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武魂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武魂传说-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遣一强将,领一精兵队列先行过河,遇到敌人来袭皆挡之,后军源源不断渡河增援。可逐渐转被动为主动,大败敌军。趁势追击,可一战而定。”

    “军师良策和某不谋而合,哈哈!某亦是这么想的。”

    刘佚哈哈大笑。

    是仪向其赞赏的点了点头,却瞧见马忠从远处跑了过来,向二人招手。

    “主公,军师,快来吃饭了!”

    刘佚拍了拍是仪,站起身来,说道:“走吧!吃饭去,刚好肚子也饿了!吃饱了,下午好干活,我有预感,下午的活绝对棘手的很。”

    是仪翻了翻白眼,边走边说:“你就是乌鸦嘴,没一句好话。快走吧。”

    午餐是从河里新鲜捉来的白鱼,用采来的野菜放在大锅里一起煮熟的,外加一大盆蒸馒头

    白鱼放了点盐巴,吃起来还别有一番风味。

    刘佚跟诸将围坐在一起大嚼,又从盆里拿了一个馒头,扔给对面的王野,微笑着说道:“一定要吃饱了哈?等下可有任务交给你,关键时刻,你可别给我掉链子。”

    “放心好了!”王野一口咬掉半个馒头,又舒爽的喝了一大口鱼汤,拍着强壮的胸脯,对刘佚说:“保证完成任务!”

    “文珪!”

    刘佚瞧向一边大吃大喝的潘璋。

    “末将在!”

    潘璋吐出一根大大的鱼刺,扣着牙,向刘佚大声应和。

    刘佚翻了翻白眼,接着嘱咐道:“你等下和王野一起各领一支精兵,待浮桥搭建完毕,第一时间渡河,在河对岸建立河滩阵地,遇到敌人来袭皆挡之,为后续的友军赢得渡河时间,明白了吗?”

    “明白了主公!”

    伸手又去盆里抓馒头,却见已经没有了,最后一个还被王野先一步抓走了,正和王野大眼瞪小眼间。

    是仪把手中的馒头递给了他,淡定的说道:“文珪,你先吃吧!吾不是怎么饿,吃了半条鱼,都差不多饱了。你们等下要打硬仗,吃饱了好好干。”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三章 抚河惊魂() 
潘璋不客气的接过来大嚼,大声嚷嚷,“谢军师!”

    不一会便又吃了个干净,连那碗鱼汤也喝完了,拍着肚子大声赞酸爽。

    “都吃饱了吧?吃饱了咱们该开工了,走,准备干活!”

    刘佚拍了拍手,率先站了起来,诸将一哄而散,各自去整军部署,准备渡河。

    刘佚数万大军的办事效率真不是吹的,所谓人多力量大。

    仅仅两个时辰不到,抚河上就完工了三座浮桥。

    王野、潘璋各率精锐率先行渡河,抢占河滩,建立河岸阵地。

    士卒往来奔走,忙忙碌碌,所有这一切皆被远处的一座小山上的两双眼睛瞧个正着。

    山头茂密处,于吉手撘凉棚,嘴角扬起一抹神秘的笑容,对身旁的李玉说,“刘佚大军已经开始渡河了!李先生可以按计划开始行动了。”

    李玉向于吉拱了拱手,恭敬的说,“那在下就先去部署了,还请仙师务必予以支援。”

    “嗯”

    于吉闭上眼睛轻轻应了一声,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李玉不敢耽搁,告罪了一声,奔下小山,上窜下跳的大叫着,集结兵马向河滩阵地进发。

    潘璋、王野刚抢先渡河,阵势还没有完全摆好,就突闻一阵悠扬的号角声,战鼓震天,河岸不远处的树林中出来伸展出大量的旌旗,无数人马自林中鼓噪呐喊着冲了出来,嘶吼着直杀奔岸前阵地。

    “杀!”

    “杀啊!”

    贼势浩大,漫山遍野而来。

    王野、潘璋二人皆脸色大变。

    “果不出主公所料。”

    二人心中暗想,各自指挥兵马迎敌。

    “快!结阵!快点!说你呢!”

    “弓箭手准备,放!”

    “啾啾啾”

    一波箭雨攒射了过去。

    “啊”

    “呃啊!”

    贼军遭受了一定打击,有了一点伤亡。

    但是两军相隔较近,守方只来的及发射了两波箭雨,敌人就已经冲到了面前。

    “呲啦!”

    “噗嗤!”

    一阵阵利刃切割**的声音响起,惨叫声此起彼伏,残肢断臂乱飞,不时有敌我双方士卒惨叫着倒下。

    刘佚与是仪在河对岸,边指挥士卒源源不断的渡河,边随时关注着战场的形势。

    见到敌军虽人多,但并不精,己方渡河援军源源不断的支援下,局势正在慢慢被拉平。

    刘佚神色一松,对是仪哂笑一声,“贼军虽有能人知道半渡而击,但奈何彼军太废,如此也只是困兽犹斗尔!呵呵!雕虫小技,不值一提!”

    是仪也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似乎胜败早已注定。

    然而,此刻在河流的上游不远处,岸边突然出现了一名仙风道骨的中年道士。

    只见那名道士冲下游战场瞄了一眼,歪了歪嘴角,不屑的冷笑了一声,随后从宽大的衣袖里摸出来一叠黄纸,手指沾了点口水,捻了捻,从中抽出了一张,其余的放回衣袖。

    取出来的那张黄纸相当的奇特,纸面正中用神秘的颜料画着一条怪鱼的图案,鱼的附近镌写着鬼画符一样未知的符咒。

    中年道士用一把小刀割破了手指,任带着体温的热血滴在怪鱼黄纸上,口中念念有词。

    黄纸吸收了血液以后,在未知神秘咒语的加持下,纸面逐渐发出诡异的红光,那条可怕的怪鱼仿佛像活了一样,张牙舞爪,似乎想要蹦出纸面一样。

    中年道士邪恶的一笑,如同欣赏到一件非常完美的艺术品一样,满意的点了点头,露出白森森的牙齿,动了动嘴唇,“好!非常好!看来吾秘法又精进了!”

    说完,低头俯身,将手中邪恶诡异恐怖异常的黄纸轻轻的放入水中,往前一推,扬手做了一个“再见!”的手势,轻轻送别,“去吧!”

    萦绕着诡异红光的黄纸浸入水面,一眨眼功夫便消失在河中。

    须臾,河水中突然水花大作,暗流涌动,河面上更是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漩涡。

    似乎水下有着什么异常恐怖的生物在作怪一样,在河边饮水的小动物皆惊恐的四散而逃,不时有大鱼小鱼翻出水面,河面觅食的水鸟皆振翅高飞,鸣叫着遁入天际,似乎在躲避什么异常可怕的怪物一样。

    “哗啦!”

    河水中翻起一道强烈的浪花。

    一个黑色的脊背露出水面,上面生着一排怪鳍,在河水中乘风破浪,带起一道白线,如同一条大型鱼雷一样,向下游两军交战处冲击而去。

    “哗啦啦!”

    水中不远处一阵奇怪的巨响,引起了在浮桥上渡河的一名刘佚军士卒的注意。

    这名士卒赶紧拍了拍前面的同乡一把,神色紧张的询问,“二狗子,你听到什么声响没有?”

    “啥声响?”名叫二狗子的刘佚军士卒一边快速渡河,一边回头瞧了瞧他的同乡,仔细竖着耳朵听了听,却只听到河对岸激烈的喊杀声和金铁交加声。

    同乡见二狗子竖着耳朵听了半天也没有啥反应,急得给了他一个爆栗,大声提醒,“水里!水里!”

    二狗子反应过来,仔细一听,确实听到“哗啦啦!”的水声越来越大,声音由远及近,似乎已经快要到了近前。

    二狗子寻声向远处望去,突然瞪大了眼睛,目光中露出惊恐欲绝的神情,手指着上游水中冲下来的那条白色的水线,撕心裂肺的大叫,“大家快看!那是什么?水中那是什么!”

    渡河渡了一半的大军,闻听二狗子惊恐欲绝的大叫,不由得大惊,纷纷停了下来观望。

    后面的人不知道什么情况,还一个劲的催促前军快走。

    三座浮桥上皆一阵混乱。

    “什么情况?”

    刘佚与是仪也不再淡定了,心中暗想疑惑之下,慌忙寻声手撘凉棚向浮桥上游观望。

    只见那条水线越来越近,突然“哗啦!”一声,一条体型庞大的黑色怪鱼跃出水面,张开满是利齿的血盆大口,对着第一道浮桥上的大量士卒就咬合了下去。

    “怪怪物啊!”

    众士卒大惊失色,纷纷推搡着逃向河的两岸,有不少人因此落水。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四章 神鬼莫敌() 
怪鱼铁头一撞,第一道浮桥立刻断为两截,在汹涌的河水中肢解。

    “救命!救命啊!”

    二狗子抱着一截木头,在水中惊恐的大叫,他亲眼看见他的同乡被那条怪鱼一下咬掉了半截身体,只余上半身在水中拼命的挣扎,鲜血染红了周围的河面,绝望冲二狗子大声求救。

    二狗子吓得连喝了几口带着血腥味的河水,差点被呛个半死,死命的抱着木头,无意识的扑打着水面,在水中打着转,他已经被吓得手足无措了。

    “哗啦!”

    又一声水花声响起,二狗子长长的惨叫了一声,声音如同被突然捏住了脖子的鸭子一样,嘎然而止。

    水面上再也看不见二狗子的身影,只留下下一根断木头带水面打着转,须臾,水底下泛起一阵嫣红。

    水中突然出现的怪鱼让渡河的刘佚军彻底陷入混乱,落水者不计其数,三座浮桥皆被怪鱼撞毁,残肢断臂漂浮在血红色的水面,如同人间炼狱。

    刘佚、是仪皆惊的面如土色,嘴巴张的都快抽筋了。

    在后方的李玉见了,狠狠的击节大叫,大赞于吉仙师法力无边!

    督促兵马不停的掩杀,王野、潘璋二人根本不能组织起一丝一毫的反击,士卒恐慌,被逼入河中溺死者不计其数。

    二人见事不可为,殊死拼杀才杀透重围,狼狈的向下游逃窜。

    刘佚在岸边紧急救援落水士卒,命弓箭手对河中怪鱼射之。

    怪鱼全身皆生诡异鱼鳞,刀枪不入。

    箭矢如飞蝗一般射将上去只发出如同击打在金属上面的“叮叮!”声,悉数滑落水中。

    怪鱼遭受攻击又探出头来从口中向岸边喷射出高压水柱,岸上士卒所中者皆东倒西歪。

    敌军杀尽了对岸的士卒以后又隔河放箭,刘佚军抵敌不住,大败而逃,退30余里下寨。

    收拢败兵,于大寨清点损失。

    率先渡河的约1000名本部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只有王野、潘璋二将带着十几名腿脚麻利的幸运蛋,死战方才侥幸冲出包围,从下游寻得水流平缓处又偷渡了回来。

    山越降军部由于各种原因,缩水了大约5000余人,一个个垂头丧气,士气低落。

    损失不可谓不惨,名副其实的大败。

    而且还败的莫名其妙。

    王野、潘璋二人灰头土脸的逃了回来,王野除了拼杀有点脱力以外到没啥外伤。

    潘璋这厮却身被数箭,不过好在都是皮外伤,并没有伤中要害,令随军郎中清理一下伤口,包扎一下倒也没啥要紧之处。

    天色将暮,周围环境也变得黯淡了起来。

    刘佚命人埋锅造饭,好好修整一下。

    于帅帐内与诸将商议此战失败细节。

    这抚河里竟然有如此一条恐怖到极点的怪鱼,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令人发指。

    潘章是本地人,所以刘佚第一个问他。

    “文珪,你常年生活于此,有听闻此河生有此种怪鱼的传闻不?”

    刘佚啧啧有声,捏着下巴,败的真的不甘啊。

    潘璋闻之,挠了挠脑袋,思索了一会,语气非常确定的对刘佚说:“末将实没听说过,抚河往年来一直风平浪静,至少从某记事开始,此河就从来没有过出现啥怪物或者啥不好的传闻。”

    顿了顿又大大的呼出一口气,拍了拍胸口,一副后怕的表情,继续说,“今天突然见到这妖孽玩意,当时也差点吓死老子了。老子还当眼花了呢。”

    刘佚摸了摸下巴,咧着嘴大骂,“难道真的是流年不利啊,天上掉下来个妖孽,看来下次渡河之前得好好祭司一番。”

    面对这种超出众人想象力之外的怪物,大家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先行休整一番,下次渡河之前派人探查明白了,再行动。

    当下吩咐诸将各自去休息,轮流守备大寨,严防敌军趁势劫寨。

    是夜,山野中一片寂静,往日热闹的虫鸣声竟一齐偃旗息鼓,间或传来一两声令人毛骨悚然的鸦鸣。

    阵阵阴风拂过大寨的栅栏,令门口的守备士卒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

    紧了紧甲衣,抬眼望向虚无的黑暗,感觉到整个大寨附近似乎都被薄薄的雾气所笼罩。

    一股不祥的神秘气息在空气中蔓延,令人感到极度的不安。

    这种若有若无的不安感觉,似乎来自于不远处黑暗的雾气中的一处密林。

    只见密林中此刻燃着一盏绿色的油灯,不知道是以何种油脂为燃料。

    绿色的灯火映照下,一名神色诡异的中年道士正跪坐在一张蒲团上焚香作法。

    中年道士的面前摆放着一张长条型案己,案己上一只小型的香炉中烟雾缭绕,飘散在夜晚湿润的空气中逐渐形成淡淡的薄雾,在夜风下渐渐的向刘佚军大寨所在位置蔓延。

    “再加点佐料!”

    中年道士神秘兮兮的从衣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小心翼翼的托在手中,扒开瓶塞。

    诡异的动作惹得旁边鬼头鬼脑的李玉一脸的好奇,凑过脑袋就往瓷瓶里面张望,却被瓶孔里面散发出来的气息,熏了一个趔趄,差点晕了过去。

    李玉扒着嘴巴一副作呕的表情,捏着鼻子,厌恶的大叫,“这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啊?啊?呕妈了个巴子的,差点熏煞我也!快拿走,快拿走!呕”

    “桀桀”中年道士一脸的神秘莫测,怪笑了几声,眼神诡异的瞥了眼弯着腰干呕的李玉,嘴角扬起一抹邪恶,语气非常笃定的说,“你最好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好啦!好啦!我的妈呀!受不了!我不要知道你的东西了。”

    李玉大吐了几口,后悔莫及。

    中年道士不置可否,又从衣袖中取出一个蓝色的瓷瓶,晃了晃,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