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委员刚才的话,只是对咱们这几个人的小圈子来说的,”李秀成望着丁力三笑了笑,“要是对外,当然就不能说的这么露骨。你们作为特别区的最高军政首脑,必须在头脑里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种只会顾及眼前的那仨瓜俩枣的现实盘算,针头线脑的眼前利益,还有那种满足于十天半月的短期行为的小农思想是坚决要不得的。不善于盘算未来的人,他就不会有未来。在这个婆罗岛,单单指望永远地生存于眼前脚底下这块土地,那不仅是极其不明智的,而且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发展和建设的同时,就必须要向外开拓更大的回旋空间。”

    听到这里,丁力三下意识地扭头看看身边的余扶忠,但他从余扶忠的脸上好像什么都没有看出来。在他的意识里,眼下的兰芳特别区其实已经不小了,因此也就从来没有想过是不是应该继续扩张一下的问题。另外,虽然他们过去一直与婆罗岛上的那些苏禄百姓相处的还算不错,但他,他也相信他周围的绝大多数人其实在心里都会对那些苏禄人很是不以为然。这还不仅仅是苏禄人信奉伊斯兰教的问题,也不是因为习俗上的格格不入,关键问题是当地的苏禄人啥都不会、啥都不懂不说,还懒得出奇。也正是因为如此,早在大唐采金公司期间,境内原有的那些伊斯兰信徒们,就大部分都离开了这里。大唐采金公司是珍惜每一个境内的国民,但是他们也不会白白地去供养那些既舍不得床头,更不愿意出力,天天等着真主从天上丢大饼的惫懒之人。

    往东去。那就又得跟成群的这种人打交道,丁力三一想到这里脑袋都大。更何况,现在已经与大唐创始人罗芳伯当初开创基业的时候大不相同了。虽然他也像当年地罗芳伯那样,依旧还是如今的苏禄苏丹王宫里的常客,但特别区赖以生存的那经过了几十年开采之后,还是采之不完的绵延近百里的金山,早就引发了那位苏丹的红眼病。一旦那位苏丹犯了狗脾气,东扩势必就要引来战争。至于说到向婆罗岛的整个北部发展,那丁力三更是连想都不敢想,那可是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一旦到了他们嘴里的东西,哪是会轻易地就肯让别人再夺走地。

    要说起来,也难怪丁力三会有这种一想到战争就含糊的心理。从当年大唐采金公司定都东万津,到现在已经八十余载。尽管他们有设置齐全的司法、军事、财政、经济、教育五部,基层政权甚至还发展到了每一个村落,但在一直采取举国皆兵策略的同时,他们却从来也没有成立过一支专门用于国防地武装力量。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做法对于那些海盗和土匪来说,就已经足够了,而对外,只要对别人付之以诚意,也就不会有战争。尤其是现在,特别区已经有了天朝派来的红军负责守备,而天朝威名海内外皆知,谁还会轻易地来跟咱们做对呢?当然,他不反对特别区加强军备。他明白了没有正规强大的军队,就不会有和平安宁地道理,但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不能借此机会闷下头来好好搞建设,非要老去担心别人会打自己,而去引发有可能的战争呢?

    丁力三满脸困惑地把目光从余扶忠那里转到了李秀成的身上。李秀成所说的那种“小农意识”指的是谁,他心里一清二楚。

    “扩大生存空间未必一定就靠战争,战争不过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也不见得就一定会用的手段而已,”李秀成瞅着丁力三微微地笑着,“不要总是看到那些当地人的坏处,人总是会改变地,如果他们一直改变不了,那只能说是咱们的失败。向东扩展的条件的其实最简便。它只需用经济开道。文化渗透。随着特别区建设的进一步展开,首先选择几个重镇。把更多、更好的工厂和产品推进去,大量使用当地地人员,还要以更高的姿态,投资那里的教育和福利,要让每一个跟你们打交道的人都熟悉咱们的文化。懒人是懒人的好处的,他们更容易为了到手的利益去忘记从前的一切。那位苏禄苏丹不是眼红地金子吗,呵呵,更好,适当地时候给他一些,相对于那片贫瘠的土地地来讲,金子更能够打动他的

    黄再兴这个时候也笑着插话了,“我说丁总督啊,千万别算计小钱,只要你逗了的那位苏丹陛下卖地卖上了瘾,他以后就会不卖都难受。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咱们现在豁出点儿是值得的。”

    “就是这个道理,”李秀成瞅瞅黄再兴笑了笑,又转头看着丁力三,“至于抢英国的利益,那可不用咱们自己动手。只要你们的做得好,苏禄人就会帮咱们完成这一切的。这就是林委员关于兰芳特别区的总体设想。丁总督,刚才你就是不急着赶来,一会儿林委员也自然会去找你的。对于特别区的今后发展方向,你得心里先有个数。明天还要召集相关人员开一个会议,统一一下思想,对兰芳特别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一个全面的部署。”

    丁力三默默地点点头。他不能不承认,李秀成这一番大致的解释说的很有道理,如果按照这样的计划认真地执行下去,整个婆罗岛完全归属特别区那就是迟早的事情。难怪林委员在巡视的途中看得多、问得多,却说的少了,他是在了解一切他想了解的事情,设计着特别区的未来。

    “外面的说完了,下面我还得唠叨几句咱们自己内部的问题。要说起来,这里好的东西实在是不少,几天几夜或许都说不完。可如果咱们只是都沉浸在好的方面之中,那今后的工作未必就会那么顺利,呵呵呵……”林海丰在烟缸上磕打磕打烟斗里的灰烬,又抬头望着丁力三接下去说到,“通过大家在这里的还不能算是细致了解,总结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兰芳特别区可不是铁板一块儿,而是隐藏着内在的裂纹。”

    丁力三表情疑惑地瞅瞅余扶忠,再看看李秀成和黄再兴,他似乎不明白林委员这话指的是什么。

    林海丰此时已经收起了脸上带着地笑容。表情很严肃。“我可不是危言耸听啊。你们特别区里存在着严重地帮派问题。所谓地客家人跟潮州人之间有着暗中地对立情绪。”

    丁力三一听林委员这么说。原本黑红地脸膛顿时变得通红。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他完全没有想到。林委员居然连这个问题都看到了!

    “我知道。这个问题地根源由来已久。从当年地特别区地开拓者开始。就一直存在着。而延续至今。不仅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而且还更加明显。”林海丰把语气稍微放地缓和了些。“从古至今。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那么容易被外族战胜。主要原因就是内讧。尤其是在暂时没有了外来地威胁地时刻。这种极其恶劣地品质就会更加容易地暴露出来。这样怎么行。这样下去。不用任何地敌人。光我们自己就能把自己打垮了。”

    丁力三地头垂地更低了。

    “看上去相互间其乐融融。却为了一些分配上地事情。憋着一肚皮地鸟气。不管什么客家人还是潮州人。都是天朝地人。都是亲兄弟。分那么细干什么?不是都愿意拜孔庙吗。不是还有不少人都进过学堂吗。怎么偏偏到了这个时候。就都变得**裸地了?”林海丰说着。看看手中地空烟斗。又瞅瞅无语地丁力三。轻轻叹了口气之后。伸手拿过烟荷包开始往烟斗里装着烟丝。“你是客家人。客家人在这里占了多半数。应该有些大度才是。”

    “林……林委员……我……”丁力三费力地抬起头。张了几张嘴。

    “我知道,你也有你的具体难处,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的,”林海丰拿着火柴的手冲丁力三轻轻摇了摇,“从一开始的强盛,再到后来的衰败,随着人的贪婪的本性与日俱增,历史的怪圈子总是在这样的重复。丁总督啊,可我们现在必须要跳出这个圈子来难啊……丁力三真想直接把这话在林委员面前说出来,可他还是忍住了。

    “感觉不公平,提出来可以,骂娘也可以,但要光明正大。坚决不允许表面上装得一团和气,背地里却是结党营私,甚至还会去勾结外人干着出卖国家利益的事情发生。这个态度要向所有特别区人民公开,尤其是在特别区各级政府的官员中,更要一再申明、强调。对那些依旧顽固不化的少数败类的所谓仁义,就是对广大人民的残酷。”

    林海丰站起来,走到丁力三的身边儿,轻轻地拍打着他的肩膀,“为了完成特别区的发展大计,天朝今后将会陆续向这里移民,人员的构成会更加复杂化,到时候你要是给我弄出个三山五岳的来,呵呵呵……那咱们的所有大计就不过都是一场场的春梦了。”

第四○一章 暗算() 
战事越大,各项保密工作就越显得极为重要。作为一个秘密战线上的成员,周得桂当然更知道,情报工作对于实现他的信仰那是该有多么的至高无上。可惜的是,自从他的最后一份秘密情报送出之后,到现在整整有五天了,他再难有任何的机会去接通那被已经打断的秘密通道。最叫他惶恐不安的是,眼下发生的一切,竟然活生生地证明了自己五天前发出的那份情报,是多么的愚蠢,而对于自己的主子,又带去了多么巨大的危害。

    “大片获得的地区赤匪亟待消化,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俄国人不傻,和谈陷入僵局,在一个月的休会时间里,接下去太平天国方面会怎么做,又该怎么做,那是他们最急于想知道的情况。可综合他所提供的由各方面得来的消息,俄国人也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事实却恰恰相反,直到两天前,周得桂不用采取任何的秘密手段,便终于明白是自己错了,因为,天朝红军大规模的武装行动已经展开了。现在的周得桂,如同是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自不用说,还是心如火焚。昨天傍晚,得知了一个更为震惊的消息,他所发展建立的秘密情报线上的一个重要成员,经常可以利用摆渡的机会来往于黄河南北两岸,替他传输情报的那个船工被逮捕了。

    对于为了钱而卖命的船工是不是能够很快地就把自己招供出去这一点,周得桂倒不是很害怕,如果光凭着船工的一张嘴,他完全可以在船工招供之后,打死也不承认这是事实,反正是你这么说,大不了我还可以那么说。可惜的是,船工身上还带着一份出自他手的情报,尽管字体是他用左手写出来的,但上面所涉及到的内容,却很难叫他一时摘的干净,毕竟他断定不了船工是在情报送出之后,还是送出之前被捕获。那是一份实实在在的作战计划,是天朝最高革命指挥委员会下达给北方行营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天朝红军要在鲁北采取声势浩大的行动,吸引沙俄军队不去西援,从而为红军集中主力全歼豫北的李鸿章忠义救**创造条件。

    在昏黄的烛光下,周得桂紧关房门,独自坐在桌边,一下一下擦拭着那支亮的不能再亮了的六轮短枪。桌子上,几粒金灿灿的子弹,在烛光照映下,放射着令人眩晕的光芒。他在反省着自己,可想来想去,他实在想不通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最后,他只能怨恨那个林海丰看似牛气冲天,却毫无坚持个人主见的雄伟气魄,关键时刻竟然屈从于最高革命指挥委员会的命令。

    吱咛一声,房门开了。

    “呵呵,你老弟可是真会忙里偷闲啊。”精神太集中了,周得桂虽然由于职业的毛病已经听到了房门打开的声响,可还是被来人音调颇高的笑语吓了一跳。他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上官侯裕田进来了。

    周得桂赶紧站起身,毕竟是心里有鬼,尽管进来的侯裕田很自然地随手就关上了房门,可周得桂还是忍不住朝着门板上看了一眼,“是……是部长啊……都这么晚了……部长还没休息,真是辛苦的很了。”

    “唉……没办法啊。昨天负责抓捕任务的小队行动迟缓,就晚到了那么一会儿,那个奸细已经把情报转手了。整整审问了一天,这家伙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就是咬口不招。到底送出去的是什么,咱们不知道,到底是受谁指使,咱们也问不出来,惹得主任大发雷霆。这不,害得我又陪着那个混蛋耗了两个时辰,还是一无所获。”侯裕田唉声叹气地说着。忽然,他很有兴致地看看周得桂手上锃亮的短枪,“呵呵,你这枪擦得可是够好了,简直可以当镜子使。”

    周得桂低头看看手里的枪,嘿嘿一笑,“卑职是牢记着林主任的话呢,枪是军人的命根子,疏忽不得。”

    “难怪……难怪林主任会这么地器重你老弟了。”侯裕田哈哈一笑,伸手接过周得桂的短枪,“要是知道今天你回来的早,还不如叫你老弟陪着哥哥我一起去审问呢。”

    “得了,部长就别再拿老弟我开涮了。”周得桂心里暗暗放松了许多,脸色也好看了起来。

    “你就别跟我客气了,我今天来你这里,可是有个好消息告诉你的。”侯裕田手里边摆弄着周得桂的短枪,边呵呵地笑着,“李侍贤他们的指挥部明天就要渡河去禹城了,由于出现了昨天发生的这种严重泄密事件,主任要求我们派人去加强红三方面军反奸方面的工作,在考虑人选的时候,主任还特意提到了你。”

    “我?”周得桂很惊讶,似乎完全心理没有这种准备。

    “对,我觉得你去最合适。”侯裕田看着周得桂点点头,抖了抖袖子,随手拿起桌子上的子弹,开始不紧不慢地朝着枪膛里装填,“我考虑你在军中实际呆的时间比较长,又经历过庐州乃至韦昌辉等人的叛乱,经验丰富。如果你觉得没有别的什么问题,一会儿你就去主任那里,主任有话当面向你交待。”

    侯裕田走了,周得桂掖好短枪,也走出了房门。

    如果从正常的角度上看,此次能去红三方面军情报部,那绝对是一件好事。不过,周得桂不这样想。战事突然的这么一打起来,他不会想不到战事就这样的发展下去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随着船工的被捕,一旦他再离开济南,他从前所付出的一切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