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8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就是林海丰的算盘。

    那我们呢?难道我们还是继续地厉兵秣马养精蓄锐?

    心里暗暗地念叨着自己的这位老战友实在是够狠、够黑的郑南,眼睛望着林海丰。

    陆地上不做动作,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放任迪斯雷利们可以踏踏实实地过完他们的这一最后的宝贵时光。

    我们要让迪斯雷利们在经受饥寒交迫的折磨的同时,还得享受精神上的煎熬。

    同盟国的海上力量要积极行动起来,一点点地扒掉大英帝国身上披着的那层铠甲,也就是他们那所谓的强大的皇家海军。

    接下去,林海丰又谈起了一个令郑南既感兴趣,却又略感不安的大事情,那就是征战海外的红军将士的回撤问题。

    林海丰认为,当欧洲大陆上的战事完全结束之后,就如同非洲那边一样,除去北欧诸国以及土耳其等少部分地区必须还要留有少量的军队和人员,以指导和协助上述地区的战后重建工作,还有需要参加登陆英伦三岛的作战部队外,其他海外远征的各部队,都将尽早地撤回国内。

    比如战火已经即将完全平息的美洲地区。除去陈廷香的红八军尚需暂时留驻印第安王国,以及曹伟人要率其红五军留驻阿拉斯加特别区外,谭绍光及其所率各部,都将于明年三月起,光荣凯旋。

    郑南点点头。不过,林海丰所提到的美洲战区各部的凯旋,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他最关心的,却是还在欧洲大陆之上的那百万雄师。

    毕竟登陆英伦三岛的最后大决战还未打响,此时即谈到欧洲战区各部的回撤问题。在郑南看来,显然还为时尚早。就算是要撤军,恐怕暂时也难撤回几支人马。

    但林海丰的打算,却让郑南吃惊非小。

    因为当郑南问起林海丰要为明年的英伦三岛大决战留下多少人马的时候,林海丰在略略地沉吟了片刻之后。所给出的答案竟然是这样一个:

    只需柳喜河的红海军陆战师和曹文玉的红一军就足够了。

    看着郑南显示出的那一脸茫然的样子,林海丰又赶紧笑着予以了他的解释。

    林海丰先是提到了他们的那个年代,在他们的伟大的领袖的英明统帅之下,人民解放军那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尽管如此,一些失败者们为了粉饰他们的无能和无知,却将人民解放军取得无数赫赫战绩的力量源泉,很是轻蔑地归纳为人民解放军不过就是会使用毫无怜悯之心的人海战术。

    “那个时候,我们穷啊。这个穷还不单单地只是穷在物质上,技术装备更是远远地落后于我们的敌人,所幸的是。我们的党和军队有着一个英明而伟大的领袖和统帅。可现在不一样了。”

    林海丰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现出的,是激扬,还有骄傲。

    “现在的我们,有着我们的老人家没能具备的雄厚的技术和物质基础。我们就是要让这个所谓的日不落帝国,也尝尝一八四零年的‘现代战争’的滋味儿。”

    打仗可不是赌气。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可以,但在战术上。却万万不可大意才是。

    不过,心里这样想着的郑南。嘴里却没有说出来。

    因为在经过了略略地盘算之后,郑南也觉得林海丰这般的想法,还真就不是什么妄言。

    于是,郑南想到了这样一件事情,也就是在大战完全结束之后的军队裁撤问题。

    林海丰当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的想法,却与郑南不尽相同。

    一部分部队继续转入农垦系统,在这一点上,林海丰与郑南的想法完全一致。

    但除此之外,林海丰的想法却更多。

    林海丰认为,本次世界性的大战之后,整个世界将会迎来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世界上的局部战争会有,但大战难以爆发。

    因此,对于太平天国来讲,留有九个陆军常备军,即在蒙古自治区、阿拉斯加特别区、兰芳特别区、西北、西南、中原、华东、华南以及首都附近各有一个军的常备力量就足以。

    那么,需要裁撤下来的如此众多的武装部队,该如何地予以安置呢?

    绝不能让英勇的红军将士们过去在前线流血流汗,现在回到了家里了,却要心酸流泪!

    在太平天国,这种话可不是随随便便地顺口那么一说,糊弄完了老百姓们就算完事的,那是绝对要付出行动的。

    “除去原有的三个农垦兵团的建制之外,我们另外还要设置一个新的编制。”

    林海丰掰着手指头,开始向郑南讲起他的打算。

    林海丰说,应该向内务部的内务部队那样,在内务部新建一个机构,即工程建设总指挥部。

    在这个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的下面,再具体设置如铁道指挥部、水电指挥部、城建指挥部、交通指挥部和涉及黄金白银等特种物资的特种指挥部。

    原有的铁道兵,就归入这个新组建的内务部的铁道指挥部,而工程兵和需要裁撤下来的部队,则分别改隶各个职能指挥部。

    “都说养军队是件亏本的事情,那是在别的国家。可看看咱们的军队,铁路、公路等国家的重点艰苦工程,哪一个不是我们的将士们流血流汗换来的?而很多的工程,那可是常人根本难以完成的。所以说啊,我们的军人,吃的是草,而挤出来的,那可都是白花花的奶啊!”

    林海丰还提出,作为改制成内为专业部队的队伍,由于其所承担的特定的任务已与常备军大不相同,因此,为了稳定部队,提高部队的技术素养,对于这些内卫部队的管理,也需要灵活机动。

    简单地说,要给予这些部队以志愿兵和专业技师配额的倾斜,让那些愿意继续留在部队的,有专业才能的官兵们,更久地留在部队服役。

第八二三章 大收官——大英帝国的终结者(五)() 
还有……还有……

    越说越来劲儿的林海丰,给郑南勾勒出的是一幅幅极其美好的宏伟画卷。

    而郑南,则不由得打心眼儿里赞叹着自己的这位老战友。

    老实讲,在没有看到林海丰所画出的这幅美好的长卷之前,郑南其实很是在为征战海外的大军光荣凯旋之后的事情犯愁的。

    因为按照太平天国、法兰西和意大利三国在马赛会议中所做出的决议,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各国的常备军数量,那可都是以各国人口的数量为基数,设定死了绝对不允许超出的比例的。

    也就是说,如果严格地遵守马赛会议的决定,即便太平天国政府可以将自己全国的人口数量,由现在的三亿多一点点,再虚增至三亿五千万,那么,按照马赛协议所规定的最大上限,太平天国所拥有的常备军的总量,也绝对不能超过三百五十万。

    可是,眼下的太平天国工农红军的总数,那可是早已超出了四百万。

    因此,郑南曾经在心里设想过,在绝对不能违反的马赛协议的大框架下,为了尽量地照顾远征海外,为国家、为人民争得了巨大荣誉,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红军将士们,既然不得不要进行一次大裁军,那也就只好忍痛割爱,即将近两百万的铁道兵和工程兵予以兵转工。

    当然,郑南之所以会曾有如此的想法,也是受到了一些来自其身边的因素的影响。

    比如在政务院,就有那么一部分人总是叫嚷着养一支如此庞大的铁道兵和工程兵部队,实在是太消耗国家的财政。

    在他们看来。还不如节省下这些养兵的钱,拿去补贴到农业部门,以进一步地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而且,一旦这两百万的铁道兵和工程兵的将士们都成建制地转为铁道、水电、能源等部委下属的企业成为工人,也能为国家创造更大的直接效益。

    现在看来。郑南觉得自己曾经是进入了一个误区。

    没有错,铁道兵和工程兵们的确没有为国家创造出直接的经济效益,反之,还吃掉了国家相当的军费。

    可要是按照林海丰的算法认真地再算算之后,铁道兵和工程兵的将士们,那不仅应该养。还是必须要养的。

    看看眼下的川藏铁路、青藏铁路、天山公路、青藏和新藏公路等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等交通线,再看看葛洲坝、刘家峡、天生桥等重大水电工程,还有治淮、治黄、引滦入津等为子孙万代造福的巨大工程,如果没有这些钢铁一般的铁道兵和工程兵将士们的艰苦卓绝和英勇牺牲,又有哪一样会轻易地实现?

    尤其是那些重大的国防工程。又哪里是一般的工程队伍,普通的工人能够顺利完成的?

    在这两百万的铁道兵和工程兵将士们之中,除去军官之外,占着绝大多数的红军士兵们不过就是每年需要国家供给几套服装、管上一天的三顿饭,再拿出一点儿少得可怜的津贴。

    难道这些将士们在转成工人之后,就不需要企业提供工作服了?就不需要企业安排住宅?不发工资让他们养家糊口了?

    现在的林海丰,一番话点破了郑南。

    是呀,一旦顺着林海丰这个思路走下去。那么,不久之后的太平天国的陆军常备军数量,即九个常备野战军再加上各地所必须的卫戍区、警备区的部队。也根本不会超过六十万。

    再加上红海军,对了即便再加上未来同红海军一样要予以重点发展和壮大的空军和防空军,全**队的总数,也绝对超不过一百五十万。

    呵呵,这样一来,太平天国政府那可是给全世界都带了个好头。

    其后。太平天国政府果然按照林海丰的药方抓药,在大批裁撤野战军队的同时。又壮大起了内务部麾下的内卫各专业部队。这四百余万的内卫专业部队一手拿枪,一手拿着各种工程器具。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为国家的建设乃至国防安全,都做出了卓越的,也是任何人都无可取代的贡献。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太平天国的这支独特的、已成了响当当的各类重大工程名牌的内卫专业部队,还开始以超大型企业的形式,走向了世界各国。

    铁路、水电站、隧道等世界各国的大型建筑工地上,常见中国内卫专业部队将士们的身影儿,当然,此时的他们所穿的不会是内卫部队的军装,而是一身的工装。

    而且,在一九九六年的那一年夏天,太平天国内卫专业部队的将士们,还让全世界的人民,都看到了他们更精彩的一面。

    为了世界大战之后的全世界能够有一个真正的、长期的和平发展环境,在马赛会议上,不仅对世界各国今后的军备发展和常备军数量提出了要求,同时,还对英国、德意志、西班牙、葡萄牙、美利坚合众国以及土耳其等大大小小的协约国成员国,都做出了永远不允许他们养兵的决议。

    而且,这种不让允许养兵的决议,那是相当的严苛的。

    也就是说,按照马赛会议的决议,那些前协约国的大小杂碎们,除去国内所需的治安警察之外,其它任何形式的武装,什么狗屁自卫队之类的东西,想都甭想。

    也就是说,这些曾经牛气哄哄了很是一阵子的前协约国们,在今后的永远的日子里,再也没有了向他国宣战的权力,更没有了欺凌他国的能力。

    于是,问题也出现了,倘若这些很有可能已经重新做人了的国家一旦被他国欺辱了或是入侵了,那该怎么办?

    没问题,最初是马赛会议的三国,再后来是已经成立并开始运营了的联合国,会确保你的国家安全不受侵犯。

    那么,是不是有了马赛会议三国和联合国的保障,就绝对不会出现想在这些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卫能力的前协约国的软柿子们身上捞取些油水的人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毕竟林子一大了,自然就会什么鸟都会有。

    而到了一**六年的那个时候的意大利,则就成了这么一个相当特别的鸟儿。

    意大利竟然想吞并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

第八二四章 大收官——大英帝国的终结者(六)() 
其实,早在当年的马赛会议上的时候,意大利方面就曾毫不隐晦地提出过,在这场持续了已过十年的世界性大战中,英国、德意志、西班牙、葡萄牙和土耳其等协约国的战争贩子们给同盟国各国所造成的损失,那是无可估量的。因此,当战争结束的时候,同盟国各国不仅要从协约国的战争贩子们那里拿到相当数目的战争赔偿金,还应该分享协约国的战争贩子们在海外的曾经利益。

    按照意大利方面的意思,譬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再譬如非洲等等的原协约国的海外利益,都应该用来对同盟国各国进行再分配。

    再说直白一点,就是太平天国和法兰西、意大利三国,可以分享上述的利益。

    即便最不济,至少在战前时的法兰西和意大利等同盟国的曾经的海外利益,那还是应该予以必要的恢复的。

    否则的话,耗掉了超过十年的时间,损失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同盟国的兄弟们打到最后岂不是白打了?

    对于意大利方面的构想,法兰西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虽然不是明确的支持,却也相当的**。

    譬如当时的法兰西方面就曾试探性地建议,太平天国政府应该在印度次大陆获取应有的利益。

    但是,在太平天国方面的坚持下,心想嘴不说的法兰西也好,心里想着嘴里还要喊着的意大利也罢,都不得不强忍下了自己的贪欲,最终让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海外殖民的条款,白纸黑字地写进了马赛会议的决议之中。

    战后。不管法兰西方面是不是真的就此即对海外的利益贪欲皆无,反正意大利方面那是始终的贼心不死。

    不过,作为意大利的掌门人们,那还是相当地精明的。

    他们知道现在的他们才能吃几碗干饭,尽管心里在不断地日思和夜想着。表面上,却显得很是能以马赛会议的精神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此后的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意大利的掌门人们就如同是一个相当低调且谦逊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