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洪英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洪英传-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臣也举荐陈大道为继任户部尚书。”

    “臣也推举陈大道。”

    “臣也……”

    接着就是很多人联合气,呼声片。

    朱由校虽说书读的少,可也知道钱多好办事的道理。

    看陈大道显然能帮他赚钱,当即有了决定。

    “陈大道深得朕心,擢升为户部尚书。”

    “谢陛下隆恩~!”陈大道拜谢。

    “陈大道。”

    “臣在。”

    “你可要重整税制,不要辜负朕望呀。”

    “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

    这下,楚党派可美了。

    工部虽然悬而未决,但意外得了个户部,也算大获全胜。

    官应震硬是按耐着激动,笑得胡子个劲儿的颤。

    不过,官老头儿被东林党压抑了太久,好不容易得了好处,并不想罢休,他还想乘胜追击。于是,看了眼殷复声。

    心说,不是还有本嘛。这要是再把吏部拿下,楚党声威必震。

    老头儿想到这儿,即刻向上揖,“陛下,殷给事当还有事启奏。”

    朱由校本来都准备退朝了,大中午的也饿了。

    听还有事儿,遂问道:“殷给事有本要奏吗?”

    旁边儿张问达和孙慎行紧张的不得了。

    殷复声看了眼官应震,忽觉朝堂之上,这些儒人皆属丘之貉,只顾党争,见缝插针,无孔不入。

    殷复声暗暗叹口气,“陛下,臣的确还有本。”

    “殷爱卿速速奏来。”

    “陛下,之前广宁大捷,众将皆功不可没,陛下皆已论功行赏。不过,臣以为此役中,有人赏赐略轻,有人当撤换其职。”

    “喔?爱卿请讲。”

    “西平堡副将罗贯,其人有勇有谋,临危不乱,更对大明忠贞不二。陛下当重用此人。”

    朱由校点点头,“此事,朕自会考虑。那么该罚者何人?”

    “回陛下。臣到广宁,听闻经抚不和。然身为兵部尚书的张鹤鸣,不知从中调停,反而厚此薄彼,加重经抚嫌隙。实乃不智之举,臣以为,此人不善其职,应当及早撤换,以免延误军机。”

    张问达和孙慎行听,顿觉松了口气。

    敢情是参兵部的。

    殷复声之所以弹劾张鹤鸣,并不主要因为经抚不和事。而是因为他阻止徐光启建议的制造红夷大炮事。

    但是,这个理由不能用。

    殷复声此举,只想能让高居庙堂的,少些腐朽无用之人罢了。

    东林党人经过番唇枪舌剑的拼杀,此时也有点儿泄气了。外加这张鹤鸣的事情,辩无可辩。

    之前熊廷弼已经参过张鹤鸣本,说他偏袒王化贞。

    如今被殷复声再次提起。

    其意更像在说,张鹤鸣就是挑起经抚不和的罪魁祸首。

    东林党人互相看看。

    算了吧,别争了。不小心,再牵扯出别的部门,就更不好收拾了。

    还是回去另行商议之后,再做安排。

    朱由校点点头,见无人为张鹤鸣鸣不平,遂下旨,兵部尚书张鹤鸣连降三级,回京候旨。

    殷复声新官上任三把大火,烧左都御史邹元标,二烧户部尚书汪应蛟,三烧六部工户兵。

    直烧的东林党人蒙灯转向,烧的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心猿意马……。

第120章 欲加之罪(今日第一更提前,感谢所有书友的投票)() 
退朝之后,立刻就有一群老头儿气冲冲地要去找皇帝朱由校理论最近的事情,尤其是加税这桩。

    结果被叶向高拦在了门口。

    “首辅,咱们可不能再这么忍着啦!”

    张问达义愤填膺,指天指地的开始抱怨,“您说那姓殷的,回来以后,有一日消停过吗?”

    “就是,就是……”

    “唉……”

    其他老头儿跟着是唉声叹气。

    张问达继续道:“头一天,是御史邹大人。第二天,户部尚书汪应蛟,第三天,工部,户部,兵部,叫他骂了一个遍。再这么下去,咱们这儿,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人能过得了清明。”

    “是啊,首辅,您倒是得拿个主意呀。”孙慎行也催促叶向高。

    孙张二人也是给吓得。这一天一个给撸的,六部里就剩他俩了。

    叶向高摇摇头,“诸位大人,莫要心慌……”

    “能不慌吗?我的首辅大人,再这么下去,咱们辛苦建立起来的局势,可就要毁于一旦了呀!”张问达急的都有点儿歇斯底里了。

    “是啊,首辅……”邹元标跟着道:“咱可不能将大权,就这么轻易让给了楚党那帮人那。”

    叶向高摆摆,“殷复声其人,虽然年轻。可老夫看他,倒也有些城府。自他回来以后,做的这些事,倒也未必就是针对咱们……”

    “还不是针对咱们呀?!”

    叶向高分析道:“你们来看,第一日上朝,他针对的,实则是张居正当年之冤案,并非邹御史。第二日,汪应蛟的事情,更与其无关。弹劾汪应蛟的,实则是官应震那帮楚党……”

    “要不是有姓殷的帮着,官应震那帮人,能有这么大气势吗?”张问达急的在叶向高面前来回踱步。

    “是啊,首辅,我也觉得不能再任由殷复声肆意妄为下去了,要是不给他点儿颜色看看,他还真当自己是一遮天了。”孙慎行道。

    没有得到工部尚书的赵南星也按耐不住心中的不忿,凑上前说道:“是啊首辅,咱们得赶紧找个由头,也参那姓殷的一本。好歹让他知道厉害,别那么嚣张。”

    “就是,参他一本!”

    众人随声。

    “你们有可参之事吗?”叶向高淡淡的道。

    “这……”

    众人陷入深思。

    半晌,孙慎行道:“诶,我想到一样。听闻昨日,有个姑娘住进了殷府。这孤男寡女,没名没分的,同一屋檐下,难道不是有伤风化嘛!”

    “当真有这样的丑事?!”

    孙慎行一言,似乎给这帮老头儿,带来莫大的希望。

    韩爌捏须,徐徐道:“老夫也听说了。那姑娘是和殷复声从小一起长大的。”

    “就是说青梅竹马,也不能如此不合礼法吧!”

    “咱们明日,就参他个有伤风化之罪。”

    “对对,对……”

    众人高兴的直拍桌子。

    叶向高简直了,有点儿哭笑不得。

    “诸位大人,稍安勿躁。眼下局势,殷复声连立奇功,陛下甚为赏识。你们觉得此等小事,能奈何的了他吗?”

    “这……”

    “况且,人家一个未娶,一个未嫁。说到底,就是打情骂俏的私事而已。”

    “那,那,就参他受贿。”张问达急道:“有人看见了,大白天的,一帮人在殷家进进出出。先是打扫,后来,就大大小小的家具往里搬。听说送进去的可都是好东西,还有上等徽墨呢。”

    “真的?什么人光天化日就敢行贿的?”众人大瞪着眼睛注视张问达。

    叶向高不以为然。

    “老夫也有所耳闻。只不过,在坐的诸位大人,你们谁家还没有几根徽墨呀?”

    “……”众人又一次陷深思。

    “那也不能坐视不理呀。”

    赵南星急的在屋里乱转。

    “要不派人查他们家,他们家亲戚,还有他们祖上三代。我就不信查不出什么来。是人就会有纰漏。”

    叶向高无奈的摇摇头,从袖筒里掏出一封书信,随放在桌上。

    “本来,老夫打算过几日,再与诸位大人商议此事。不过,看来,是等不了了。”

    韩爌疑惑地看着叶向高,将书信拿起拆看。

    叶向高继续道:“早在殷复声还未进京,老夫就差人到广宁,将广宁一役的前后经过,细细打听。昨日书信已经报回。”

    众人传阅书信之时,叶向高起身道:“殷复声之所以倍受皇恩,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广宁大捷,他居功至伟。咱们要想铲除他,也只能从广宁一役入。”

    书信传至邹元标里,老头儿仔细端详了半天,捏须道:“可这书信中所讲的,和之前王化贞,熊廷弼送来的捷报,并无不同呀?”

    光禄寺少卿高攀龙看叶向高神情颇有几分自得,于是问道:“难道,其中有什么问题?”

    叶向高背踱步,面色沉稳,颇具一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态。

    “广宁大捷之中,以奴酋和皇台吉重伤,阿敏,李永芳被俘最为突出。然而,不提别的,单说这被俘的阿敏和李永芳,原本应当处以极刑,或是,至少应该拿来与奴酋协议停战,交换好处。可是,这二人却相继逃走。你们不觉得,这其中另有隐情吗?”

    众人相视之后,纷纷皱起了眉头。

    片刻之后,孙慎行阴沉着脸,森然道:“李永芳逃跑之前,还曾与姓殷的彻夜长谈……”

    “接着就是有人劫狱救走了鞑子阿敏……”赵南星接着道。

    “呀~!”

    众人终于明白了叶向高之意,不由得惊诧万分。

    “难道,阁老的意思是,此二人乃是殷复声所放?!”张问达瞪大了眼睛问道。

    叶向高微阖二目,抬怡然捋着胡须。

    大学士韩爌沉思片刻后,不禁勾起嘴角,得意道:“如此说来,姓殷的岂非犯了通敌卖国之罪?!”

    “这可是株连九族之大罪啊~!”众人哗然一片。

    叶向高自得的徐徐点头,一众东林党人这才恍然,以崇拜目光,望着叶向高,不由得暗暗竖起大指……

    ()

第121章 女侠厨艺() 


    “复声哥哥!”

    刚在朝堂放完火的殷复声,退朝回家。

    刚到家门口,就被突然跳出来的李嫣儿吓得三魂不见了七魄。

    殷复声惊叫声,摸着胸口,副惊魂未定的模样。

    “你这丫头,好端端吓我跳。”

    李嫣儿撅着嘴,拉着殷复声的袖子,左摇右摆,“人家等了复声哥哥大半天了嘛。”

    “等我干嘛?你自己到城里玩儿去就是了。”

    李嫣儿神秘兮兮的抿嘴笑,随即拉起殷复声就往屋里走。

    “复声哥哥,嫣儿第次做饭,快进来尝尝。”

    “啊~?!你会做饭?!”

    殷复声只觉铁树开花,公鸡下蛋~

    惊讶中,进了屋。

    只见桌很具有“异国风情”的菜式,呈现眼前。

    殷复声不禁捏了把冷汗。

    “这是什么呀?”

    殷复声挨桌坐下,指着桌上道黑不拉几的东西,咧嘴问道。

    “嘿嘿,是青菜炒鸡蛋。”

    “噗~”

    殷复声笑喷,夹起筷子,摆在李嫣儿眼前。

    “嫣儿,你确定用的是青菜,而不是黑菜?”

    “哼!”

    嫣儿翻了个白眼,又推出另道,“那个青菜是烧糊了点点……,那换个,这个没糊。”

    殷复声瞧,鲈鱼条,上边儿干巴巴就条鱼,什么都没有。倒是鱼鳞没了,这在殷复声意料之外。

    “复声哥哥,你快尝尝,这个是清蒸鲈鱼。”李嫣儿得意道:“饭馆的师傅说了,鱼最好做的就是清蒸,上锅加水,然后,就能吃。”

    殷复声有种不详的预感,伸筷子在鱼肚上扒拉,果然,鱼肠鱼泡全出来了。

    李嫣儿见状,狠狠咬了咬嘴唇,暗自嘟囔,“好啊,敢骗我。等我去拆你招牌!”

    殷复声看另外几盘,也是糊的糊,生的生,干脆拿勺搅搅当中的汤。

    “对,复声哥哥先喝汤。”

    李嫣儿急忙给殷复声盛汤。

    “快尝尝。”

    殷复声随便搅,汤里有白菜豆腐萝卜,切的呢,也是大块头,极具嫣儿女侠的特色。

    看汤色呢,也知道,菜没洗干净。

    不过,好歹算是这里边儿能入口的东西。

    看李嫣儿如此期盼的神情,殷复声深吸口气,鼓起勇气往嘴里送了口。

    没放盐……

    清水煮菜汤。

    “好喝吗?”李嫣儿杏目圆睁,烁烁放光。

    殷复声咋吧嘴,违心地点点头,“还行。”

    殷复声的表情,李嫣儿再熟悉不过了。

    嘴上说还行,其实根本不好吃。

    李嫣儿泄了气,往凳子上座。气鼓鼓地道:“复声哥哥……”

    “啊?”

    “你就那么爱吃那个如意做的饭啊?”

    “嫣儿,人各有所长嘛。人家做饭的手艺的确好啊。”

    “哼!”

    李嫣儿哼声,转身走了。

    “诶!嫣儿!”

    生气了?

    这女孩子越大脾气越怪……

    正面对桌奇异菜式发呆,殷复声突然闻到股饭菜香。

    “嗯?好香。”

    香味儿由远及近,越来越浓。勾着饥肠辘辘的殷复声差点儿起身寻味儿去。

    这时,李嫣儿拖着个盘子进了屋。

    “吃吧。”

    盘子往桌上放,李嫣儿鼓着粉腮道。

    殷复声瞧,四菜汤,荤素搭配。

    “嫣儿,这也是你做的?”

    “怎么可能,是……,如意送来的。”

    李嫣儿声音跟蚊子嗡嗡差不多。

    “原来是如意姑娘,我说嘛。”

    闻言,李嫣儿立刻甩来对菜刀眼。

    殷复声见状道:“没有没有,我就说嘛,我们女侠是要行侠仗义的,怎么能做这种炒菜做饭的小事呢。对吧?”

    “嗤~”李嫣儿不禁嗤笑声,“复声哥哥,你还拿嫣儿当小孩儿哄呢?什么女侠?想找个坏人跟我打架都没有。”

    殷复声愣,这才发现,眼前的李嫣儿,已经不是以前,他三言两语,编编故事,就能开心的那个小丫头了。

    李嫣儿独自生了会儿闷气,指着如意的饭菜,嗲声嗲气的学如意说话,“公子有礼,公子慢用~”

    “你这丫头!”殷复声无语的摇摇头。

    “诶?这是如意姑娘送来的,那她人呢?”

    “被我撵走啦!”

    “啊……?”

    “怎么?复声哥哥想见她呀?”

    “不是我想见她,而是,人家帮了我许多。嫣儿你这么做,不是陷我于不义嘛。”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