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7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太平天国完成全国光复之后的近二十年间,鲜nǎi和nǎi粉,始终就都是各个“专供”商店垄断销售的重点产品。

    而且还毫不夸张地说,在那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就算是杨秀清、石达开、林海丰和郑南等等的这些太平天国政fu的“重量级人物”,要是想亲口尝尝鲜nǎi的滋味儿到底是个啥样子,唯一的诀窍,也就只能是把自己nong上一场大病,记住,一定要是真的大病,还是离开住院就根本解决不了的那种大病才行。只有这样,躺在重症监护病房里的里,才能享受到鲜nǎi或是nǎi粉的惠顾。

    在太平天国时代,所谓的“专供”商店,其供应的对象,仅仅只限于十八岁以下的孩子,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或者是被长期的慢xing疾病缠身之人和怀了孕的funv。

    至于那种说一声老子是某某部部长,某某局局长,就可以闷头大享一般人只能眼巴巴看着的稀有物件之类的“幸福事儿”,在这里却根本连想都甭去想。

    还要特意说明一点的是,进“专供”店买东西,是一定要随身携带自己的“购物本”的。

    估计一提到“购物本”,势必就又会引起某些二杆子之士的狂喷。

    你不是说太平天国相当地爱民吗?你不是说太平天国政fu如何如何地英明正确而又伟大吗?这下子可总算是自chou自脸了一回吧,连老百姓买个生活必需品还都需要携带一个什么“购物本”,英明正确伟大个姥姥啊。

    在这里小nv子不想多做解释了,只想告诉大家一点,“购物本”的最大功能,就是能使最普通的百姓们,可以huā最低廉的价格,去购买到他们所必须的东西。

    当然,能够拥有享受鲜nǎi和nǎi粉资格的人群,在最初时的条件,那还更为苛刻。相当一段时间之内,除去老人、病人和孕fu这些群体之外,最初可以享受配供鲜nǎi和nǎi粉的孩子的年龄,都是被严格地控制在了五周岁之内。

    毫无疑问,如果在如此的条件下,还非要想达到用每人每天喝上一斤nǎi来强壮三亿多太平天国民众的这个目的,唯一的做法,那也就只能是闭起眼睛往鲜nǎi里使劲地掺水,外加众多的连添加者自己恐怕都说都不清楚的烂七八糟的佐料了。

    也正因为如此,为了能够让全体国民都有着一个良好的体魄,绝对不肯丧尽天良的太平天国政fu,在大力发展经济,努力丰富各种有益于人民的生活物资的同时,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加人民体质”的口号,将全民体育活动当成是促进国家强大的一桩头等大事来抓。

    工厂里车间前的空地上,农村的田头,学校里的cào场,到处都有无数工人、农民和学生们踊跃参加全民体育锻炼的身影儿。

    工人、农民和学生们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其体魄,有益于他们更好地从事工农业生产及课堂上科学营养的汲取。

    而作为保国为民的军人们,种种必要的训练科目则就不仅仅是为了锻炼他们的体魄,同时还具有着要在战场上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重大意义。

    在红军部队的官兵们之中大力普及技击术,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技击术没有所谓的武术中那样可以令人眼huā缭luàn,甚至是叹为观止的各类超级的舞姿,仅仅就是三招五式,看似也并不复杂的简单动作。但只有当你天天重复着这些简单的招式,最后重复到了可以随心所yu地信手拈来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技击术的真正内在价值。

    当年的第一支工农红军部队——教导旅,也是首先把技击术加以了科学地整合的红军部队。什么锁喉、撩yin、抬膝顶腹之类平时显得极为单调的,却能在关键时刻克敌制胜的技击招数,早已被教导旅的将士们练的是熟的不能再熟。

    于是,一个真实的笑话发生了。

    在东北战场上的一次抓俘行动中,当时担负抓俘任务的教导旅特务营的一位红军士兵,不知道是由于过度的兴奋,还是一时的疏忽,居然忘记了眼前他所面对的沙俄士兵的身材,要比之前他所遇到过的那些“大清国”的兵勇们高出了许多。

    黑暗中,他还是习惯成自然地双手牢牢抓住沙俄士兵的两肩,右膝则猛地向上一顶,打算这一下就把沙俄兵顶成个昏厥状态。然后肩上一扛,大功告成。

    可惜的是,由于身高的误差,却使得这位红军抓俘能手那原本是按照老习惯要顶在对方小腹之上的右膝盖,竟然结结实实地撞上了对手的“命根子”。结果是,倒霉的沙俄兵连声都没哼出一下,就一命呜呼了。

    实在是厉害至极!

    与广大的红军将士们“战斗部队的挚爱。

    “拼刺刀,看谁拼得好,当兵保卫祖国练好这一刀。

    上战场和敌人来个劲战,和敌人来个劲战,就要和他,就要和他拼刺刀。

    杀!”

    听听这首威武豪迈的红军战歌——《拼刺刀》,根本不用细说,你就完全能从中体会到太平天国工农红军的将士们,在与敌短兵相接之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畏和十足的霸气!

    !#

第五七○章 “暖流行动”(九)() 
第五七○章“暖流行动”

    作为红七军的新一代成员,红二十六师的大多将士们虽然不能像老红七军的将士们那样,人人都善舞一把锋利骇人的大刀片子。但与全军的其他各部一样,红二十六师的将士们却早已把老红七军所拥有的“小刀会”的优良传统了继承下来,并发扬在了拼****的这个军事技能之上。

    在红二十六师的序列当中,就有着这么一个以拼****的硬功夫而闻名全军的优秀连队——红七十八团二营的一连。

    在这种面对面的,真正的强者的对决之中,怎么也应该算得上是玩弄长枪****的“祖师爷”,还曾无数次地凭借着他们手中的长枪和****,令众多的他国百姓屈膝的英军官兵们,现在,却终于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玩长枪****的最高境界。

    在矫健的红二十六师将士们那神出鬼没的闪闪枪刺面前,笨拙无比的英军的官兵们,发觉自己简直就像是一群拿着玩具木枪的,刚刚开始咿呀学语的小儿,根本不堪一击。

    而也正是在这种****见红的对决之中,红七十八团二营的一连,终于完成了一个从“优秀连队”到“英雄连队”的升华转变过程。

    在投身于两番大规模街巷内的****对决之后,一连的官兵们仅以伤亡十一人的代价,换来的,却是倒在他们****之下的一百多具英军士兵残破的躯体。

    于是,情知只要抛弃了阿克拉维克这个坚固的堡垒做依靠,就只能跑进更为凶险的荒野中去裸奔的英军,在把所有反扑的招数都用尽了之后,又只得扎堆于城内几座大型的建筑物之内,进行垂死的挣扎。

    喜欢绅士的英国人,是很仔细的。而他们把这种仔细用在了筑成之中的时候,那可是相当地了不得。

    在眼下的这座阿克拉维克城,你就是翻个底朝上,也休想能找到座只需被几个人毫不费力地一推,或者是被几个人很随意地各自踹上一脚,就可以轰然倒塌的“豆腐渣”建筑。

    因为在英国人仔细严谨的工作态度之下,还甭说本是用来御敌的高大城墙,就连城内的每一座住房,都是有针对性地以至少一米见方的整块山石垒筑而成,那是相当的抗击打。估计只要不是出现地陷这类的罕见意外,纵然来个**级的地震,整个的阿克拉维克城也绝对能够做到我自岿然不动。

    然而英国人再仔细、再谨慎,却还是疏忽了一点,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点:

    这种建筑物是够坚固,也的确能令外面的一般攻击者们望墙而生郁闷。

    但他们还是忘了,他们所要防备的那个太平天国的工农红军,那可不是来自什么“一班”,而是货真价实的“二班”的。

    由于阿克拉维克城坚决杜绝了土著的进入,在城内能够算得上是平民的,就只有一些同样是来自英国本土的商人,以及那些到啥时候都不甘寂寞的将校们所携带来的眷属,或是临时由各处“招募”来的一些夫人小姐们。

    所以,阿克拉维克城内的所有建筑,无论是兵营还是“民居”,统统都是一个建筑形式——战时的堡垒。

    这种墙厚窗眼小的堡垒式建筑,也的确是能够令想从外面破门而入的敌人们一筹莫展。不要说枪打不透,就是拉来一般的火炮,也会对其无可奈何。你总不能为了一间间的“民居”,就一次次地动用你那数量本来有限的超级规模的火炮吧?

    但英国人想错了,他们没有考虑到,如果他们的敌人们并不急着想破门而入呢?

    而面对着已经开始龟缩死守在一个个坚固无比的建筑物之中的英军,红二十六师的打法就是“不着急”。

    他们先是呼啦啦把英军盘踞的各处“民居堡垒”来个分割包围,随后,就是一个个的投弹手连窜带跳地迅速抵近,并将一颗又一颗早已掐好了时间的手榴弹,顺着英军“民居堡垒”那猫眼儿似的窗户口。

    如果放在“一班”,完成了这一系列规定动作的投弹手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赶紧来个就地十八滚,远远地去躲避轰然而起的爆炸了。

    但在眼下的“二班”不必这样,当即将爆炸的手榴弹被丢进了这些英军的“民居堡垒”之后,投弹手们只需简单地来上一个就地的下蹲,再捂紧他们各自的即可。

    这下子,将自己关在了完美的、已经近乎是密不透风的、坚固的“石头笼子”之类的英军,可就是凄惨无比了。

    他们不仅要承受着手榴弹爆炸后的那天女散花般肆虐的弹片的蹂躏,还得为由于他们的“通力协作”而额外附加的,爆炸所带来巨大冲击波,付出惨重的代价……

    相比起那些“民居”和集中建造在城内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内的兵营来,设在阿克拉维克城正中心位置的英军第二十军团的军团部,要更为高大和生猛。

    英军第二十军团的军团部大楼,堪称是绝对的堡垒式建筑。

    这座高度超过十米,四四方方的三层尖顶的庞然大物,不仅同样完全都是以整块厚重坚实的岩石所垒就,除去最上面的第三层外,其余四面各层众多的窗子,居然也都被设计成了一个个仅有一尺见方的射击孔慕。

    站在这座大楼之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城内的每一个角落。

    不仅如此,随同在军团部身边儿,担负着镇守阿克拉维克城重任的英军第五十八师的师部建筑,恰恰还就被设计在了距离着这座军团部大楼的西北仅仅不过四十米左之处,又与其互成了掎角。

    经历过这一切的红二十六师的将士们,曾经不由得不发出这样的一声慨叹:

    英国人想的实在是够周到!

    因为只有经历过了的他们才清楚,英国人的“周到”,还并不仅仅只是限于地表上的这一切,而是还“周到”到了他们的脚底下。

    这就是阿克拉维克城内冷眼那看不见的地下排水系统。

    如果说红二十六师的官兵,尤其是红二十六师的主官们对任何一座城市都本就该拥有的地下排水系统,都陌生到了一无所知的地步,那可实在是委屈了红二十六师的官兵们。

    别的不说,就在三年前,当红二十六师刚刚踏上阿拉斯加特别区的土地的时候,他们所接手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参加了正在兴建中的以北宁港为依托的北宁市的地下排水网的建设工程。

    由他们所完成的那段用于地下排水的主干隧道,至少能容纳六七个人可以同时挺直腰杆地在其中并排行走。

    但即便如此,这些曾经精通地下排水系统建设的红二十六师的将士们,却还是疏忽了这一点,并一度深受英国人的“周到”之害。

    !#

第五七一章 “暖流行动”(十)() 
第五七一章“暖流行动”

    哈哈,有了这些宽敞的地下排水隧道,不要说是再大的暴雨来了都不怕,就是一旦真的要在这里打起了仗来,嘿嘿……

    当初在红二十六师主官们这得意的“嘿嘿”声之后,显然还想说的是,切勿小看了这些费尽了他们心血和汗水才修筑而成的地下隧道,平时,它们可以恪尽地下排水之职守,但到了战时,那就能成为一条秘密的运兵之路。

    但红二十六师的主官们却还是没有想到,在这座仅仅只是为了一时的战略防御的目的而抢建起来阿克拉维克城内,竟然也能被“周到”的英国人弄出一整套相当完备的地下排水系统来,而且还真被开发成了秘密的运兵通道。

    当然,在开打之初的英军,也没有把心思用在这些本是用来地下排水的隧道上。

    阿克拉维克城虽然是军团部的所在地,但远离着那道“并不一定就会出事儿”的边界线,毕竟可还差了四五百里之遥,再加上前面还有着几道梯次设置,完整的由一个个坚固的堡垒所构成的防御线作为可靠的屏障,于是,第二十军团的英国将军们还是很有理由地除去把直属军团部的两千多官兵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儿之外,仅仅就让第五十八师的师部带着它的两个团驻扎在了城内。

    尽管事实证明,“并不一定会出事儿”的边界线还就真的出了事儿。尽管挡在前面的那几道曾经耗尽了心血精心而构筑的防御线,不仅根本就不可靠,居然还在不明不白间就把如此大批的中**队漏进了阿克拉维克城内,但在短时间地眩晕了一阵子之后,第二十军团的英国将军们还是信心十足地认为,他们完全能够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达到光明正大地将这些“窃贼似的”的中国人,一股脑地都赶出阿克拉维克城去。

    鉴于这种思路,他们在与涌进城来的红二十六师将士们进行着寸土不让的拼死争夺的同时,还采用了一切的积极手段,向红二十六师的将士们发动着一次次的疯狂反击,甚至不惜以成百成百的官兵们,发起了数次人盾般的血腥肉搏。

    可当这一切的手段都用尽了之后,英军第二十军团的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