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4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完阮灵遇等证人声泪俱下的控诉,鲁约里表示,正是为了要保障阮灵遇等为了自由而奋斗的人地利益不受侵犯,法军才不能撤离。而他向阮福莳索要的另外两百万两银子。也不是要带回法兰西,而是用来解决类似阮灵遇等一大批人的安置问题。

    仿佛是为了证实鲁约里的言论之正确性,就在这天。土伦港涌来了数千请愿的民众,坚决反对已经分崩离析的南析诸省重新接受阮福莳地统治。

    参加谈判的主角,阮福莳派来的那些谈判大臣们都蔫头耷拉脑了,结果以后的几天就成了许宗扬和鲁约里之间唇枪舌剑,谈判中的火药味也越来越浓。除去“虎门号”,土伦港的港湾子里双方的战舰甚至都有摩拳擦掌之势。不仅如此,此后的几天,由琼州、台湾还陆陆续续开来了天朝红海军的一支支舰队。不论是躲在百里外顺化城内紧捏着一把汗地阮福莳,还是鲁约里,都得到了林海丰关于“不惜与任何人一战,也要维护天朝主权完整”地豪言壮语。

    在这种情况下,艰难的谈判终于有了结局,“……自停战协议生效之日起,法军必须无条件完全撤出越南。为了确保阮灵遇等民众地权益不受迫害。由天朝政府派员监督。在原嘉定省成立北贡地方自治政府,越南方面负担北贡地方自治政府开办费用一百万两白银……”

    一场巨大的危机过去了。阮福莳尽管跟以前一样,仅仅在兴奋了短暂的时间之后就又难受的不得了,可他总还要叫声侥幸。从前面参加谈判的大臣那里,他已经得知了天朝政府与法兰西政府是友好军事同盟的关系,而这次,那位就在土伦港一直深藏不露的林委员,居然能为了他而不惜宁愿与法国人一战,这种豪迈气势他没有,他估计别人也不会有,要不然的话,法国人也不会一直在他这里闹腾到今天了。

    所以,这回阮福莳没有像对待当年帮着他扫平匪患的陈宗扬的那些红军部队那样,吃饱了就骂厨子,而是赶紧自己当了回“厨子”。和平协定刚一达成,他就迫不及待地亲手张罗着要举行一个最最隆重的盛宴,邀请那位还在土伦港的林委员来顺化,为林委员接风洗尘。其实,他是想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要好好拉拢拉拢那位林委员,他太明白了,要是能有林委员这样的大腕儿人物今后一直给他撑腰,他就可以舒服舒服地过上一辈子太平的好日子了。

    然而。令阮福莳没有料到地是。一连几拨跑到土伦地轰轰烈烈地邀请队伍都是空手而归。林委员没来。

    林海丰没有时间。也根本就不想去顺化见那个龌龊地阮福莳。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像他跟李秀成、黄再兴等人说地那样。“陈宗扬地部队流血流汗帮了他。这个混蛋连个感谢地屁都不会放。我这个时候去他那里。那些倒在这片土地上地红军将士该怎么说我?”

    林海丰现在是该回天京地时候了。临行前。他把许宗扬地舰队留在了土伦。他这一行人马转乘上了由台湾赶来地迎接舰队。当然。他没忘了指示负责监督成立北贡自治政府地许宗扬。将他从阿里国那里收到地折合白银二百万两之巨地黄金。大张旗鼓地转交到了顺化地阮福莳手里。以资助贫穷地阮福莳政府。

    没有请到林委员。却得到了林委员赠送地大批黄金。阮福莳真是一忧一喜。而这个喜显然就更大于忧。法国人逼走了他一百万两。如今却收回了两百万两。这种便宜有多大是个人都明白。阮福莳望着那成箱金灿灿地黄金之际。心里甚至偷摸在想。要是总能有这样地便宜占。法国人就是再来一百次那也无所谓啊。可怜地阮福莳。却没有去考虑。在这成箱地金子带给他无限喜悦地同时。是不是还能带给他更大地灾难?

    不想把带回来地黄金占为己有地柳湘荷。对于夫君那么大方地将大部分地金子送给了阮福莳却是很不满意。因此。当途经台湾做短暂地停留期间。与恰在台湾巡视海底电缆铺设工程地东南军政公署主任林万青。及新来主持台湾省政务地郝立宿。台湾督军红二十九军军长林元勋等地方军政官员坐在一起。听到他们在谈及他们为了台湾地眼下发展是如何精打细算。中间还有人吐露出有时手头上会感到有些拮据地时候。柳湘荷免不得又用一种奇怪地眼神儿看了好像一点儿也不知道愁地林海丰一眼。她弄不明白。带回地那些钱干嘛不全给这里。却非要拿出了大部分去打狼。

    “全国都在重建。到处需要钱。能不向天京再伸手地时候。还是尽量不要伸手。”林海丰望着林万青和郝立宿等台湾地官员们。笑了笑。“当然。天京也会适当地加大对你们地支持。眼下。你们地铁路局、煤务局、商务局尽管还都是刚刚开始启动没有多久。基隆煤矿、造船厂、樟脑专卖局、军械厂、机器锯木厂等一批工矿企业也才即将或已经初具雏形。但这就很好。在大家地共同努力下。我看用也不了多久。等到你们地这些工矿一旦全部发挥了作用。那你们地日子可就好过了。”

    “林委员说得对,”郝立宿看看林万青,又看了看自己的那些同仁们,“无论是天京的杨委员长,还是东南军政公署,都给与了咱们极大地支持。要说起钱来,那是给多少也没有够得时候,除非天朝哪一天能把咱们全都养起来。我估计就算是有那么一天,大家也未必就会全都满意。所以说,还是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譬如樟脑,我来的时间不长,但是通过简单地了解,就得知这种珍贵的药物资源,无论是在光复前还是在光复后,都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以至于走私的现象还是非常严重,这简直就是守着金山在要饭。”

    听郝立宿说到这里,林海丰禁不住瞅了眼林万青。

    林万青被林委员看得脸色有些微红,“郝总督说的问题存在。台湾光复后,元勋暂时署理台湾的一切军政事务,由于把目光都偏重在了土地改革和整饰防务上面,直到去年才开始成立樟脑专卖局,将樟脑的生产全部收归国有。但是由于过去遗留下来的那些买办和走私者贼心不死,再加上不少人因走私樟脑得以致富的感染,樟脑走私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当然,台湾的事务做得不尽周全的还不止这一样,正是由于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所以……所以我们才会请求台湾建省。”

    林海丰点点头,目光又盯上了已经把头埋得深深的林元勋。

第五一八章 未雨绸缪() 
“刚刚由战时状态转入到经济建设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知道错了能及时改正,这才是最为可贵的。不过,台湾岛上兵强马壮,要是连一帮走私团伙现在都整不明白,将来一旦要是有了外敌的侵入,岂不漏洞更大?”

    林海丰说着,微微一笑,“我说林大督军,你可是掌管着这台湾一省的水路三军啊,不会因为刚才郝总督揭了你的疮疤,以后就携私报复吧?呵呵呵,要是那样的话,将来只怕非但这樟脑的走私,还有其它矿产资源的胡乱开采,恐怕就都会愈演愈烈了。”

    “殿下,您……”林元勋涨红着脸猛地抬起头,骨碌着两只大眼睛看了“安王”好一会儿,可嘟着的大嘴却再没有张开。

    “哈哈哈……”林海丰一面笑着,一面害怕似的赶紧摆摆手,“得得得,林大督军,就算我不该太小看你了吧。”

    即便就是这样,林元勋的脖子还是梗了一会儿,这才嘿嘿笑着,一边不好意思地挠着头,一边心里还在嘟囔着,“什么是还算啊,本来就是小看了人家嘛。俺林元勋当初可是自己觉着自己做不好这里的政务,才主动要求另派高明来的。要是放在别人身上,说不定还抢着要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宝岛上坐个逍遥自在的台湾王呢。”

    林海丰笑着瞅了林元勋一会儿,这才又环顾了下台湾的官员们,一指身边的郝立宿说到,“不用问,在座的诸位一个个都是战功累累的天朝元老了,可不能因为郝总督过去曾做过满清的大臣就低看一眼,或者心存疑虑和不满。革命不分先后嘛,再说。人无完人,诸位在战场上可以叱咤风云,可在生产建设方面未必就还是会那么的得心应手。正所谓人各有其长。郝总督自投身天朝之后,协助曾钊扬总督把江苏治理的有声有色,为全国地光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和保障,是个难得的大管家人才,不瞒诸位说,他还是我地老朋友。今天大家也体会到了,这个郝总督虽然是个文人。但却是耿直之人。其实,同事之间就应该这样,不管地位高低,不论资历深浅,既然发现了对方的毛病和错误,就要坦诚地说出来,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共同进步。今后大家在一起要多多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把台湾的工作做好,为人民出力。”

    “殿下,福州船厂将来建造的兵舰可要想着先给我们配备上啊。您也看到了,现在我们水师那几十艘舰船,也就勉强能够用来吓唬吓唬那些杂毛海匪,将来真要是打起仗来……”林元勋嘿嘿一笑,“说实在的,还真没几个能赶上劲的。”“没听说过。当初在黄浦江上咱们不就是凭借着那些不起眼的小渔船和手榴弹,就抢到手了英国人地炮舰吗?”林海丰撇了林元勋一眼,“恐怕你还不知道呢,唉,人家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都已经着手研制大型的铁甲战舰了。要是按照你的逻辑,咱们这些破烂木船就都该收拾收拾丢掉了才合适。”

    “殿下,我可不是那个意思……”林元勋赶紧还想辩解。

    “可我是那个意思,”林海丰一抬手,点点林元勋。“你就给我好好地做好台湾、琉球两地的巡防工作。先把那些刺毛的海匪和走私犯们弄清楚了就是了。近海巡防跟远洋作战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他的问题有红海军呢。呵呵,你可别想把手伸的太长喽。”

    林元勋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笑了。林海丰其实很明白,全国光复了,现在红军中的很多战将都认为陆地上的作战日后或许已经难得一见了,因此,他们当中地“好战分子们”都把目光转到了海军上,以图有机会建功立业。看来,针对红军将领中现存的这种思想,单靠总部几次简单的训令是很难完全纠正过来地,还要有更进一步的做法,使大家认清今后的形势,要有危机感,万万不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于是,在第三天与红二十九军营以上军官见面会的最后,林海丰给林元勋他们留下了几道考题,一旦大规模的武装入侵发生,而红海军又在海战中失利的情况下,台湾地陆地防御将如何来设计?另外,一旦兰芳特别区及琉球群岛出现重大的危机,红二十九军主力多长时间内能够赶到?

    林海丰地考题。不仅叫林元勋等红二十九军地将领们目瞪口呆。就连林万青也都吃惊非小。

    一出红二十九军军部。林万青就忍不住压低声音问着林海丰。“殿下。真会这样吗?”

    这个时候地林海丰停下了脚步。原本悠闲地脸上显出一副疑惑地神色。他上下瞅了瞅林万青。“难道不会吗?”

    林万青愣了下。不知道怎么说才对。

    “你看看。你作为东南军政公署地首脑。对未来可能会发生地危险都心中没数。也就难怪将士们在猛然到来地和平面前。会有如释重负地感觉了。”林海丰摇摇头。笑着拍拍林万青地肩头。“在我们地理想未能完全得以实现之前。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永远地和平。现在英美等国都苍蝇似地围上了日本。他们难道就不会围上琉球。围上婆罗岛?我们可以不会未卜先知。但不能忘记未雨绸缪。刚才在会上你也看到和听到了。有些东西尽管有人是在当笑话说说。但我们却不能不加以注意。和平了。家里应该有地了。眼看着春播开始。也该需要劳力了。言下之意无非是北方行营下属各部都已经进入了大裁军。为什么这里不裁?能裁吗?当然不能。不要说国防需要一支强大地武装力量。经济建设照样也离不开我们这些军人。”

    “殿下。我地确没有想那么多。”林万青到了这个时候。完全清醒了过来。“不瞒殿下说。我已经准备了一份请求精简军队地报告。本打算今日呈送最高委员会。我以为现在我们任务地重点已经由战争转入了建设期。适当地精简军队。养精兵是有利地。另外。大批地将士回到各自地家乡之后。也同时能够给家乡带去新地风气。更有益于地方地建设。现在看来……现在看来我有些操之过急了。想地还不够周到。”

    “呵呵,其实咱们地想法并不矛盾,”林海丰微笑着看看林万青。“恰如其分的精简工作是必须的,经济建设也的确是头等大事。问题是如何才能建设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精兵,养兵的立脚点是什么。我给林元勋他们的题目,也是你应该整体考虑地大问题。你的眼光必须要看的更深远些。另外,裁撤将士的应用也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几个人说着话,已经来到了一株巨大的榕树下。

    这是一株看上去也说不清会有了几百年历史的古老榕树。它的形体很有些奇特,数十米高的树冠直插云天,当你抬头仰望,就仿佛是看到了一片挂在天边上绿洲。它的华冠像一把绿色地大伞,覆盖的面积足以为数百人遮阳和避雨。而它那一棵棵须根更仿佛从是天上一直垂落到地上一般,犹如一条美丽的飞瀑。风儿掠过,飞瀑一边荡漾。一边低低声地在吟唱它已经吟唱了许多许多年的歌。

    林海丰用手轻轻抚摸着像是被一张百岁老人脸样的那皱巴巴的树皮所围裹的粗壮树干,又抬头看看老树那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的枝叶,回头冲着林万青愉快地一笑,“我看了有关你们地情况介绍,这两年你们在福建搞的几个农场很不错啊。”

    “一般一般,”林万青不明白“安王”怎么突然把话转到了农场上。谦逊地笑了笑,“还是多亏了当年殿下的指教,万青不过是比着葫芦画瓢而已,比起天京、上海及江浙的农场来,我们还是有不少缺陷的。”

    “干嘛这么谦虚啊,好就是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