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6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早在没有完成全国的光复大任之时,太平天国政fu的最高层就已经给自己的周边定下了这样的一个战略构想,即为自己重点培养好几个对外的屏障。

    在这个几个需要重点培养好的屏障里面,有必须被肢解成数个独立的xiǎo国印度,另外,就是浩罕、布哈拉、希瓦等等的这些xiǎo国家。

    当然,类似的构想,当年的那个“我大清”好像也曾有过。比如当年的那个乾隆皇帝陛下在接纳哈萨克为藩属的时候,心里所想的,其实就是要把哈萨克人当成是“我大清”的一座西部屏障,用他们去抵挡西部有朝一日可能会有的麻烦。

    不过,太平天国政fu的最高层可没有“我大清”那种在关键时刻宁愿闭上眼睛,任由屏障被别人打得满地找牙,及至最后完全投入了别人的怀抱,也绝不肯伸出手去拉xiǎo弟一把的损人不利己的yin坏。

    太平天国政fu是真的要把这些能够充当自己的缓冲地带的xiǎo兄弟们,都当成是亲兄弟来对待。

    所以,当哈萨克人的复国火焰已经变成了熊熊燃烧的一片火海,却又面临着沙俄的威胁的时候,太平天国政fu根本就不可能袖手旁观。

    林海丰那句所谓的要“严令主持事务西北的地方长官,限期将居住在我国境内的所有哈萨克人,都遣送回哈萨克”,听起来似乎很好听,其实,那摆明了就是一个在帮助哈萨克人渡过难关的花招。

    克列扎诺夫斯基大军围剿襁褓之中的哈萨克共和国,那是早在太平天国政fu高层预料之中的事情。为了粉碎沙俄的围剿,为了尽快地把哈萨克共和国的旗帜chā遍哈萨克大草原的每一个角落,就需要有大批的哈萨克人去投入战斗。而那些已经在新疆的各个农垦军中磨练了数年的哈萨克人,此时不回国,又更待何时

    而对于眼下哈萨克共和国的中坚――哈萨克救**来说,除去兵员的需要之外,自然还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军事物资的保障。

    为了同浩罕、布鲁特及布哈拉等国进行友好的贸易活动,同时也是为了蓬勃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八六一年,李侍贤所主持的西北农垦兵团,就成立了一个叫“新新贸易”的商社,专业从事进出口的商贸活动。

    通过新新贸易商社,农垦系统诸多结余下来的农牧产品以及工业品,可以很方便地被销售到浩罕、布鲁特及布哈拉等国,甚至是沙俄那里。由于价格公道,信誉非凡,几年下来,商社的生意做的是红红火火。

    当然贸易商社还一直在从事着另外一种特殊的贸易活动,那就是贩卖隶属西北农垦兵团的新疆机器厂的“富余产品”――军火。

    新疆机器厂位于迪化郊区,同西安、兰州和西宁机器厂一起,是西北军政公署首批重点建设的四大军工企业。

    一八六二年,邹国剑离开农十四军军长的岗位,就任西北农垦兵团主管工业的副司令官之后,对这四大军工企业更是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在一八六四年,原本只是用来生产无烟炸yào、炮弹、手榴弹及地雷的新疆机器厂,还已经初步具备了制造天朝自由技术的新式步枪的能力。

    可很有意思的是,自从这个新疆机器厂投入生产的第一天起,居然还总是在生产着一些早已经不被红军部队所列装的黑火yào及其系列的产品。

    起初厂里都领导们都很疑惑,但不久,大家就都明白了,原来这是浩罕、布鲁特、布哈拉及希瓦四国所下的订单。可这个疑惑刚解开,马上又有一个困惑摆在了大家的面前,因为产量虽然早已大于了订单,厂里库存积压严重,可“上面”却依然丝毫没有一点儿要收手的意思。

    直到有一天,当新新贸易商社的几个头头们兴致勃勃地来机器厂转悠了一圈之后,新疆机器厂的领导们才终于开心地笑了。

    因为新新贸易商社的头头们告诉机器厂的领导们,不管机器厂有多少这类的“库存富余产品”,他们都包了。

    新新贸易商社的头头们可不是在忽悠机器厂,在其后的日子里,一批接着一批令机器厂极为头疼的“库存品”,开始经由新新贸易商社,全都流入进了浩罕国塔什罕的一家商社之手。

    克列扎诺夫斯基的大军如同一座大山,重重地压向了萨雷苏河,bi近哈萨克共和国。

    毕竟已经跟这些能折腾的叛luàn分子斗了好几年了,克列扎诺夫斯基深信,真正能够同他的大军面对面jiāo锋的叛luàn分子,最多不会超过五六千人。且装备都极其落后,除去少量很可能是由太平天国方面得来的枪支和炸yào、地雷等物之外,主要武器还都是大刀长矛。

    所以,以五万对五千,单单只是数量上的极大优势,就完全可以叫克列扎诺夫斯基觉得,这个什么哈萨克共和国的灭亡,也就是旦夕间的事情。

    可惜的是,克列扎诺夫斯基真的是错了

    bk

第四一二章 当然,对于俄国朋友们的提问,的西北军政公署所给出的回答还是很明确的……() 
第四一二章当然,对于俄国朋友们的提问,太平天国的西北军政公署所给出的回答还是很明确的……

    先,不顾哈萨克救**神出鬼没的xiǎo股人马sāo扰,只想着一步就能跨越萨雷苏河,给叛luàn者们的中心腹地以致命一击的克列扎诺夫斯基的中路和右路大军,并未能得到期望中的那种顺利,而是遭遇到了哈萨克救**的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

    克列扎诺夫斯基当时就感到了不解的是,眼前这些敢于公开跟他叫板,号称决不让他越过萨雷苏河一步的哈萨克军队,与以往跟他捣luàn的那些人居然判若两样,因为这些人的装备,是极其的凶悍。

    大批明显是英国造的洋枪和洋炮自不必多说,原本是太平天**队最擅长的那些玩意儿,诸如手榴弹、炸yào包、地雷等等,也都一样不少地出现在了这些哈萨克人的手中。

    当然,在人数上,克列扎诺夫斯基也会感到莫名其妙。因为,单单出现在他面前的这些哈萨克武装分子,就已经绝不止五千人。

    而就当克列扎诺夫斯基咬牙跺脚地发誓也要突破萨雷苏河哈萨克人那道,由枪炮地雷所构建起来的坚固防线的时候,一件更令他犯晕的事情,却紧接着就发生了。

    萨雷苏河,是一条南起浩罕与前哈萨克边界,继而北流,最后再东去几乎与太平天国的巴尔喀什湖相连。

    为了确保此番围剿的一击奏效,克列扎诺夫斯基再把主力集中于南段萨雷苏河的西岸同时,还另外派出了堪称是奇兵的左路军,绕道进抵萨雷苏河的北段。

    尽管当初由于担心左路军的出兵路线很靠近太平天国方面,若是人马去的太多,很有可能会引起太平天国方面的不安,克列扎诺夫斯基的这支左路军人数不过才只有三千余人。但这三千余人,却都是克列扎诺夫斯基jing心挑选之下的悍勇之士,真正的哥萨克铁骑。

    遗憾的是,当克列扎诺夫斯基的这支jing锐强悍的左路军,在刚刚靠近萨雷苏河的北岸之际,却在来自背后的一支哈萨克军队的突袭之下,居然全军覆没了。

    这下子可热闹了。

    克列扎诺夫斯基前有大河阻拦,左翼又遭遇打破重围的哈萨克军队的不断袭击。

    而最初一直都是很安稳的右翼,此刻竟然也萌发出了不好的苗头。

    趁着克列扎诺夫斯基把大军都带往了围剿前线之际,不知又是从哪里钻出来的哈萨克军队,一举攻占了位于咸海东北,本是作为未来向浩罕扩张的桥头堡的赖姆堡。

    不仅如此,浩罕国突然也开始落井下石,以沙俄军队大批云集其边界,给其带来了严重威胁为由,纠集万余人马陈兵示威。甚至连一向谨xiǎo慎微的那个希瓦汗国,仿佛也生怕被人遗忘了似的,天天嚷嚷着整军备战。

    于是,顷刻间就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的克列扎诺夫斯基,只得暂且鸣金收兵,放弃对哈萨克共和国的围剿。然后再随着哈萨克人的脚步,去跟哈萨克人计较自己的一城一地的得失。

    同时,克列扎诺夫斯基还要为自己解开那一个个p;   一八六五年年初,无论是位于北京的太平天国中央政fu,还是伊犁的太平天国西北军政公署,都接待了前来质询的沙俄公使馆或是领事馆的主要官员。

    先,太平天国方面的要员们痛痛快快地就答应了沙俄方面的请求,愿意为了俄国朋友,承担起对浩罕、希瓦的说服工作,以保证俄国朋友们在哈萨克的行动不受外界的干扰。当然,前提条件是,俄国朋友们也不能去人家的nbsp;   其次,太平天国方面坚决否认,自己跟哈萨克共和国方面有任何的关系,也就更不会向给予其任何的援助。

    至于俄国朋友们对于哈萨克军队中为什么会有大量的中国造的手榴弹及地雷、炸yào等装备的质疑,太平天国中央政fu表现出了相当的震惊,会有这种事儿?我们怎么不知道啊。

    当然,对于俄国朋友们的提问,太平天国的西北军政公署所给出的回答还是很明确的:

    哦,你们是问这事儿啊,这个……至于这个事情嘛,经过我们的了解,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我们的军工厂里面以前曾毫无计划地瞎生产了很多了这些落后的装备,由于我们的红军部队已经根本不需要了,作为厂方的领导们,一是考虑到既没有闲地方储存,而是又心疼一下子都销毁了太làng费掉,于是呢,他们就擅自做主,将这些没用的东西全部都卖给了某个商社。而这个商社,又把这些东西卖给了浩罕、希瓦、布哈拉。总之,这种意外的事情如果不是你们首先发现,不要说我们的中央政fu,就是我们这些人,也都是nbsp;   沙俄方面实在是无奈了,他们甚至连已到嘴边的另一个疑问提都没有兴趣提。

    这个疑问,就是为什么哈萨克人还会有大量的英制武器?

    难道是英国人给的?

    沙俄方面,纵然太平天国方面再能耍赖,也绝不会闭着眼睛就把这件事情硬往英国人的身上赖。唯一的回答还会是跟上面的那种推诿一样,他们还会理直气壮地说,那都是下面的人干的,我们哪里会知道。

    不错,都是下面的人的干的,都是新新贸易商社干的。

    西北军区各部队所有缴获来的英制装备,都已经通过新新贸易商社,被先卖到了浩罕塔什罕的某商社,接着……

    其实,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连jing明的沙俄方面都没有想到,那就是哈萨克救**的这次反围剿作战,从大的战略到具体的战术,基本上都是林凤祥和左宗棠、李shi贤、赖汉英等人给伊斯特和江霍加谋划好了的。

    而作为哈萨克救**的总顾问,赖汉英则更是一直就驻扎在边界线上的一个xiǎo村子里,与伊斯特和江霍加的哈萨克救**总部,不过仅有百十里。

    就这样,随着太平天国政fu越来越“严厉”的“排哈”政策,哈萨克的复国之火越烧越旺。无论是毗邻中国的阿亚古斯、塞米巴拉金斯克等边塞要地,还是与希瓦、浩罕接壤的各个重镇,到了一八六五年秋季的时候,都已经落入了哈萨克救**之手。

    至于说哈萨克草原的西部,同样是到处出没着哈萨克救**的游击人马。

    一八六六年,被哈萨克人折腾了十几年的亚历山大二世,终于熬不住了。

    bk

第四一三章 一八六六年三月八日,沙皇俄国与哈萨克共和国的停战协议正式签署() 
第四一三章一八六六年三月八日,沙皇俄国与哈萨克共和国的停战协议正式签署

    几年来,跟太平天国政fu一起携起手来在经济发展之路上的猛跑,使得亚历山大二世实实在在地尝到了大甜头。

    以往就素有欧洲大粮仓美誉的俄国,农业不仅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现代工业也开始初现规模。而随着工业的进步,农具及粮食加工类的工厂在不断地日益壮大,又更加促进了粮食的生产。

    一个良好的工农业循环,令俄国在见到了大批的真金白银的同时,国内原有的各种看似极其尖锐,又绝难解决的矛盾,也似乎一下都变得冰雪消融了。

    比如,由于各类农作物的销路不愁,为了夺得更大的利益,尽管手里有着大量的土地,但却不会是自己去劳作的农奴主们,自然就要大量地收养更多的农奴。而为了更大限度地调动农奴们的劳动积极xing,哪怕是象征xing的,农奴主们总也得要稍微改善一下农奴们的待遇。至少他亚历山大二世本人已经公布了法令,严禁农奴主们恣意地虐待农奴们。

    不少没经历过哪个时代的后来人不是总喜欢这样地说吗,甭管是地主还是农奴们主,人家也不容易啊,人家的产业,那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一代一代地拼死拼活挣来的。

    于是,理解了农奴主们的不容易的农奴们,暂时安静了。

    与此同时,正在掘弃的工业,由于已经不单单是城市贵族们的时髦事业,还为不少的农奴主们所乐衷,一方面减少了工农业相互争夺劳力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即使得大量的城市的无业游民及流民得到了安置。虽然工厂里的活很苦,更没有八xiǎo时以外是加班的说法,虽然在这样的付出之后,工人们所得到报酬也仅仅就能勉强糊口。但是,他们毕竟还是有了一个饭碗,比起那些因为冻饿而死的“路倒”们,至少已经好了一些。

    既然已经有了饭碗,那就得知道感恩,首先要感谢沙皇陛下及沙皇政fu,因为亚历山大二世还针对工厂主们颁布了这样一个法令,绝对不能拖欠工人们的薪水。

    接着,也要感谢能给你饭碗的工厂主,要知道,建工厂的钱那可都是人家工厂主投的,赚到的钱自然就都应该是属于人家的,与你们这些只会干活的臭苦力们毫无任何的干系。

    于是,理解了工厂主们的痛苦的,由游民和流民转成的工人们,也得暂时地安静了。受苦受累是很难受,可毕竟还能有口饭吃,总比造反闹事的成本要低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