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平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小平民- 第4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承宗听着万华的话,欣慰的点头微笑。

    从万华真诚的态度里面,孙承宗可以感受的出来,这每一句话,都是万华发自内心深处的话,没有一句作假!

    “哎,要怪,那就只能是怪这个世道,谁让我万华赶上了呢,若是我早来一百年,那时候我便是本本分分的在家种地,亦或是做点小买卖,那也是心满意足,绝对不可能带着兄弟走这一步!

    不瞒阁老,我跟你说句掏心窝的话,世人都说皇帝好,我看他就好不了,自古皇帝不长命,能够寿终正寝的皇帝那是极少,死在至亲手里的皇帝,那更加是多不胜数!

    所以说,真要是可以选,我万华情愿在太平年间当个小老百姓,那也是不愿当皇帝,至少老百姓亲人之间的感情,那总是真的!”

    万华这番肺腑之言,说的孙承宗和汤山,孙镐他们都是不禁点头赞同。

    是啊,当皇帝的看着威风,其实真要坐到了那个位置,那也是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防这个,防那个,许多时候竟然是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要防!

    小老百姓虽然是累点,苦点,可是小老百姓有这个吗?

    皇家里的人,说错一句话,办错一件事,动不动的就是监禁,甚至是被处死,这哪里像是一家人!

    明白了万华的心意,再看这里也是没外人,孙承宗也是没什么顾虑的了,直接便是对万华问道:“如果有朝一日被你坐了江山,你会如何对待当今天子一家?如何对待这天下百万朱明宗室?”

    万华听了,不禁也是认真思想了起来,这个问题自己以前还真没好好想过!

    一旁的汤山和孙镐也是严肃的看着万华,期待着他的回答,毕竟这样的问题很难回答,

    对于前朝宗室,新朝大多都是有多少杀多少,这一点你说残忍也行,说不残忍,那也行,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了,

    站在一般的寻常人角度,人家家业都被你夺了,人家什么都没有了,你还要对人家赶尽杀绝,这确实是有点残忍。

    可是你要是站在整个天下的稳定的角度来讲,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要知道他们是前朝宗室啊,造反对于他们来说,那天生就有合理性啊,人家自己的江山,丢了,现在想要拿回来,有什么错!

    新皇登基,前朝宗室这时候有本事的基本都死光了,留下的都是些混吃等死之辈,也许暂时没有威胁,可是以后呢?

    以后万一前朝宗室里面出一个人中龙凤的人物出来,亦或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当旗帜,那对于这个天下来说,那就不得了啊,宗室啊,特别是那种享国几百年的宗室,那号召力有多大,你都难以想象啊,

    那到最后,极有可能就是演化成一场巨大的动乱!

    前朝宗室的影响力有多大,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话说元朝末年,元顺帝在位,这皇帝极是荒淫无道,每天就知道搜罗美女,酒池肉林,对老百姓那也是极尽剥削之能事。

    这样搞,老百姓自然是没有活路了,生活本就是苦不堪言,跟狗一样忍一天,是一天,可是现在更加是变本加厉,便是想要当条狗,那也是不能了!

    怎么办?

    造反呗,活不下去了,不造反,还能怎么办!

    你可不要小看了那些小老百姓,别看他们平时不怎么样,要多听话,那就有多听话。

    可是一旦下定了决心要造反,并且把造反的事情落实到了行动后,那能人,牛人,那就像乞丐身上抓虱子,那是越抓越多!

    这一次也是不例外,老百姓被压迫剥削的实在是没办法了,于是决定造反,一决定,立马就是蹦出来了一批侠肝义胆之人,

    这些人别看平时不显山,不漏水的,可是一旦决定了要干这惊天动地的买卖,那也是浑身是劲,赶紧是约定碰头,大家商议一个具体的举事方案来,谁当头,这些都要先做好准备。

    等到他们把这一切都是商定完了,就连举事的时间,地点都是决定了的时候,真可谓是万事俱备,就差这临门一脚了,可是这些人却是突然罢手了,不造反了!

    为什么?

    因为一个谣言!

    就在这些人就要动手的时候,一个谣言传开了,这个谣言说其实当今的元顺帝,他其实是宋朝末代皇帝赵显的儿子!

    这谣言说的有板有眼,说当年大宋灭亡,大宋末代皇帝,当时年仅六岁的赵显投降了,赵显投降后,元朝皇帝倒也没有杀他,而是把他囚禁了起来。

    后来赵显长大了,元朝皇帝还把自己的公主嫁给了他,不过后来元朝皇帝怕赵显闹事,又是把赵显发配到西,藏当僧侣去了。

    到了西,藏,赵显一心一意的翻译经书,倒也是有所成就,可是就在这时候,元朝内部却是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元武宗让弟弟继承了皇位,他这弟弟就是元仁宗,但是元仁宗在传位的时候,没有把皇位传给元武宗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那皇位就没有元武宗儿子什么事了,于是元仁宗就把元武宗的儿子封为周王,赶他到云南去了。

    周王不服气啊,于是就造反,可是最后失败了,不过他倒是命大,没死,逃跑了,逃到了西北地区,也自称为王。

    到了西北,也不知怎的,那周王就听说赵显的老婆很漂亮,就把赵显的老婆给抢去当王妃去了。

    事情就出在这里,说是赵显的老婆被周王抢去的时候,她已经是怀孕了,后来生下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了元顺帝!

    换句话说,元顺帝其实是赵显的儿子,也就是大宋王朝皇家的骨血!

    这谣言就是这么个谣言,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反正这谣言在当时传的是沸沸扬扬。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利大于弊 跪求订阅() 
那这谣言可信吗?元顺帝他是宋朝末代皇帝赵显的儿子吗?

    这当然是胡扯了,你要知道这可是皇室血脉啊,特别是元顺帝作为一个继位之君,他的血统只要是但凡有一丝存疑,那都是不可能成为储君,最后当上皇帝的!

    这一点在封建王朝,不管是哪一个朝代,那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朝代,他的继位君主,在血统上,你一定是挑不出错来的,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线!

    可是小老百姓哪里管这个,只要是听的像那么回事,再多说上几遍,那他们就是信了!

    所以当这一次准备举事的这些人听到了这个谣言后,立即就是停止了计划,不能造反,至少在弄清楚这件事情的真相之前,不能造反!

    为什么?

    因为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元顺帝真的是宋朝末代皇帝赵显的儿子的话,那他就是我们汉人啊,而且还是赵宋皇家的血脉,造元顺帝的反,那就是造大宋朝的反!那就是造赵家的反!

    这自然是不行的,要知道宋朝那可是极得人心的一个朝代,要不然,在蒙古铁骑的锋芒下,别的帝国,别的民族,像花剌子模,波斯那些帝国,还有那些欧洲国家,多么强大,可是他们只坚持了几天,几个月,就是被灭了,

    然而宋朝呢,却是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这在蒙古铁骑所有征服的国家里面,坚持的时间是最久的!

    而且蒙古征服大宋,那还是多少有些运气在里面的,因为那时候的宋朝正好又是碰上了奸相贾似道当权,把大宋朝廷搞得是乌烟瘴气,如果没有贾似道,也许宋朝那口气就挺过来了,

    这要真是挺过来了,那就不得了,那以后蒙古再想要灭亡宋朝,那就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蒙古的战力不可能长久保持的,历史也是证实了这一点,后来的蒙古大军,他的战斗力就是急剧下降,

    那时候,凭着宋朝的底蕴,还有华夏几千年传统的力量,熬死蒙古,那也是可以的,毕竟那时候的宋朝已经是把辽国,金国,西夏他们都给熬死了,不差这一个。

    所以说,宋朝不是后世人想象的那样,什么积贫积弱,不存在的,积贫积弱这一种说法那是清朝晚期才开始传开的,

    之所以这种说法会传开,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清朝晚期太过不堪,可是在高压之下,文人也不知道怎么来发泄心里的火气,于是就把宋朝拉来臭骂,因为宋朝和当时的清朝面对的情况也是有几分相似,骂宋朝,那就是在骂清朝,所以这叫指桑骂槐!

    谁知道一些人还真当真的来听,这听着听着,就成“真”的了,这也造就了后世一个奇特的现象,国内普通老百姓,甚至是一些文人学者,他们对宋朝普通评价不高,甚至是看不起,

    可是在国际上,那对宋朝的评价那是高的没法说,各种赞美,各种称颂,一大推的学者,一辈子都是在研究宋朝,对宋朝的历史评价一直就是超一流!

    所以凡是看不起宋朝的人,那都是不了解宋朝,就算是当时的元朝,那对宋朝的评价都是极高的,各种溢美之词都是用上了,在其他被征服的地方,可是没这评价,

    所以说对于宋朝,你越了解他,那你就越会爱上他!

    正是因为宋朝的巨大魅力,即便他已经是灭亡了几十年了,可是老百姓对宋朝那都是极其的怀念,一听到元顺帝有可能是赵宋血脉,立即选择罢手!

    就因为这个谣言,使得一场即将要发生的举事,就此消于无形,由此可见前朝宗室的影响力有多么大!

    言归正传,想了许久,万华而后看着孙承宗,回道:“若是有朝一日我坐了江山,感念太祖高皇帝的恩德,我将会效仿昔年汉献帝故事,封崇祯帝为“明王”,把整个凤阳府作为他的封地,

    在这块封地里面,国号还是那个国号,崇祯帝一样可以称孤道寡,一样可以祭祀宗庙社稷,他还是大明的皇帝,周皇后还是大明的皇后,太子还是大明的太子,封地里的百姓也还是大明朝的百姓,这里的一切,都是任凭崇祯帝做主,一切就像以前一样,只是大明的版图缩小了,变成了一个国中之国!”

    “至于过百万的宗室,”

    万华说到这里,不禁是站起身来,慷慨激昂的接着说道:“他们将不再是宗室,新朝不可能再给他们任何优待,他们将会和所以普通人一样,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才能生存下去!

    其实这样对他们也是好事,他们身为宗室,生下来他们的命运就是注定了的,那就是当一头“猪”,不可以考科举,不可以从军,不可以做买卖,不可以结实文官武将,也不可以到处乱跑,一辈子只能待在自己的那一个巴掌大的地方,试问这样的生活,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几人又真心愿意过!”

    听了万华的回答,孙承宗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若是万华真的信守这样的承若,那么对于朱明皇室,还有崇祯帝他们一家人来说,那都是极其的幸运,毕竟作为末代皇帝,几人又可以全身而退!

    只要这实现了,那么朱明皇室将会以一种极其体面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这对于整个天下的百姓来说,那也是福音,因为这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杀戮!

    当然,国中之国的存在,那也不可能长久的存在下去,毕竟华夏几千年的向心力,威力巨大,在新朝统治几十年之后,江山稳固了,大明的影响力也将会逐渐消散,

    到最后,那时候的“大明皇帝”自然也将会奏请自去封号,将凤阳还给新朝,最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他们也就和普通老百姓别无二致了。

    不得不说,万华的这个办法是个极好的办法,保全了新旧两朝的颜面,为江山的更迭起到了利大于弊的作用!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看不透 跪求订阅() 
万华的这个方法,也是得到了汤山和孙镐的一致赞同,毕竟对于一个王朝来说,能够以这样的方法结束,那也可谓是圆满。

    孙承宗在心里想了许久,最后也是对这个方法感到非常的赞同,再看万华,也是比开始顺眼多了。

    这时候,孙承宗又是目光凌厉的看着万华,郑重说道:“老夫希望你可以记住今天说的话,不管到什么时候,你都不可以背弃,你可以做到吗?”

    孙承宗的眼睛仿佛是那刀剑一般架在万华的脖子上,令现场气氛陡然就是一紧。

    此刻的万华知道,若是自己回答“做不到”的话,那么自己绝对不可能活着走出官军大营!

    不过,这个问题也很好回答,因为开始万华的那一番话,都是发自他的内心深处,即便是要做到,那也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毕竟真到了那时候,自己己经是坐拥天下,难道还会怕一个只占据一府之地的“大明王朝”吗?

    如果那时候的“大明王朝”可以凭着一府之地完成逆袭,那么自己所建立的王朝被推翻,那也是不冤枉!

    于是万华郑重的举起右手,对天盟誓,道:“我万华今日在此立誓,刚才所言,尽是出自真心,也定当言出必践,若是有违此誓言,只叫我万华天诛地灭,魂飞魄散,永世不得投生!”

    看着万华发下了如此重誓,孙承宗这时候才是长舒一口气,心里的石头仿佛是放下了一般,整个人都是轻松多了。

    孙承宗高兴的站起身来,对万华说道:“好,老夫相信你,你走吧。”

    万华,汤山,孙镐他们三人也是赶紧站起身来,万华和汤山更是对孙承宗躬身行礼,说道:“谢阁老!”“谢伯父!”

    孙承宗微微笑了笑,看了看万华和汤山,然后便是不再理会他们,在孙镐的陪同下,向着营帐外面走去。

    谁知就在这时,万华却是叫住了孙承宗,

    “阁老请留步,小子还有一事想与阁老相说!”

    孙承宗疑惑的回过头来,问道:“何事?”

    烈日炎炎,猛烈的阳光照射在大地,一股又一股的热风,向着人扑面而来,使人不觉便是心情烦躁。

    特别是马世威,何云飞他们一众武将,心里更加是如此,因为他们此时正亲眼看着刚才还被拘押的万华,现在竟然是在孙承宗的相送下,大大方方的离开了官军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