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猎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追猎三国-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如此,天子乃国之根本,岂能无视?奉先此举也确实情有可原啊。”陈宫道。

    江峰偷偷的将一点胡椒面往眼上一抹,顿时双眼通红,泪如泉涌,语气怅然的道:“世人都错看了我吕布,认为我是个背主求荣的奸诈小人。但是,是非曲直往往不是人们看到的那样。自古以来,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吕布纵使背上一身骂名,也要扶社稷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成万世之伟业。”

    陈宫被吕布一番言辞感动的无以复加,当即跪在地上道:“吕将军高义,陈宫愿意誓死追随将军,为将军出谋划策,助将军一臂之力。如有二心,犹如此砚。”

    说完,陈宫将案几上砚台,掷于地上,摔得粉碎。

    江峰大喜过望,将陈宫扶起来道:“有公台相助,大事定成。”

    江峰又哭又笑,简直像个孩子。这次他是真的高兴,费了这么多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第一个谋士,能不高兴吗?

    第二天,陈宫将官印一封,写了一封辞职信就挂在了公堂之上,跟着吕布走了。

    那个时候朝廷的系统已经逐渐崩坏,中央为了平定地方叛乱,将权利下放,导致了地区的自制能力加强。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趋近于零,很多地方官员的任命都已经不是朝廷管理的了。多数都是地方势力自己决定的,先到任后上表,朝廷也就只能选择追封,不然也没办法撤下来。

    还有很多诸如空有名号没有实际全力的册封,或者觉得官当不下去了,自己跑路的情况。也是多如牛毛,不胜枚举。

    自从黄巾之乱以后,汉朝的衰败其实已经深入骨髓,难以逆转了。

第四十章 月夜商策() 
一天的轻装简行,江峰就来到了陈留县。天色将晚,江峰在城中住下,又派了一个信使去蔡家传信儿。

    吃过晚饭,江峰找到了陈宫。

    陈宫此时正在自己的卧房里摆弄算筹,见吕布前来赶紧起身相迎。“主公何故深夜来此啊?”

    “公台,行程仓促,不及细谈。今晚正好无事,吕布有很多事情要和公台请教啊。”江峰双手作揖道。

    “主公不必多礼,陈宫自当尽力为主公谋划。”陈宫现在对吕布是敬重有加。

    陈宫素有大志,一心想要成就功名,光宗耀祖。奈何国运衰微,奸臣当道,让陈宫不禁心灰意冷。而吕布的到来对陈宫来说就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他看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

    “公台啊,依你看蔡邕能不能为我所用呢?我此番故意向董贼求了这个差事,为的就是笼络一些名人志士,好让他们为我所用。”江峰道。

    陈宫以手抚须,略略思虑了片刻,道:“以我之见,我们所行之事,全在董卓的眼皮子底下,需得万分小心,如非绝对信任的人,我们不能轻易的暴露自己的意图。

    将军的八千并州军就在董卓的嘴边上,董卓以旬日向军营运送粮草就能看出,董卓对将军还是有防范之意的。如果一旦事情稍有败露,董卓切断了将军的粮路,不出几日,军中就会断粮。如果军营断粮,我们就失去了作战的资本,只能坐以待毙啊!

    蔡邕虽然名望颇高,但是并不能掌握实权,即便是拉拢了他也不能对我们的大事有所帮助。而且一不小心,还可能走漏风声。对于蔡邕,主公只需要结交示好,却不能共襄大计。”

    江峰点点头,觉得陈宫说的有理,继续问道:“蔡邕世之大儒,素有气节,之前就已经拒不入京。我怕非武力不能劝他进京啊。如果我劝不动他,以武力相逼,是不是有些不妥?”

    陈宫道:“主公莫急,虽然蔡邕有气节,但是也绝非能以死殉节之人。而且我素闻蔡邕有一心愿,到时候你可以这样……”

    陈宫向吕布出了一计,确保吕布能说动蔡邕。江峰听了点点头笑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倒可以一试,如果能成事,说不定蔡邕还会感激我呢。”

    陈宫又道:“眼下,除了蔡邕,我倒是听说陈留还有一人,说不定可以为主公所用,主公可以派人去打探一下。”

    “哦?是谁?你快说。”江峰两眼放光笑道。

    “此人是陈留己吾人,力能搏虎,擅用一双短戟,曾经为了替人报仇冲进对方府中杀人。在几百人的围困下,从容而去。”陈宫道。

    江峰听了眼睛一转,伸手制止道:“你先别说,让我猜猜看,此人的名字可是叫典韦?”

    陈宫一惊,道:“难道主公也听过此人?”

    江峰心中欢喜,典韦怎么能不认识呢,曹操的贴身保镖,战斗力顶尖的高手,力量过人,被曹操誉为古之恶来。老子终于转运了,刚来了一个顶尖谋士,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强大的保镖。人们都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此话果然不假。

    “你可知道他现在人在何处?”江峰继续问道。

    陈宫道:“我也是听朋友说起,他现在已经还在陈留,主公可以派人打听,相信不难找到。”

    江峰这时候又想到了高山流水的话,想再问问陈宫。虽然高山流水的计划看起来不错,但是毕竟他也只是现代一个大学生,看看陈宫能给出什么不同意见,江峰也要综合的考量一下。

    “好好,公台真乃我之良助啊。不过这些倒是细枝末节,我还是想向公台请教除董大计,公台可否为我谋划?”

    陈宫指着桌子上算筹道:“我也早就有此意,主公且听我慢慢道来。”

    吕布与陈宫来到桌前对坐,陈宫拿出了一张司州的地图铺在桌子上。

    陈宫道:“主公请看,现在董卓占据京城,但是所控制的地方无非只是洛阳一地。虽然董卓可以独霸朝纲,但是却无法控制其他领地的诸侯。再加上董卓暴行连连,已经引得天下侧目。皇室宗亲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等都会响应。所以我料定,不出一年,群雄必定会打出复帝的名号,讨伐董卓。而且,我猜测诸侯的很可能在南阳,颍川,陈留等地集结。”

    陈宫的预料很准确,诸侯讨伐董卓的战役也就不到四个月就要爆发了。不但如此,陈宫还猜出了战斗发生的地点,果然是有见识。

    “如果讨董战爆发,董卓会如何呢?”江峰继续问道。

    陈宫道:“我猜测,一旦战争爆发,董卓就会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他会将司州边郡的粮草钱帛收拢到洛阳,然后与讨伐军对持。如果战胜,董卓会维持不变。如果战败,董卓很可能会放弃洛阳,退守关中。毕竟长安是他的老家,而且又有天险相距,易守难攻。

    但是,更重要的是董卓一定不会派出他的亲信部队作战。他会以西园军、洛阳军、并州军和西凉军相互参杂借此消耗双方的力量。到时候我们的部队肯定会被当作马前卒的。”

    江峰点点头道:“公台所言极是,那我们又该如何?”

    陈宫道:“我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在战役爆发之前,想办法将自己的部队调往别处。尽量不与诸侯练军发生冲突。这样,我们就可以静观其变,等他们两败俱伤就能坐收渔利了。如果董卓胜,我们可以伺机攻取洛阳,如此不但功大社稷,更能让诸侯感恩戴德。如果诸侯胜我们也可以趁机响应,打出太后血诏书,成为诸侯首领。”

    江峰暗暗咋舌,陈宫此计划与高山流水不谋而合啊,拍手道:“此计甚妙。”

    陈宫随即话锋一转道:“不过,此计恐怕难以成功,因为我们的动作都在董卓的控制之中,如果董卓不给我机会,我们没有可能抽身。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那中策呢?”江峰问道。

    “主公请看,荥阳邓家、温县耿家、沁阳梁家、阳城窦家、敖仓马家、汝阳阴家都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大族,即便是现在已经不复当时的荣耀,他们手中仍然有着宽广的人脉和丰厚的人力、钱粮。一旦董卓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最受威胁的也将是他们。这些人将成为主公的最大助力,只要得到他们的支持,我们就能筹集足够的钱粮车马与董卓对抗。

    如果董卓派主公的并州军与诸侯联军作战,主公便可以借机反水,带兵进驻荥阳、沁阳、温县等地,与各诸侯策应。这个计策是最保险也最容易成功的,即便是不能攻下洛阳,我们也可以退守并州,别图他计。”

    如果不是陈宫说,江峰还不知道司州竟然这么多的势力,如此一来自己的钱粮问题就可以解决了。确实要与这些大族联络一下,无论是中策,还是上策,能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对于自己控制司州都是很大的帮助。

    “你再说说下策。”江峰道。

    “下策就是暗中联络朝中有志之士,刺杀董卓,然后发动并州军一举攻破洛阳,占据皇城。不过不到万不得已,实在不能用此下策啊。”

    江峰综合思考了一下,陈宫的计策确实将司州的情况都考虑的很清楚了,不过陈宫也不是神仙,不能预知未来,有些事情他并不知道。

    江峰道:“公台,有些情报我要给你说一说,你考虑考虑这些情况,要如何应变。”

    “主公请讲。”

    江峰道:“我可以料定,明年正月,诸侯讨伐董卓的战役必将爆发,到时候集结的诸侯会有十路之多,包括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袁绍将会成为他们的盟主,而战斗的地点将会是虎牢关。”

    “哦?主公可以肯定?”陈宫有些意外,他自己都不敢料定,没想到吕布竟然会给出如此确切的人马。不过,看吕布的样子,倒是相当的笃定。

    江峰继续道:“还有一件事情,再有月余,河东郡应该就会传来白波军叛乱的消息。董卓的女婿牛辅负责镇守河东郡,牛辅战败,董卓一定会加速从洛阳迁都长安的过程。”

    陈宫陷入了沉思,这些情况是他所没有考虑到的,不过现在吕布是董卓的亲信,想必这些事情要比他清楚。

    陈宫道:“如果事情是这样的话,基本可以确定诸侯练军一旦讨伐董卓。董卓必会迁都长安,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伺机占领洛阳了。”

    “可是,如果董卓采取焦土政策,烧毁洛阳呢?”江峰道。

    陈宫大吃一惊,但是转念一想,董卓确实做的出来。非但如此,陈宫左思右想觉得这件事情已经无法阻止,不禁大呼一声道:“这董贼着实可恶,难道京都洛阳就要毁于董贼之手?痛哉痛哉啊!”

    江峰这时候已经有了计划,对陈宫道:“公台切勿悲伤,我一定不会让董贼毁了洛阳数百年基业的,你我合力定能在此之前,铲除董贼。”

    陈宫看吕布眼中充满着坚定与自信,瞬间就感觉此人必将成就一番伟业,自己果然没有跟错主公,伏地而拜道:“大汉数百年基业,全仰仗主公了。”

第四十一章 阻拦() 
第二天一早,江峰便带着朝廷的赏赐往蔡邕家去了。

    不过要想将这赏赐送到蔡邕家似乎有点困难,因为去往蔡邕家的这条路并不好走。

    并非是这条路多么崎岖,而是这条路上人太多了,而这些人都是来阻拦吕布的。昨天江峰派人提前给蔡家送信,显然是起到了反作用,现在恐怕整个郡圉都知道吕布要请蔡邕去洛阳任职了。

    看着面前几十上百号的人拦在路前,路中间还横着一条长长的路障,路障是一根合抱粗的树干为主体,再以小支支起,钉以寸长的铁钉。木料尚新,看来是连夜新打造的,专门为了阻拦吕布而做。

    整个路障长约四米,拦住在市口,完全堵住了去路,吕布的车马进去不得。

    看管钱帛的手下看到也百十双如狼似虎的眼睛,有些紧张的问道:“将军,这怎么办?我们人手不够,要不要绕路而行?”

    正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现在已经出了司州地界,如果真发生什么冲突肯定是吕布这边被围攻啊。而且江峰今天没有将所有的军士带来,只让几个人负责运送,其他的几十号人都被江峰派出去找典韦了,就连陈宫都不在江峰身边。

    “不要慌张,让我先去看看。”江峰说着走到了路障前,喊道:“不知道这是谁设的路障,本官要从此处过去,还请各位帮帮忙,把这路障挪开吧。”

    一个儒生走道吕布面前道:“这并非路障,而是栅栏。”

    “哦?这路障与栅栏有什么不同吗?”江峰知道这些文人的歪理多,不过将路障说成栅栏,江峰的脑洞还是有些跟不上了。

    “路障者,横断之处,阻隔南北隔绝两方之人。栅栏者围于家外,阻拦外人。这不是栅栏是什么?”儒生笑道。

    江峰点了点头,这意思就是要拒客了,果然古代的文人还是会玩的。虽然要打破这栅栏很简单,但是这个栅栏就是代表了民意。他们不想让吕布带走蔡邕,所以才会这么做的。既然他们出题为难吕布,那么吕布就必须见招拆招。这样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如此说来,诸位是不打算帮我移开这个栅栏了?”江峰高声道。

    儒生不认为吕布有能力移开这路障,却见吕布并没有气急败坏的要叫人劈了路障,反倒是衣服跃跃欲试的样子,似乎想凭一己之力解决此事。

    儒生暗笑吕布自不量力,同时又觉得此人倒是并非蛮不讲理之人,做了个请的手势道:“将军请便吧。”说着回到了人群之中。

    另一个儒生道:“李衡,你确定要让他们搬开路障?就算他们不搬开路障,这路障也拦不住他吧?”

    李衡眉头一皱,斥责道:“什么路障,是栅栏。”

    “对对,是栅栏。不过,无论是什么,该拆他们也会拆啊!”那个儒生一脸的担忧之色。

    他们这些人都是蔡邕的门生,昨天得知了吕布要来请蔡邕入朝为官的事情,几个人一块商议怎么办。其中这个叫李衡的人成了他们的主心骨,想了办法,要阻拦吕布。李衡不是蔡邕的门生最得意的,却是这些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