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画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宣和画卷-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萦绕在周身,不是熏香,也不是胭脂气,只是少女身上淡淡的美好的气息,如若水面上烟气的缱绻,时不时撩动着楚风的心弦。

第十三章 灯火昏黄中的暗谋() 
“这样的画法好奇怪啊,从来没有见过呢。”

    “嗯,是我家乡的一种画法,与正常的笔墨用法都不大相同的。”楚风看了看手中的笔,“笔要是再扁平一些就好了,这样画出来的效果不是特别好。等我画完这一幅自己做一个吧,这个是狼毫,但是我们家乡的那种画笔,大部分用的是猪鬃。”

    “猪鬃?”范秋白用吃惊的眼神看着他,“猪鬃多硬啊,线条的飘逸感岂不是没有了?”

    “是,所以这种画,追求的不是线条,而是光影和几何的变化。你看,这里的用笔之类都是很不相同的。”楚风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张面孔来,又细细的打磨起那面庞的阴影来。

    范秋白赞叹道:“真是太像了,感觉整个人都要从画面中活过来了似的。正统画法做山水亭台也有类似的效果,远山近水的笔法,可是在这样的小尺度上,一张人脸都能画出凹凸来,真是很神奇的笔法呢!”

    楚风笑道:“我随意画,你别往外乱说。否则老师恐怕不会轻饶我。”

    “我觉得不会啊,这种画法当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呢!程源先生那样开明的人,应该会十分惊喜,汲取其中的长处罢!”范秋白道。

    楚风轻笑:“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情。可以给老师看,不过这一幅就算了罢。笔不对,油彩也不对劲儿,画出来的东西差了不少,很多东西体现不出来。嗯,我也好久不画这一类的东西了,待我画完这一幅后仔细的想一想,很多硬件上的东西,应该如何处理,拿什么东西代替……”

    范秋白在一旁听着,不是很能听懂,却依旧十分认真。

    楚风作画,她便在一旁静静看。一时看画,一时看人,心里美滋滋的,一种不曾有过的愉悦感萦绕在心头,恨不得这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甚至永远都不要流走就好了。

    忽然意识到这种眷恋感的来由为何,范秋白的双颊刷的一下红了起来。仿佛灼眼似的,她几乎不敢去看楚风,只趁着对方不注意,偷偷的、偷偷的抬起眸子,惊慌的撇上一眼,而后,一种喜悦的情愫便如同水波一般,在心中的池塘里一圈圈的荡漾开去,化作层层涟漪。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蓑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楚风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自然不能完全按照原原本本的模样来画。一来是他记不住,二来,那上面不乏金发碧眼的人物,要是真的画出来,恐怕要被周遭之人认作鬼神了。

    原本就是试水之作,他大概画了一个盈尺的小品,略略画了五六个纤夫,细细勾勒下来,也只用了一个时辰左右。

    长途旅行之间,最重要的不外乎打发时间。在这种时候,总是会觉得时间过得异常缓慢、悠长,所以找一些事情来做,便成了头等大事。

    文端先生与程源先生毕竟年纪相仿,在书画、纂刻上又分别有造诣的,这时候早就凑到了一起聊天、闲话。而楚风这一边,自然与范秋白凑到了一处赏玩。

    只是毕竟男女有别,不可能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的。每一次二人之间往来,少说周遭也有两三双眼睛盯着,一些真正利害的话是无法说的,一些不该有的举动,自然也不可能做出来。

    但说实话,二人之间牵扯着的那一丝淡淡情愫,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反而加深出一种迷幻一般的美感来。压抑着的挣扎,偶尔迸发出的悸动,这种含蓄的美妙,倒像是刹那芳华般的美感,愈发深沉,也愈发令人窒息了。

    “等我弄出猪鬃笔和油彩来,再为范娘子画一幅佳作吧,这一幅实在不堪入目了些。”画罢,楚风笑道,“方才听范娘子说,似乎要我帮什么忙的?”

    “啊!对了!你若是不说,我差点忘到脑后去。”范秋白笑道,“程源先生答应帮我看看画作,指点一二。但是我不知道应该拿那幅画作给他看呢,你们都将程源先生说的那样吓人,我怕先生他批评我呢!”

    楚风闻言微笑:“范娘子的画作都是很好的,无须担忧。”

    ……

    ……

    船上的日子就像是船下的流水,流淌而过,悄无声息。

    范秋白在路经苏州的时候,特地叫船夫停泊一日,派人去寻了猪鬃,又同楚风一道,去苏州城的市集中买了些丹青料子。

    楚风虽然并没有真正制作过油画颜料,但毕竟是使用过的,凭借着自己的熟悉,去向酒肆茶楼里买了些猪油回来。

    范秋白十分不解,好奇的发问那猪油的用途,楚风只笑着说“日后便知”。

    两位老先生不爱走远路,便雇了一艘小乌篷船,在苏州城内稍稍转了转。

    回来的时候倒也撞见了楚风范秋白二人,大包小包的往回拿东西,只以为是这两个少年人随手贪玩,并未多问,反而“为老不尊”的调侃两句,闹得范秋白面色绯红,连忙躲到船舱里去了。

    课业是一直没有丢下的,尤其是丹青和书法的笔力、技法,楚风在船上没有一日的停歇。虽然偶尔遇到风浪时不能落笔,却也不打扰他研究前人章法。

    这一点上还要感谢范家。

    即便范秋白不南下北上的走动,范家的书画行也是要搜罗一些江南的东西,运送到汴梁城的。

    南货北卖,北货南卖,这原本就是生意场上十分常见的法则,即便是书画也同样如此。

    北方人喜爱江左的精致委婉,南方人偏爱北方的寥廓大气,这正是物以稀为贵了。

    范家雇舟北上,自然带了些许的书画同行。一路上,因为范秋白的关系,楚风倒也沾了不少光,各类名家书画予取予求,品玩不尽。

    听范秋白说,这船家也是范家的老熟人了,这几年往来都是依凭着这位船老大,所以路上照顾的倒也周到贴心,即便路途遥远,也没有什么难耐的味道。

    “老大,这一票干不干?”

    这夜夜半时分,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安歇。

    船工看着船舱的灯火逐一熄灭,便凑到船老大身侧,压低声音问了一句。

    船老大的目光在幽暗的灯火里忽明忽暗着,将嘴里一直嚼着的杨柳枝吐了出去:“不急。这事情要慢慢来。”

第十四章 日出·印象() 
楚风最喜欢的印象派画作,其实是莫奈的《撑阳伞的女人》。

    他最初看到这幅画的时候,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什么叫做“风和日丽”。

    不是小学课本里对这简单成语的简单解释,而是一种干净澄澈到几乎炫目,春风仿佛透过画作迎面吹来的温暖。

    流水一般的光晕,拂面的清风。看着那幅画,几乎能够听到草木被风吹动起来的簌簌响声,似乎可以触碰到气流的涌动。那种韵律感,那种完美的呈现……楚风相信,是只有莫奈这样的天才才能画出来的惊艳。

    他其实很想给范秋白画这样一幅画,可是考虑到这画作的内容,以及西方人物穿着打扮与如今的巨大区别,所以,只好作罢。

    或许以后再画不迟,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渗透出去。只当做是一种超现实的东西来画,又或者,怎么样能够将这种“光为画面主角”的质感,与中国画结合起来之后,再画出来给大家看……当然,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考虑起来未免太早了些。

    要是真的画出一幅《撑阳伞的女人》来,他楚风怕是要被大家当做是鬼怪一样的存在了。这一点自然行不通,而且也没有太多付与实践的必要。

    至于给范秋白的画,楚风想了想,最终决定用莫奈的另外一幅《日出?印象》来代替。

    不过后面的背景自然是要改动的,工业用的烟囱当然不能画上去,港口、吊车之类自然也要被杜绝掉。好在《日出?印象》的美学原本就体现在光影变幻的,除了小舟之外,其他的东西都是朦胧、氤氲的布景,可以简单带过就好。

    原本《日出?印象》的尺幅规格就很小,长宽各五十厘米左右,尺楚风在千年之后曾经临摹过几次,所以印象比较深刻。

    临摹的当然不是原画,原作被藏在巴黎的美术馆里,他是没有那个钱去一睹真容的。好在千年之后资讯足够发达,与北宋这种信息交流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也是文端先生竟然赞叹楚风“眼界高远”的原因了。

    试着用猪油去调和水彩的颜色,说实话,这种事情并不好做。油多了则会冲淡色度,油少了又调不出油画的韵味来。

    楚风试了三天,才将将谋求出一个大概的比例来,而且根据没种颜色的不同还要微调的,用起来着实不易。

    而且楚风还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种油料干的太快。一旦调和出来没有及时使用完毕,油料在调色板上就已经先行干涸了,无法再用于作画。

    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楚风只能调一点、画一点,这样的办法自然效率很低,可如今只能这样将就了。好在有范秋白在一旁帮忙,楚风指点他下一个需要用的颜色,范秋白便在一旁忙里忙外的帮着调和。一来一往,倒也十分默契。

    于是这样一幅很小的作品,却偏生画了三天。

    到得第三日画成之后,楚风退后半步,看着画布微微颔首,觉得没有什么需要添加的笔墨了,这才看着范秋白微微一笑。

    范秋白便也笑起来,白皙的面庞上沾染了两点蓝色的油彩,这是灿然一笑,仿若睡莲乍开。

    楚风微微怔了怔。

    “楚郎君,这幅画可真是好看啊。感觉这水上的雾气有家祖的风采,但是又夹杂了光晕,就仿佛那流水真的在流淌一般!”范秋白明朗的笑道。

    楚风闻言匆匆回神,微笑:“意思差不多,不过笔法相差很大。各有各的灵动吧,倒也说不上谁好谁坏。”

    “没错。”范秋白用力的点头,明亮的双眸不离画作,“家族的《临流独坐图》是从线条中谋求流动感,而楚郎君的这一幅画,是从颜色的调配中来调动流淌的感觉。用的笔法虽然是大相径庭,但怎么说呢,应该是殊途同归罢!”

    楚风没想到,范秋白一下子就道明了东西方画法的异同,一时不禁十分赞叹:“范娘子果然是兰心慧质。”

    范秋白听到楚风夸赞自己,不禁面色微红,又道:“楚郎君何必笑话我,我只是能够看出些外行人眼里的门道而已。哪里像楚郎君,不但水墨的烟云画得那样好,连这种……哦,叫油画是吧,也能画出这样的韵味来。真是让人既羡慕又嫉妒呢!”

    这话里带了些娇嗔的味道,楚风听着,只觉得耳朵痒痒的,就像是发丝被风吹得轻飘一般。

    “我这只是旁门左道,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楚风笑着说,随即将整幅画拿了起来,递给范秋白,“这是我送给范娘子的,范娘子若是觉得还能入眼的话,就收下罢。说到底,这画之所以能够画成,还有范娘子你一半的功劳。”

    “我只不过是帮着调色而已,就仿若做菜打下手一般,能叫做什么功劳。”范秋白腼腆一笑,却又开心的双手接了过来,珍惜道,“你放心,回家之后我一定给家严过目。家严是一直不喜欢固守旧式之人的,这等画作,家父一定很喜欢。”

    “不敢,不被批评一顿就好了。”楚风笑着回答。

    范秋白捧着画作在手,开心了好一阵子,心里暖洋洋的,就像是画中日出的光芒照进了胸怀一般。

    “对了,楚郎君。这画作真的不要给程源先生瞧瞧么?”范秋白眨了眨眼睛。

    “还是不要了。”楚风摸了摸鼻子,自问还是比较了解自家老师的脾性的,苦笑道,“我怕我要是真的递了上去,老师会气的直接把我踹下船的。运河的水太深,我又不会游泳……”

    扑哧一下,范秋白忍不住笑出声来。

    白莲灿然绽放,惹人流连。

    “那,我就帮你放到库房里。”范秋白甜甜的笑着,“只当做是我们范家从江南找来的一幅藏品就好了。对了,你还没有落款。”

    “好,那就多谢了。”楚风笑着应了,重新拿起普通的兔毫提笔,在《日出?印象》的左下角,写下了“楚风”二字。

第十五章 闲事浮云夏日炎() 
客船到达徐州的前一天晚上,许多事情都尘埃落定下来。

    大家准备着上岸后如何雇车,如何整理东西,又互相确认了一番进京的路线,商讨一番,才各自睡去。

    一行主事的虽然是范家的一位掌柜,但毕竟有文端、程源两位有头有脸的先生在这里,很多事情自然不可能轻易妄下决断的。

    确认了种种之后,这掌柜与船老大结了船钱,喝了番酒,笑着聊了几句闲话,说了些“明年少不得还要劳烦你”之类的话语。

    这船老大是个四十余岁的中年汉子,久经风霜的脸上带着一股子悍气,好在为人和善,虽然面向稍微有些骇人,但总堆着笑,倒也不至于吓到女眷了。

    “赵掌柜生意兴隆,我看这回库仓里的书画又不少,想是到了汴梁城之后能够狠狠的赚一笔罢!”船老大提着酒囊,仰头咕咚咕咚喝了两口。

    赵掌柜笑道:“书画这个行当说不准的,即便是名家名作,能不能卖上好价钱也得靠时运来说。”

    船老大闻言笑了笑,不再多说。

    夜间船抛锚在小小港口,四野冷寂无人,只闻流水。

    就是在这月黑风高的夜半时分,船舱的库仓被人打开,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来回不过几趟,就将库仓搬了个精空。

    “留下几个,明天早上赵掌柜验货的时候莫要被发觉。”船老大拽住了最后一个人的胳膊,压低着声音。

    那人自然领命,将手里的箱子重新放下。

    不多时,几个大箱子再度被满满当当的搬了回来,里面同样是沉甸甸的书画卷轴层叠,看不出什么异样。

    依照着之前的模样好生在库仓里摆了,船老大解下腰间的酒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