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争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争仙-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么样?不错吧!”玲珑骑着五色花猪,挥舞着重达九十余斤的狼牙棒,傲娇地问道。

    【求推荐票,收藏!谢谢!】

第四十八章:伏家父子() 
“王师,请留步。”杨修喊住了走向府门的王越。

    平日里杨修、伏典以及刘协的侍卫等也会向王越请教剑术,故此都和刘协一样尊称王越为王师。

    “杨修?你怎么还不去休息?”王越看着因缺乏睡眠而双眼通红的杨修,关心地问道。

    “谢王师关怀,修有些事情要向王师请教。”杨修用力地揉了揉有些昏涨的脑袋,确认四周无人后,才压低声音问道,“王师可还记得史道人之事?”

    “大王吩咐的事情,越怎敢忘记?”王越不解地看着杨修。

    “王师莫怪,只因此事关系重大,小子不得不多嘴了。”杨修向着王越深施一礼,然后将假刘辩和九州鼎之事一一讲出。

    啊,王越听得是目瞪口呆,没想到在大将军何进和蹇硕、董重厮杀过后,皇宫里也发生了这么多事情,脑袋里乱七八糟地理也理不顺,只好对着杨修躬身一礼:“请杨公子教越。”

    杨修向旁边略一闪身,问道:“以王师看来,我家主公渤海王如何?”

    主公?王越有些吃惊地看了杨修一眼,没想到这个傲慢的小子竟然认了刘协做主公,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刘协的评价,真诚地说道:“大王天资聪慧,言谈有方、举止有度,又吃得苦中苦,那自是人中龙凤。”

    “我家主公可做得这一国之主?”杨修追问道。

    “嘶,一国之主?杨修你的意思是……”联想到假刘辩的事,王越有些明白了杨修的想法。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请王师助我家主公一臂之力。”杨修冲着王越一躬到地。

    “从现在起,你主既吾主,越愿誓死追随在大王左右。”知道了这么多事,王越自是不难做出选择,很是干脆的对着刘协所在的方向跪拜在地,表示着自己的忠心。

    “好!”杨修满意地点点头,紧跟着就目露凶光地说道,“寻到史道人时,王师当先确认好大皇子的生死,若大皇子还在世,那就将所有人都杀掉,一个都不要带回来。”

    “那若问不出来呢?”王越力求稳妥地问道。

    “那就将为首的几人带回来,其余的全部杀掉,尤其是疑似大皇子的人,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但一定要做得干净利落,切不可连累到主公身上。”杨修叮嘱道。

    “放心,此事必万无一失。”王越信心满满地说道。

    “奴婢见过伏小姐、玲珑小姐。”夏儿见到伏寿和玲珑到来,急忙躬身施礼。

    昨日,刘协将玲珑带回阳安长公主府后,伏寿和玲珑两个小萝莉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刘协自然是乐见其成的让伏寿将玲珑领走了。

    “免了。”伏寿笑着伸手示意夏儿起身后,快步走向正在飞速用餐的刘协,“伏寿参见大王。”

    “呜~,哪有那么多礼数,你们吃过了吗?要不要再吃点?”刘协摆摆手,正准备继续努力填肚子,却在看到换了一身新衣后的玲珑,顿时呆住了。

    “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玲珑不解地整理一下衣衫,没有发现不当之处,在原地转了一圈,“还是说这身衣服不好看?”

    “好看,好看。”刘协有些傻傻地点着头,“只是没想到你竟然喜欢紫色的衣衫。”

    谢逊、阴天正,这又来了一个一身紫衫的,还差一个青翼蝠王韦一笑,不对啊,刘协一拍大腿,猛然间想起身边还有一个小鱼儿呢,要是再来个花无缺……

    “大王?”伏寿有些担心地喊了一声。

    “哦,没事,没事,只是被玲珑惊艳了一下。”在这么多的美女注视下,刘协也不好意思再大快朵颐,简单地吃了几口,就在夏儿等人的服侍下,重新洗簌了一遍。“表姐,皇姑姑可在府内?”

    “回大王话,正是家母让寿儿过来请示,看大王何时方便让家父以及家兄等人晋见。”伏寿彬彬有礼的对答着。

    “哦,皇姑姑和姑丈现在在何处?还是我们过去吧。”刘协毫不端架子的起身,示意伏寿带着自己过去。

    “臣伏完(伏德、伏雅、伏均、伏尊、伏朗、伏典)参见大王。”

    “免了,都是自家人就不要这么多礼数了。”刘协摆手示意伏家父子七人平身,“协儿见过皇姑姑。”

    “快过来坐下。”长公主刘华等仆人奉上茶水后,挥手将仆人都挥退了下去,“协儿可休息好了?你尚年幼切不可太过操劳了。”

    “有皇姑姑关心,协儿又怎会操劳呢?”

    “昨日,本宫见协儿疲惫不堪,便没有设宴。此时下人们正在准备着琅琊当地的一些特色菜,今天咱们也换换口味,尝个新鲜。”

    “哦,那协儿可要解解口腹之欲了。”刘协笑道。

    “好,趁着这个时间,我们也好谈谈扬州的事情。协儿,本宫打算先让德儿与尊儿先一步前往扬州;均儿和朗儿师从卢植,朗儿还需跟随卢植学习,而均儿自幼喜好经学,应该可以辅助管理那些工匠;至于雅儿这孩子。”长公主刘华说道这里,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雅儿这孩子自幼喜好商贾之事,沾染了一身铜臭之气,不提也罢。”

    还是人多了好啊!若伏家掌控了扬州,说不定还真能完成自己设想的战略目标。想到此处,刘协便看向了未来的老丈人伏完,说道:“本王之所以让姑丈出任扬州牧,是希望能够打造出强大的水军,从而掌控长江和黄河两流域,借此打通东西,再由步骑贯穿南北,无论日后出现如何乱局,都可以让我皇家进退有据。所以还要由伏德表兄出任建安太守,改造扩大温麻船屯;由伏尊表兄出任临海太守,改造扩大横屿船屯。”

    伏完一边听着刘协的布局,一边脑补着扬州的情况,思索着问道:“大王是要伏家将重点放在建安和临海?”

    “不错。”刘协肯定地点着头,“重点就在建安和临海,当然,若是伏家能够完全掌控了扬州自然是更好。”

    刘协喝口茶水,然后转头看向伏雅,笑着说道:“雅表兄,扬州一事的成功与否,可就看你能否将这重担挑起了?”

    伏雅有些惊喜的看着刘协,没想到这位小王爷竟然这样重视自己,自知机会难得,所以并未理会父母与兄长那充满疑惑的目光,有些激动的问道:“不知大王能够拿出多少起始物资?”

    哦,刘协闻听此言顿时心中一喜,笑着伸出两根手指。

    “两千万?”伏雅眉头微皱地问道。

    刘协微微摇了摇头:“本王只能出两亿钱财,其它的就只能靠你们自己了。”

    “两亿?”伏雅在得到刘协的肯定后,兴奋地搓着双手,“这些都要交给我全权打理,谁都不能插手!”

    【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四十九章:莫笑少年狂() 
“不可!”长公主刘华和伏完同时出声喝止。

    “有何不可?除了我伏雅以外,你们谁能用这两亿钱财经营出更多的物资?没有物资,你们如何完成大王的托付?”难得有让自己展现能力的机会,伏雅自是当仁不让的争取着。

    长公主刘华看了一眼悠闲品茶的刘协,虽然不知道这样的布局,在日后的乱局中能够起到多大作用,但是从刘协起手就是两亿钱财,就可以看出他是十分重视这个计划的。如此一来,她岂能儿戏般的将钱财交给年纪轻轻的伏雅来全权打理?

    长公主刘华看着伏雅,认真地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差池!有这两亿钱财,再加上扬州的赋税,足以够我们稳稳当当的进行发展了。”

    伏雅看一眼刘协,见他没有帮自己说话的意思,心知这个渤海王是存了考校自己的心思,便坚定地看着长公主刘华说道:“从修整船厂、招募工匠,到采买木料,打造船只,再到船只服役后的日常维护;从招募壮丁到训练成军,再到巡航长江,这身上的盔甲、手中的军械、吃穿用度,每年需要多少钱财?”

    伏雅微微停顿了一下,留给父母一点思考的时间,方才继续说道:“再者,当战乱一起,我伏家要想控制住扬州,还必须拥有步骑精锐,这些用度又是多少?而到时,大王又需要多少军队方可迎战天下?军械、战马、粮草哪一样不需要钱财?试问钱从何处来?”

    “我伏家既然做为大王的先行军,那就应当事事先行,不但要为大王打造出强大的水军,更要为大王迎战天下准备好充足的钱粮等物资,解决大王的后顾之忧。”因激动而脸色泛红的伏雅,整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这两亿钱,我打算拿出五千万做为休整船厂和招募军队的起始资金,再留五千万为预备金,以备不时之需。而剩下的一亿钱,就做为我行商天下的资本,只有让钱财流通起来,才能够越积越多,方可积累更多的粮草和铁器。”

    “你说的虽有道理,但是你可曾支配过这么多的钱财?你何时去过扬州?那里的人文风俗你又知道多少?更何况那里有着以陆家为首的众多富商,你能从他们手里夺下多少份额?”伏完不为所动的连续发问。

    “与扬州富商相比,我们确实是有着很多劣势,但也不要忘了我们也有着他们所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我们代表着大王也就是日后的天子,可以说是天子的御用商人。”伏雅说道此处,将目光转向刘协,“只要大王实行盐、铁官营的政策,我就有信心和扬州等地的富商们斗上一斗。”

    长公主刘华和伏完身为父母自然希望孩子能够一展所长,此时见伏雅说的条理分明,颇有些心动的将目光转向刘协。

    “文留传世数篇章,武扩国土万里疆。莫笑吾辈太轻狂,誓叫尔等意彷徨。”刘协轻敲案几,朗声颂道。

    伏雅热泪盈眶的拜倒在刘协面前,哽咽道:“谢主公信任,雅定不辱使命!”

    “放手去做,但你要记住一点,铁器只能进不能出。”刘协起身将伏雅搀扶起来。

    “这,这样一来,臣恐怕……”

    “乱世很快就要来临,盐铁官营有些想当然了,铁器那可是各地诸侯都要眼红之物,谁肯拿出来贩卖?”刘协看着眉头深锁的伏雅,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本王可传你沙饴精制、粗盐精制,以及炒茶三法,只要你运用得当,足可使你富甲一方。”

    “此言当真?”伏雅难以置信地看着刘协。

    “君无戏言!”刘协转身看向伏均,“均表哥,你要快点将工匠们召集起来,在他们前往扬州之前,我们还要准备一些物品。”

    “诺!”伏均也是非常兴奋的应道。

    “皇姑姑,姑丈,你们再仔细商讨一番,扬州之事就拜托你们了。”刘协冲着长公主刘华和伏完微施一礼。

    长公主刘华和伏完急忙起身还礼,同时说道:“请大王(协儿)放心。”

    “伏典,你和杨修分头转告曹昂和刘基,明日一早在蔡师府前汇合,学业尚未完成,我们只好登门求学了。”刘协坏坏地笑道,蔡琰啊蔡琰,本王来了。

    第二天,刘协用食完毕后,就带着杨修和伏典赶往蔡邕的府邸,一边赶路,一边数落着护卫头领谢逊:“谢逊,你看看咱们这三十余人的队伍,盔明甲亮也太过于招摇了,只要是有心人远远的便知是谁的队伍,若是有人暗中射杀本王该如何是好?”

    “啊,快快警戒。”谢逊跳到刘协身前,飞快地抽出宝剑,四下张望,“刺客在哪里?”

    噗哧,杨修和伏典被谢逊的举动逗得大笑不止。

    “你这憨货没睡醒吗!”刘协气极反笑地拍打着谢逊的盔甲。

    啊,谢逊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自己紧张过头了,憨憨地挠了挠头,将宝剑还鞘,解除了警戒。

    “你能不能将这些护卫分为明暗两队?既不显得人多,还增加了安全性。”刘协指着四周的护卫说道。

    “分为明暗两队?”谢逊若有所思地重复着。

    “你回头请教一下王越吧,他既然是刺杀高手,自然也懂得该如何防范。”刘协指点道。

    “诺!请王爷放心,臣必保证王爷万无一失。”谢逊拱手应道。

    “咦,怎么会有战鼓声?”令人热血沸腾的战鼓声越来越近,刘协迟疑地问道。

    “回主公,这是董卓的兵马。”杨修有些惊诧的看着不远处的西凉铁骑,“想不到又增加了,真不知道董卓这次到底带了多少兵马来。”

    “哦,原来是董卓的兵马。”刘协看着主道之上,旌旗招展,战鼓震天,千军万马般源源不断。“李儒这手‘夜出日进’的把戏玩的不错啊!”

    “夜出日进?”杨修不解地看向刘协,忽然间明白了过来,“主公是说这是董卓用得疑兵之计?”

    “切记,此事万万不可泄露出去。”刘协可不敢想象董卓这计策若是被袁绍和曹操看破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可知董卓将军营驻扎在何处?”

    “董卓的军营就驻扎在芳林苑内,我们读书的地方竟然成了他的军营。”伏典有些气不过地说道。

    “哦,芳林苑!”刘协不由得想起了只见过一面的李儒,这家伙不愧是在演义中第一个出场的谋士,“夜出日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谈何容易?

    第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驻兵之地;董卓之所以使用“夜出日进”这个计谋,就是要给洛阳城内的各势力营造出强烈的军事威慑,这个地方必须能够驻扎下数万军队,还要保证用三四千人假装数万人的行军驻扎而不被人识破,这就必须防得住其他人的窥探。这个难题可不小,要知道袁绍和曹操可不是易于之辈。这个驻兵之地就极为重要了,初入洛阳的李儒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足以显示出此人的非凡之处。

    第二,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收服城门校尉;洛阳的城门非是董卓家的大门,那不是他想开就随便能开的,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收服一个可靠的人呢?要知道走漏一点风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