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先锋廖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先锋廖化-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接受黄巾贼来降……

    这之后还有罗里八嗦一大堆,但皇甫嵩看到这里,这肺已经都快要气炸了,而信中随附的那封张宝的乞降信亦是懒得再看,一并扯碎扔在了地上,口中大骂:“刘续匹夫欺人太甚!”

    这时边上的护军司马傅燮忙上前拉着皇甫嵩告诉他刘续派来的信使尚在一边,皇甫嵩这才总算强压住了心头的怒火。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应对() 
送走刘续的信使之后,这下曲阳也打不成了,皇甫嵩便散了兵士,叫拢一众的将校到郡守府议事厅商议。

    那列于末席的北军中侯邹靖帐下乡勇首领刘备的身后,走出一个黑衣大汉,粗声说道:“刘续老儿摆明了是抢功,理他作甚,点起兵马杀将过去,那黄巾贼降则罢了,如若不降,待打破下曲阳城时鸡犬不留!”

    这说话之人正是那刘备的结义兄弟张飞。刘备见张飞又说胡话,赶紧从座上站起来拉回张飞,并责备道:“休得胡言!”而后向主帅皇甫嵩告罪。

    皇甫嵩念张飞骁勇,屡立战功便不予追究,只挥了挥手道:“不妨!”

    巨鹿太守郭典走出来道:“余以为这许是黄巾贼的离间之计,那张宝见被我等所困,突围不得,便假意向安平王刘续投降,好让我两家为争功而起纷争,他倒反可以坐收渔人之利。如此,我等且不如将计就计,就许那安平王的人马进驻巨鹿、清河二郡,我等却也不让出,若是黄巾贼见了安平王的人马仍不投降,那他们诈降离间的阴谋便不攻自破,也可免得我们与那安平王之间起纷争;而若是黄巾贼是真降,那时我们的人马也在场,不至于功劳全被那安平王拿去。”

    郭典说完,不等皇甫嵩回应,那护军司马傅燮便道:“若只是黄巾贼诈降便好办了,我只怕安平王另有阴谋!”

    皇甫嵩听了问道:“哦?南容(傅燮表字南容)何出此言?那安平王又有甚阴谋?”

    傅燮道:“据末将所知,这安平王久有不臣之心,上次他被黄巾贼所俘时,黄巾贼便从他的王宫府库内翻出了龙袍、与私刻的玉玺。”

    傅燮此言一出,议事厅内众将俱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而皇甫嵩听了亦是大惊,问傅燮道:“当真有此事?你又是如何知晓的?”

    傅燮答道:“上次末将随大人击破广宗城时,抓了一名正趁乱在广宗府库偷东西的黄巾贼,末将本以为他只是在偷些金银细软,但一问之下,这黄巾贼竟说他是来偷玉玺的,而这玉玺据这个被抓的黄巾贼交待,竟是上次他们在收缴安平王王宫府库时发现的,用一块极为罕见的和田玉雕刻而成。”

    皇甫嵩听到这里急忙打断问道:“此事何不早报?!那玉玺现在何处?”

    傅燮答道:“末将抓住这黄巾贼时,广宗城中我军尚与城中的黄巾贼在混战,也就在末将询问之时,这偷玉玺的黄巾贼却被飞来的流箭射死,而随后末将搜遍整个府库也没有发现这黄巾贼说的玉玺,因即没了人证,也搜不到玉玺,平白的说安平王有谋逆之举,末将不敢造次,因而没向将军禀告此事,还请将军责罚。”

    皇甫嵩听了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

    傅燮又道:“因而末将疑心此番安平王另有阴谋。”

    皇甫嵩道:“你是说安平王有可能早与黄巾贼勾结在了一起?”

    傅燮道:“若是真勾结到了一起,应该也是最近的事情,黄巾贼被我们所围,脱困不得,便去找那安平王,而安平王则正好趁机利用这个机会收拢黄巾贼的人心,这冀州可有整整二十万的黄巾贼军,若是这些黄巾贼为安平王所用,则他起兵谋逆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时郭典道:“这安平国地不过一郡,兵不过万人,那二十万的黄巾贼能听他安平王的?若说黄巾贼想借安平王脱困还有这可能,但若说安平王能利用这二十万的黄巾贼造反,傅将军怕是多虑了吧?”

    傅燮回郭典道:“若说是张角在时,要二十万黄巾贼听命于他安平王是绝无可能,但是现在张角、张梁都已死了,剩下那张宝,据我所知,此人素来胸无大志,若是安平王能帮他解了眼下的围,又许他些许好处的承诺,难保他不为安平王所用。”

    郭典还欲再说什么,却被皇甫嵩手一扬止住道:“好了!你们再说下去也都是些无用猜测的话了,不论安平王有无阴谋,还是需小心提防为上,还有即是安平王有书信来,说黄巾贼愿降,要我们停止攻城,那我们也不好再强打,因为在他没反叛之前,总归他是藩王,我们是臣子,我决意先将此事上奏朝廷,由皇上来定夺,在皇上未有明确旨意之前暂时按兵不动,至于安平王要我们让出巨鹿、清河二郡之事,暂时不予理会,诸位以为如何?”

    郭典说道:“如此甚好!上奏朝廷亦可说明我等将士苦战之功劳。”

    皇甫嵩环视议事厅内众人道:“其余诸将若无异议,即日起守紧城池不得擅出!”

    厅内一众将领起身抱拳齐声道:“谨遵将军号令!”

    安平国王城信都的王宫内,安平王刘续将手中的青铜“卮”(三足杯)狠狠的摔到了地上,溅开来一地的酒,口中怒骂道:“皇甫老儿安敢如此?!”

    一旁的前来回报的信使被吓得是瑟瑟发抖。

    这时屋外的侍卫又进来递给刘续一张字条,刘续只看了一眼便把它握在了手掌中捏成了一团。而后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了封书信,递给那信使道:“到洛阳去找中常侍张让大人,把这封书信亲手交到他的手中,不得有误!”

    第二日,刘续领着军马来到了廮陶城外。而守城的小校报知皇甫嵩后,皇甫嵩虽亲自赶了过来,但却未出城迎接。

    皇甫嵩在城头对着刘续拱手拜道:“末将都乡侯、左中郎将皇甫嵩拜见安平王,只因末将要职在身不能出城相迎,还望王爷恕罪。”

    刘续坐在马上对着城头上的皇甫嵩说道:“皇甫将军讨贼劳苦功高,何罪之有?昨日本王的书信想必皇甫将军已经看了,现在本王军马已到,那就请将军将巨鹿、清河二郡的防务交给本王,让本王受降那些黄巾贼,也好助将军了了这剿贼的差事,还冀州百姓一个太平。”

    皇甫嵩道:“王爷书信末将已拜读,那些黄巾贼愿向王爷投降实乃朝廷幸甚、冀州百姓幸甚!然末将受皇上钦命到冀州讨贼,既已困贼于下曲阳,则不敢轻易移交防务。”

    皇甫嵩说道这里,安平王刘续已然急了,但他只说出了一个“你”字,就被皇甫嵩打断道:“王爷莫急,末将非欲争功,不愿王爷收降那些黄巾贼,只是移交防务一事事关重大,末将已将此事上奏朝廷,想不日皇上便会有旨意传下,还请王爷稍待数日。”

    刘续虽早已从密探传回的消息中得知了此事,但此时听了依然是勃然大怒,扬鞭指着廮陶城头高声质问道:“皇甫嵩!拖了时日,若是黄巾贼变卦,你担待得起么?!”

    皇甫嵩拱手笑道:“那就还需王爷多多劝导那些黄巾贼了。”

    刘续听了本欲破口大骂,但转念一想,骂了也无济于事,反倒失了自己的身份,于是换了种语气,对着城头的皇甫嵩说道:“既如此,本王便与你同在这廮陶城中等待皇上的谕旨,开城门!”

    刘续之所这么说,是因为他相信,有张让在任他皇甫嵩在朝中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皇甫嵩滚出巨鹿那是迟早的事。另外,自己与皇甫嵩在一起,也可以盯着他,不让他再去打下曲阳,因为要是在等朝廷消息的几天里,皇甫嵩真把下曲阳给打下来了,那自己私刻玉玺那档子事可真就要被抖出来了,那到时候可真就大事不好了。再者,若是朝中真有个什么意外,自己在廮陶城中也可以和黄巾贼们里应外合,打皇甫嵩个措手不及。

    刘续这如意算盘打得是美美的,还自以为已经退了一步了,说着话便招呼他带来的那一干人马往廮陶城门口走去,却不想皇甫嵩非但没让兵士开门,还大声喝止道:“且慢,兵防重镇恕不能接待王爷,还请王爷回安平国等候朝中消息。”

    刘续一听皇甫嵩这是连城门都不让进,便再也压不住心头的怒火,对着身后的兵士道:“给我撞开城门,我看今天谁敢挡着本王的道?!”

    底下兵将得令,望着城门冲去,但是城上箭矢密集射下,这一众兵将靠近不得,安平王大怒,不过最后也只得引兵退去。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出卖() 
数日后,在洛阳南宫的温德殿上,灵帝刘宏朝见百官。

    大将军何进呈上奏章道:“都乡侯、北中郎将皇甫嵩在冀州八百里加急送来奏章,言贼酋张宝欲举众归降于安平王,而安平王要皇甫嵩腾出巨鹿、清河二郡用作受降之地,臣以为……”

    那刘宏本来心不在焉的坐在龙椅上挨着时间,只等群臣挨个讲完了话,他便完成了这上朝的任务,而后就又可以同阿父(张让)、阿母(赵忠),以及那些宫女们在御花园中嬉戏了,但当他听到这闹腾了大半年的黄巾贼居然投降了,顿时大喜,也把这心思拉回到温德殿上来了,不过他因为太高兴了,便不等何进说完就打断道:“黄巾贼要降了?太好了!朕就说嘛,续(刘续)乃朕叔,岂可撤其封国绝其祀,幸得那日未听李燮胡言。”说着竟又手舞足蹈起来。

    何进刚刚没说完,见皇上似乎又有些会错意思了,便又接着启奏道:“陛下!皇甫嵩来奏章是说安平王需巨鹿、清河二郡作为受降之地,要皇甫嵩从二郡撤兵,然而他觉得此事不妥,臣亦觉得不妥……”

    刘宏不让他说完又打断道:“有何不妥?要那皇甫嵩勿虑,论功行赏时朕不会少了他那份功劳。”

    何进再奏道:“陛下!皇甫嵩是恐黄巾贼会趁机突围脱了困,再者……”

    刘宏不耐烦道:“哎呀~尔等多虑!那巨鹿本是贼酋张角的创立邪教太平道的发源地,在巨鹿受降,让邪教在发源地覆灭岂不快哉?!而那清河郡则本就是安平王续之弟甘陵王理(刘理)之封地,由甘陵王从中相助,依朕看来安平王如此安排甚为得体周详,传旨皇甫嵩,令其务必全力配合安平王受降黄巾贼,不得有误!”

    “这……”灵帝刘宏这么一说,而且也算是降了旨了,何进便举着他手中的那份皇甫嵩的奏章,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这时,站在灵帝身旁的中常侍张让弓着身子说话了,他道:“陛下那些黄巾贼归降是不假,但可不是向陛下您归降啊。”

    刘宏道:“这个朕知道,向安平王投降嘛,哈哈~”边说还边用手拍着自己的膝盖笑着,不过转而他就回过味来了,问道:“阿父此话何意?”

    张让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递到刘宏的手中,刘宏摊开一看,大惊,立刻收了笑容,苦着脸问道:“这可如何是好?!”

    张让忙压低了声音道:“陛下勿惊,此事不可声张,可唤大将军至西园商议。”

    刘宏这才稍定了些心神,起身一甩袖子对群臣说道:“退朝!”

    张让亦紧接着大喊:“大将军何进西园侯驾,退朝~”

    而何进站在那里尚未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那灵帝刘宏便早已走得没影了。但更让他觉得蹊跷的是,张让这个阉货这次似乎破天荒的在帮自己说话,就不知道他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片刻之后,在西园中,何进拜过灵帝刘宏之后便将皇甫嵩的奏章呈到了刘宏的手中。但刘宏看了之后便丢到了一旁,拿出张让刚刚递给他看的那封信,要身边的内侍宦官递给何进看道:“都乡侯(皇甫嵩)说的都是小事,爱卿还是先看看这个吧!”

    何进从宦官手中接过书信,但只看到一半就已大惊失色喊了出来道:“安平王要谋反?!”

    而灵帝刘宏此时早已是哭丧着脸,他对何进说道:“汉室不幸!同宗亲王,朕之叔父,竟欲借贼人之力,夺朕之江山,爱卿可有良策救朕?”

    何进拜道:“若只是安平王与那冀州的黄巾贼倒不足为惧,但这安平王自己信中所言已约各路亲王一同起兵,而眼下朝廷已无兵可用,如此一来大事休矣啊!”

    刘宏一听连何进都说“大事休矣”,一屁股从座椅上跌落下来,吓得是面无人色。

    左右众人见灵帝刘宏从座椅上跌落下来赶忙上前搀扶,而刘宏在这个时候已一把抓住了何进的手臂道:“朕将天下兵马都交于爱卿之手,爱卿怎说无兵可用?朕的北军五校、三河骑士呢?”

    何进叹了口气道:“这两支队伍与黄巾贼打到差不多只剩番号,早没兵了。”

    刘宏道:“朕还有羽林军呢!”

    何进道:“陛下已让骑都尉曹操带着打黄巾贼去了。”

    刘宏瞪大了眼睛问道:“朕的羽林军都去了?!”

    何进答道:“倒没有全去,羽林骑去了,羽林中郎将跟羽林郎倒还在宫中,可这一共就百十个人啊。”

    不等何进说完,刘宏突然大喊了起来:“去!都给朕去叫来,朕要他们守在朕的身边,寸步不离!”

    刘宏受惊到都有些歇斯底里的地步了,而左右内侍宦官见刘宏大喊要叫羽林中郎将与羽林郎,赶忙往羽林监跑去。

    这时那中常侍赵忠从外面跑了进来,他见灵帝刘宏在大喊着要找羽林郎,而一众人都围在刘宏的身边,便叫过张让到一边,并从怀中掏出四封书信递给张让道:“已有四个亲王按照我们的意思寄来了刘续写给他们约定举事的书信。”

    张让接过书信点了点头,走到刘宏身边道:“陛下勿忧,已有四位亲王拒绝了与安平王一同造反,亲王中与安平王交好的并不多,只要大将军能制住安平王,那么其余亲王必不敢轻举妄动!”

    说着将刚刚赵忠递给自己的书信又送到了刘宏的手中,道:“这是安平王写给四位亲王约定举事的书信,四位亲王为表忠心要臣将书信转呈陛下。”

    刘宏接过书信一看,果然是都是安平王刘续写给亲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