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0九章() 
苏三娘如果不是想证实一下安王绝对不是那种嘴里说着一套,而心里想的却又是另外一套的人,她百分之一百不会留下来,早回自己的衙门了。可是,接下来的事情更叫她难以理解了。那个烟贩子范文瑞被放走了,所有的几大车烟叶儿也都要放行,看来殿下真的是要在烟草上搞些什么名堂。闹了半天,范文瑞原来和那个顾老先生还沾亲带故,即便顾同临为天朝做了一点儿的事情,总不至于安王殿下就如此的是非不分吧?这么一来,她甚至对顾同临都有了另外的一种看法。

    直到都坐到了饭桌旁,林海丰也没见到苏三娘那张挂了霜似的脸上有什么丝毫的缓和之意,他心里赞叹了一声。天朝从金田出来的老元勋里,像苏三娘这样对天条自觉信守的人非止一个。他们当然也知道某些天条给自己也带来了不愉快,可是他们却始终没有怨言,依旧义无返顾地坚决执行。和他们相比,自己的确很渺小。

    “老哥,您以前吸烟吗?”林海丰看着拘束的老木匠,给他夹了一筷头子菜,微笑着问到。

    和这位安王千岁一起做了半天的活计,老木匠已经领教了安王千岁的平易近人和不拘小节。不过,能和王爷千岁一张桌子吃饭,这总还是有些说不过去。看着王爷给自己夹菜,他又欠身又摆手,不知道该如何是才好,“王爷,我。。。您。。。。。。”

    见王爷一再地示意自己坐下,他搭着椅子边儿坐稳身子,黑瘦的脸上火辣辣的。忽然,他又想起王爷刚才的问话,于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瞒王爷,我以前也抽的,您拿出来的那烟末,我一闻就知道是闻堰的烟叶子。”

    “哈哈,果然是厉害,这可比我强多了,到现在,您老哥要是不说,我还真不知道它来自何方呢。”林海丰点着头,瞟了也是默然无语的柳湘荷一眼。随后又看着老木匠,眨巴眨巴眼问到,“那就说不抽就能不抽了啊?”

    老木匠嘿嘿地笑了笑,“百姓人家,吃饭过日子是头等大事。圣兵来了以后,说是禁止抽烟什么的,也就忍住了。”

    “呵呵,是这么个理啊。来,别光顾说了,吃啊,咱们坐下来就都是一家人,千万不要客气。没准儿以后我还要去您老哥家吃饭呢,在我这里要是吃不饱,那回头我哪还敢去老哥家啊?”林海丰笑着,又紧着给老木匠夹菜。接着,他似乎很随意地念叨着,“烟草这个东西啊,在许多医学珍籍中说它在南方可以祛瘴,北方可以御寒。由于烟草具有性疏利的特点,还可用来止咳、消痰,开郁导气,消食化积,活血止血等等。实际生活中,还可以用它来防毒蛇。当然,这都是指的它入药后的功效。”

    他夹了口菜,看看脸色稍有和缓的苏三娘,“吃啊,你不是也没来得及吃饭呢吗,就别光看着啦。这人是铁,饭是钢,忘记什么也不能忘记吃饭哦。”他把菜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不过,要是吸烟,可就对身体没有什么多少的益处了。时间长了,会引起哮喘、肺病等等疾病,还影响环境。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是一样,都有它的好和坏的两个方面。”

    苏三娘低头吃着饭,脑子里想着殿下刚才的那一大番话。先入为主总是那么的重要,她太崇拜安王了,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把安王做的任何事情都尽可能地向好处去想。殿下弄来烟叶子原来是要做药用的,自己连脑子都不用,竟生生误会了殿下的意思。

    柳湘荷先开始都被安王说蒙了。烟竟然有那么多的好处,难怪殿下偷着抽呢。可越往后听,她才明白过来,天啊,抽烟要死人的!她看着殿下,两眼满是疑惑地问着,“既然抽烟要得病,为什么还有人抽呢?”

    “你看,又糊涂了吧?”林海丰端起饭碗,“就好比说吃饭吧,吃正好能饱肚子,吃多了也能撑死人。你能说饭就是个坏东西吗?烟也是一样。抽烟是一种不是很好的习惯,有人抽它是为了减轻疲劳,以便更好的工作,有人是作为一种闲暇时的消遣。它毕竟不同于鸦片。既然人把它作为了一种习惯,就如同你吃完饭喜欢去散步一样,别人就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地去加以限制。那和限制人家的自由没有什么区别。”林海丰的歪理有的是,随便信手拈来几个,就够苏三娘和柳湘荷喝一壶的。

    接着,他给大家念叨起了香烟这个产业。他讲到如果建立几个烟厂,可以安置解决多少百姓的生计。又如何能同时带动印刷、造纸、包装等行业的连锁发展。也讲到老木匠的聪明才智,如果老木匠也进了烟厂,就会很快适应那里的机器,说不定将来就是个机器专家了。最后,他还讲到香烟行业的一本万利,什么如果全国有千百万人抽烟,一天一个人抽上几只,那么就会是如何如何,等等等等。。。。。。

    其实,这都是他心里的真正想法。他就是要把上海的安琪尔和镇江未来的卷烟业作为内务部目前的两大经济支柱来发展。

    直到告辞离开安王的房间,苏三娘始终没怎么说话。安王殿下的话,在她看来不是没有道理,可那总还是违犯天条的事情。从内心上讲,她不愿意接受,更不希望安王这么做下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种财源无论如何也说不上是个光明的事情。别的地方不用去管,至少镇江和扬州的情况她了解,为了禁烟,查封青楼,天军没少下气力。这么轻易地再去开禁,天条成了什么了?

    回头看着和平时一样把自己送到大门外的安王殿下,苏三娘终于忍耐不住了。她用期待的眼神儿注视着安王,柔声地劝到,“殿下,能不能不这么做?您是王爷啊,不能带头破坏天条!”

    林海丰沉吟了一会儿,叹了口气,“三娘,必须要这么做。天朝需要财力的积累,我们的工商业需要加紧的发展,时间不等人,晚了就会被别人抢占了这些大好的机会。我理解你的心情,这样吧,未来的烟草制品内务部负责向外地销售,镇江这里一定不会叫你开禁。至于以后的事情,等我回去和天王、东王具体商议出结果再说。你看如何?”

    苏三娘有些失望地点点头,“殿下是王爷,您说了三娘就一定照办。不过,三娘想。。。。。。”

    “呵呵,你可千万别再想下去了。”林海丰笑着眨眨眼,“就算本王求你苏安抚了,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一定不要再提,大家先都装糊涂。范文瑞这家伙这次来的太莽撞,才有这么大的声势。以后绝对要杜绝。”他踱了几步,又回到苏三娘面前,“这样,以后无论运进还是运出,在天京没有新的政策之前,我通知李秀成的驻军来处理这一切。不再给你找麻烦。一旦出现万一,你放心,一切都由本王来承担责任。”

    “三娘又不是为了这个。”苏三娘不高兴地低下了头,“三娘只是觉得。。。觉得殿下不该这么样。”

    “你呀,还是没转过脑筋来啊。”林海丰悄声地说,“你想啊,一个真正做到了天下大同的国家该是个什么样?那要叫大家自由自在地生活,要叫大家吃好、穿好、享受着人生的乐趣。那叫人人为我,而我又要为人人,不该限制的东西是不能随便限制的。”

第一一0章() 
曾国荃和刘蓉朔湘江北上到了株州后,先派出哨探向湘潭方向摸了下太平军的情况。由于探报回来的可靠消息是太平军被没有人马在城外扎营、筑垒,两个人一商议,一致认为湘潭的太平军实力并不是很大。不过,在打和不打的问题上,俩人却意见不能统一。

    依曾国荃的想法,应该立即率领队伍,连同株州的千余名团练一起,直扑湘潭城,打城里的太平军一个措手不及。

    刘蓉可没他这么乐观。从时间上推断,太平军已经入城四、五天多了,又有城墙作依托,正可谓是以逸待劳。而自己的手下们长途跋涉不说,人数毕竟也有限。再者,这是湘军出山后的第一战,首战如果一旦失利,势必会对日后的军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他坚持要等到大队人马聚齐后,再做攻城的打算。

    见说不服刘蓉,曾国荃的脾气上来了。他阴沉着一张刀子脸,大嘴一撇,“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既然拿了老子的钱来当兵,就早该有把脑袋掖到裤腰带上的信念。仗还没打呢,先怕东怕西的,不如回家守着老婆孩子去得了。”说着,他手一指株州团练的邹世琦,“把你的团练带上一千人马来随我出征,有个一、二百人留下守城就够了。再有多半天的时间我大哥他们也就该到了,现在我是主将,大家都要听我的号令。”

    邹世琦也是个憋足了劲儿要在剿匪上猛捞一把的人。他原本也是湘乡人,一开始追随罗泽南办团练,可惜罗泽南早夭,他也就变成了个没有了魂儿浪荡子。后来见曾国藩在衡州练湘军练的火热,本打算前去投靠,偏偏又被督抚衙门派去救援南昌。还在半途中,他就得到了南昌失守的消息,只好掉头回到株州,暂时休整。可以说,到现在为止,他还没和太平军真正地交上过手。

    如今见曾国荃这样的安排,自然和他心里所想是如出一辙。打仗嘛,要打就最好自己全包了,有功劳也不担心别人来抢。打败了,大不了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地把伤口舔食干净,人前照样不露声色,哈哈,我还是我。“沅莆说的对,湘潭城墙虽然比株州要坚固,可也好不到哪里去。只要打的坚决,打的突然,把握还是有的。”邹世琦一拍胸脯,满是豪气地说着。

    事到如今,刘蓉肚子里有气也只好先忍下了。为了大局,他没有去理会曾国荃那指桑骂槐的言语,而是没事人似的淡淡一笑,“既然决定出兵,那以我看还是按照大帅平日里常说的那样,先至湘潭城外设置坚固营垒,采取步步围困的方法,至少出现万一还能稳定住阵脚。”

    曾国荃看到刘蓉终于松了口,也就不再强求什么了,反正他心里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到了时候那可就由不得谁了。

    两营湘军,连同邹世琦的千来人团练,再带上数千的夫役,浩浩荡荡出了株州城。曾国荃一马当先,走在大队的前面。他除去和小股的土匪见过几次阵仗外,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作战经验。但是,或许是天生桀骜不逊的性格使然,他就认定了一点,战场上不怕死,反会有更多生存的机会。刀矛谁都会拿起来使,可是到了胜负关键的时候,胜利永远是属于最勇猛者的。

    一路上,他最感觉不满意的,就是手下可以说根本就没有骑兵马队。自己的五六百本部人马,能集中起来的马匹都不够二十。他回头看看身后士气还是很高昂的兵勇们,心里暗下决心,等这仗打完,一定要组织起一只马队来,那才够威风。

    临近湘潭还有一半儿的路途呢,太平军小股的游骑就开始不断地出现。看着长毛的骑兵要临到近前了,曾国荃试图先和对方交手,然后再遵循以前练就的阵法,接战的人渐渐后撤,再向两边一分开,营里专门配置的一哨抬枪和鸟铳手们顺势出现,给对方一个迎头痛击。

    哪知对方好象猜透了他的心思似的,交手没有几下,还没等他向两旁撤给火枪手让出位置来,对方早就呼啦一下先逃之夭夭了。

    一次,两次,再次。。。。。。曾国荃的火气越来越大。他索性把火枪手排到了最前面,见人就狂追不止。他硬是用自己部下的两只脚,和太平军的马队赛开了脚力。

    等到终于到了湘潭城外的时候,他的兵勇们完全就是刚刚跑完了个马拉松。望着一个个脚软腿酸,张着大口喘个不停的兵勇们,曾国荃肺都要气炸了。

    “不要和长毛叫劲,还是先扎稳营寨再说。”刘蓉追了上来,看着远处城上似乎并没有什么动静,赶紧劝慰着曾国荃。

    “你来组织扎寨筑垒,我他娘的先休息一会儿,然后和邹世琦带部分人马冲它下看看。”曾国荃跳下战马,一边儿吩咐人去找邹世琦,一边儿通知下去,叫随营的夫役赶紧扎制攻城用的云梯。

    曾国藩这次组建的湘军,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整个军队如同一个小社会。兵勇有着比别的军队更高薪饷待遇,而这些薪饷刨除你自己想要积攒下来,否则,随着军队蒴江跟随的勤务船队上,吃的用的一应具全,就更甭说是各种军用物资了。

    要是在平时,建个营垒,扎几个云梯,那简直易如反掌。兵勇们本来就都是农家出身,刨沟挖地信手拈来,再说,还有那些随营的夫役,多干点活儿就多一份的收入,个个争着抢着出力。可今天不行。一路的狂奔,早把大家的体力都透支了,现在只要一坐下,就没有愿意起来。

    曾国荃似乎感觉到了危险。这样可不行,万一城里的长毛突出来,那还不马上军心就崩溃了啊。他赶紧把火枪队组织好,掩护后面的队伍休整、安营。

    邹世琦的团练是最后赶上来的。他的军队可没有湘军这套完整的配置,向来是走到哪吃住到哪儿惯了,再加上由于走的匆忙,现在别说想支个帐篷了,就是想挖上个坑,也找不到丁点儿的工具。

    “沅莆,怎么停了下来?”邹世琦还没跳下坐骑,就急火火地问到。

    “真他娘的,这些长毛子跑的比兔子还快,把人差点没累死。”曾国荃嘴里一边儿咒骂着,一边儿看看邹世琦,“你来的正好,赶紧把你的弟兄们都带上来,防备长毛趁咱们立足未稳前来突袭。等稍事休整,咱们就攻城。”

    邹世琦抬眼看看天,又瞅瞅那就近在咫尺的湘潭城,“我看孟蓉他们还在准备扎营筑垒呢,费那个劲做什么。湘潭城头又不高,一鼓作气拿下来算了,进了城池还需要什么营寨?”

    “咳,他那个人就是那样,他愿意干就干他的。”曾国荃说着话,眼睛一直望着那富有诱惑力的湘潭南门。他觉得有些奇怪,怎么城里居然一点儿的反应也没有呢?如果换成自己是湘潭城里的守将,自己这个时候会做些什么呢?反复斟酌了半天,结论只有一个,城里只是一只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守军。他很满意自己的这个分析。因为别看长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