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先锋廖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先锋廖化-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尽管鲍恢扯着嗓门不住的高声叫唤,但真正能静下心来听听鲍烣讲话的除了廖淳等一班兄弟之外,只有周遭寥寥数十个兵士。

    于是鲍恢便就是靠着这寥寥数十人的队伍,从官军军阵的东南角的“生门”开始,一直杀到正西面的“景门”,并由“景门”杀出军阵,这样一来,官军的军阵便开始有些乱了起来。之后鲍恢又带着这数十人的队伍,再次从官军军阵的“生门”杀入阵中,此时阵中原本慌乱的黄巾军士们此时已经反应了过来,一道跟在鲍恢等人的身后,向着官军军阵的正西面景门杀去。

    由于官军的人数原本就远比不上黄巾军,靠着“八门金锁阵”才勉强将数倍于自己的黄巾军困于阵中,此刻阵法一乱,整个官军军阵顿时土崩瓦解,兵士们哭喊着往回仓惶奔逃。而何曼亦借此脱了困,再次挥舞起他手中的那条铁棒,犹如猛虎出笼般的,朝着身边那些惊慌乱窜的官军兵士扑打而去。

    而镇贼中郎将朱儁在军阵中,原本看着自己布下的军阵将要困死这一众的黄巾贼,尤其是快要擒杀了那个魔鬼般的“截天夜叉”何曼时,心中正得意着,却不想被黄巾贼中的一员小将领着数十人给破了阵,心中是又惊又怒。气极之时他竟拔出了腰间的佩剑,策马朝着人群中的鲍恢杀而去。

    然而,鲍恢身后跟着的可是如洪水般冲杀而来的黄巾大军,朱儁要临到靠近鲍恢之时,才发现自己真的是气昏了头了,但此时他再想要回马逃跑却为时已晚,鲍恢已带着一众的黄巾军围了过来。

    幸而护在朱儁身边的众将在看到朱儁冲向鲍恢之时都及时跟着赶了过来,而此时曹操恰巧也在这些人的中间。鲍恢在刚刚要率兵擒杀朱儁之际,突然看到了挡在朱儁面前的昔日好友曹操,顿时乱了心神,鲍恢知道朱儁乃是当世名将,若是错过了这次砍杀他的机会,那无异于纵虎归山,休说下次再难有这样好的杀他的机会,就是自己,连同头领廖淳,以及陈幕、姜兰甫等一大帮子兄弟都有可能会死在他的手里,但现在的状况很明显,若要杀这朱儁,除非先把老友曹操给杀了,这又是鲍恢万万不愿意的。

    鲍恢在一阵短暂的犹豫之后,一咬牙对着身后的众人大声吼道:“跟我来!”说着拨转马头,撇了曹操、朱儁等官军将领,往斜刺里冲杀而去。

    此时正值官军的八门金锁阵将破未破之际,因此鲍恢身后的众人对于鲍恢此举也没有起疑,以为若要破阵就必须得是这么一个打法。

    阵破之后,天色已暗,官军落荒而逃,波才领着一众将士赶杀了一阵,也就收兵回了宛城。由于鲍恢的留手,朱儁得以平安回到军寨,而整个官军部队的损失也不算太大,只折去了千余人。

    朱儁回到营寨未待歇气便召集众将商议,朱儁谓众将道:“今日阵中那贼军小将不知何人,竟如此之厉害,能破得我的八门金锁之阵?如今斗将我军之中没人打得过那‘截天夜叉’,论兵,这宛城之贼又数倍于我军,这可如何是好?唉!”说毕重重的叹出一口气来。

    与鲍恢合为“二鲍”的鲍鸿此时因战功已升至“下军校尉”,刚才当鲍恢领着黄巾兵士破阵之时,鲍鸿也正领着他本部的一队官军在军阵中列阵,因此鲍恢破阵的前前后后,鲍鸿看得是一清二楚,而他骨子里那种嫉恶如仇的脾性,让他对于这个昔日的好友加战友竟如此死心塌地的当起了黄巾贼,与朝廷的官军对抗,是失望透顶,以至于深恶痛绝,此时他听到主帅朱儁问起,便要告诉朱儁,这“贼军小将”就是与自己曾经合称“二鲍”的叛徒“鲍恢”。

    而当鲍鸿正欲开口之时,一边的曹操干咳一声,并冲他使了个眼色,而后又抢在鲍鸿的前面对主帅朱儁说道:“中郎将大人勿忧,明日末将再布一阵,定能破敌!”

    朱儁一听曹操说能破敌,心中大喜,不过他心中仍有疑惑,于是问道:“哦?孟德果能破贼?”

    曹操抱拳答道:“如不能胜,甘当军法!”

    朱儁听了大喜,高喊一声:“好!”不过他紧接着他又对曹操说道:“这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孟德千里疾行来助我破贼,我已感激不尽,明日一战尽力便好,军令状就不需要立了。”

    朱儁之所以会这么说,说到底他还是没有信心,他怕万一曹操立了军令状又不能取胜,那到时候是自己是杀也不好,不杀也不好,杀了曹操不但自断一臂,而且情理、道义上说不过去,更无法对大将军与左中郎将皇甫嵩交待,而不杀曹操则难以服众,日后军中法令则再难实行了。

    而那鲍鸿在曹操暗示之下,便领会了他的意图,因此强忍着心中的怒气,没有向朱儁说明鲍恢之事。

    散帐之后鲍鸿拉住曹操埋怨道:“你不让我说那叛贼(鲍恢)之事也便罢了,何苦又将自己填进去,你明知你所通晓之阵法,那叛贼亦皆通晓,明日一战你又如何能胜?”

    曹操笑道:“我又没立军令状,鲍兄又何须为我挂怀?”

    鲍鸿生气道:“纵使你没立军令状,但你夸下海口,明日若是不能取胜,我看你还有何面目在这军中立足!”

    曹操摇头哈哈大笑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等皆为故交旧友,你与那鲍恢又共称‘二鲍’,你却为何只知鲍恢精通阵法,而不知鲍恢的为人?这鲍恢极重情义,今日若非他有意放过,我等此刻怕早已横尸沙场,又岂能在此驻足畅谈啊?明日斗阵,我若告知鲍恢,我是立了军令状来的,那到时他又怎忍率兵破我之阵?只要鲍恢不道破我阵中玄机,那那些黄贼岂不是束手可擒!”

    虽则曹操说得头头是道,但鲍鸿心中却仍是疑虑重重,然而曹操也不顾鲍鸿一脸的疑惑,大笑着顾自己走回自己的军帐去了。

    说明:鲍恢“二鲍”之名虽然名震京师,但是朱儁是个外官,所以并不认得鲍恢;另外,鲍恢在三河骑士中只是一个小校,所以作为刚刚接手这支队伍的统帅的右中郎将朱儁不认识鲍恢也很正常。最后:作为“二鲍”的鲍恢与鲍鸿,把他们安排到三河骑士中,并让鲍恢叛投到廖淳麾下,陪伴廖淳征战,是作者的虚构,原因是:一则,让读者对当时名震京师的“二鲍”有些了解;二则,史书对此二人的记载甚少,尤其是鲍恢,因此能够让作者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并且不会影响本书“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历史”的主旨。

    ,!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两难() 
次日一早,朱儁便又率军杀至了宛城之下,波才登上敌楼冲着朱儁高声骂道:“昨日被你侥幸逃脱,你不思趁夜远遁而去,却还敢带兵搅上门来,是活得不耐烦了么?!”

    朱儁答道:“公伟(朱儁表字公伟)受吾皇隆恩,率兵讨贼,这胜败乃兵家常事,尔等逆贼不灭,我又怎敢惜命不前!”

    波才怒道:“如此本帅便送你一程!”说着点起兵将,急急冲出城来来战朱儁。

    波才率兵冲出城来,冲着朱儁喊道:“斗兵也输、斗将也输,昨日你用诡计将我等赚入阵中,却还是被我等破了阵,今日你又想怎么打?本帅念你也算是老熟人了,允许你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死法。”

    朱儁笑道:“波渠帅即如此抬爱,公伟恭敬不如从命。我们再斗一阵如何?!”

    波才冷笑一声,却不答话,神情颇为不屑。

    朱儁也不生气,微微一笑冲着身边的曹操使了个眼色,而后往军阵后退去。

    曹操接了命令,对着兵士大吼道:“我已立下军令状,今日之战只许胜,不许败!众位将士听我号令,布阵!”

    曹操这句话看着是对官军的将士在下命令,其实是在喊给鲍恢听的。

    果然,鲍恢在听了曹操的这句话后,心中便开始犹豫、挣扎了起来。曹操布下的阵势鲍恢一看便知道如何去破解,但是他知道自己若是破了曹操布的阵,那么曹操回去必受军法,这样一来则跟自己昨日阵上直接杀死曹操也没什么区别。于是,犹豫再三之后,他决定不去破曹操的阵,就装作不认识这阵法。

    但未等他表明自己不认识曹操所布之阵,这廖淳已经主动的向渠帅波才请缨了。

    廖淳道:“渠帅,我部下兄弟鲍恢精通阵法,昨日官军的‘八门金锁阵’亦系我这兄弟所破,今日末将愿随着我这兄弟再次领兵破阵!”

    鲍恢一看不好,要逃脱不了这场打斗了,赶忙借口扯谎禀告波才道:“末将昨日脚蛆发作,疼痛难耐,昨日引军破阵都几次险些翻身落马,今日怕难负重任,非末将怕死,实则怕连累了弟兄们。”

    波才原本也是打算让廖淳带着本部小将鲍恢去破敌的,但此时却听到鲍恢这么一说,顿时愁上眉梢,焦急万分的说道:“这,这可如何是好哦?我可已经答应了那朱儁了,这临阵退缩岂不为官军所笑!”

    鲍恢忙道:“不打紧,请渠帅另派部下猛将领兵破阵,我愿将破阵之法悉数告知领兵之人。”

    未等波才答复,廖淳便抢着道:“如此倒也可行,渠帅不需另派他人,淳愿领本部前去破阵。”

    廖淳说得快,这波才应的也快,说道:“如此甚好!总归是你们自家兄弟配合得好。”

    鲍恢此时真的有种冲上去掐死廖淳,而后再把自己掐死的冲动了,他原本是想让别的部曲去打这一仗,然后自己告诉他们方法,让最后的结局看似官军赢了,其实是打个平手,但却不想廖淳硬是要往自己身上揽。这打平手就意味着双方互有损伤,这样一来死的就是自己本部的兵士了,而且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保不准这一众弟兄也可能会有死伤,但这些话他这个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下却都不能明说。

    廖淳领得将令却是满心欢喜,策马靠向鲍恢的身边便来问破阵之法,鲍恢内心再三的挣扎,虽是极其的不情愿,但最后还是决定告诉廖淳一个只能打成平手的破阵之法,他对廖淳以及周遭一众的兄弟说道:“官军所布者乃是‘混元一气阵’,以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个方位布阵,看似有八门,然而与昨日的‘八门金锁阵’,以及你们所未见过的‘八卦阵’不同,‘混元一气阵’只开‘生’、‘死’二门,此谓‘生也一气,死也一气’,因而在此阵中一步走错非死即伤!”

    一听到鲍恢把这“混元一气阵说得这么危险,二娃子何邑不由的惊呼了起来:“不会吧,这么危险,我说淳哥咱是不是别去了。”

    廖淳还未说话,一边的姜兰甫便拍着何邑的肩膀用一种极其鄙视的眼神看着他道:“你怕了?怕了就躲城里面去,反正陈老大手断了正少个端茶送水的丫鬟那。”

    何邑听了叫了起来,说道:“怕?!谁怕?!我是怕淳哥会有危险,怕大伙儿有危险,我二娃子,不!何将军才不会怕呢!”说着甩甩手中的那把“龙云”。

    周遭的兄弟一阵窃笑。

    廖淳道:“不怕就好,再说有子光给我们指路,大伙儿就等着立功领赏吧!”

    廖淳说完,部中将士一片叫好!

    鲍恢一见这场面,心中就更加过意不去了,他强压着内心强烈的痛苦、矛盾与不安,用尽量平静的语气接着说道:“一会儿你们从黑旗处的‘死’门杀入,往东北而走,跑过‘惊’、‘开’、‘休’三个方位,由正东‘生’门杀出,这叫做‘出生入死’,要想出去的时候是‘生’的,那么杀入的时候就必须是‘死’的,也可以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当大伙从生门杀出之时,官军必乱,到时候我让渠帅再趁机挥军掩杀,如此一来可收全功。”

    鲍恢这么说也是他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原本如果是别的部曲去破阵,鲍恢打算让他们从‘死’门打入,从往西南而走依次绕过‘景’‘杜’‘ 伤’‘ 休’‘ 开’‘ 惊’六个方位最后再杀到正东‘生’门冲出。

    在这‘混元一气阵’中每走错一个方位便会增加一些破阵方的伤亡,而不管鲍恢告诉廖淳等自己本部兄弟的破阵方法也还,还是本打算告诉别的部曲的破阵方法也好,都是错误的,只不过他告诉廖淳等自己本部兄弟的破阵方法少走几个错误的方位,这样伤亡就会减轻不少。

    正确的破阵法应由“生”门打入,而后以“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道理从右往左以此击破阵中各个方位的守军,如此方能全胜。而由“死”门打入,入阵之后,阵势启动,对于打阵之人便是凶险异常,一般人在如此凶险的境地之中是绝难再寻着出口的了,不过鲍恢又告诉众人“生”门的位置,相当于给众人网开一面,留了个逃出生天的口子。

    而依着鲍恢告知众人的打法,在官军来看,他们的布阵便也算是成功的了,虽说没能完全困死阵中的黄巾军,但通过这军阵却也能杀死不少冲阵的黄巾军,如此曹操便也不算违反军令状了。

    最后鲍恢打算在官军将要收阵之时让渠帅波才挥军掩杀,通过宛城黄巾军绝对的兵力优势来冲击官军的军阵,打官军一个措手不及,这样一来也可以杀死许多的官军,使得这场仗两边能打成一个平手,而在波才看来自己这边虽有伤亡,但也算是破了官军的军阵了。

    鲍恢同廖淳等人交待完破阵的事宜之后,怀着极为忐忑而又内疚的心情,目送着众人朝曹操布下的军阵杀去;而廖淳等一众的兄弟离去之时,看到鲍恢异样的神情,都只当是他在为众人担忧,反倒都纷纷倒过来笑着安慰他,这让他更加心如刀绞!

    ,!

第一百三十五章 重创() 
廖淳领着本部人马,按鲍恢说的朝着正北黑旗林立处的“死门”杀入官军的军阵,但入得阵后这原本静止的军阵突然动了起来,列阵的官军有朝左旋跑的,有朝右旋跑的,有从迎面奔杀而来的,也有从身后奔杀而来,总之是满眼攒动的人头与飘荡的旗帜,弄得众人晕头转向,根本就找不到北了,更别说按鲍恢刚刚所说的去找什么“惊”、“开”、“休”三个方位,而后再由正东“生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