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平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小平民-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延宴一听就是不耐烦,说道:“先生休要再提那白水王二,本官都已经被他折腾的去了半条老命,好在天兵以至,他也是翻不出什么浪花了,如今本官好不容易过几天舒服日子,先生就不要再搅了我的清净了。”

    汪广兴见他这样说,还能再说什么,无奈,汪广兴对胡延宴拱拱手,而后说道:“如此,学生就不打扰东主了。”

    说完,汪广兴告辞而去。

    胡延宴见他走了,对那唱戏的戏子说道:“继续唱。”

    说完,又是闭目养神,继续优哉游哉的听起戏来,全然不把那府谷乱事放在心上。

    可是这悠闲的日子并没有继续,从这一日开始,每天都是有那各个地方的文书送来,都是说他们那里有乱民作乱,势头不小,还有的地方已经是被乱民攻破县城,请求胡延宴赶紧调遣大军围剿。

    看着这堆满书案的告急文书,胡延宴是心烦不已,这好不容易有几天清净日子,现在却是又乱了起来,我这官运怎么就这么差呢!

    那白水王二眼看着就要剿灭了,别的地方又是冒了出来,不但如此,还处处都是乱民,这是要把本官逼死啊!

    本官眼看着没几年就要致仕了,你们就不能让本官安安心心的待满这几年吗?

    胡延宴无奈,叫来一众官员,向他们询问对策,他们都是众口一词,都说只能是上报朝廷,要朝廷调遣大军镇压。

    胡延宴听了是不由得心里叹气,向朝廷请求调遣大军还要你们说吗?本官还不就是想着可以平平稳稳的熬到致仕的那一天吗?

    这时,一个衙役过来禀报道:“禀报大人,外面又有地方驿卒送来紧急文书。”

    胡延宴大怒,喝道:“给本官打出去!”

    那衙役吓了一跳,赶紧是慌忙跑下去,心里是把那驿卒骂了个半死,你这小子可是把老子害苦了,这下非要把你往死里打不可。

    一众官员见胡延宴在气头上,谁也是不敢说话,不过心里都是将胡延宴骂了个体无完肤,你这也太昏庸了,哪里见过你这样的,到时候局面一旦不可收拾,估计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你连累!

    就在这时,又是有一个衙役上来禀报道:“禀报大人,有报喜文书送来。”

    胡延宴一下没听明白,狠狠的是猛拍桌案,怒道:“你好大的胆子,本官不是说了要打出去吗?还敢来搅扰本官!”

    那衙役吓得赶紧跪在地上,一时间哆哆嗦嗦的说不出话来。

第三百六十七章 他倒是好算计() 
他胡延宴气糊涂了,可是别人没糊涂啊,于是一个官员立马站出来献宝一般的说道:“大人息怒,刚才他说的是报喜文书,想来定是有好消息,大人不妨听一听。”

    胡延宴一愣,这才是反应过来,于是对那衙役说道:“让他进来。”

    很快,一个驿卒就是带了过来,恭敬的呈上了文书。

    一个文事接过文书,将之转交给了胡延宴,胡延宴打开一看,慢慢的,他的脸色就是舒展开来,越看越是欢喜。

    最后,胡延宴不禁说道:“好,你们看看,这个米脂县令倒是有番作为,不似他人,遇到事情就是手足无措,全然没了主意,若是人人都如这米脂县令一般,又何来这乱民生事!”

    说着,胡延宴就是将文书递下去,让各个官员都看一看。

    众人一一浏览,都是不住的点头。

    原来这封报喜文书乃是米脂县尊晏子宾送来的,里面详细的介绍了在各级长官的高度关切和英明布置下,在晏子宾的指挥下,境内的流贼是如何被打败的,而且还述说了赋税收缴的事情,那是分文不差,全部收上来了。

    这样一封文书若是放在平时,那自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是放在这遍地烽火的这时候,无异于那黑暗中的一道曙光,那是分外耀眼啊!

    那胡延宴又是满意的说道:“这流贼乱民不但是全部被打败,而且今年的赋税都是提前收上来了,一文不少,真真是难能可贵,本官一定要向朝廷为他请功,也好叫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看看,到底是乱民强悍,还是自己无能!”

    这话说的一众官员都是一呆,都是没想到他胡延宴会说出这番话来,大家都是朝廷官员,讲究的是体面,讲究的是一团和气,即便是心中对谁不满,那面上还是要像至交好友一般,

    哪里会这般说话,这无异于是撕破了脸皮,看来他胡延宴也是被这乱民的事情闹得实在气的不行!

    这时,刚才那献宝一般的官员又是站出来说道:“大人,这米脂县令凭着一班乡勇青壮就将这乱民赶跑,如此看来,那些乱民也不是很厉害嘛,为什么别的地方却是如此不堪,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啊!”

    胡延宴听了,不由得是点点头,而后站起身来左右渡步,而后只见他陡然是来了精神,说道:“定是边军逃兵作乱!”

    一众官员都是一愣,不知为何他会这般判断。

    胡延宴又是说道:“诸位想想,为什么米脂的乱民这般容易对付,而府谷,宜川等地的乱民却是气焰一日胜过一日,他们之中必然是有边军逃兵作祟,

    便说那府谷乱民王嘉胤,本官得知他以前就是边军出身,不知为何做了逃兵,如此方有现在这府谷之乱,若不是他们这些边军参与其中,这乱民又怎会如此难缠!”

    一众官员都是不由得点点头,这确实言之有理,那边关苦寒,加之许多将军贪墨军饷,所以边军之中许多士兵迫于无奈,都是纷纷做了逃兵,

    这些人回到家乡,一旦参与作乱,地方上自然是难以招架,便说这王嘉胤,因为他在府谷很有名,所以他的过往经历也是连同告急文书一并送到了巡抚衙门,大家对他都是知道的清楚。

    一众官员都是赞同胡延宴的判断,立马就有一个官员站出来说道:“大人所言甚是,他们这些边军逃兵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可是比起普通百姓来却是强之百倍,他们参与作乱,地方上又如何应付得来!”

    “不错,他们这些人都是经历过战阵厮杀的,哪里是平头百姓能比的,他们这一参与,局势岂能不乱!”

    “正是正是,这些逃兵都是兵油子,甚是鬼精,别说地方上难以对付,便是卫所官兵也是难于制伏,祸事就是他们生出来的。”

    一时间,一众官员是纷纷痛呈边军逃兵的危害,把事情都是推到那些逃兵身上去。

    他们这样说也是没办法,谁让胡延宴已经定了调子,既然你这样说,大家就一起跟着说呗,反正那些武夫都是不招人待见,骂上两句也无妨。

    胡延宴见大家都是赞同自己的观点,很是高兴,于是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官便修书一封,送于延绥巡抚,让他早日将乱民之事料理,以免日后扰了皇上的清净。”

    说完,胡延宴就是提起毛笔书写,而后差人送去交给延绥巡抚岳声和,这事情是你手下那些逃兵惹出来的,你要负责,赶快来把事情办了,别拖。

    几日后,延绥巡抚岳声和正在巡抚衙门和几个官员探讨事务,这时胡延宴的文书到了,岳声和打开一看,那是气的不行,你们那里出了事还怪到我头上来了,我招谁惹谁了,我活该要背这个黑锅!

    门都没有,当我好糊弄不成!当今皇上脾气大,对官员们要求极严,要是这事情算到我头上,我岂不是要吃挂落!

    旁边一个三十五六的官员见岳声和脸色难看,不由得问道:“大人这是为何?可是出了事情?”

    岳声和微微笑了笑,将文书拿给那官员看。

    那官员一看,也是不由得笑了笑,而后说道:“胡大人倒是好算计,一句边军逃兵作乱,倒是将自己摘个干净,如今这陕北乱成一窝粥,又岂是一时一日可以平息的,不去上报朝廷,倒是来我们这里寻便宜!”

    其余几个官员看了也是心里不忿,一个官员说道:“洪参政所言极是,他摘干净了,我们找何人说理,大人莫要理他,若是朝廷问起来,我们也是不怕,若是管了,到时候反而是说不清楚。”

    “不错,没有朝廷旨意,我们断然不可出兵,否则日后朝廷追究下来,我们都要受到牵连。”

    岳声和见众人的观点都是和自己一样,于是说道:“如此,那本官便修书一封以他,将这其中由来说清便是。”

第三百六十八章 历史争议极大() 
写完文书让人送出去后,岳声和又和他们讨论了一些事情,期间大多都是洪参政在旁出主意,因为这洪参政能力极强,办事干练,所以他一直很得岳声和的信任和器重。

    直到诸事商议妥当,几人这才散去。

    出了巡抚衙门,那洪参政见时辰还早,于是上了骄子后,便吩咐下人去贺人龙府邸。

    很快,骄子便是到了贺人龙的府邸,那门子见洪参政来访,赶紧是殷勤的跑出来招呼,然后让人赶快去通报贺人龙。

    此时的贺人龙正在床上养伤,这时,那贺刀进了房间,说道:“将主,洪承畴洪大人来了。”

    不错,这洪参政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洪承畴,说到这人,那稍懂历史的人都是知道他的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洪承畴,字彦演,福建泉州人,万历二十一年生人,本来家境还算不错,谁知道后来家道中落,无奈辍学,而后给母亲打下手做豆干豆腐乳,胡同里弄,到处叫卖。

    虽然如此,洪承畴还是时刻不忘读书,于是只要有点时间,便去书院外面旁听,那书院教书先生见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于是免费收他入学,让他重返学院。

    洪承畴也是不负教书先生的期望,勤恳习读,古今典章无一不精,终于在万历四十四年高中进士,一举踏入仕途。

    他洪承畴这一辈子最值得说的有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清剿农民起义军,可以说他洪承畴就是靠着清剿起义军在仕途上发的家。

    崇祯元年七月后,陕西大乱,到处都是起义军,可谓是局势一日不堪一日,这时朝廷任命杨鹤为三边总督,负责剿匪。

    杨鹤主张“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方针,可是这时的洪承畴作为杨鹤下属,却是不同意这样做,他认为朝廷无力解决乱民安置,无力使其生活,安抚也只会再反,所以应当全部杀掉,朝廷要做的就是“剿”!有多少剿多少!有多少杀多少!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洪承畴的判断,许多的起义军实在是顶不住了,于是接受杨鹤的招抚,等到安全了,转过脸又来造反,反反复复投降了不知道多少次了,那起义军是越剿越多,局势那是越来越糟糕。

    后来朝廷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样下去不行,所以就启用了洪承畴,让他来主持剿匪,他一上任,那对起义军的政策就是一个字,“杀!”

    这洪承畴也是本事不小,很快整个陕西的起义军被他杀的是实在待不下去了,所以就跑到了山西,这段时间的起义军就已经是陷入了一个低潮了。

    凭着剿匪有功,洪承畴的官也是越做越大,延绥巡抚,三边总督,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可见崇祯帝对他的信任与器重。

    洪承畴也是没有辜负崇祯帝的信任,那是把起义军打的抱头鼠窜,李自成都被他打的只有十八个人,没办法,只得躲到商洛山去了。

    这时的剿匪局势已经是有了很大的成效,可是这时满清鞑子又来插一脚,崇祯十一年九月,鞑子两路南下,京师戒严,崇祯帝没办法,只得是调洪承畴过去救火,这就给了起义军卷土重来的机会。

    去救火,这又到了洪承畴值得说的第二件事情,那就是背叛民族,背叛国家。

    京师之围解除后,鞑子首领皇太极攻占义州,展开对锦州的围攻,松锦大战爆发。

    松锦大战是决定大明和满清国运的大战,双方都是举全国之兵参战,谁败谁死,那真是国之兴废,在此一战,那都是不敢马虎。

    大明这边以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带八个总兵,十三万九边精锐大军出战,声势浩大。

    鞑子那边,因为鞑子人少,没办法,那是只要能拿刀的,不管多大年纪,全部参战,皇太极亲自过来指挥,如果鞑子败了,皇太极也不用跑了,跑回去也是死。

    最后结果,大明败了!死伤无数,那是尸横遍野啊,即使是到了乾隆当皇帝的时候,都过去七八十年了,在锦州城外依然可以找到当年这场大战,阵亡将士的白骨,可想而知这场大战的惨烈!

    如果这时候洪承畴见大战败了,狠狠心把脖子一抹,那他的一生对大明王朝来说,那就是实打实的忠臣良将,那是没的说的,可是他没死,而且还投降了鞑子!

    不但如此,后来他还全力帮助满清入住中原,满清就那么点人,要想统治汉家江山谈何容易,在这过程中,洪承畴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洪承畴,满清他就在中原站不住脚,坐不了天下!

    就这样,洪承畴成为了一个极大的争议人物,骂他的人那是不计其数,就连他母亲和弟弟都和他断绝了亲情,可见人们对他是恨之入骨!

    此时的贺人龙一听洪承畴来了,不敢怠慢,赶紧是穿衣起身,到客堂去招待。

    两人一间面,贺人龙就是抱拳施礼,说道:“末将见过大人,有劳大人亲自前来看望,末将感激不尽!”

    洪承畴也是还礼,而后说道:“将军客气了,看将军气色好了许多,我也是放心了,如今匪贼横行,乱民四起,将军还要好好养伤,早日为国建功才是。”

    两人各自坐下后,洪承畴就是对贺人龙说道:“将军如今手下几何?”

    贺人龙听了,不由得一阵惭愧,这次去那米脂,真可谓是一败涂地,要不是命大,家丁拼死相救,自己也要死在那里,真是败的凄惨无比啊!

    贺人龙叹了一口气,说道:“不敢相瞒大人,如今我这家丁只余十一人,士兵不足六十,我这守备已经是有名无实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