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争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争仙-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啪,帘帐一挑,巡营归来的方悦看到韩浩在翻看竹简,笑道:“对面的樊稠不好对付吧?”

    “是啊,这樊稠不仅作战勇猛,而且也不缺乏头脑,再加上有黄河天险,凭我们手里的这些人是不可能攻过黄河的。”韩浩抬起头对着方悦说道。

    “那就只能等并州司马张扬,西河郡太守崔钧,以及冀州的兵马到达后,再作打算了……”方悦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正准备询问一些关于讨董联盟的消息。

    “报,将军,大事不好了!”就在此时,一名小卒慌里慌张地闯了进来,“将军,董卓率领着一支精锐战骑,从我军的背后杀进来了……”

    董卓怎么会亲自渡过黄河来?还从背后杀进来了?方悦被气得一把抓住小卒的脖领子,狠声问道:“你再给我说一遍……”

    稀溜溜,啊……

    人喊马嘶的声音由远及近的快速传来,就在方悦发愣的片刻,就已经能够听清喊得话语了。方悦一把将小卒推倒在地,快步走出大帐,就见他的亲卫已经急匆匆地牵着他的战马走过来。

    “将军,董卓带着一支精锐战骑从背面杀过来了。”亲卫将战马和长枪递上。

    “元嗣,你快召集人马,组织好防御。我先去拦住敌军。”方悦阴沉着脸,转身对着韩浩叮嘱完,就搬鞍上了战马,将长枪提在手中,催马就向着后面奔去。

    呀,竟然只有这么点人?远远地看到大约只有三百来人的敌军,方悦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难道自家的军卒都是废物吗?竟然让三百战骑就给冲到中军大帐了。

    大黄牛?方悦冲到敌将近前,才注意到对方竟然骑着一头大黄牛,忍不住大声的笑骂道:“呔,那骑着牛的敌将,你被牛胆蒙了心神不成,竟然敢带着这点人马就来冲杀我的大营,还不快点报名受死。”

    哞哞!方悦刚喊完,就听到敌将骑得那头大黄牛哞哞的连叫几声,然后用那双又大又圆的牛眼愤怒的瞪着他,不受敌将控制的就冲了过来。微微一愣的方悦,刚想再挖苦几句,就听到敌将大声吼道“董卓在此,敌将受死。”

    董卓?方悦一愣神的功夫,敌将的大刀就劈了下来,吓得他慌忙举枪相架。嚓,方悦手中的长枪竟然像是瓜菜一般,毫无阻碍被一切而断,敌将的大刀顺着他双眼的中线就劈了下去。

    啊,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锋利的刀?噗,方悦的身躯带着他最后的想法,分成两片摔到了地上。

    率领大军赶来的韩浩,看到方悦惨死,顿时火冒三丈,一催战马冲上前去,舞动长枪刺向敌将,同时怒声吼道:“敌将给我死来。”

    叮,刺中了!韩浩心中刚刚一喜,就感觉到从长枪上传来一股反震之力,还不等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看到一道青影在他的脖子上一扫而过,然后就看到他的战马离他越来越远,吓得惊呼一声:“快回来……”

    噗通,咕噜噜!韩浩的脑袋和尸体同时落地。

    “啊,将军死了,快跑啊!”呼啦啦,刚刚围上来的军卒,在一道惊恐万分的叫声中,一哄而散。

    “哼,一群土鸡瓦狗!”董卓冷哼一声,带着三百青铜,在这营地之内肆意冲杀,随着所杀人数的增加,他们的气势在不断的增强,凝聚在一起的杀意在缓缓地变浓。

    董卓看了看再无一名敌军的大营,拍了拍大黄牛示意它停下来,向着黄河对面看了一眼,吩咐道:“点火,通知樊稠开始渡河。”

    呼呼呼,很快河阳津的大营内浓烟冲天,足以让十数里以外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整队出发,目标怀县!”董卓说完后,骑着大黄牛率先冲了出去。

    “将军,你快看,对面的河阳津大营起火了。”时刻关注着对面的军卒,在看到那冲天的浓烟后,立即向樊稠禀报。

    “哈哈哈,看来主公已经拿下了河阳津大营。火速传令,开始渡河!”樊稠轻轻地一磕马腹,向着黄河岸边的渡口行去。

    “报,河阳津大营浓烟滚滚,樊稠正在率领大军渡河。”

    “太好了。”被董卓留下来守卫洛阳的河南尹朱儁,高兴的一拍大腿,看向在一旁安坐的文士,“文和,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我们是否现在就组织文武官员开始西迁?”

    贾诩贾文和转头看着朱儁,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西迁自然是要西迁,但在西迁之前,我们还要帮陛下完成一件要事。”

    “哦,不知是何要事?”朱儁不解的问道。

    贾诩用手指沾着茶水,在宴几上比比划划,说道:“陛下拥有雍州鼎,只要平安到达长安,便是龙入大海,凤翔九天。但如今九鼎现世,众诸侯各怀心思,讨伐董卓一事,必然会不了了之,随后必然会各自拥兵自重。到那时,陛下要想重现汉武盛世,便要一一征服各路诸侯,这人口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要趁着董卓率军出征的时机,将这洛阳一带的人口,一起带入雍州。”

    “什么?你刚才说什么?”朱儁目瞪口呆地看着贾诩。

    贾诩微微一笑,站起身来,智珠在握地说道:“先命人在城中散布谣言,就说董卓的恶行已经惹怒苍天,不日,苍天将会在洛阳城降下灭世之火,焚灭一切罪恶之源。然后我们再打着陛下的旗号,组织百姓一起西迁。”

    朱儁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洛阳城内的百姓岂是好愚弄的?并非你我一说,他们就会相信。”

    “所以,我们要一边散布谣言,一边不停地放火,而且要越烧越大,烧到所有人都相信!”贾诩狠辣地说道。

    “放火?烧到所有人都相信?”朱儁看着像是在说着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脸狠辣的贾诩,微微蹙起眉头,“恐怕要烧掉半个洛阳城,才会让百姓相信吧?”

    贾诩一脸玩味地看着朱儁,说道:“这洛阳是谁的地方?”

    “自然是陛下……”朱儁说道一半就说不下去了。

    “呵呵,烧掉洛阳,不但可以为陛下席卷百万人口,还可以削弱董卓的实力,何乐而不为呢?”贾诩极具诱惑地说道。

    “可是,可是这里毕竟是洛阳啊!”朱儁一时之间很难做出这样的决定。

    “陛下可还在李儒的手中,我们在这里多耽搁一天,陛下的危险就会增添数分,你可要想好了。”贾诩再次逼迫道。

    “这……,好吧,就依你之见,开始行动。”

第一百一十六章:西行之路(上)() 
冀州牧袁绍统领的讨董联盟,自酸枣会盟,便分兵数路,从东、南、北三个方向攻打董卓。从东面主攻的盟军主力,在公孙瓒和白马义从的神威下,攻下荥阳城后,却因为李儒抢先一步将敖仓的粮草运走,使得盟军夺取粮草的计划落空,不得不等从大后方调集的粮草到位后,再攻打虎牢关。而黄河北岸以袁绍的冀州军为主力的盟军,却因为主将韩荀以各种借口拖延,至今还停留在怀县。从南面进攻的豫州刺史孔伷,颍川太守李旻等人面对张济、张绣这叔侄二人镇守的轩辕关,束手无策,只能围于关前消耗着粮草;唯有一心想要变强大的孙坚,还在率领大军斗志昂扬的加速向着梁东进军。

    而以李儒为军师的董卓军,同样是分兵三路主动迎击。北路则是由董卓亲自率领的三百青铜兵北渡黄河,在摧毁河阳津大营后,马不停蹄地赶往怀县,想要彻底消除来自黄河北面的威胁。而奉令从伊阙关出击的徐荣,已经率军出发,一边寻找着豫州境内的敌军,一边向着关东军的后方行进。李儒亲自坐镇指挥的主力军,在得知白马义从的存在后,正在加紧行军直奔虎牢关,欲拒敌于此,然后与董卓、徐荣前后夹击,毕其功于一役。

    就在董卓军与关东盟军紧锣密鼓,欲要开启大战的同时,一心想要脱离董卓控制的永汉皇帝刘协,也在悄悄地行动着。

    留在洛阳,负责西迁事宜的贾诩,在得知樊稠率领大军已经渡过黄河后,立即展开行动,在洛阳城内散布谣言,掀起苍天将要在洛阳降下灭世之火的大风暴,搞得洛阳城内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驻守在三辅之地的皇甫嵩、荀彧,以及在弘农暗布精兵的杨修和黄忠也在行动中……

    弘农杨家,坐镇于此的杨修翻看着董卓军在弘农的部署图,问道:“黄将军,可有把握拿下弘农?”

    “我们只有两千步骑,就算是加上杨家组织起来的壮丁也不超过五千人,要想拿下由三万西凉军驻守的弘农,唯有斩杀掉驻守此地的主将牛辅。”黄忠若有所思地看着杨修,“你所说的那灵兵灵甲真的有那么强大?”

    杨修眼中闪着憧憬,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手中就有灵兵灵甲,那威力是我亲眼所见,只可恨那牛辅竟然拥有一套灵兵灵甲,此事……”

    “启禀公子,有一自称荀彧荀文若的人在府外求见。”杨府的管家在门外,声音不高低的禀报道。

    “哦,荀彧来了,他应该是为了弘农之事而来。”杨修神色有些复杂的站起身,“黄将军,我们出去迎接荀彧,或许他有解决眼前难题的良策。”

    年轻气盛的杨修,虽然有心要与荀彧比个高低,但在此紧要关头,他可不敢胡乱行事,而坏了刘协的大业。

    杨修走出府门就看到了站在车驾前的荀彧在和一位青衣人说着话,急忙走下台阶,拱手见礼:“见过文若先生……”

    啊,当杨修看清青衣人的时候,惊呼一声,愣在了当场。

    “怎么,不认识我张让了?”依旧是一身青衣的张让,面带笑容看着愣在那里的杨修。

    “怎敢,怎敢,当初在小平津一别,已是数月未见,一时之间未能反应过来,还请张常侍海涵。”杨修急忙向张让解释道。

    “当初,我奉陛下之命,带着密旨先到西凉搜寻文臣武将,后在陛下登基后,赶往皇甫将军的大营,协助他驻守右扶风。如今,陛下要西迁来长安了,我这贱骨头自然要尽一份绵薄之力,于是便随着文若先生来到了这里。”此时的张让面带微笑,说话也是平易近人,完全没有了以前在皇宫的那种嚣张跋扈的神态。

    当初,刘协为了跳出被臣子挟持的大坑,就安排了张让前去右扶风协助皇甫嵩,预防他被董卓骗入洛阳而丢了性命。只是那时的刘协尚未登基,便让张让先去西凉搜集文臣武将,首要目标自然就是马腾父子,但由于刘协提前登基,张让只来得及说服了庞德,便返回了右扶风。

    荀彧见二人一见面就聊得极为兴起,反倒是冷落了一旁的黄忠,于是便向着他拱手一礼,笑道:“想必这位便是陛下口中的黄忠黄汉升将军吧?”

    “忠,见过文若先生。”黄忠急忙与荀彧见礼,然后向着张让微施一礼,“忠,见过张常侍。”

    “黄将军就不必客气了,你既然是陛下钦点之人,想必也是与赵子龙、庞令明那般的大将之才,日后,还望黄将军多加照顾一二。”张让带着几分风趣地说道。

    荀彧扫视了一下四周,然后说道:“张常侍,此地非是讲话之所,况且,车上还有一件事关此次成败的重要之物,我等进入杨府再叙旧也不迟。”

    荀彧说着指了指车上的木盒说道:“还有劳黄将军将其取下,带入杨府。”

    哦,什么东西?黄忠疑惑的来到车前,只见车上放着一个丈许长尺余宽的木盒,在荀彧的示意下,抓住木盒向下拖拽。

    呀,好重,这里面是什么?黄忠心中惊讶却未显露于色,舌尖一顶上牙堂,力运双臂将那木盒拖出,然后一翻手臂将其抗在肩上,步履沉稳的走进杨府。

    “黄将军真乃神力也。”知道木盒沉重的荀彧不由得称赞一声。

    黄忠将沉重的木盒放到地上,有些好奇的问道:“文若先生这里面是何物?”

    “将军何不打开看看?”荀彧并未回答,而是笑着让黄忠自行打开观看。

    “这里面莫非是灵兵?”跟随在一旁的杨修,看到荀彧和张让都是面带微笑,于是心思一动,猜出了里面的物品。

    灵兵?早就对灵兵灵甲向往不已的黄忠,顿时双眼一亮精神大振,弯腰将木盒打开,瞬间就看直了眼睛:刀长九尺八,色如血,光如焰,神秘符文遍布其上……

第一百一十七章:西行之路(下)() 
灵兵?早就对灵兵灵甲向往不已的黄忠,顿时眼前一亮精神大振,弯腰将木盒打开,瞬间就看直了眼睛:刀长九尺八,色如血,光如焰,神秘灵纹遍布其上……

    “还请黄将军以血祭之。”荀彧看着痴迷中的黄忠,不由得想起了赵云初得丹凤朝阳枪时也是如此的神情。

    “这,这是为我准备的?”黄忠难以置信的问道,目光却未离开过灵刀。

    “当然,当初离开洛阳时,陛下就命我为张常侍、赵子龙和你黄汉升带来了灵兵,只是为了避免引起董卓等人的注意,就一直在我手中保管着。此时,大战将至,自然要各归其主了。”荀彧解释道。

    “谢陛下厚赐!”黄忠向着洛阳的方向谢恩后,不再迟疑,割破手指以血祭之。

    吼,一声威严、低沉的虎啸随着血祭而响起,黄忠将灵刀握入手中,按捺不住地舞动起来。随着黄忠的舞动,刀身上像是燃起了一层血红色的火焰,隐隐有虎啸之声。

    锵!黄忠收刀而立,放声笑道:“刀如肢体,随心所欲,有这血焰虎王刀在,某可一刀斩牛辅。”

    “哈哈哈,黄将军有此豪气,我等也就放心了。”荀彧朗声笑道,然后扫视一下众人,“皇甫将军和赵子龙率军隐藏在五十里以外,与我约定好,今日晚间,由我等打开城门,里应外合一举夺下弘农,然后兵发函谷关,恭迎陛下迁都长安。”

    “那牛辅就交给我了。”黄忠信心满满地说道。

    “打开城门的事情,可以交给我。”张让亦是颇为自信的一笑。

    杨修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那就由我杨家配合张常侍夺下城门,到时城门大乱一起,那牛辅定会前去查看,黄将军正可率军埋伏在半路,趁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