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4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大门之后,当然就开始了对琉球的垂涎。本来那些蜂拥倭奴本岛的列强兵舰和商船,就三天两头不断地由打琉球经过,再加上倭奴国内还有那么一股子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把琉球吞成他们的果实地疯人,尚育能有此举,那也是未尝不可。

    但这件事情坏,坏就坏在尚育一改老传,给所有“旁枝儿”一脉的哥们儿们开了一个很坏的头,那就是尚育玩了一手驻屯琉球天朝大军的一切开销,全部都由他来承担地混把戏。

    甭管嫡亲还是旁系,那毕竟都是一个老爹,老爹出来帮儿子们的,难道还必须得儿子们出血不成?换句冠冕堂皇的话说,尚育这么做,岂不是不把天朝这个老爹当成是自己的亲人了?因为,自古天经地义的事情,就是儿子吃老子的东西活该。

    遥想伟大地神宗皇万历爷当年,为了帮助朝鲜打击倭奴,尽管前后出兵不下十几二十万,花费银饷更是高达数百万之巨,可人家万历老爷还不都是自掏腰包。俺朝鲜的百姓不仅不用摊税付军饷,还有不少人都是借着两次天朝大军地到来,利用哄抬粮食、菜蔬、草料等等的价格而发了财地呢,尤其是那些善于投机倒把的商人们,更是发地厉害。

    天朝大军不仅帮咱朝鲜打了倭奴。还能帮助致富。这才是军民一家亲。这才是骨血之间地应有地友情嘛。

    当然。尚育这一手害了别人是一回事。他这么做。最终深受其害地还是本人。据说尚育那边儿最近又在搞了个更新鲜地东西。叫什么全民公决。一旦大多数地老百姓同意。琉球就将申请改变国号。要叫个什么什么地“加盟共和国”。呸!尚育你个小东西。干嘛不赶时髦干脆叫个“琉球特别区”呢?

    嘿嘿。折腾吧。折腾到最后把你那屁股底下地国王交椅。最后折腾没了算。

    尚育在琉球地那些玩儿法。李应一样都是不肯做地。他是真盼着天朝地红海军。能在他地这块土地外围筑起一道道地铜墙铁壁。但他却舍不得掏出一文钱来。他几乎是逢天朝地人就哭穷。他穷啊。穷得厉害。穷得除了身穿上地。那简直就是一无所有了。

    结果呢?他所期待地天朝地红海军。始终不见踪影。

    本来倭奴们就没事地总跟他过不去呢。如今。又打沉了他们地巨舰“开阳号”。倭奴们岂肯善罢甘休?李应急眼了。

    开始有点儿急火攻心的李应,一面委派右议政柳厚祚、御营大将李景夏代他主持“邪教炼狱”工作,加紧缉捕各地已成流窜之势的残余教匪,将他与“邪教”势不两立的斗争进行到底。一面又以兵曹判书王庭杨、御营中军李容熙、禁卫大将李章等

    紧急应变军事统帅部,颁布全国动员令,严斥各沿=属府州县、水路诸军,迅速整饰武备,加强要塞设施,以备大战。

    最后,他委托左议政金炳学,暂时代其操办另外一桩头等的大事,即他儿子那新婚的筹备事宜,而他自己则带上再次发给天朝政府的紧急求援信,趁着那位老朋友陈廷香恰好在辽东巡阅的大好机会,以当面邀请这位陈大将军赏光来参加他的儿子大婚为由,火速渡过鸭绿江赶往辽东。

    与正在忙着部署即将展开的春播事宜的陈廷香会面中,李应先是感谢老朋友及时加强了对鸭绿江的封锁,对他的“邪教炼狱”大行动无疑是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再三的感谢之后,他又跟老朋友讲述了自己目前所遇到的艰难处境,恳请老朋友在替他转送他写给杨、石两位主席及林委员长的信函的同时,能够看在多年老朋友情份上,利用老朋友与林委员长的特殊关系,替他在天朝政府多多地美言上一些,以便按照去年他就提出的请求,促使天朝的红海军尽快进驻仁川,防患于未然。

    老朋友毕竟是老朋友,陈廷香当即拍着胸脯向他表示,他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游说天朝政府的诸位决策人士,帮助他渡过难关。

    于是,李应虽然心里还总是不是那么踏实,但多少也有些欣慰地返回了王京汉城。回到王京的李应,屁股还没坐稳呢,他就收到了两个月间~第二份来自对马蕃藩主宗义达的抗议照会。而在这份抗议照会中,宗义达的口气明显又比以前更狠毒了许多,并且强硬异常。

    宗义达痛斥朝政府击沉“开阳号”的暴行,不仅是公然向大日本国宣战,而且还是为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所不齿的、极其丑恶的卑劣行径,朝鲜国的这种丑行,已然引起了大日本国全体国民的强烈愤怒。为了维护大日本国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为了慰寂那些殒落了的大和民族的优秀儿子们的英灵,从即日起,朝鲜国将是大日本国头号的敌人,大日本国将保留一切打击朝鲜国的致命手段……

    这还没完,紧跟着,英吉利抗议函也到了,当,与那倭奴总代理对马蕃藩主宗义达不同,放在李应面前的这份照会,还只是一份大英帝国致给北京的天朝政府外交部的抗议照会的抄送本。

    拥有知书达的绅士的风度的英吉利国驻日公使帕克斯,在这种关键的时刻下,自然是不会像宗义达那样,火急火燎地隔台去上炕的。帕克斯亲笔起草的抗议照会,看上去倒并不是那么的咄咄逼人,大英帝国好像只是要向北京的太平天国政府,就汤玛士等几个英国宣教士的无辜惨死而讨个说法。

    帕克斯在抗议的照会中说得很白,太平天国政府一向高举着人道主义的大旗,又开世界之先河,创建了一个真正的人民民主的共和国。但他却很遗憾地看到的是,就在太平天国政府的势力范围之内,真真正正地出现了如此反人道、**的龌龊行为,这是对人道和民主的嘲弄……

    虽然李应还没看不到法兰西政府那措辞也许会更加猛烈的抗议照会,但到了现在,他完全明白,事情是真的闹大了!

    历来就是兵无固定兵,将无:定将的他的李朝,仓促之下能够应对的了这来自各个方面的同时打击吗?如今凡是能听到和看到的,到处都是敌人的叫嚣,而天朝那边儿却无任何的音讯,李应哪里还能不着急。

    望着一副急得不能再急的李应,从当年天朝红军中那曾经对任何事情都是无所畏惧的一个毛头“小孩子”开始,如今已到了而立之年的一镇诸侯陈廷香,此时表现得也是双眉紧拧,露出一副很是痛苦,却又是很无奈的样子。

    他与李应,的确算得上是一对儿老朋友了。从李应还没有带上这顶大院君的帽子时候起,他和李应就开始了相当频繁的来往。

    在他和李应最初的那一段交往中,虽然之前的李应还曾作为朝鲜代表团的一员去北京拜会过他们的林主任,但是,每次只要一碰面,李应都是穿戴的却总是如同个乞丐。先是天南地北地的一通山侃之后,除去要在他这里接着蹭上几天的吃喝,临走的时候,还总要伸手向他再讨点儿什么“硬货”,这才肯跌跌撞撞地离开。

第二十章 陈廷香不想再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于是,他微笑着看看李昰应,又说出了他的另外一个条件() 
。太平天国

    第二十章陈廷香不想再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于是。他微笑着看看李昰应。又说出了他的另外一个条件

    |廷香告诉李应。他虽然缺少整团整营的正规军。不少既有丰富的经验。经过了红大学各院校培训后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能担当起现代军队中的各级指挥任务的军官。

    作为老朋友。他愿忍痛抽调出到三千这样的中高级指挥人才。直接充实到朝鲜新征募的军队中去。帮助朝鲜尽快训练出一支强大的二线后备军。另外。由于考虑朝鲜方面此番必须要动员起三十万以上的武装力量。显然一时还有困难。因此。他还可以从吉林的农垦队伍中。征调数万壮丁。先加入到平安咸镜两道的朝鲜屯垦区。然后再以朝鲜本地壮丁的身份。曲线进入朝鲜的军队。以弥补朝鲜方面兵力不足的缺陷。

    至于说到武器装备。陈廷香告诉李应。他已经正在和北京方面交涉。估计北京方面即便是勒紧肚皮。也会给予新组建的朝鲜军队以相当的支持的……

    说到最后。陈廷香极为郑重地看着李应。提醒着他。“天朝一向热爱和平。不希望把一个地区的冲突越来越弄的扩大化。使那些一直对天朝心怀不满的敌对势力找借口公开介入到朝日之间的冲突中来。所以。你我之间所进行的一切合作。都对外严格保密当然。至于谁要是日后提到了进入朝鲜的一切中原人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你也好说。你不妨告诉他们这些志士们非是接受了天朝的委派。而完全是出于他们个人的志愿行为。”

    “放心。放心。在这方面老弟你大可放心!”这个时候的李应已经是满眉梢都带着喜气他一跃而起。砰砰地将胸脯拍的山响。“老弟你也不是不知道不眼下御营大将李景夏的新军。还是李容熙辖下的平安咸镜两道屯区。哪有几个人不会说咱地汉话的。所以。老弟的人马即便是都开进那些外夷是照样搞不清楚到底谁是谁。”

    李应这话说地倒是一点儿不虚李应虽然为了自己的那份私心。可以变着法儿的禁止鸭绿江及图

    |江两岸百姓间的自由来往。但他却没有去控制汉家文化。尤其是汉家语言在朝鲜的传播。不是他没想过要去控制。而是想到却没法去控制。

    两班的大臣官员自不用了。三两头要跑到鸭绿江的那边儿去跟天朝政府讨这要那的不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显然不行。新军呢。当初的时候。就是在绿江对岸地红军军营里给训练出来。想不会说汉话都不行。

    至于平安和咸镜两道的垦区。那就控制不的了。垦区内原本就有数千来自鸭绿江和图

    |江彼岸的“外援”。而这些“外援”进来之后。一边生产一边学的良好风气自然也不会丢。是。遍布垦区的扫夜校办的一个个那都是红红火火。也招惹的无数闲来没事儿可做的区朝鲜农工蜂拥而至。再加上随;又兴办起来的用于安置垦区子女们学习的小学堂七八下来那里数十万农工和属。俨然已经把区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地小中原。

    应和陈廷香这俩人。李应那一口的漂亮的“京片子”照样远远也比陈廷香那还带有广西味道地汉话要更容易叫人听的懂。

    听李应这么一说。|廷香眨巴眨巴眼睛。也不禁笑了起来不过笑完之后。他还是认|地看着李应提醒着那也不能疏忽啊。因为咱们需要对付的不仅仅都是明火执仗地外敌还会有一些隐藏着的内鬼。”

    “老弟说的对。”李应连连点着头。“虽然经过了几次地清洗。安东金氏和丰赵氏的渣余孽们已经所剩无几。但他们一定不会自甘失败。还会蠢蠢欲动。不过老弟你放心。经过了老地多次指点。为兄我对付这些人现在是越来越熟练了。晚要把除的干干净净。”

    说到这儿。李应突然又想起了外一个重要的问题。他略略沉吟了一小会儿。然后。一种询问地目光望着陈廷香兄弟。多蒙你的帮忙。那些邪教徒们已经被我收拾几乎剩不下少了。我想继续穷达猛追。彻底把邪铲除干净。你看……”

    “我说老兄啊。你可别啥事儿都往我身上安。在这个问题上。我可是一点儿也没帮过你什么哦。”陈廷香一听李应又在给自己记功连忙又是摇头又是摆手。“说实在的。我一直在我是相当地钦佩老兄面对邪恶时的那种浩正气的。不管别人如何评论。坚决认为老兄的“邪教炼狱”行动不仅是正确的。而且还是及时的。不过……据我所知。潜入朝鲜地区的邪教教。有他们展起来的本地邪教组织的领导人物。在这次的行动中已经完全捕杀殆尽了。如今剩下的也不过就是一些稀里糊涂的上当。所以。觉的。在这件事情上。已经可以告一段落了。”

    李应望着陈廷香目光里开始带有一些的疑惑。

    因为他记

    楚。到目前为止。关“邪教炼狱”的赫赫战果还统之中。根本还没有向外做过任何的通报。可面前的这位老朋友怎么居然却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依老弟的意思是对剩余的这些人。咱们往下就可以不用深究了?”

    看着李应那副似还是不甘心的神态。陈廷香笑了。“你老兄啊。我早就跟你说过了少次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轻易地就会被这些到处招摇撞骗的洋和尚们所蛊惑?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太穷了。所以他们才会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对那个所谓的“主”的虔诚上了。记着只要每天对着个牌位或泥像喃喃地祈祷上一回。就会有人保佑他们脱离苦海。要地有地要布有布从此衣食不忧百病不侵。所以。对于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地老百姓们。单纯地想依靠杀那是永远都杀不|的。在这方面你老兄还是要向天朝好好地学习。”

    “唉。我已经尽力可是照样有人就是……”李应一边叹息。一边颇显无奈地摇着头。

    “那是老兄你自己这样地认为啊。”陈廷香不想再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于是。他微笑着看看李应。又说出了他的另一个条件。

    “最后我还的提老兄。咱们是亲兄弟明算账虽然我是既出了人又出了力。这个工钱可以不要。但是。其它诸如武器装备和人吃马喂等等地事项。咱们还是有必要一笔一笔地记清楚的。这一;还请老兄务必谅解。毕竟这些东西不是兄弟我自己家的。那都是天朝人民的家产。至于今后还用不用偿还。又如何的偿还。也不是由我说了算那是代表了人民利益的天朝最高力机构的事情。”

    李应点点头。都要火烧眉毛了。也只能走一步说一步。至于那以后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反正是人到山前必有一个好好的大活人难道还能被尿憋死了不成。

    “老弟。这次来了别像以前那没几天又急着走。还是多留些日子说实在的。这些年来为兄我看可是很清楚老弟你就没有舒服地享受过什么。”李应说着自己把自都说的呵呵地笑了起来。笑了几声之后。他看着陈廷香。又认真地说到。“这次一听说你能来啊。咱这满朝上下那都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