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7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为了荣誉和尊严,八百衣着虽不华丽,但却很是光鲜的大英帝国的骑兵,无遮无拦地冲进了太平天国红军重炮兵们所布下的火网之中。

    结果不用多说,英勇无畏的骑兵们根本不可能兑现罗伯特?内皮尔将军的梦想,而是要在不屈不挠的呐喊声中,被太平天国红军的弹雨所淹没。

    不过,被罗伯特?内皮尔将军安置在他的肯尼亚军团两翼的英军官兵们,可没有罗伯特?内皮尔将军和他的肯尼亚军团官兵那样的一根筋。

    当红军的重炮一开始轰鸣,这些在印度就曾或多或少地都已经亲自品尝过了太平天国红军厉害的英军官兵,脑瓜子已经在发蒙。

    等看到第一支幸免了红军灾难性的重炮的轰击,却难逃猛然而起的又一道红军炮火之网,尽管好不容易才钻出去的肯尼亚军团的冲锋人马,最终还是倒在了红军挖就的壕沟之前的时候,根本不用谁来发令,他们就已经开始潮水似的朝内罗毕逃去……

第七四九章大收官——林海丰摊上事儿了(一)() 
直到这时的罗伯特?内皮尔将军,才终于发现自己曾经是犯下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

    没能及时跟上现代军事发展步伐,死抱着他那古老的队列式攻击战法不放的罗伯特?内皮尔,还相当热衷于对自己老巢的修筑。

    经他一手操作完成的他的内罗毕老家,其实已经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内罗毕城堡,而是一个由大小数个城堡所组成的,在关键时刻可以相互提供支持的城堡群。其中那座倾注了他更多的心血,并以其内皮尔的姓氏所命名的主城堡则尤其坚固无比。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便就是法兰西人在中世纪所建造的那座号称史上最坚固的防御堡垒的昂热城堡,也根本无法与他的这座内皮尔城堡所比肩。

    坚固的防御堡垒,再配上他那群勇猛顽强的肯尼亚军团的官兵,内罗毕,那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固若金汤。即便是再凶恶的对手,除去要留下必然会崩掉的无数牙齿之外,休想在他的内皮尔城堡面前得到半点儿的便宜。

    可惜的是,随着他那支精锐的骑兵队伍顷刻间也淹没在了太平天国人的炮火硝烟之中,他的肯尼亚军团的主力,已经基本不复存在了,而如今拥塞在他这座钢铁般的内罗毕要塞之内的,却都是一些早已在印度就被太平天国人吓破了胆的猪猡们。

    但即便如此,罗伯特?内皮尔的内罗毕,还是让对面的陈玉成窝够了火。

    在内罗毕郊外这场难得的大野战机会中,尽管陈玉成已经收下了慷慨的罗伯特?内皮尔送来的肯尼亚军团主力这个大礼包,但是,更多的英军,却都已基本完整地龟缩进了内罗毕的坚固要塞之内。

    而且,罗伯特?内皮尔引以为豪的固若金汤的内罗毕要塞,还真不是在后世的某个区域里常见的那种豆腐渣工程。也的确让陈玉成啃的是相当地艰难。

    因为那些围绕在内皮尔城堡周边的的小城堡们,尽管最终都禁不起他的红军远征军手中所拥有的七十五毫米榴弹炮和山炮的虐待,但由罗伯特?内皮尔所据守的那座主城堡——内皮尔城堡,却让陈玉成的榴弹炮和山炮也感到了无奈。

    内罗毕,显然已经不是短时间可以拿下的了。

    既然如此,在窝了足够的火之后的陈玉成。也就重新端正了心态。

    毕竟曹文玉所率的红一军红二师和柳喜河的陆战师顺利拿下了蒙巴萨,而红一师和红四师也轻取了恩布和涅里。内罗毕已是孤城一座。

    没有了恩布和涅里这两个大补给基地的内罗毕,即便再能储备,又能独力支撑多少天?

    更何况,通观不久前那场大野战的全盘,陈玉成又敏锐地看出,英军已经丧失了敢与天朝红军再度血拼的意志。

    于是,为了不使远征军前进的步伐被更多地迟滞,在清除完内罗毕的外围辅助小城堡之后,陈玉成果断决定。仅以马英博的红三师围困住内皮尔主堡跟那位罗伯特?内皮尔将军慢慢地打发时间,他的主力,则继续两路并进,朝着摩加迪沙杀去……

    美洲战区,在气势如虹的红军拿下渥太华之后,大英帝国的加拿大总督区已经丢了个干干净净。

    在西部战场。李侍贤的西北方面军在波斯如入无人之境,在阿富汗避了两年多难的那位波斯国王纳赛尔丁?沙,已经神气活现地重返故里。

    在俄国,全新的俄罗斯共和国的人民军,也开始了大踏步向沙皇俄国的最后堡垒——莫斯科的挺进。

    红军子弟兵们这一系列的辉煌战果,就像是一份份新年的贺礼,让正在迎接一八七四年除夕到来的父老们。喜上加喜,振奋无比。

    不过,一八七四年的除夕对于林海丰来说,却来得不是那么的舒坦。

    因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就在这一天,林海丰摊上事儿了,而且还是摊上了个大事儿。

    事情的起因,就出在他林海丰十几年前曾慷慨地赠送给那位安南国王的足足折合两百万两白花花银子的黄金之上。

    而引爆这件事情的,则是一位才从上海东方大学中文学院毕业不久的《新天京报》的小小女记者。

    当然,这位小小的女记者之所以会掀起一场几乎能令林海丰这位太平天国的第四号大人物陷于灭顶之灾的大风暴来,看似尽管纯属一种偶然,但仔细品味之后,却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其实说来说去,还都怪林海丰自己。

    十几年前,当林海丰离开那个已经为他而变得火热无比的法兰西的时候,陪同在他身边的,除去原班的随行人员之外,还多出了十几个神秘的木箱子,在那里面装着的,不仅有他早在北京时就已经向那位前大英帝国驻“大清国”的公使阿礼国“讹诈”过,如今才偿还的折合一百万两白花花银子的黄金,还有这笔白花花银子的增值部分,同样是折合一百两白花花银子的黄橙橙的金子。

    对于“敲诈”阿礼国的这件事情,林海丰在事后是既跟郑南,又与杨秀清和石达开先后笑谈过了的。记住,是在私下里逐个地笑谈过了的,却并不是在正式的场合,严肃认真地向最高集体做过汇报。

    而在从法兰西回到北京之后,对于赠送给安南国折合两百万两银子的黄金的这件事情,尽管这一回他是在正式场合里,向最高委员会的杨秀清、石达开和郑南等人做了汇报,但却还是汇报的过于笼统。

    最关键的,是他没有就他“敲诈”阿礼国的黄金的那一大块增值部分做出过任何的说明。

    也就是说,在杨秀清和石达开等最高委员会的另外四巨头心里始终是这样认为的,即在林海丰决定赠送给了安南国的那批黄金里面,一半是来自于“敲诈”大英帝国,另外的那一半,则必定是出自于内务部的特别金库。

    杨秀清和石达开等巨头们都很清楚,林海丰所主持的内务部,赚钱的能力那是相当厉害的。

    简单地说,在眼下的这个世界上,只要黑市存在,就必定会有林海丰所主持的内务部的人员们那活跃的不能再活跃的身影儿。

    当然。对于内务部金库管理,肯定是有着一整套的严格规定的。因此,在听过了林海丰的汇报之后,杨秀清等人也就没有过多地留意什么,反倒哈哈一笑即了之。

    可惜的是,林海丰疏忽了,疏忽的竟然连这笔从阿礼国和他的大英帝国那“敲诈”和赠予的黄金,在根本没计入内务部的金库之前,就直接拿给了安南。

    更令林海丰想不到的是,那位本是最能证明他清白的安南国的国王阮福莳也的确够龌蹉。

第七五○章大收官——林海丰摊上事儿了(二)() 
赴如今已成为了太平天国政府辖下的一个特别区的安南进行采访,这是余童从业后的第一次独立采访。

    在近半年的采访工作中,她和她的采访小组下田头、入工厂,将安南特别区一派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景象,和安南特别区民众踊跃参军支前的热潮,全方位地展现出来。

    当然,余童和她的采访小组也不会忽略了阮福莳。

    或许是憋闷得太久了,亦或许是对这位年轻活泼的记者小姑娘真的抱有着别的什么奇思怪想,自从由安南的前国王“自愿”变身为太平天国安南特别区的政府首脑之后,就戛然地一改常态,成了一位终日里总是沉默寡言的安南特首阮福莳阁下,当脸上还荡漾些许怎么也难以掩饰住的童真般的笑的余童,款款地坐在了面前的时候,就像是遇到了久别的亲人,又像是碰上了难得一见的知己,不论是坐着、走着,还是喝着和吃着,他的那张大嘴,却都再也合不拢了。

    就这样,在被粘的想摆都不摆不脱的两天时间里,尽管早已被这位口若悬河的特首阁下侃的是头昏脑涨,但有着特殊的新闻人的敏锐的余童,却还是特首阁下那没完没了的废话当中,搜检出了一条相当爆炸性的重要消息的线索。

    对于林海丰送给安南国那折合白银两百万两黄金的解困资金一事,不论是官方,还是媒体。从来根本就都没有做过任何的公开渲染。因此,除去经手过这件事的当事人,如林海丰夫妇和他们身边的一些随员,或是得了便宜的受益人。如当年正身为安南国国王的阮福莳,还有紧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几个亲信近臣之外,当初并没有更多的人会了解内情。

    之后呢?

    尽管随着林海丰一行的再到兰芳,消息也曾扩散至了兰芳特别区的一些军政首脑们之间,但能够知道这件事情的真正内情的人的面,还是相当地窄。

    而在安南方面,就算是对已经赔付给了法兰西人的折合一百万两白银的黄金的真正来路都懒得多解释一个字的他们,对之后还余下的那另外一半的黄金的去向,就更是再也绝口不提。

    但很巧的是,余童却早就听闻过了这件事。

    原因是。与全国广大的民众一样。在《新天京报》的上上下下。也大都是林海丰和郑南的忠实粉丝。

    不过必须要提前说明一下的是,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对自己的领袖崇拜的五体投地的粉丝们打心眼儿所想的。都是如何也能让自己与带着他们翻天覆地的领袖们一样,会有着一个崇高的信仰,会把自己磨砺成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却绝不会因为他们的领袖们在哪一家本是很普通的饺子店或是馄饨馆吃过一次,就呼啦啦一拥而上地挤烂这些店铺,甚至还恨不能将脸贴在领袖们坐过的板凳上,试图嗅出些什么奇异的气息来。

    于是,在兰芳特别区采访过的《新天京报》的记者,“探”知了这个“秘密”。

    就这样,余童自然也就成为了知晓这个“秘密”的其中一人。虽然她和她的同事们也未将这件事情进行大肆的渲染。但是,她和他的同事们一样,都将自己的领袖的这种对民众的大爱,深深地铭刻在了心里。

    然而令余童难以想象的是,她和她的同事们所知晓的那个版本,却与阮福莳这位直接当事的人的说法,完全不一样。

    阮福莳当然不会否认他的安南国曾经收到过林海丰所资助的黄金。

    不过,这位前安南国的国王,却一口咬定,“伟大而善良的、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一般的林海丰主任”,当年资助给他的安南国的,却仅有折合一百二十万两白银的黄金。

    阮福莳甚至还相当愁苦地告诉这位坐在他的面前,正用两道“火辣辣的”眼神儿直勾勾地盯住他的“小靓女”,那个时候他是相当地难,要付给万恶的法兰西鬼们所谓赔偿款,还要带领着全体的他的安南国国民接下去再搞好民生的建设,穷的他最后就差点儿把内裤都送进当铺子里去给当掉了。

    余童不相信她最崇拜的领袖之一的林海丰会是一个言行不一之人,自然也更不愿意相信她心目中的这位无比圣洁的偶像,在暗地里,却也会有着对纸醉金迷的喜爱。

    于是,在之后的采访日子里,她曾无数次试图过要替自己的偶像进行洗白。

    可惜的是,现实并不没有她那理想一样的丰满。

    不论是曾经“听过那么一耳朵”的前安南国的重臣,还是的的确确地经手过这笔巨款的人,所能够给出的答案,都跟他们的前国王一样,什么什么,折合两百万两银子的黄金?乖乖,如果这要是能够得到“伟大而善良的、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一般的林海丰主任”的那么多的白花花银子的资助,当年我们还会为安南的重建而被我们的“淳朴而敦厚的国王陛下”逼捐给逼得连上吊的心都有?

    于是,一咬牙之后的余童做出了一个果敢的决定,一八七三年五月,《新天京报》刊载了余童的署名文章,文章标题赫然就是九个字以及一个大大的问号——《这笔黄金到底在哪儿?》。

    余童的目的很明确,要么为她的领袖彻底洗去不白之冤,要么,就为天朝挖出一只口是心非的大老虎来!

    在太平天国的国家监察总署内,专门有一个信息的收集机构,全国所有媒体的公开信息,都会在这里被经过认真的筛选。而筛选之后的重要信息经过汇总,就会再分门别类地被送到五大领袖的办工作桌之上,或是相关的部委。

    于是,《新天京报》的这则火药味儿十足的文章一出,郑南第一个就知道了,并且还是五大领袖中唯一的先知者。

    而更有意思的是,作为国家另一重要安全支柱的内务部,同样也有着一个与国家监察总署一样的信息机构,同样也是第一时间检索到了余童的这篇如同一颗重磅炸弹似的惊人文章。不过,当这期经过汇总的信息被送至本是自己隶属的国防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的时候,余童的文章,却被摘走,并在第一时间,以最高的保密级别,也直接转送给了政务院总理郑南的办公桌上。

第七五一章大收官——林海丰摊上事儿了(三)() 
要知道,内务部总监李福猷与林海丰一家的关系那可是非同一般。

    李福猷的夫人,政务院总理机要秘书林静,是林海丰夫人柳湘荷情如亲姐妹的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