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5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炎性反应的。

    患上脚气的患者,如果没有及早地发现和进行治疗,随着患处真菌的继续繁殖,病情则会继续地加剧,它不仅可以传染到一个人身体的其他各个部位,引起诸如手癣、股癣、甲癣等病症,更严重的是,它还会引发细菌感染,导致患者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丹毒等等的发作,甚至还会引起败血症,最终导致生命的终结。

    德川家茂的“脚气”,就是属于相当严重的那一种。

    大概是因为去年为了欢庆日本扫荡朝鲜旗开得胜,德川家茂大将军跑到京都陪同他的天皇大舅哥,在检阅游行军民、参拜贺茂别雷神社等活动的时候过于劳累,再加上又感上了些风寒,一回到江户之后,他就一病不起。

    德川家茂开始发高烧、吃不下饭、说不出话,两个大脚丫子上更黄水泛滥,奇痒无比到恨不能挥刀自残的地步。

    这一下,可把那个总顾问鲍林爵士急坏了,也忙坏了。

    如今日本内部的这种政治稳定局面来之不易。而在对朝的战场上,虽然受到了天皇在京都那些难得的、花样子般的行动的极大鼓舞,前线官兵的士气又有了超乎寻常地的高涨,但由于朝鲜军民的顽强抵抗,日本军队却被死死地阻挡在了汉江的南岸。

    倘若在这种关键的情况下,德川家茂一命归西,日本的政局就势必会再一次陷入动荡。

    这是鲍林爵士所代表的大英帝国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因此,还早在德川家茂这次大病一起发作之前,鲍林总顾问先生就又兼当起了德川家茂大将军的私人总保健医的重任。

    去年年初,鲍林不惜花费重金,陆续从英国请来了数位医术高超的人士,组成了德川家茂大将军的健康团,对德川家茂开始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救治活动。

    现在,鲍林及健康团的医生们,就更是得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维持这位大将军的生命的可靠延续性。

    为此,鲍林不仅通过各种渠道,为德川家茂收集各种的“天价”救命药,还专门派出了若干支小队伍,分散进入太平天国的土地上,以病人的身份四处访名医、求高手,帮德川家茂敛罗各种中医的特效验方、祖传秘方等等……

    还别说,在鲍林这番无微不至,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亲切呵护下,德川家茂的身上,居然开始了一连串的奇迹迸发。

    先,由于外购小队从太平天国中医名士们的那里收获颇丰,经过口服“茵芋丸”等药物的调理,再加上各种中医洗液的配合,德川家茂的脚气症有了显着的减轻,一个月后,居然再没有了过去那种令人恨不能寻死觅活的瘙痒的感觉。

    随着这脚上的毛病一减轻,德川家茂整个人的精神气儿立即为之一振,自然就是进入了吃嘛嘛香,干嘛嘛都成了良好的状态。

第二○八章 于是,法意联军控制希腊,就促使阿布杜勒。阿齐兹要结束其一直以来的观望政策了……() 
但事实证明,拿破仑三世又错了。

    因为那位亚历山大二世在恼怒了一阵子之后,很快就重新趋于了平静。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亚历山大二世,最终决定了坚决不去趟这趟浑水。

    先,阵容日趋庞大的协约国不好惹,如果此时非要硬充英雄,搞不好那就会引火烧身。太平天国政府够厉害的了吧?可眼看着自己的盟友们被英普等国整的灰头土脸,还不是装聋作哑地一边不吭声。亚历山大二世不傻,他才不会为了一块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土地,而宁愿把他这个眼下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的美好的本土山水,一起扯到战争中去。

    当然,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为了“奖励”亚历山大二世的这种极其顾全大局的举动,普鲁士的俾斯麦政府送给了亚历山大二世的俄国,一个庞大的采购清单。

    其中最大的一项,就是粮食。

    由于战火的持续蔓延,几大欧陆参战国的农作物欠产,粮食的价格,早就开始暴涨。而在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却已经是连续数年再为国内的粮食大丰收感到郁闷。

    当然,亚历山大二世绝不是担心自己的余粮太多,多到了都会捂在各个仓廒里等着生虫。他郁闷的是,自己空有了这许多的粮食,却无法变成他最急需的硬通货——钱。

    按照俄国政府与太平天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协议,俄国政府每年就得拿出大量的“富余”的粮食及皮毛等农牧品,用以偿还太平天国政府所提供给俄国的政府贷款,以及各项技术转让的费用。

    而令亚历山大二世觉得最窝囊的是,当年在跟太平天国政府之间签订这个还款协议的时候,他派去的那些参加谈判的“混账大臣们”,居然就没有考虑到日后的农牧品还会涨价这个要命的因素。眼看着历史的车轮就要进入十九世纪的七十年代了,可用来抵账的粮食等物品的价格,却始终还维持着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的那种超低价。

    对于这种“极不公平”的境遇,亚历山大二世是早有不满。为此,他也没少活动过心眼儿。

    虽然还不能出尔反尔地撕毁那份“不平等”的合作协议,但是,他会使出各种瞒天过海之计,一面跟太平天国政府哭穷,一面却拿出一部分本应该是去抵账的粮食,偷偷摸摸地去搞“黑市”的自由贸易,以牟取暴利。

    这种偷鸡摸狗的做法虽然摆布上台面,但亚历山大二世总算是得到了点儿实惠,也就有了更大的**。

    尤其当他看到那份来自俾斯麦政府的采购清单的时候,他的那一对儿眼珠子都差点儿没从眼眶中蹦出来。

    普鲁士人到底是谦谦的君子,如果太平天国政府也能遵循普鲁士人所给出的这个粮食的收购价码,他亚历山大二世至少提前十年就过上那再没有一屁股外债的幸福日子。

    亚历山大二世终于明白了,打仗,绝不是什么好事,而袖手旁观地区发战争财,那才是最好最好的上佳之策。

    亚历山大二世决定,管它三七二十一,有钱赚那才是真理。

    于是,亚历山大二世不仅秘密下令,将用作还债的“余粮”的半数,抽调出来高价转售给普鲁士,还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天价,把好不容易才从太平天国政府那里得到的新式武器和装备,也秘密地出售给普鲁士。

    因为,俾斯麦在写给他的亲笔信中说得清楚,无论在何时,普鲁士和其它所有协约国的成员,都会坚决保障俄国的自身利益。

    芬兰“独立”了,俄国无动于衷,眼看着他忙乎了好几年,普鲁士人的势力不仅没有受到任何的遏制,相反地却在日益地膨胀,拿破仑三世皇帝陛下大为抓狂。

    为了在地中海不再重蹈波罗的海的那种覆辙,在拿破仑三世的提议下,同盟国中的法意两**队,在与希腊王国政府就和平入驻问题几番协商不成之后,强行接管了希腊。

    拿破仑三世的此举,一下子又捅上了个大马蜂窝。

    弥漫欧洲的战火,已经熊熊燃烧了近两年。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那个虽然已经很衰老,但其势力依然还在横跨着欧亚的奥斯曼帝国,最初是抱着一种左右摇摆不定的态度,一直在观望。毕竟英国人和法兰西人都曾是他们的恩人,随便得罪了哪一个都不怎么好。

    但是,渐渐地,奥斯曼帝国的那位阿布杜勒。阿齐兹苏丹陛下,开始发觉有些不对头了。

    因为,随着欧洲时局的愈发动荡,位于多瑙河流域的塞尔维亚、黑山、瓦拉几亚、摩尔多瓦、罗马尼亚及保加利亚,这几个归属于他的帝国的公国们,竟然萌发了借着这场战乱,意图甩脱帝国而独立的卑鄙念头。而这些家伙们所积极寻找的靠山,自然也不是别人,恰恰就是那位拿破仑三世。

    于是,法意联军控制希腊,就促使阿布杜勒。阿齐兹要结束其一直以来的观望政策了。

    恰恰在这个时候,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往伊朗拓展势力的英国人,找上了阿布杜勒。阿齐兹的门。

    英国人很清楚,希腊,那也是这个曾经异常庞大过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一份子,只不过是在一八二九年,才通过战争的手段,最后脱离了奥斯曼帝国而宣告独立。

    英国人又拿出了当年帮助奥斯曼帝国在克里米亚浴血奋战时的友好精神,宣称:只要阿布杜勒。阿齐兹苏丹陛下的奥斯曼帝国乐于成为协约国中的一员,那么,以大英帝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不仅将力保多瑙河各公国始终不会脱离奥斯曼帝国的统辖,还要帮助奥斯曼帝国重新对希腊行使主权,并最终协助他阿布杜勒。阿齐兹苏丹陛下,重振奥斯曼帝国往日的辉煌。

    利益是永恒的。

    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阿布杜勒。阿齐兹带着他的帝国,对以法兰西为首的同盟国宣战,正式成为了协约国集团的一个新成员。

第二○九章 尤其是当看到英国人递来的那份“警告”照会的时候,杨秀清则更是火冒三丈了() 
二瞧且在欧洲的外境。b变得似乎愈发的不乐观。

    对于这样的一个局面的出现,法兰西的那位同盟国的盟主拿破仑三世,注定是要头痛万分的。

    不过,和他同样头痛的,还有远在北京的这位杨秀清。

    随着战火的蔓延,以英、法为首的这两大阵营之间,已经没有了过去所曾经维持了好一眸子的那种“颇有礼节性的君子形象”尽管在法兰西的陆上本土,暂时还是依然“很安全”但是,除此之外的其它任何地方,双方只要一见面,那就会毫不客气地立即大打出手。

    经过数次酣烈的大比拼,先是在协约国联合舰队的倾力封锁下,大西洋,几乎已经成为了协约国海军一方独霸的海域。

    而其后的地中海、红海,乃至印度洋,就成了同盟国誓死也要捍卫的海上生命线。

    在这些海域,虽然同盟国对以往所犯过的错误都进行了深刻反省,也下足了大气力,甚至还不惜抛出一个个的“美味的诱饵”声东击西地试图把协约国海上力量的注意力,尽量地吸引在辽阔的大西洋上。不过,同盟国的联合舰队也没有能够取得明显的压倒性优势。

    事情已然到了这步的田地,但同盟国的不幸还并没有到头。

    年初,英国政府正式照会太平天国政府。

    鉴于红海、地中海的局势已经变得极为错综复杂,敌我更是难辨,为了避免大家都不希望的误伤,会给两国的友好关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此,大英帝国政府特以极大的诚意恳时不要将商船驶入上述海域。

    其实。即便英国人不玩这太平天国政府的“商务船队”暂时也不会再去欧州给自己惹麻烦。还早自去年年底开始,太平天国政府就以国防建设需要而导致远洋运力不足为由这也并非就是一种有意的借口,出于战备的需要,太平天国政府已经开始全力营造各个远离祖国大陆的战略区,如兰芳特别区、阿拉斯加特别区,如果太平天国政府再将有限的运力都集中于外援上,自然自己就会感到捉襟见肘,将上海至马赛、那不勒斯航线上的海运任务,全部转交给了法兰西和意大利。

    而杨秀清的头蒋恰恰就是由此引起。

    因为,接手海运任务的法兰西和意大利的运输船队,频繁遭受协约国舰队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姑且不说,能够再度回到上海来的这两国的船只,自然也是一天的比一天的少。闹到现在,大批法意两国所急需的战争物资,居然都压在了上海的港口,运不出去。

    众多的货物积压在港口运不出去,自然就没有钱可赚,作为太平天国的当家人,杨秀清对这一点是不能不加以考虑的。

    而尤其又叫杨秀清所担心的,那就是如果没有了这些援助物资,法兰西、意大利更会雪上加霜。

    这些年来,太平天国政府在法意两国身上可是做了巨大的投入,时至今日,单单是针对两国的贷款总额,就早已经突破了万万的天圆。一旦法意两国在这场中最后落了败。他可找谁要债去!

    用杨秀清习惯的话说,到了那个时候,可真是哭都找不着庙门。

    因此,从来就不甘心情愿地把自己的国家引入战争之中去的杨秀清,被他的海丰兄弟无奈地带到了这一步的时候,他已经变得比起其他任何人来都要更为激进。在他看来,按照天朝海陆军眼下已经具备的实力,足以拉出去一战,根本就不用再争取耗上什么七八个月,乃至一年的时间。

    尤其是当看到英国人递来的那份“警告”照会的时候,杨秀清则更是火冒三丈了。凭啥我们的商船进了红海和地中海就会遭到误伤?姥姥!你英国人可真是管的太宽了。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你他娘的越不愿意老子走的走的地方。老子还就偏要走,你要是胆敢碰老子的船队的一根毫毛,老子就拆了你的家!

    但面对盟友法兰西的一再求援,林海丰的战略,却依旧是不急不忙。

    他暂时还只是想借用印度各方的势力,以及法兰西印度舰队,通过对驻印英军的打击,将舍不得丢弃印度的英军牢牢地吸在德干半岛,以减轻同盟国在东非争夺战中的压力。

    当然,为了对得起法兰西和意大利盟友,太平天国政府还应伊斯梅尔帕夏的请求,向埃及陆续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经济顾问团”指导中立的埃及,牢牢地控制住了苏伊士运河。

    可令杨秀清不满的是,印度的几方势力不仅各自心怀鬼胎,离心离德,就是那个对天朝一向言听计从的詹西,关键时刻居然也能为了一己之私而掉链子,出工不出力。

    至于法兰西盟友的那个印度舰队,就更走出奇地“听话”主力全部蹲在了加尔各答,只看门不出战。

    事到如今,既然还不能直接参战,唯一暂时可行的办法,也就只能是像当年的老祖宗送昭君出塞那样了,把好端端的一个蓝朝鼎,送到詹西去入赘了。

    一想到这里,杨秀清是很不痛快的。

    因为老祖宗当年的和亲,所送出去的,也不过只是一个假冒伪劣的所谓“公主”而已。而如今他要舍出去的蓝朝鼎,那可是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