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画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宣和画卷-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大人!周大人!您还没走?太好了!”

    恰在这时候,另外一名阅卷也冲出门来,正作势冲出院子找人,没曾想却在柳树下见到了周府事的身影。

    “咦?子兴怎么也在这里?”

    周府事也是有几分急智的人,为身旁的阅卷开脱道:“子兴家中有老人卧病,他这几日不得照顾,便偷偷的问我情形。子兴,你不必担忧,你家中我已经派人去照顾了,老太太的身体好得很,知道你来为州府做事,心情也爽朗的很。”

    “原来如此,真是辛苦周大人了!”这新来的阅卷面有急色,不敢多做耽搁,“周大人,方才在卷子里发现一幅画,我们不知应该如何处理……”

    “什么东西?”周府事忍不住用手指按了按眉心,这又是墨点又是画的,到底是要做什么。

    “一幅画,夹杂在卷子里了。”阅卷解释道,“我们也不大明白,这是不小心混进去的,还是某个考生的搞怪言行。可是按道理来说,若真是考生做得,誊抄那边应该有所甄别才是,当时就应该报告给诸位大人们知晓了。可若是不小心混进去的,又是什么时候混进的呢……”

    周府事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一拍脑门儿:“这是大事!咱们不可随意处置了!我这就去叫几位大人来瞧,你先进去告诉诸位阅卷一声,先行停笔,莫要再动卷子了。还有,把王继那头的人都叫来!糊名、誊抄,都叫到这里来候着。到底应该如何处置,待我请示了几位大人,再做定夺!”

    ……

    ……

    周府事脚下生风,他忽然觉得自己又做了一件万分机智的事情。

    什么画作不画作的,周府事并不在意。到底是谁画的,画作参杂在考卷里到底是何用意,这些事情,与他毫无关系。

    但是他需要借此做文章,他要把事情闹大。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借此机会见到自己线上的糊名、誊抄,问一问他们,那墨点的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也只有如此,他才能偷偷摸摸的请示通判大人,看看对方在如今这等情形下,想要如何处理,自己又该做些什么……

    算一算也是数十万钱的干系,他自己是担当不起的。

    于是趁此机会,周府事来到几位大人所住的院落,通秉后将事情仔细说了,又添油加醋的道:“小的寻思,画作混入这种事情,其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只是若细细去想,不免要牵扯到不少问题上。是什么人作了画,这画作又是如何混入考卷当中的,为何誊抄之人没有甄别出来,反到了阅卷之人手中才被发现……如此种种,恐怕不可轻易罢休的。还请几位大人出手,以正风气。”

    依照着乡试的规矩,周府事这种管理阅卷的身份,是不可以与几位达人单独见面的。即便现在诉说起画作参杂的事情,也是同时面对三位大人,才敢言说。否则私自见其中一人,就不免有了舞弊之嫌,这是谁都不敢做的。

    周府事趁着画作的事情,连忙煽风点火,终于哄得三位大人不敢大意,将所有糊名、誊抄、阅卷叫起来,又将卷宗全都调来,开始断案、问话。

    知州大人看了看主考官刘启刘大人的脸色,见后者眯着眼睛,面上并无什么神色,于是主动担了这个责任,开口问话。

    “你们是谁发现画作混入的?那画作又在何处?且上前来,由本官细细问话。”知州大人一袭官服,官威赫赫,不怒自威。

    发现了画作的阅卷连忙走上前来,又碰了那画作在手,双手递上:“是在下发现的,画作在此。”

    楚风等人被叫来,最初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这时候听到“画作”二字,依旧觉得困惑,不大明白乡试与画作有什么干系。

    只是这种地方、场面,自然是无法发问的。于是楚风等人只在角落里安静站了,静观其变。

    知州大人接过那画作,展开瞧了,微微一怔,又连忙收敛心神,递给端坐主位的刘大人,恭敬道:“二位大人也瞧一瞧。”

    通判大人上前接过,不敢多作耽搁,转身在刘启面前恭敬展开。

    刘启原本半眯着眼睛,这时候轻轻瞥了一眼,半垂的双眸却不由得微微一亮。只是他微低着头,没有人发现罢了。

    那画作远远的看不清楚,只是楚风在角落里瞧着,只觉得那画作背光的时候透出几分大概,似乎与自己之前画的那一幅芍药差不多,不由得心中一动。

    而站在一旁的刘李两位郎君,早就已经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时候只等着楚风出丑,心下沾沾不免自喜起来。刘郎君还好,尚且有些养气的功夫,面上是不显的。可是李郎君,竟忍不住喜上眉梢,要不是被身旁的刘郎君踹了一脚,怕是立时就要仰天大笑三声了。

    “王继、几位誊抄,你们在誊抄考卷的时候,是否见到了这幅画作?”知州大人秉公办事,沉声问道。

    王继心下紧张,不管今天这件事情查成什么样子,自己这一份的责任怕是逃脱不掉了!于是连忙出列,躬身施礼领罪:“几位大人息怒,这事情小人的确脱不开干系的,甘愿领罚!”

第七十二章 摸鱼() 
周府事也是通透之人,在乱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浑水摸鱼之类的事情,他在官路上也是做过的,甚至做得十分不错,颇有几分心得。

    墨点的事情,从最初的慌张到得现在,周府事已经用十分漂亮的手段化解了三分。

    如今,大家的目光自然都被那画作吸引,周府事看着自己布下的局面,心下十分满意。

    当然,完全不紧张也是不大可能的。毕竟事情还没有完成,与通判大人、刘郎君通气的事情还没有做。

    但是周府事也是有大将之风的人,知道这种事情现在不能着急,一旦急切反而容易露出马脚。左右这样多的眼睛正盯着瞧,虽说看的都是那幅画作,可若是自己太过张扬的与通判大人、刘郎君对话,很多事情,也就不好解释了。

    浑水摸鱼,一定要等到这潭水足够浑,才可以继续摸鱼。

    周府事并不着急,他暗自观察着场间的情形,心里慢慢的算计着。

    他看着王继出来领罪,也没有忘记连忙上前为他说情:“诸位大人,王大人虽然在此番乡试上统领糊名、誊抄等事,但他毕竟不可能将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即便有几分疏落,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再者,这画作是在我管辖的地界上被发现的,若是真正追究下来,脱离不开干系的是在下才对,与王大人无关。请诸位大人明鉴。”

    王继自然流露出几分感激之色,二人兀自演习不提。

    知州大人打量了他们半晌,由着两人将戏演完了,才挥袖道:“事情还没有弄明白,若是真的平白追究责任,那才是愚蠢之行为。你们二人先行起身,本官还有事情要问几位糊名与誊抄。”

    说吧,知州大人走近几步,目光在楚风等六人身上一一打量而过。

    即便是楚风,也不免感觉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官威,心想这经年累月在身上积攒下来的气度与威严,终究是与寻常人不同的。

    只是楚风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倒也不是说他接触过什么身份重要的大人物,而是因为托了千年之后科技发展的福祉,所以他见过不少国家元首的行止的。

    见过、没见过,这看起来或许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改变不了什么,但实际上,却是一种视野的飞升。

    这就像是自古以来,京城的百姓总是要比其他地方的人多了几分洋洋自得一般。不是因为他们如何自负,而是在京城这种地界上,中等官员真的是多如牛毛,开门就能见到的。如此一来一去或许不算什么,但是经年累月的看下来,对于人的气质与认知,终究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各地的出租车司机皆爱闲侃,但是能侃成京城司机那种气贯山河、高瞻远瞩的,唯有他们这一处地界了。

    后世的见识对于楚风的影响,就如同京城里的出租车司机一般,这是融进了骨子里的东西,他自己或许不知道它的存在,可是其他人却能十分深刻的感受到。

    这其实,也是知州、通判两位大人,在陆氏书画行最初就对楚风十分看重的原因之一。

    学问好学,气质难求。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年代,读万里书是与行万里路可以相通的,所谓眼界与见识的难得,真的是千年之后信息爆炸的人们,所难以理解的东西。

    当然,对于两位大人来说,在他们看来,楚风的风度自然源自于文端先生。他们并不知道楚风与文端先生其实相识不久,下意识的认为楚风曾经跟随文端先生仕宦的,恐怕见过不少官员、名流,所以才养成了现在身上的这份不卑不亢的气度。

    这种气度,最初见到时如此。如今,楚风站在所有的糊名与誊抄当中,这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也就愈发明显了。

    知州大人目光扫过众人,除了看到楚风的淡然,自然也看到了李郎君那几乎喷薄欲出的洋洋自得,以及卢林的面色微白。

    他在心里暗自思付着其中种种,虽然猜不到真相,却也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一丝异数。

    “你们在糊名、誊抄的时候,是否在卷宗里见到了这样一幅画作?”知州大人开口发问。

    众人自然应否。

    “既然你们都没有见到,难不成这幅画是自己长了翅膀飞进来的么?”知州大人双目微眯,自有威严。

    “大人请息怒!”刘郎君轻咳一声,想要来一手顺水推舟,施礼道,“大人,能否让我们也看一下那幅画作的样子,让我们好生回忆一番?”

    知州大人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回头挥了挥手。

    自然有侍从从通判大人手中请过那幅画,站到知州大人身旁,冲着几名糊名与誊抄展开。

    那画作只展开一角,楚风就已经辨别出来。他联想着之前刘郎君的表现,又看了一眼身旁李郎君的表情,心里有了计较。

    卢林也认出了那幅画,毕竟他们在同一房中,楚风作画的时候,卢林是亲眼目睹的,这时候不禁面色苍白。

    依照着规矩来说,糊名和誊抄在考苑之中,行严肃之事,执公务之身,当然是不可以随意做什么消遣之事的。若是类比来说,这与后世的公务人员在上班时间打游戏差不多,虽说谁都可能时不时的开个小差,但真正被人抓到现行,就难免成了态度与责任的问题。

    更何况,这种证据一样的东西,如今竟然又混杂到了考卷当中。这就像是高考的卷子里,忽然混入了一张某游戏的通关攻略……其严重程度虽然并不深邃,可若是细细去探究整个脉络:这张纸的主人是谁,如何带入考场的,又是如何混杂到卷子中的,又为何没被之前审阅之人发现的……种种种种,就成了一件十分复杂、庞大的问题。

    卢林之所以害怕,就是因为他知道,这张纸的主人是谁。

    “咦?这幅画……”李郎君乘胜追击,故作讶异之神色,“看起来有些眼熟!”

第七十三章 恨铁不成钢() 
有关这幅画作的种种事情,刘李两位郎君早已商量好了足够的对策。

    誊抄之后的这两日,二人可谓是执子之手、秉烛夜谈,戚戚然不知商量了多少招数,想要达到的效果,只是为了让这个包袱抖得够狠、够响亮,足够惹得几位大人怒气勃发,自己又不至于引火烧身。

    刘郎君之所以这么做,究其本质的原因,是他自己误以为得到了周府事的指示。

    他走的是周府事的门路,二人的关系也算是亲近,之前一场酒席,周府事醉后将陆氏书画行中遇到楚风的事情说了些,痛斥了一顿那楚风的混账之处,又说起了楚风也被选入誊抄之一的事情。刘郎君这样机灵的人,自然以为这是周府事对自己的私下安排了,早已暗暗记下,只等着到时候找机会发难。

    但可惜的是,一来,周府事压根就没有借他之手收拾楚风的意思。二来,周府事醉后虽然告诉他了楚风惹人记恨的种种,却忘记了告诉他楚风的身份与背景。

    正是因为如此,刘郎君才做出了这等在他看来“大义凛然”,实际上,却颇有些以卵击石的举动。

    这是刘郎君的悲哀。

    至于李郎君……说实话,李郎君并不是什么坏人,只是为人单纯些、好色些,酒肉朋友很多,耳根子软,听风就是雨的。

    刘郎君是他早已认识的,花酒一起吃了不知多少次,一起嫖过娼的交情,自然是被他引为知己的。所以,刘郎君瞧不惯的人,他李郎君自然也要讲究几分兄弟义气,跟随他一起抨击才是。

    其次,李郎君也是自命清高的性子。这种清高自然与读书人不同,只是因为有个亲近的姑姑是知州大人的小妾,便真的以为自己可以在杭州城横着走了,于是对一切比自己还拽的人就十分厌恶。

    来到这里做誊抄,自己住三人间,那楚风竟然住了一个单间!单单是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让这位李郎君心生罅隙了。再加上刘郎君在旁吹吹风,李郎君真是恨不得冲上前就手撕了楚风,才算是得了个痛快。

    简而言之,李郎君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人。

    如今在知州大人面前说上一句“这幅画看着眼熟”,也是刘李两位郎君深思熟虑的结果。李郎君也是自命不凡的人,在自己姑父面前随便说上几句话,姑父也总是要给自己面子的。

    至于是否太过得罪人,太过与楚风为敌之类的事情,李郎君并没有多想……实际上,即便真的想了,他也不会改变太多。

    自己的姑父是杭州的知州,还有什么人赶在太岁头上动土么!

    这就是李郎君自信的由来的。

    正是因为如此,刘郎君哄骗几句、吹捧几声,就惹得李郎君终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来。

    此言一出,众人大哗,卢林的面色愈发苍白,甚至隐隐的发青了。王继也忽然明白了什么,回头狠狠的打量了刘郎君一眼,刘郎君看到了,却熟视无睹。

    事已至此,王继自然明白这两个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