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平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小平民-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钱币流通,这样岂不是没有这些事了!”

    这钱谦益果然不愧是士林领袖,一张嘴皮子那是上能翻天,下能捣地,真是好口才啊。

    这时,刘懋见毛羽健势单力薄,于是就站了出来,对毛羽健进行声援,只听他说道:“皇上,臣以为驿站裁撤之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驿站的贪腐不是一日两日了,那是百年来堆积下来的顽疾,若是不及早整治,

    只怕日后是积重难返,想要治也是治不了了,再且,若是裁撤驿站,每年可节省数以百万计的白银,如今国事维艰,处处都是要用银子,到时可将节省下来的银子用做他处,岂不是两全其美。”

    崇祯听了,顿时是眼前一亮,每年可节省百万两的银子!

    现在的崇祯可是快被银子逼得睡不着觉了,如果裁撤驿站就能节省如此多的花费,那何乐而不为呢!

    此时,那户部尚书毕自严见崇祯意动,也是坐不住了,这银子能省吗?要省,那也不是现在啊!

    于是毕自严站出来对崇祯说道:“皇上,毛大人所言确实是事实,如今驿站已经是糜烂不堪,朝廷每年用在驿站上的银子有近二百万两之巨,想想,确实是无辜浪费了许多,”

    毛羽健听了,顿时是大喜,这毕自严可是当朝户部尚书,又是有军功威信在的老臣,当年就是魏忠贤当道,那也是奈何不得,最后还是求了天启帝,这才是把毕自严气走,可想而知毕自严的能耐有多大!

    他现在为自己说话,那无疑是为自己加分不少,这又怎能不喜!

    可是毕自严又是马上话锋一转,说道:“但是这驿站非同儿戏,如今又是关外有鞑子作乱,地方上又是有许多逆贼啸聚,如此时期,又怎能将驿站裁撤!那岂不是自断耳目吗?”

    崇祯听了也是觉得有理,可是这说了半天,你这到底是赞成还是不赞成呢?你这朝廷重臣,你不能没个态度啊!

    毕自严没有让崇祯等太久,就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只听他说道:“臣以为这驿站之事还是等到剿灭了逆贼,关外局势尚可之时,在去慢慢的整顿吧,却不可操之过急啊!

    一旦稍有不慎,让那逆贼做大,让那鞑子得了空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现在时机还未成熟,还望皇上明察。”

    钱谦益一听,既然反对现在裁撤驿站,那就是我这边的,于是钱谦益也是赶紧说道:“皇上,毕大人所言极是,现在国事繁杂,哪里可以裁撤驿站,还是等到剿灭了逆贼再商议此事不迟啊。”

    崇祯一时也是拿不定主意,这驿站确实是个大事,大明这么多的驿站,这要是裁撤了,这让他们如何过活!

    再说,这里面一听,就是牵扯到了许多人,这事情要是操之过急,确实是难办!

    可是想到如果裁撤了驿站,那每年近二百万两的银子就可以省下来贴补辽东,如此一来,岂不是轻松许多。

    此时,刘懋又是说道:“皇上,如今我大明驿站平日用于公务者十之二三,而用于私事者十之七八,如此浪费国库钱粮,怎能视而不见!驿站已是贪腐之气蔚然成风,还请皇上早日整顿,以解万民苦惑!”

    毛羽健也是赶紧说道:“刘大人所言句句为国为民,如今的驿站已经是国之蛀虫,犹如吸血之鬼魅,如何能放任不管,还请皇上明断!”

    钱谦益见他们如此,又见崇祯似乎有了意想,也是急了,赶紧说道:“皇上不可听信他们所言,驿站之事牵连甚广,若是没有万全之策,还是不能动啊!”

    其他许多官员也是纷纷表态,直言驿站之事事关重大,万万不可轻动。

    开玩笑,大家都是交游广阔,这天下哪里没有同年好友,一年不知要走动多少地方,这要是没了驿站的便利,不但白白损失进项不说,还要另掏腰包,这谁愿意!

第三百零六章 面子() 
见他们这些官员都是各自说的有理,崇祯也是一时拿不定主意,这也是不怪崇祯,毕竟这世上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就要看你怎么去看了!

    菜刀可以杀人,但是也可以做菜嘛,就看你以什么角度去看!

    崇祯想了一会,又是对内阁首辅韩爌说道;“韩爱卿以为裁撤驿站之事该当如何?”

    崇祯一向都是对韩爌颇为看重,毕竟是老臣嘛,见多识广。

    这韩爌乃是当朝首辅,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极大,韩爌,字象云,山西蒲州人,生于嘉靖四十三年,万历二十年便高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他亲身经历了许多大明王朝的重要时刻,并且是许多重要事情的重要参与者,

    比如泰昌皇帝刚刚继位,很快就是病危,韩爌就和方从哲,刘一燝在病床前接受泰昌皇帝的遗诏,而后排除万难,扶保天启帝登基,被天启帝加封为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天启二年,东林党人借“红丸案”弹劾当时的内阁首辅方从哲,一时之间,那是举朝哗然,方从哲眼看着就要身死名裂,许多官员也是受到牵连,这时韩爌身为东林党人,却是不偏不倚的站出来澄清“红丸案”事实,天启帝采纳,这才是保下了方从哲及一干人员,没有兴起大狱。

    天启三年,因为平定妖贼徐鸿儒有功,再次加封为太子太师,天启四年叶向高致仕,韩爌被委任为首辅,可是此时的魏忠贤已经是大势已成,许多忠贞大臣或死或走,韩爌独木难支,不久后,韩爌黯然告老还乡。

    崇祯元年,韩爌被崇祯启用,再次出任内阁首辅,崇祯二年,鞑子大军绕道古北口,进而包围了京城,期间,崇祯向韩爌问计,韩爌主张迁都南京,如此,可保大明江山基业,这是大明晚期朝廷重臣第一次明确提出迁都的主张。

    崇祯大怒,江山社稷在此,祖宗陵寝在此,怎可迁都!从此崇祯便是疏远了韩爌,没多久,崇祯就是罢了韩爌的首辅之位,将其赶回老家。

    后来李自成攻陷蒲州,逼迫韩爌投降,韩爌不从,李自成便抓来韩爌唯一的孙子相要挟,韩爌无奈,为保孙儿性命,只得是降了李自成,几天后,韩爌寻机自尽,以死报君王,享年八十岁。

    因为韩爌处事公正,名声极好,所以朝廷许多官员都是极为仰慕他,此时的崇祯也是对他极为倚重。

    听了崇祯的问话,韩爌拱手回道:“回皇上,驿站积病已久,非是一朝一夕所能根治,皇上若是想要整治,可先清查一些无故增设的驿站,以及一些冒名顶替的人员吧,却不可一蹴而就。”

    一众官员觉得有理,一切慢慢来嘛。

    崇祯也是觉得有理,慢慢整治这个办法倒是可行,于是崇祯看向了刘懋,此人倒是勇于任事,对驿站之危害也是看的深切,倒是可以主持此事。

    于是崇祯对刘懋说道:“刘爱卿忠心任事,朕心甚慰,着爱卿出任兵科给事中,全权主持驿站整顿事务,望爱卿不负朕望。”

    刘懋精神一振,只觉得热血弥漫全身,没想到崇祯会如此信任他,将如此重要的事情全权托付给他,这让他又如何不激动!

    刘懋跪地,声音洪亮的说道:“臣领旨谢恩,臣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皇上天恩。”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心里也是欣慰,想到这次清查驿站,怎么样也能为朝廷节省下几十万两银子,崇祯就是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以前没当皇上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难的,天下的事情还不是皇上一句话嘛,可是当了皇上后,崇祯才是知道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

    退朝后,毛羽健赶紧是凑到刘懋跟前,一脸欣喜的说道:“羽健恭喜舅父,贺喜舅父,皇上如此看重舅父,日后舅父便是入阁于未可知啊。”

    刘懋微笑着摆摆手,说道:“入阁我是不敢想了,趁着现在这身子骨还有点用,只求还能为皇上办些事情就行了。”

    这时,几个官员从刘懋,毛羽健他们身旁走过,其中一个官员对他们“哼”了一声,而后便是甩脸而去。

    毛羽健气急,就是要上前理论,别看这毛羽健在老婆面前比猫还要乖,在这官场上,那也是有脾气的,没办法,文人要脸啊!

    很快却是被刘懋拉住,刘懋说道:“羽健何必动气,大家都是同殿为臣,怎能伤了和气!”

    毛羽健也是“哼”了一声,说道:“今日看在舅父面前,羽健便不与他多做计较,为了庆贺,晚上羽健做东,请舅父去喝上一杯可好?”

    刘懋也是高兴,于是也不推辞,说道:“那好,我就陪你喝上一杯吧,我也是好久没有这么高兴了。”

    说着,刘懋就是和毛羽健出了皇宫。

    毕自严府上,此时的毕自严正在和韩爌对饮,两人一把年纪了,又是多年的好友,经常是在一起小喝几杯,即可排解烦忧,又可交流讨论。

    一杯下去,毕自严忍不住说道:“今日这毛御史所奏驿站之事,倒也是一心为国,可是现在朝廷诸事颇多,哪里能够有精力整顿驿站之事,当年张太岳(张居正)整顿驿站都是不了了之,何况如今。”

    韩爌抿了一口酒,而后说道:“景会你又何须担忧,等到过些时候,皇上的兴头一过去,还不是该怎样就怎样,这驿站岂是那么好整顿的。”

    毕自严看了一眼韩爌,见他全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于是说道:“象云兄既然不看好整顿驿站之事,却又是为何要建议皇上先裁减多余驿站及冒名者?何不直接反对呢?”

    韩爌呵呵一笑,而后夹了一根青菜送入口中,下肚后说道:“我们皇上现在为了这银子,那是绞尽了脑汁,要是拦着不让干,那皇上非得天天惦记不可,我们做臣子的,总是要给皇上一些面子嘛。”

第三百零七章 李鸿基() 
“哎。”

    毕自严听了,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而后说道:“皇上每日都是为了朝廷用度烦忧,听闻皇上为了节减开支,竟是裁撤了许多的菜肴,还有声乐,更是听闻皇上衣服破了,还是皇后娘娘给缝补的,

    皇上如此这般,我等身为臣子,真是羞愧啊。”

    韩爌听了,也是不由得放下了快子,神情也是落寞。

    许久后,韩爌慢慢的说道:“当今皇上确实是个勤勉奋进的好皇上,可是如今天下之事繁多,尤其是这些年,年景又是不堪,地方事务一日多过一日,

    关外又是鞑子作乱为祸,归根究底,这些都要银子啊!说句大不敬的话,就靠皇上省下的这点银子又有什么用!”

    说完,韩爌就是举起酒杯一昂头,将酒喝了下去。

    听到这里,毕自严也是神情担忧,他作为户部尚书,没有人比他更知道朝廷的财政已经是到了何种地步。

    毕自严又是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朝廷每年都是金山银海的银子花销出去,可是进项呢!就靠那地里刨出来的一点收成又顶得什么用!

    以前还能收点商税,如今这商税也是越来越少,朝中大臣时不时的就是请求皇上减免,皇上也是耳根子软,大家一说,还就真准了,真是想不明白,皇上当初收拾魏忠贤的时候何等的魄力,怎么就架不住了呢!”

    韩爌无奈的笑了笑,说道:“有什么想不明白的,皇上毕竟没有习受过帝王教导,哪里是那些人的对手,我们两个老骨头就是着急又能怎么样呢!”

    说完,韩爌就是忍不住说道:“那个起田倒是不错,出淤泥而不染,可惜得罪同僚太多,又是几次惹怒了皇上,被贬出了京城,要是他在的话,一些事情倒也是可以据理力争一番。”

    说到这里,两人都是相视苦笑,对如今的朝廷是深深的担忧,现在正直之士往往在朝廷站不住脚,反而是投机取巧,溜须拍马之辈更得重用,真是不知道长此下去,朝廷又将走向何方!

    却说那刘懋出任兵科给事中后,权利是一下子大了起来,后面又有崇祯的大力支持,所以很快就是出台了许多的整顿措施,以求早日见到成效。

    这些措施很多,比如凡是兵部发出来的勘合,都要经过刘懋的亲自认可,方能使用驿站便利。

    地方大员不管是谁,凡是要报销路上花费的,都要经过刘懋的审核。并且还明确规定,除了官员退休回乡,各地往来传送军情的,崇祯亲自任命的钦差大臣,其他的人一概不能使用驿站,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根源上掌控,以清弊源。

    不但如此,同时也对天下各处驿站人员进行清查,尤其是陕西,谁叫陕西的驿站和驿卒最多呢!不查你查谁!就这样,一大批在驿站做事的驿卒就此失去了饭碗。

    在这些失去饭碗了驿卒里面,有一个二十二岁的汉子,此人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一双眼睛犹如飞鹰一般锐利,声音犹如豺狼一般尖细,这两个外貌堆在一张脸上,那就是注定这人不是一般人,他叫李鸿基,这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是迎来了人生中的重要转机,

    他正在为失去了饭碗,回去怎样向老婆交代而发愁,这也是难怪,驿卒虽然不是什么好有前途的差事,可是确也能养家糊口啊,比起那些流民来,再不济,那也是端朝廷的饭碗。

    这衣食倒也是不愁,并且还有一点油水,便是那些高官吃剩下的饭菜,自己可以留下来占为己有,可不要小看这个哦,这年头,一碗剩饭拿出去可是能换来一晚快活的!

    可是这样的日子已经是没有了,想到回去后,少不了老婆的一顿臭骂,李鸿基就是不由得叹息一声,说道:“这是哪个缺德狗才做的事,老子又没有招谁惹谁,这要老子以后如何过活!”

    抱怨归抱怨,家还是要回的嘛,难不成就不回去了!一路上,李鸿基沉默不语,心里也是为自己以后的日子盘算,可是思来想去,却是毫无头绪,最后干脆是不想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很快,李鸿基就是来到了自己家的村寨,这个村寨名叫“李继迁寨”,说起这个寨子也是来头不小,这可是西夏太祖李继迁的出生地,寨子里的人也都是李姓,自称都是李继迁的后人,如此说来,这李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