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白马战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白马战神-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青鸾……”见状,老杨失神道。

    青蛮放下遮住脸的大碗,淡淡眉宇微皱,似乎对每次都要向人解释有些无奈,可仍然认真说道:“毛熊爷爷,我叫青蛮,青鸾是我姐姐。”

    听到昨天和野丫头约好的昵称,再看向那双黑白分明,能萌化人心,却无比陌生的纯真眼眸,杨延朗忽有一种毛骨悚然、后背发凉的感觉。

    大夏天没来由打了个激灵,老杨转向杨羲问道:“怎么回事,青鸾去哪了?”

    小杨阴恻恻笑道:“就在你眼前啊……”

    杨延朗紧接着又是一个冷颤。

    万年老酱油心下脏兮兮道:“小丫头这症状,我一千年以后都没见过,你要能看明白,那才真见鬼了。”

    …………

    皱眉审视

    丫头还是那个丫头,这点杨延朗可以确定,但“房子”里住着的“人”已经换了,更确切说,既然知道昨晚定下的昵称,就应该是开门的“人”换了。这般蹊跷情形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想起民间那些谣传,遂问道:“中邪?”

    “呵……中邪?你看这丫头哪里有半点妖邪的样子了?”杨羲指向茅屋外正在做第九套广播体操的青蛮说道,随后又摆出那副高深莫测的嘴脸:“昨晚就告诉过你,我和小丫头都不是一般人。”

    听到这话,被绑在墙角装睡的少年秃突然一哆嗦,赶忙夹紧双腿,好险没漏出来……

    “况且况且况且”火车继续前行:“我确实有个师父,那天也是他让我去救你的。”

    老杨低头看向杨羲,脸上写满了“老子不信。”

    见状,小杨声音开始飘忽道:“还是不相信?那你觉得我一西北边陲深山里的猎户从哪听说欧阳春这个人?

    还有,小丫头的名字你昨天已经知道,你认为‘青鸾’这两个字是谁给取的?军户出身的老狄么?”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顺利,杨延朗思索过后,脸上的不信任终于动摇。

    可千不该,万不该,小杨今天唯一做错的就是接下去画蛇添足的一段话。

    没办法,他不了解大宋,并不知道大宋子民早已对装神弄鬼的套路了然于心。这么多年下来,什么旷野天赐圣米(嘉禾),蝗虫感恩真宗厚德抱草绝食而死,亦或天书连降,仙鹤盘桓东京上空长久不愿离去,这一套早被真宗他老人家玩烂了……

    任传言吹得再玄乎,总会有穷图匕现的一天,比如以上种种祥瑞、天书,无非都是为真宗封禅泰山在找由头。而一旦被人看破背后动机,这些传言就只能沦为笑柄。

    所以,当某神棍画蛇添足故弄玄虚,甚至扯起岳爷爷的大旗胡诌道:“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我师父说,青蛮日/后必为帅才,处处料敌先机,用兵如神,此生无一败绩;青鸾则为绝世猛将,修罗遮面,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而我的任务,就是把小丫头抚养长大。届时收回燕云失地,光复我大宋河山指日可待!”

    有那么一瞬间,之前已被种种似是而非的理由绕晕,老杨好像真的陷入这场明知不切实际,却依然选择相信的美梦当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般豪迈的气魄不禁让他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眼中嗜血凶光来来回回在地上少年秃的大动脉周围徘徊。

    可这只毛熊子毕竟长了一颗狐狸般的玲珑心,等他从小杨充满蛊惑性的话语中嗅到某种熟悉味道,双眼赤红随之消退,恢复清明。

    从头到尾回想一遍,尽管还有些疑问没有解开,但他确定,这是一场骗局无疑!

    而这场费尽心机骗局背后的动机,单纯地让老杨不知道该怒还是该笑,总之怎么也无法对这胡言乱语的少年生出恶意。

    可是,

    这少年真的在胡言乱语么……?

第十五章 入世() 
乾兴七年,六月十二

    东京汴梁(开封)皇城,垂拱殿外(北宋皇帝听政处)

    今日早朝结束后不久,文武百官出垂拱殿,通过大庆门,或三三两两,或独自步行,向宣德门(皇城城门)走去。

    而垂拱殿西侧的文德殿内,刚下朝的章献皇后刘娥换过舒适衣裳,乘凤辇前往后宫。

    在外守候的小太监陈春远远望见皇后仪仗,恭敬弯腰,亮出自己的天灵盖。

    待凤辇离去,陈春一双眼珠左右扫过,见四下无人,遂直起身子,向旁边老太监道:“师傅,你说皇上已经多久没上过早朝了?那些仙丹真有这么灵,连皇帝都不想当了?”

    “管好你那张碎嘴!天/家的事情是你能胡乱议论的?!”老太监教训道。

    陈春笑嘻嘻道:“是是,小春子一定不在外人面前乱说。不过师傅,咱皇后可真有本事,一妇道人家竟能镇住满朝读书人,日日坐殿听政,商讨政事,回到后宫还要批阅奏章,我看皇上他老人家都不定能做的更好。”

    被这鬼灵精的小徒弟引开话匣子,老太监忍不住卖弄道:“你懂个屁,谁说妇人就当不了好皇帝?想当初,武周……”

    话到一半,老太监陡然警醒,这般大逆不道的话要让别人听见,他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回头朝一脸坏笑的陈春后脑勺抽了一巴掌,老太监抬腿往紫宸殿门(后宫)走去。

    正如两太监八卦的那样,真宗晚年朝政皆由皇后刘娥一手主理,除开节日祭天、大军出征等必须露面的场合,他老人家整日躲丹房里研究那劳什子的长生天道。而有意思的是,赵恒后半辈子几乎都花在怎样愚弄天下人上面,结果到头来,他反倒把自己给陷了进去……

    多亏他有一个女强人老婆,否则,北宋江山还能坚持几年,就真不好说了。

    只不过刘娥毕竟是个女人,在这样一个封建社会,即便她再精明能干,终究会引起一些大男子主义爆棚的臣子们反感,比如老杨……

    …………

    小山谷内

    一老两小分别围坐火堆,安静烤着中午吃食。

    气氛略微尴尬,没办法,任杨羲脸皮再厚,被人当面戳穿,面子上总有些挂不住。但本着做戏做全套的演员自我修养,小杨仍然一口咬死,他与小丫头有一个世外高人的师父,反正有些理由,大杀器就是琢磨到下辈子也不可能给出合理解释。

    对此,老杨哈哈一笑,没跟他计较。领兵这么多年,杨延朗对自己看人眼光很是自信,尽管这小子嘴里没一句真话,还挖空心思想把自己往沟里带,但老杨多少对小骗子有些欣赏。

    好吧,不是有些,而是非常欣赏。

    短暂两天相处,小骗子的一举一动老杨都看在眼里,“心地纯良”(呵呵……)四字已经是这位无敌将军对后辈所能给出最高规格的评价。

    且不论其他,单是主动放弃大好前程,只为捧起一个毫无血缘关系,又有点不正常的小丫头,让她能有个不愁吃穿的未来。老杨自讨,这种事情他做不到。

    然而事实呢?

    犯险搭救杨延朗是因为任务;放走西夏护卫丹嘉、救治野利贺兰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只要是个现代社会穿越回去的人,都会有这样的道德底线;而力捧小丫头同样因为任务;所以很负责任地讲,他黑漆漆、脏兮兮的万年老酱油,心地纯良个屁……

    老杨这回绝对是瞎了眼!

    …………

    时值正午,两匹拐回来的西夏骏马低头啃食山谷里肥美青草。

    被杨羲一番折腾,耽搁了时间,老杨今天走不成了。

    不过他也没急着走,有些想法他准备尝试一下。

    以杨延朗活了大半辈子的人生经验,他对此前一系列蹊跷事件做出最为合理的解释就是:“这小子是个早慧妖孽。”

    在大神井喷的北宋时期,妖孽并不鲜见,往远了说,前朝遗老、已故圣相李沆就是生而知之。而往近了说,欧阳修、晏殊,两人早在幼年时期便是街头巷尾百姓口中的神童。

    老杨还听说,最近在蜀中眉山,又出了俩不得了的小家伙,因此,他对路上捡到妖孽这种事不觉得太过奇怪,至少比什么世外高人弟子要容易接受得多。

    妖孽是个宝,捡到要藏好。

    杨延朗有个儿子叫杨文广,老杨总嫌弃家里小子不争气,又蠢又笨,早晚要跌大跟斗。依照此时大户人家的惯例,他早就想给儿子寻个能看清楚前路的搭伴,无奈一直找不到称心的,不是德行有亏,就是比他儿子还蠢,再不然就是年纪不合适。

    现在好不容易捡到一个各方面都满意的,老杨自然而然把主意打到了小杨身上。

    不仅如此,他脑子里还有某个比较模糊的想法。

    虽然现今章献皇后干得不错,可老杨固执认为,让一娘们坐皇位上总不是个事儿。要是能帮老皇帝解开心结,回来继续执政就再好不过了。

    既然王钦若能往宫里送老道士,那如果有机会,他老杨为什么不能也送个小骗子进去?到时候老道士对上小骗子,他不觉得这差点唬住自己的妖孽会吃亏。

    ………………

    乖巧可人的小丫头没有人不喜欢,即便青蛮的性格和杨延朗中意的小恶魔相去甚远。

    当变/态中年大叔无耻用食物引诱,昨天便和老杨熟络,知道毛熊爷爷不是坏人的小吃货流着口水,七手八脚爬他腿上。

    见状,小杨脸一黑:“丫头这毛病得治,不然一准被人贩子拐走。”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没有那个人贩子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把丫头拐跑,杨羲撇撇嘴,也就随她去了。

    “青蛮,跟爷爷去东京可好?到了爷爷家,你想吃什么都有。”毛熊开始出招。

    看到杨羲意外抬头,老杨:“看什么看?这不就是你想要的?”

    …………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在双方约定好杨羲一不洗衣叠被,二不斟茶倒水,三不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前提下,嗯……最主要还是青蛮那句:“哥哥去哪,我就去哪。”,他也被一起拐走……

    见宝贝落入自己口袋,毛熊子心下窃喜道:“老夫是一言九鼎,但到了天波杨府,我说了不算……”

    【周一有事……】

第十六章 初到东京() 
【铺垫已完成,以下情节开始加快。】

    乾兴七年,六月十三日

    应杨羲固执要求,老杨变身苦力,一同出力堵死入口,而后策马离开小山谷。

    十六日,两人抵达600余里外,折家军所驻横山镇,听闻杨家军26位校级以上高级军官悉数被斩,杨延朗狂怒不止,须发皆张、状若疯魔,折家军7名重甲军士合力才将其制住。

    当日,金刀令婆佘赛花族弟——佘英(佘御勋)急送书信入京。

    二十一日,天波杨府,佘赛花六十大寿当天,第一封西路军噩耗传来,老妇人瘫坐在堂,一夜华发。

    三日后,接到第二封族弟来信,言明杨延朗无碍,并述因由。金刀令婆梳妆焚香,请出太宗所赐免死金牌,拄蛇头金拐,率家臣围堵致仕老臣,王侁之父——王朴府门,当场立下重誓,若其子再遭意外,必当血洗王家上下,绝族方休!

    满朝文武闻之骇然,王钦若于府中摔杯,斥其“泼妇!”。

    而后,得知杨延朗未卒,老帅潘美心生悔忏,许杨家军就地并入西北折府,留下一缕火种。

    六月末,西路大军班师回京,功过另论。

    …………

    一路跟随大军返京,杨羲悔地肠子都青了。

    原以为上了一艘大船,终于可以过上赏赏花、溜溜鸟,上街调/戏调/戏良家妇女的悠闲生活,结果当他了解杨延朗被俘原委,这才意识到哪里是什么大船,特么就是一艘倾覆在即的破船……

    可现在想要下船已经来不及了,那日初到横山镇,在城口遇到万年守门老狄,捡到宝、尾巴翘上天的杨延朗豪爽直言,说要收青蛮做干女儿。

    而没脸没皮的老狄深谙“打蛇随棍上”之精要,当即感激涕零、拜伏在地,誓死追随杨将军,愿侍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路上,小杨使劲鼓动老狄“下船”,不止一次劝说:“哪怕回折家军当个看门小校,也比赖在杨家被一起株连要好。”

    可老狄好像认准了这艘破船,小杨每说一次,老狄就抽他一回巴掌,而且抽地义正言辞,不仅搬出“赤胆忠心”、“一诺千金”之类的大道理,还反过头来斥责小杨:“做人不可以这么无耻!”

    杨羲两眼一翻,恨不得死挺过去……

    不过好在,两个月后,心急前来迎接的金刀令婆于开封府外驻马亭见到乖巧可人的青蛮,被告知她是老杨收下的义女,一生无女的老太婆欢喜地似乎连杨家刚栽了一个大跟头都抛之脑后,将粉嫩小丫头抱在怀里一个劲亲热。

    见老太婆这样,老狄嘿嘿直乐,小杨如丧考妣。

    …………

    乾兴七年,十月初二,天波杨府

    回府月余,自从杨延朗同佘太君在书房密谈许久,出来后就像换了一个人,整日借酒消愁、烂醉如泥,原本朝天“戳”出的粗/硬须发一应软趴趴倒下,全然看不到此前威武刚猛的无敌将军样子。

    杨家此次元气大伤。26人被斩,看起来无关痛痒,可要知道,这26名指挥军官倾注了杨家两代家主的全部心血,而杨家无敌铁军的威名几乎全靠这些人临场指挥、英勇善战,一刀一枪生生拼杀得来。别说3000人,即便扩充到3万,这套指挥班子照样能运转如常,让老杨打起仗来如臂指使、得心应手。

    然而这样一群身经百战的精锐军官没有倒在胡虏铁蹄之下,没有死在刀光剑影的血肉沙场,反倒被自己人扣上违抗军令,意图叛变的罪名当场处斩,不得不说王侁这手绝户计玩得着实歹毒!

    此役过后,杨家引以为傲的指挥“系统”彻底被废,一门无敌的名号也就成了摆设,就此退出东京一线大户人家序列,继而使得武将在朝堂上的地位再跌……

    …………

    朝廷对西路军出征的结果还未有定议,一方面,虽然“西路军”赢下四座城池(府谷失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