下,一共缴获牧帐一百七三顶,衣物六百三十余件,毛皮三千张,牛羊一千头,马匹三百余。”韩远一边给杨炎递去水袋,一边如数家珍的把收缴的物资报了出来。

    “不错,照这么下去,等我们赶到伏俟城时,御寒衣物应该也就够了。传令下去,将那些牧帐拆去,统统改成衣物。”多一件衣服,就多救一条人命。

    “诺。”韩远站了起来,立马招来传令兵,把杨炎的命令传达下去。

    然后他又蹲在杨炎面前,正想把心中的疑惑问出来时,便看到之前派出去的探马疾驰而来。

    “报,前方山谷发现我军溃兵。”

    “哦,有多少溃兵?”杨炎站了起来,有些兴奋的问了一声。

    “报,溃兵一共一千七百余人,重伤五百二十七人。”

    “还有这么多?走,率五百兵马随孤前去看看。”杨炎正缺人手,没有想到一打瞌睡就有人送上枕头来。

    策马赶到山谷,杨炎便看到许许多多丢盔卸甲的隋军死气沉沉的坐在地上,三五成群,却没几个人说话。

    “秦王殿下驾到,尔等还不快快迎接。”韩远中气十足,这一声沉喝在山谷里回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