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洪英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洪英传-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老头儿眯眼看着殷复声,脸上就俩字:不信!

    殷复声笑道:“虽不能显形,但老仗一定听说过。”

    “哦?”老头儿更奇怪了。

    “我这兵器就是:诡计。”

    老头儿一愣数秒,“如此说来,你是以巧取胜?”

    殷复声点点头。同时观察老头儿的表情,看他对此是赞赏,还是鄙弃。

    结果,老头儿表情,仍似先前,没什么变化,继续低头干活儿。

    过了一会儿,四口大水缸就快被装满了。三人无话,就这么干着,马车夫有点儿绷不住了,开口想打破沉寂,“老仗,您年纪这么大了,怎么一个人干这些?您家儿女呢?”

    话音刚落,老头儿豁的起身,将满盆雪倒入水缸,并直接往厨房走去。边走,边漠然道:“都死了,打仗死的。”

第66章 责天() 
一夜无话,次日,殷复声为感谢老人家的收留,便差马车夫到附近的肉铺里,买了两只烧鸡,再沽两壶酒来。

    马车夫走后,殷复声出门。

    外边依然大雪纷飞,地上的积雪又厚了,原来踩踏出的脚印已经不复存在。

    殷复声来到那四口大水缸前往里一瞧,有一缸里的雪少了一半。

    殷复声往正屋看了看,没什么动静,估计老头儿还没醒。于是,他走进厨房,找到一个大盆,然后,像前一日那样,往缸里盛雪。

    可怜这老人,孩子们多半是都为国捐躯了,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唉,能帮点儿是点儿吧。

    刚装完一大缸雪,马车夫拿着酒肉回来了。

    殷复声自己留了一只鸡一壶酒,拿了另外一份,来到主人屋前,轻敲了两声,房门“吱呀”开了。

    老头儿漠然地看着门口的殷复声,“你有什么事?”

    “多谢老仗的收留,这个是刚买来的”

    殷复声话未说完,老头儿伸手把烧鸡和酒拿走,“砰”一声把门关上了。

    “真是个怪老头儿。”马车夫随后上来道。

    殷复声鼻子一嗅,“你刚才闻见没有?”

    “什么?”

    “一股清香,淡淡的,是从这屋里传出来的。”

    “没有啊。”马车夫凑到门缝上闻了半天道。

    “算了。”殷复声回头望天,纷飞的雪片,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不禁怅然,“唉,也不知几时才能到广宁。”

    “我看你呀,最好原路返回吧。”随着这一声,老头儿开门出来了。漠然冷冷的表情,低头走路,“每年这里都下雪,一下就十天半月不停。再要等雪化了,怎么也得一月以后啦。”

    老头儿说着,来到四口大水缸前,往里一瞧,稍显惊讶,很快又恢复了冷然的面容,“你刚到,就下雪,看来是老天爷不让你去送死。趁早回去吧。”

    殷复声不由得皱眉,雪要真下十天半月,那就真完了。正如老仗所言,我刚来就下雪,难道,当真是天意?

    “老仗,前方兵荒马乱,您一个人住在这儿,万一”殷复声看老头儿一个人挺可怜,有心想劝他搬离这里。

    “没有万一,如果他们打到这儿来,老汉是没力气跑。”老头儿停下脚步,站在厨房的屋檐下,仰望天空,“到时候,只有去见我的儿孙们啦。”

    殷复声心头一颤,看老人家的表情,却显得异常平静。

    老头儿左右看看自己的屋院,继续道:“家搬了几次,烦了。要再让我搬,我就自己放一把火,连房子带我,交代了。”

    说完,老头儿默默走进厨房。

    “唉,这老仗真可怜。”马车夫摇着头叹道。

    殷复声看着老人的背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楚。

    是啊,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痛,怕是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体会。

    他仰头看这弥天飞雪,心中顿时升起一团火,他暗暗做了个决定:无论半月后雪是否还下,路是否还封,他都要动身去广宁。

    殷复声望着天,突然抬手指天,高声道:“战火连天,民不聊生,若此乃天道,我愿以身抗之。你既带我来此,焉能阻我去路!”

    闻声,在厨房烧火的老头儿,手执火棍儿,不由得顿了顿,一直淡漠的脸上,不觉出现一丝异样

    说来也奇,殷复声和老天爷叫唤了半天,结果,还未到正午,这雪竟越下越小,最后,竟然停了。

    雪停之后,太阳高挂,照耀着整个村子一片暖意。村民们和许多被风雪拦截的旅人,纷纷出门来看,欢喜之情不言而喻。

    “哟,状元公,你可真厉害,连老天爷都经不起你那一通说呀。”

    站在屋外,马车夫跟殷复声玩笑道。

    “呵呵,巧合罢了。”殷复声笑道。

    这时,老头儿从屋里出来,手里托着个盘子,上面放了一个茶壶,一个茶碗。伴着一股清香,迎着殷复声而来。

    “这个是我用这无根雪水泡的梅花茶,你们尝尝吧。”说着,老头儿将茶盘递到殷复声面前。

    殷复声低头一闻,“好香啊!这味道清幽芬芳,说不出的沁人心脾。”

    “这梅花茶利肺脾、益肝胆。再以雪水泡制更显甘纯。”老头儿说着,没有将茶直接交给殷复声,而是转而递给马车夫。“状元公可以一试。”

    “多谢老仗赠茶。”殷复声一揖道。

    之后数日,天空放晴,阳光好的不得了,雪化的也快。老头儿的梅花茶,也是每日一壶,从不间断。

    马车夫也是日日都去村外看通路的情况。

    这天,正赶上年三十儿,村里一片年节的喜庆与忙碌。

    这路也跟着通了。

    殷复声片刻不敢耽误,拿起他早已备好的行囊,与老头儿辞行。

    “老仗,前面路通了,晚辈这便赶路去了。”殷复声将一锭银子递给老头儿,“多谢老仗的收留,这银子还请您收下。”

    老头儿表情强硬,拒收银子,并正色道:“老汉我什么也不缺,只缺一样,就是太平。状元公若要感谢老汉,就把鞑子赶走,让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能平安度日即可。”

    殷复声看着老人期盼的目光,沉沉的点点头。“您放心吧。”

    殷复声说完转身要走,老头儿急忙拦住,“状元公慢走!”

    “老仗,还有何事?”

    老头儿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递了过去,“老汉年迈,此物当赠予贤能之仕。状元公一定要珍而重之啊。”

    看老头儿的神情,包中之物,绝对是他守护了一生之物。

    “老仗,此乃何物?”

    “这是,兵书一本,乃先人所著。老汉守了它一辈子,也是时候传给需要它的人了。”

    “哦?!”

    兵书?

    殷复声没打过仗,到广宁去,肚子里一点儿兵法战术不懂,说不担心,那也是安慰人的。

    此时一听,老人送他的正是兵书一本,不是最好的礼物嘛。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真是天助我也。

    殷复声当即打开布包,定睛一看,只见包内一本磨旧的手抄书册,白色泛黄的书封上,手书四字:纪效新书。

第67章 初入广宁() 
广宁城巡抚衙门内,巡抚王化贞,正高座案前,手执一封书信,细细阅读。

    这书信正是他的老师,内阁首辅叶向高的亲笔。通路之后,第一时间被送到王化贞的手上。

    中军游击孙得功一旁察言观色,见王巡抚看叶向高的书信,看的又是皱眉,又是摇头,不知缘何,于是试探道:“大人,叶阁老有何嘱咐吗?”

    王化贞叹了一声,缓缓将书信放下,满面愁容道:“陛下钦点的天下第一武状元,不日将至广宁城。”

    “此事早有意旨传来,全军皆知啦。难道,阁老的书信与此有关?”

    王化贞点点头,“恩师信上直言,说不必重视这个状元公,只给他分派些无关紧要的闲差即可。可是”

    王化贞显然对叶向高的吩咐,感觉很为难。“这状元公虽未受官职,却是陛下钦点之人,万一他日得宠圣恩,我岂非得罪了他?”

    孙得功思索道:“大人,状元不封官,就派来咱们这儿,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啊。卑职觉得,这事蹊跷。”

    “哦?怎讲?”

    “卑职听说,这个状元是以诡计得之,他连马都不会骑,哪里算是个武人,更谈何武状元?依卑职猜测,这个状元公,名不正言不顺,对他这称号信服者甚少。恐怕就连陛下,也只是想试他一试,所以,不予授官。”

    王化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所以,恩师才担心此人能力不足,唯恐他延误军机,故而特意要我闲置于他?”

    “卑职以为是。”

    “那你说,本官该如何安置他,才能既不得罪状元公,又不违逆恩师之意呢?”王化贞两下为难,为了做个八面玲珑的老好人,还真是操碎了心。

    孙得功低头沉思半晌,眼前一亮,“大人,此事不难。等他来了,大人大可请他前往各个阵营,给士兵讲讲话,鼓舞势气。实在不行,就随便把他分到哪个阵营里,跟着练练兵。若是他要分兵,或是点将,遇此等大事,您就跟他打太极。总之就是,大事绝不允许,小事通通放权。”

    闻言,王化贞嘴角上翘,阴云顿消,“甚妙,如此既能令状元公感觉到本官对他的器重,还能不违背恩师之意。好好”

    正这时,衙门门口的守兵进来报,状元公来了。

    殷复声连日来玩儿命的赶路,一入广宁城,人烟寥寥,远不似其他城镇繁华。

    马车驶入城门,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压抑的气息,紧张,恐惧,愤怒,仇恨。各种情绪汇集在广宁城的上空,形成了即将爆发的战场。

    殷复声清楚的记得,努尔哈赤渡辽河,攻打西平堡就在正月中下旬,距离眼下,只有短短十数日。

    他要做的事太多了

    “状元公,哈哈”殷复声正在巡抚衙门口等候,王化贞竟亲自出府相接。

    打量王化贞,此人五十多岁的年纪,身形中等,偏高,四方脸,黑发黑胡,五官端正,浓眉大眼,嘴唇微厚,给人一种忠厚老实的感觉。

    这时,旁边儿孙得功也热情一礼,“状元公一路辛劳啊。末将游击孙得功,这位是巡抚王大人。”

    殷复声一听孙得功此名,心里咯噔一下子。

    见此人瘦高个儿,长脸,大约比王化贞小个几岁。眼弯嘴翘,看着很热情。

    看来,王化贞和孙得功的关系的确密切,初次见面,就遇二人相随。这要检举揭发,恐非易事。

    殷复声可没时间和王化贞寒暄唠家常,不到二十天,此地即将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他哪有闲情浪费这唾沫星子,一见面便单刀直入,“学生殷复声,受陛下重托,来此辅助巡抚大人对抗奴酋。来此途中,学生计算过了,料想建虏军不出十五日,即将渡河来犯。不知大人可早有防备?”

    闻言,孙得功眉梢微微一颤,看着殷复声的眼神立刻由热情,转而变得凌厉和防范。

    而王化贞则有些诧异,他没想到殷复声一来就问这个,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对于什么十五日之期,更是不屑一顾,好似没有听到。

    王化贞侧过脸来与孙得功对视,二人故作镇静的一笑,随即道:“殷状元一路劳顿,今日天色已晚,有什么事,咱们明日再谈不迟。”

    孙得功道:“是啊是啊,军中之事,巡抚大人早已有所安排,莫说十五日,就是明日那奴酋来了,他也是自讨苦吃。殷状元就不必为此操心了,还是早去驿馆歇息吧。

    “可是”

    ”呃,若是殷状元不放心,不如明日,叫孙将军带殷状元到各军营处走走看看,全当代替本官,前去巡视,如何?”王化贞道。

    “这”看这二人一唱一和的,一心只想让他赶紧去驿馆休息,心知再说下去,也没什么意义。自己日夜赶路,也确实疲惫。“那好吧,明日学生再来叨扰。”

    离开了巡抚衙门,回到驿馆,随便吃了些东西,殷复声准备宽衣睡觉。

    自他赶路以来,已经很久没有正经睡过一觉了。

    衣服刚刚解开,哗啦一声,老仗所赠的那本纪效新书,应声落于地上。

    差点儿忘了它。

    殷复声俯身捡起,回身躺在床上,随手翻看。只见封页之后,又一页,其上手写标记:第十九卷,总章。

    纪效新书,殷复声隐约记得这是戚继光所著,至于全书有多少卷,什么内容,就完全没有印象了。

    书中有字有图,皆为手写手绘。有些字迹已经因日久,而变得模糊不清。

    殷复声一页页地翻看,越看越困。忽然,这手抄书,豁的腾空飞起,在他的头顶打了个盘旋,随即停住,并亮起一道金光。

    金光刺眼,晃得人不得睁眼。正在此时,书上的字画,慢慢凸起,最后竟一个个跃出纸张,带着一窜金光瞬间钻进了殷复声的脑袋。

    随后,金光消失,书本落地,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殷复声起身从地上捡起那书,低头一看,只见那书中竟连一个字都没有了

    ()

第68章 三岔河一游() 
“啊!”一见空白书本,殷复声不禁惊叫一声,豁的从床上坐起。摸了摸额头上的汗,再看掉落一旁的书。

    原来是一场梦。

    回想梦境,若他当真身处玄幻的世界,偶得神书,便可呼吸间,兵法战术融会贯通,打遍天下无敌手,那该有多好。也省了他如此劳心伤神,为接下来的战争,食不知味,夜不安寝了。

    殷复声定一定神,看窗纸已经透白。于是起身洗漱换衣,穿戴齐整之后,走出驿馆。

    “状元公,末将已经等候您多时啦。”

    一出驿馆大门,孙得功笑面迎来。再看他身旁还备下一辆马车。

    “孙将军这是?”

    “奉巡抚王大人的差遣,末将今日要带状元公去看看咱们广宁的三道防。”孙得功眉飞色舞的一抬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状元公请上车吧。”

    三道防线?

    殷复声稍有迟疑,随即上了马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