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5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年在他接受了安王林海丰的指派,为了破获吴长松、张继庚通匪案,在咱们这部书中第一次出场的时候,他就川灶乏位以军帅身份讲入新设胃的天朝内务部经济情报级”官员。

    可在之后,他成为了林海丰的侍卫长,而要说起这个侍卫长是个行政级别来,顶破天,也不过就是一个“正营职”的芝麻小官。

    这一干,韩慕岳就粘在了这个,“正营职”侍卫长的职位上。而当年与他同期进入内务部的,且有着“同等资历”的前同事们八六零年的时候,就算是其中所担任的职务最低的那一个,也已经成为了某地的“正局级”官员。

    当然,这样的一干数年,韩慕岳不仅在任职的级别上是“越混越惨”在薪金的待遇上,那也是“亏大发”了。因为在太平天国政府对官员薪金待遇的相关规定中有这样的一条,那就是你坐在什么位置上,就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也就是说,“可怜的”韩侍卫长不仅渴望不到“正局级”乃至更高的薪金待遇,就是连对过去的那个。“正处级”薪金,也只能是望梅止渴。他,只能享受到眼下这个“正营职”的薪金待遇水平。

    而天津特别市,用现在的说法,是太平天国政府新建的一座,作为北京东部屏障的“正省级”的中央直辖市。显而易见,天津特别市的副市长,那可就是个。“副省级”的“大官”了。

    如果韩慕岳愿意,这一回,从如今的某些人的思维角度上看,韩慕岳总算是可以“咸鱼翻身”了。一个小小的“正营职”或者说是“正科级”摇身一变,就可以成为“副部级”的副市长。不仅地位一下子高了许多,至于说到薪金,那也是实惠的不得了。

    先不说能被天朝最高层赏识、当大官儿有多荐耀了,这钱总不烧手。

    钱,对前年就已经成了家的韩慕岳来说,还是很需要的。毕竟他下面有一双的儿女,上面还又有两对儿老人要照顾,他们夫妻的薪金加在一起,虽然应付生计不难,但还是富裕的不多。

    而这些富裕的不多的钱,韩慕岳还要应付另外一种额外的之处出差。

    跟林海丰委员长这样的人物在一起,出差那就是家常便饭。但是,按照规定,在天朝凡是市级以上的官员耸出,是绝对没有那些什么“误餐费差旅费”之类的“外捞儿”可拿的。

    一般在他们的夕一出公干的时候,住的地方,以及行的方式,那是都有人按照规定给安排好了的,但要是说到吃喝,对不起,您老人家必须得自掏腰包。

    林海丰委员长自然也逃不出这等人之列,而弗慕岳,自然也就得跟着一次次地去“吃瓜落儿”估计这种“瓜落儿”会吃得韩慕岳的脸发绿。天朝的物价水平是不高,吃一顿饭也的确花不了几个子儿但啥东西那可是都架不住多啊!

    所以,整来整去的,大部分出差的时候,韩慕岳侍卫长就只能闭起眼睛,“厚起脸皮、心安理得”地跟着吃林海丰委员长这个,“大户”蹭饭。

    现在,终于有了这种“拿了我的都再给我还回来”的好机会,就算是单单地为了手头的宽裕,要是搁到现在的人身上,不瞪着血红的眼睛,使出各种的破脑袋地也要抢着去上才怪。

    可令人意外的是,不管是谁找他做工作,韩慕岳都是同样简单的一句话,而且还就简单到了两个不去!

第二五○章 何震川一愣。但很快,他又恢复了平静。屋内在座的人谁都知道,路静的夫君,那可是林海丰一手培养起来的……() 
,慕岳可能也想得到更多的薪金收入,但是,他怀更喜咒眼下自己的这份工作。b

    如今的天朝,百业俱兴。而外部的世界环境,又一天强似一天的恶劣,在这种情况下,本就繁忙的林海丰委员长,四处奔走的时间就实在是更多。

    俗话说得好,这常在河边走。可是难保不湿鞋的。

    作为天朝这艘巨舰的导航者,林海丰委员长的安韩慕岳的心中,比任何的事情来都更要上十倍和百倍。

    韩慕岳觉得,天朝的其他任何的工作,即便没有他韩慕岳,都还会有人去做的更好。不过,要是把林海丰委员长的安危托付出去,直到现在,他韩慕岳还没有发现一个能叫他真正放心的人。

    韩慕岳在怔了片刻之后,脸色微微有些涨红地冲着路静一笑,“呵呵,路静同志,你这可是

    “呵呵,韩书记,不要介意啊,我不过只是那么随口地一说而已”路静冲着弗慕岳眨眨眼,莞尔一笑,“我当然知道你韩书记不愿意去谋那个。所谓的高位的真正想法。但我想说的是,在我们天朝如今的官员队伍之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你韩书记那样,能够真正地禁得住钱和高位的诱惑。在有些个官员的嘴里,虽然也会三天两头地抱怨做官难,做官累,做官苦,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还是会把谋求高位,当成是他们的唯一奋斗目标

    “路静啊,咱们现在议论的可是祝寿的问题,你呼呼啦啦地说了半天,这似乎都是文不对题嘛

    “怎么会不对题呢?”路静那一双看上去很是带有一种温情感的大眼睛,顺着话音的方向。落到了杨秀清的大秘书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何震川的脸上,“何主任,据我耳闻,最初每逢秀清同志的生辰的时候,在政务院所统一安排的小范围祝寿宴之外,你们杨办就都总是能收到有不少来自外界的礼品。据说到了如今,这种礼品的入库佳期,又扩大到了大年。是这样的吧?”

    “嗯,,有这么回事”。何震”毫无避讳地冲着路静点点头,“就算是寻常的百姓人家,总也会有个三亲六故的需要相互往来,谁都知道,纵然是再亲近的人,如果缺少了往来,那也是要变得生分起来的,这就是咱们常说的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作为国家之首的秀清同志,其实也一样,他也有亲朋古旧,也需要相互间的感情沟通,这难道也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吗?”

    “人与人之间当然需要必须的感情沟通,但是,除去送礼,难道就没有了别的沟通办法?”路静望着满脸一副不以为然神态的何震川,淡淡地笑了笑,“退一万步讲,他们把茶叶、水果、酒等土特产品送到贵处来,似乎可以说成是为了念旧,为了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但要是一出手就居然可以阔绰地奉送上名人的字画和上好的瓷器呢?还有金银之类的那些饰品呢?这又如何能解释的清楚?”

    何震川一愣。但很快,他又恢复了平静。

    屋内在座的人谁都知道,路静的夫君,那可是林海丰一手培养起来的老部下,大名鼎鼎的天朝内务部总监李福敞。

    于是,何震”无所谓地冲着路静一挑大拇指,看似赞赏,却实是挖苦地笑到,“嘿嘿”呵呵”哈哈”好你个路静啊,你居然都把耳目安插到秀清同志的身边儿来了,厉害,实在是厉害啊!”

    “什么叫我安插了耳目?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至理名言,难道你何主任也会忘记了不成?”

    路静被何震”的话,说的脸色开始由暖变冷了。

    “何主任,我所说的这一切,都是事实吧?”

    “我不否认。”何震川依然是很平静地点点头。

    “好,作为杨办的主任,你已经带头违背了咱们天朝政府关于各级官员的外收礼品,都必须要如数上交国库的严格规定

    “路静同志,请你不要这么随便地给别人的头上安戴罪名”。

    何震川这回可是必须要有些激动了。

    路静所说的一切,的确都是事实,至于外收的礼品无论多寡,都必须要如数上交的严格纪律,他何震川不仅一清二楚,而且也曾想认真地去加以执行。

    但问题是,杨主席对这些物品有自己的处理意见。

    凡属吃喝之类的物品,按照杨主席的吩咐,全部都已经变成了杨办小食堂的公共物品,进了连同侍卫们在内的所有杨办人员的肚腹之中。

    至于那些依然还保留在杨办里的名贵字画、金银器皿等饰品,杨主席同样也是有言在先,尽管必须要留在杨办,但却都一件件地给予了登记造册,就像是现在的住着的宅子,以及宅内所有由国家提供的那些生活用品一样,一起都被归纳到了暂时借用国家的物品之列。说到底,这些东西,早晚有一天还都是要再交还给国家的,根本就没有任何人企图将它们据为己有。

    于是,激动之下的何震川满脸涨红地从座个上站了起来,他先瞅瞅坐在那里一声不吭,宛若一副事不关己摸样的杨秀清,然后,环视了一下屋内的众位同志,几乎是顿地说到,“有关路静同志所说的礼品问题,我会向政务院办公厅另外做出详细的解释。但在这里我需要声明的是,秀清同志的府上,绝不是一个贪腐的黑窝!”“何主任,你还是请坐下来说话”路静似乎并不买何震”的这种账,继续不依不饶地说到,“贪腐不贪腐,你说了不算,我说的也不算数,而是自有对它下定论的所在。就像是何主任自己刚才所说那样,这同样也不是现在咱们要谈的话题。我之所以在这里要把你们杨办的礼品问题提出来,只是想要说明这样一点,那就是礼无好礼!”

    看到何震川又有要抢她的话头之意,路静赶紧一抬面将手冲着连连地摇晃着,一面继续地说着自己的话。

第二五一章 你猜猜,这个举报者会是谁?() 
尽管很多人都私下里在抱怨做官很苦。b又很累,但正如路静适才所说的那样,在如今的太平天国政府的官员队伍之中,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韩慕岳那样,宁愿一直坚守着自己认为是最合适自己的岗位上,禁得住“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金钱”的吸引,还有那能够令人“光宗耀祖”的高官的诱惑。

    在中国,自从有了“官”的这个历史之后,无论是在哪个朝代,多少年以来,不管是只知道埋头苦读、自视才高的“有文化者们”还是整日里脸朝黄土背朝天、大字也不识一个的所谓的“碌碌之人”可以这么说,所有的中国人,如果你叫他在三百六十五行中选择一个他最喜欢的职业,那么答案肯定就只有一个当官。

    可国人为什么偏偏这么喜欢当官的这个职业呢?

    有人说,国人之所以会那么的喜欢当官,或者说是愿意从政的理由,是因为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当官者的权力高度集中。虽然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其本身并不可能给自己创造巨大的财富,但是,在很多的时候,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却是可以直接参与到资源以及财富的分配之中去的。也就是说,官当的越大,手中的权力越集中,好处和实惠也就会随之而增值。

    另外,当官或者从政,在国人的眼中,历来就是一种摔不破、砸不烂的铁饭碗。用后来的更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缺少一个良性的退出机制。这也就造成了许多的人,除了会做动嘴儿的官之外,再叫他干别的,那可是就什么都不会。

    也就是说,中国人喜欢当官,一是因为当官后可以靠权力**发财,二是因为实在没有其它的本事了,这才会选择去当官。

    其实,这样的论断似乎并不完全。

    官的这个职业,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充满无限美丽的大众情人并非都是因为当官可以或者是拼命也要去当官的人实在是没本事。

    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隐藏在丰华文化之中,繁衍了千百年的那些泛着极度腐恶臭气的文化糟粕。

    这就是多少年来一直都在强烈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定位的所谓“官本位”文化。

    “圣人”曾云:学而优则仕。而到了宋代,诸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论调,则更是堂而皇之地出现了影响极为广泛的少儿启蒙读物之中,就更明确地指明了一个人在其人生的路途中,所应该走上的那条“光明坦途”

    人要读书,而读书人十年寒窗,所为的,就是最终要求得一个功名,要出人头地,只有成为了官,你才能有真正的社会地位。

    在眼下的太平天国政府,虽然已经制定和采取了不少的很是严酷的举措和手段,以防止官员们走向**和堕落,以至于不少的官员“怨声载道”但千百年的文化积淀,还是或多或少地要存在和影响着其中的一部分人。

    与不愿为官者相反,这些人依然对做官、做更大的官痴迷若狂。因为他们在他们的心里,始终有着这样的一种的念想,之所以他们现在感到很苦,也很累,还很是像个“孙子”可绝非是由于当官的职业不好,而是因为自己的官当的还不足够大。

    于是,这就又引出了另外的一个问题,在国人的官员们之中,他们最喜爱的职位是什么?

    对,是要当那种上面无人管,下面却可以任由自己随便管的官。当然,类似这样的官也只一个”那就是皇帝。

    不要以为他们都是要去争着抢着地要当一个国家的中兴之主的,更不会像那个到霉蛋儿皇帝崇祯那样,纵然自己的确无能,却总还会整日里苦着自己,去搞什么注定是一事无成的励精图治,最后把孤零零地悬挂在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上,很有一把子骨气地去为大明的江山殉葬。

    这些梦里都想当皇帝的主儿,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去追求超人的高待遇,还有赶都赶不走的高福利。这些个东西,都是有了碗里的,还要再想锅里的,怀揣着银子,还想去换金子”总之一点,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才可以。

    当然,这些物儿,也有他们这么去想的道理,既然当官真的那么不好,那你天朝政府在选拔官员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奖勤罚懒,为什么论功行赏?

    既然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念头,又感觉自己在工作中实在是没有几把刷子,整不出“惊天动地”的大功绩,来为自己的升迁铺路搭桥。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只有了一个吧结上官,尤其是要能巴结上“手眼通天”或者本来就是“一片天”的大上官,那才是一劳永逸。

    然而,在太平天国政府,这样的机会似乎并不多。别的不说。就说这无论是哪一级的地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